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的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唯“精气神”为三宝。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例如,太极拳就是根据太极生阴阳,阴阳合为太极的阴阳学说的原理,极为强调“动静相生”、“刚柔相济”、“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蓄而后发”等要求,实际上都是阴阳法则在不同角度和方法上的运用,以达到人体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有序、平衡而固本培元,延年益寿。形意五拳则是根据人的脏腑与五行相配的五行学说,认为崩拳其气发于肝,可练肝;炮拳其气发于心,可练心;横拳其气发于脾,可练脾;劈拳其气发于腑,可练肺;钻拳其气发于肾,可练肾。近几年来站桩练习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养生功,就是以“经脉者,所以行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的经络学说为生理学依据的,经常练习此功,亦能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机能,延缓衰老的健身目的。
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是体育文化的根本任务。武术有显着的健身养生的价值,越来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识。这种实用理性的价值观也为中国武术推向世界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6)中国武术的娱乐性。
中国武术早在奴隶社会就进入娱乐文化的领域。它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精湛无比的技艺、精深广博的内涵,赢得了古今中外人们的赞誉,这是与武术本身的娱乐性分不开的。
千百年来,武术以其独特鲜明的娱乐性体现在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生活中。
武术的娱乐性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们从习武中获得身心的愉快,并在社会大众中得到发展;二是人们从对武术的观赏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武术与戏曲、舞蹈、杂技、文学、影视等文艺形式的结合表演,均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随着近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达到娱乐的方法也越来越新奇,因而通过自身对武术的习练以达到自娱性为目的的日渐减少,而以武术的观赏为娱乐目的的情况大为增多。这种由个体向群体、由封闭向开放方向发展的武术娱乐性文化特征的转变,亦是很利于把中国武术推向世界的。
中国武术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养生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同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体育、哲学、美学、医学、语言、文化艺术等文化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已逐步形成独立的、庞大的文化体系——武术文化。人类在前进,文化要发展,世界文化不仅仅是继承某一种文化而来,它应是多种文化整体的产物。武术也应该在时代背景下,在保存其文化主脉的同时,以博大的气派,不断融汇和吸纳其他文化元素。
3.中国武术的主要流派
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最为着名的武术流派是少林派、武当派和峨眉派。
(1)少林派。
少林派是中国武术中范围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门派,以出于中岳嵩山少林寺而得名。河南省嵩山由两座群山组成,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各拥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少林寺就是在竹林茂密的少室山五乳峰下,故名少林。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当时,天竺僧人跋陀由西域跋涉而来,得到虔信佛学的孝文帝的礼敬。跋陀见嵩山很像一朵莲花,便有意在“花”中立寺,孝文帝遂在少室山建造少林寺供养跋陀。后来又过了三十余年,南天竺僧人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广罗弟子,传授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开山祖师。
少林寺在悠长的历史中,可谓历尽沧桑,它有过香火缭绕、钟鼓齐鸣的鼎盛时代,又屡遭兵燹风雨的劫难。隋文帝时代,对佛教大力扶持,赐一百顷田地给少林寺,以供寺僧食用。
少林寺渐渐佛业兴隆。隋末天下大乱,烽烟四起,一场大火把整座寺院化为灰烬。到了唐太宗时代,少林寺才恢复元气,寺内殿宇楼阁林立,全寺占地一万多亩,寺僧约2000人。但以后少林寺又随着历代统治者对佛教的抑扬而迭遭变故。现在寺内许多建筑多是明清两代所建。少林寺的山门,是清雍正年代奉敕建造,山门上“少林寺”的门匾则是清康熙皇帝的御笔。
少林寺的最后一次劫难,发生在1928年。当时军阀石友三以少林寺辅助他的对头樊钟秀为理由,三月十五日攻占寺院,先纵火焚毁法堂,次日,又把天王殿、大雄殿、紧那罗殿等多处尽付一炬。千年古刹,从此化为焦土,时人叹为浩劫。
关于少林派的起源,据北宋《景德传灯录》等书所载,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大和年间,达摩大师从梁国北来,面壁于嵩山少林寺,历时九年而功成,遂传《易筋》、《洗髓》二经,创立少林武术。这个说法,为多种典籍所载,唐代李靖又写了《易筋经序》。但考之史实,却不与历史相合,现代学者已经证明这不过是传说,被称为禅宗初祖的达摩也并没有这样的武功。历史上,在达摩以前,北朝寺院的练武风气就已形成。北魏孝文帝修建嵩山少林寺,最初是为西域高僧跋陀(又称佛陀)所建的。后来,达摩才来到寺中。达摩虽然创立了禅宗,却并非少林武术的创始人。事实上,少林武术是在长期的僧众习武中逐渐自发形成的。
少林武术,名显于世,始于隋末。当时少林寺有十三武僧,应秦王李世民之邀,出山参加了讨平王世充的战役,他们凭着超群的技艺,活擒王世充的侄儿王仁则,逼降王世充,这就是着名的“十三棍僧救唐王”,也是着名电影《少林寺》的历史原型。李世民即位后,对昙宗、志操、惠赐、善护、普惠、明嵩、灵宪、普胜、智守、道广、智兴、满、丰十三人大加赏赐,除昙宗一人受封大将军外,其余十二人不愿受封,回归少林,但均获赐紫罗袈裟,另赐少林寺大量的田地、银两,并赐“立僧兵”、“酒肉”等荣宠!少林寺再度兴旺起来,少林武术也开始繁荣发达,逐渐成为中原武林第一门派。
从宋到元,少林武术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元代大圣紧那罗王传授少林棍法而自成一宗,福裕禅师汇集了少林短打,少林武术的特点日渐突出,到明代便形成了少林“以博名天下”的威望。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53年)、少林寺组织僧兵到江南抗倭,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树立“少林观武碑”,成为天下武林之宗。明代的着名武僧,有觉远上人、小山和尚、月空和尚,痛禅上人等,又有悟须、周友、周参、洪转、洪纪、洪信、普从、普使、广按、宗擎、宗想、宗岱、道宗、道法、庆盘、庆余、同贺、铉清十八人,皆为武林中的超一流高手。
明代后朔、少林武术渐渐从以棍法为主转向以拳法为主。又吸收了很多民间拳种,集天下武术之大成,形成少林派。
清代康熙年间,朝廷曾因少林寺藏匿反清义士“谋逆”而将其焚毁,并严禁民间练武,少林武术转入地下状态。并由转入南少林的一支,创立了洪门。清代的少林名僧高手有铁斋、致善、致果、天虹、湛举、五枚、古轮、妙兴、贞续、德根等。
少林派不只是少林寺的功夫,而是以少林寺武术为代表的整个外家功夫的集大成者。
一方面是少林寺僧从民间引进不少拳术,另一方面是少林寺也招收俗家弟子,使少林武术流传民间。同时,少林寺还在各地创立分院,自隋唐之际创立福建莆田九莲山少林寺分院(即南少林)以来,元代福裕禅师在外蒙和林(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哈拉和林),天津蓟县盘山、长安、太原、洛阳分别创立五座少林寺,再加上山东九顶莲花山、台湾八番社、四川峨眉山,一共是十座少林寺,这就把少林功夫传到全国。许多门派的源头,都与少林大有关系,就连武当和峨眉的开派传说,也有源于少林的说法。
在少林寺的分院中,以南少林最为重要。南少林又是南拳之祖,以五拳为主要拳法、有龙拳练神、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之说,又有南拳、一路闯少林、二路提卢少林、三路文少林、四路拗步少林、五路武少林、六路神化少林等套路。
少林派武术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练气的形体动作,一是所谓的动功,仿动物之熊经鸟引,二则借禅修之打坐入定,维持一种姿势,持续较长时间中,意识集中,调整呼吸,以意识引导呼吸,以达到内气充实的效果。这气既是一种实在的物体,也是一种潜在的禀赋。内练功的许多坐姿是模仿佛教入禅的各式打坐在桩法练习中,首先要求做到的是:
身形端正,凝神静气,寂静调息,扫尽情缘,以达到杂念不生之境。
少林功夫内容丰富、套路繁多。按性质大致可分为内功、外功、硬功、轻功、气功等。
内功以练精气为主;外功、硬功多指锻炼身体某一局部的猛力;轻功专练纵跳和超距;气功包括练气和养气。按技法又分拳术、棍术、枪术、刀术、剑术、技击散打、器械和器械对练等共一百多种。
少林的套路也很多,光是拳术,据说就有172种之多,如小洪拳、大洪拳、朝阳拳、观潮拳、炮拳、通臂拳、梅花拳、长锤拳、太祖长拳、黑虎拳、形意拳、罗汉拳、六合拳、猛鹤拳以及“少林七十二绝技”等。棍法、枪法、刀法也是少林武术的大宗,各有数十种套路。剑术则有二堂剑、五堂剑、龙形剑、飞龙剑、白猿剑、刘玄德双剑、达摩剑、绨袍剑等。另外,少林武术还有方天戟、三股叉、钢鞭、月牙斧、梅花拐等数十种兵器,有心意把、虎扑把、游龙飞步、丹凤朝阳、十字乱把、老君提葫芦、仙人摘茄、叶底偷桃、脑后砍瓜等一百多种散打,有卸骨法、擒拿法、点穴秘法、弹弓谱、易筋经义、用药法等各种技法等。
(2)武当派。
武当派为内家之宗。据明末清初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武当派兴起于明代,由张三丰创立于湖北武当山(今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故称武当派、武当道,以供奉真武大帝为主神。武当山是道教武林圣地,与佛教的嵩山少林寺齐名,故江湖上有“北宗少林,南崇武当”之说。
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君宝,号三丰,因衣衫褴褛,不修边幅,人称张邋遢。元时曾于河南鹿邑太清宫学道,熟读经书,曾至陕西宝鸡金台观学得养生延命之术,明洪武后又至湖北武当山玉虚宫五边树结茅庵修炼,修炼内丹大法,如武当内家拳,内丹睡功,阴阳调息功,筑基功等。张三丰开创武当派主要丹法着作有《金丹直指》、《金丹秘诀》等。
其实,武当山在明代以前早已是道教活动的圣地。汉魏以前就传说有不少羽客、隐士在此隐居修炼,南朝刘宋时的刘虬,就卸官辟谷于武当,晋太康中有谢道通辞官入道,西上武当于石室中结茅修炼,唐太宗时姚简曾为武当节度使,后已隐居武当,五代宋初的陈抟已曾隐居武当,诵《易》于武当五龙观,又隐居武当九室岩服气辟谷二十余年之久。元代有法师叶希真、刘道明、华洞真等任武当提点(即道官)。元末,武当山遭兵焚。至明,进入了武当山的鼎盛时期。
明成祖朱棣登基,推崇武当道教,调集民工30万人,用了13年时间,在武当山修建了33处建筑群,号称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十二祠、十二亭、三十九桥等,绵延140华里,建筑格局均依经书上的真武修仙故事,由工部设计而成。至今武当山紫霄官正殿梁上仍有大明永乐十一年(1413)、十二年圣王御驾敕建的字迹。三天门绝壁上则有“一柱擎天”四个大字,蔚为壮观。天柱峰顶太和宫又称金殿,殿中供奉张三丰铜铸鎏金坐像。武当山由此大兴,并不断发展壮大。武当道教的黄金时代从这时开始,武当的武术门派,也是在这个黄金时代中产生的。
张三丰创立的武当派,以崇拜“真武大帝”为主神,“真武大帝”即“玄武大帝”,因避讳而改称“玄武”,为北方七宿即斗、牛、女、虚、危、室、壁等七星的合称,以其形似龟蛇,故名“玄武”,其地位崇高而稳定,又为我国古代所崇奉的北方之神,亦为道教所供奉,更为武当派崇拜。
武当派重习张三丰武当内家拳技。张三丰内家拳取道家以静制动,融合道教内丹炼养、无为、虚静、柔弱、自然于武术中,形成贵柔尚意的独特风格,实为内丹气功与武术的融合,晚后的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均是从武当内家拳演绎发展而成的。
武当派的功法特点是强筋骨、运气功。强调内功修炼,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短胜长,以慢击快、以意运气,以气运身,偏于阴柔,主呼吸,用短手,武当功法不主进攻,然而亦不可轻易侵犯,犯则立仆。
武当派的拳术套路,有太极拳、无极拳、鹞于长拳、猿猴伏地拳、六步散手、武当太乙五行拳等。武当派的内功,有“洗髓金经”六式(金狮夺毛、凤点头、风摆荷叶、左缠金丝、右缠金丝、刀劈华山)等。武当派的器械,首推武当镇山之宝武当剑、又有白虹剑、太极剑、六合枪、六合刀、松溪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