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导入
请××导游于2010年10月3日接待澳大利亚中国医学考察访问团一行27+1人。
工作要求
1.对澳大利亚中国医学考察访问团进行年龄、身份、职业、教育背景等结构分析。
2.了解考察访问团对中国医学考察的重点,熟悉旅游路线。
3.熟悉中医中药背景知识,做好讲解准备工作。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熟悉在接到带团任务后应当做的准备工作。
2.要求学生能够从旅游合同中分析该旅游团队的特点。
3.要求学生掌握旅游景点的背景知识,并能利用互联网查阅、搜集相关资料。
4.要求学生撰写带团计划与模拟讲解导游词。
实践场所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背景知识
教学要求:利用多媒体、实训室讲解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和总结知识的能力。
7.1 中国武术中医文化概述
武术和中医都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与实践的结晶。在其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武术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形成了众多门派和较为系统的技术体系,中医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医学科学。
武术具有强健体魄和防身制敌的作用,中医是中华民族保健延年和医疾治伤的医学,两者虽然属于不同学科,但都是以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认识自然环境、药物作用、物理刺激、导引对人体的影响等作为基础。中医依此探索施治之术,武术依此研制练武、用武的方法。
因此,在武术和中医之间形成了一些互相联系、融合的领域,武术健身与中医养生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
中国武术是养生健身、延年益寿的一种重要方法。人们习武不仅是为了获得一种自卫防身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为养生强体,延展生命历程。武术在其发展进程中,受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导引、吐纳、行气等炼养方法与武术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武术养生学。阴阳二气在人体内不停地流动运行,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与和谐,是健康状态的基本表现,阴阳平衡、中和是历代医家、养生家推崇养生保健的总原则。把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互补、五行反馈、动态平衡、中庸和谐、整体把握等一些思维方法和基本理论渗透到武术之中,使武术运动具有防病治病的功效。中医理论中的天人相应观念强调武术要“以心合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合神”,使“心、意、气、形,神”相和谐于一整体,并使人的身体与整个自然和谐,与四季变化相适应。
武术健身以“壮内强外”为目的,这种整体健身观是由武术“内外互导”,“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的训练原理和“内外合一”的技法原理决定的,这种整体健身观与中医养生的整体观一致。中医理论中顺应自然、适应四时气候、回避外邪侵袭的“天人相应”整体观,以及体内脏器与体表四肢相关的“脏象”整体观,都直接为武术健身整体观的形成提供了借鉴。武术健身理论中关于“择天时、地利、气候、方向而练之”的论述,以及“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仇”之类拳谚,都可能是在中医理论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完善的,如形意拳系以五行拳配五脏的健身拳论认为,劈拳属金,在五脏属肺;钻拳属水,在五脏属肾,练习钻拳能健肾;崩拳属木,在五脏属肝,练习崩拳能健肝;炮拳属火,在五脏属心,练习炮拳能健心;横拳属土,在五脏属脾,练习横拳能健脾。这些说法显然出于中医五行配五脏学说和脏象理论。再如阴阳学在武术运动中体现,太极拳对姿势的要求,要做到百会上领与沉肩坠肘、松腰敛臀相结合,含胸与拔背相结合等;动作技术要求上领下沉,前推后撑、左与右及上与下、前与后的劲力对拔拉长等;运动特点则表现为动静相合,练养结合,内外合一,动作左右对称、周而复始,一气呵成等。在长拳中则表现为以动为主,动中求静,静中寓动,攻中寓防,防中有攻,培补元气,内外兼修,在形意拳中,其拳理、拳法则体现了五行思想的内涵,脏腑与经络学说在武术中的表现为意守丹田,虚领顶颈,腹式呼吸,松和自然,循经取动,疏通经络,等等,中医理论与武术,理论同源,相辅相成。
7.1.1 中国武术的演变与特点
武术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中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人们在狩猎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是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却是武术技术形成的基础。武术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同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的。
1.中国武术的萌芽
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着,促进了武术的萌芽。夏朝建立,经过连绵不断的战火,武术为了适应实战需要进一步向实用化、规范化发展,夏朝时期的武术活动主要体现在军队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
商周时期,商代出现了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田猎,商周利用“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周代设的“序”、“痒”等学校中也把射御、习舞列为教育内容之一。相传在周时期出现了一部中国武术史上重要的着作《周易》,亦称《易经》,“一阴一阳为之道”这本书包含有很丰富的哲学思想,对我国养生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进入春秋战国以后,诸侯争霸,都很重视技术在战场中的运用,齐桓公举行春秋两季的“角试”来选拔天下英雄,剑的制造及剑道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2.中国武术的发展
武术发展于封建社会时期。秦汉以来,盛行角力、击剑。在武术活动中出现了剑舞、刀舞等,如《史记·项羽事纪》记载的“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羽和刘邦两人喝酒,军中没有什么娱乐的项目,项庄舞剑助兴。当然,项庄的目的不仅仅是舞剑助兴,而是意在沛公,但可以看出,当时军中舞剑助兴并不是一件少见的事情。“宴乐兴舞”的习俗便是这一形式的反映。“剑舞”、“刀舞”虽具娱乐性,但从技术上更近于今天套路形式的运动。
唐朝开始实行武举制。武则天执政期间,在科举考试中增设了武科考核,这是中国军事官员选拔制度的开端。武举由兵部主持,主要考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此外对考生相貌也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实行武举制期间,天罡拳比较流行,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如对有一技之长的士兵授予荣誉称号。裴民的剑术、李白诗歌、张旭草书并称唐代三绝的美誉,可见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已相当具有影响力。
宋元时期,战争不断,有战争必有武术,选拔士兵、将领皆以武为准,这样必然促进了武术的发展。为了打败对方,双方都力争改善和丰富武器的种类,在宋代出现了十八般兵器之说,而且在战争中涌现出许多爱国将领,岳飞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岳飞少年时刻苦习武,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他总结并创新了许多枪法,后人称为“岳家枪”,至今广为流传。岳飞不仅武艺高强,他还熟读兵书,通晓各种领兵、用兵之法,成为能文能武、统领军队的着名将领。他还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骁勇善战的军队,人称岳家军。岳家军个个都武艺高强,勇猛无比,并且懂得兵法和阵法。当时岳家军威震敌胆,屡败金兵,收复了许多失地。岳飞以武报国的事迹为后人传颂,成为民族英雄。
宋元时期由于外来侵略和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农民一来要抵御外来的侵扰,又要挣脱统治者的沉重压迫,所以武术成为民间防身抗暴、防止外族侵略的工具。因此,民间习武之风骤起,由民间自愿结合的武术组织“社”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社”有社规,就是大家必须遵守的社约,社头由武艺高强的人担任,负责传授拳术和器械。宋代组织的社有以练习射弩为主的“锦标社”,有以习枪弄棒为主的“英略社”,还有练相扑的“角抵社”,等等。
这些社团的建立,更加促使人们习武、健身、抗击外来侵略,也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场所,使武术在不断地交流切磋中得到发展。
由于表演和训练的需要,套路技术发展较快,而且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出现了以练武为生的职业艺人,且人数很多,其中还有女性。宋代的套路有拳术套路、棍术套路,有枪对牌、剑对牌等对练套路,不仅有单练、而且有对练。
3.中国武术的繁荣
明清时期是武术大发展时期,流派林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繁荣局面。自明代始,以戚继光、程宗猷、茅元仪等为代表,对宋以来的武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把原来主要是口传身授的武术技术,用明确的文字、绘画记录下来,作为习武练艺的范本。大量的武术专着问世,尤其是民族英雄、抗倭名将戚继光撰写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练兵杂纪》,这些书不仅在军事上影响很大,在武艺训练上也是后世所遵循。
清朝时期,由于清朝贵族为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一度限制练武,所以清代的武术活动不如明代。但由于武术在民间已有广泛群众基础,加之当时存在许多反清复明组织,人民群众习武练功以图推翻满清统治之风反而使各种流派的武术更加纷呈于世。这时候,武术以地区分有南派、北派;以山川分有少林派、武当派;以宗教分有佛家的外功、道家的内功;以门类分有太极门、形意门、八卦门、迷踪门;还有长拳类和短打类。武术流派林立,象征着武术事业的兴旺发达,但也存在各派之间缺乏交流不能相互弥补长短的不足。
明清武术论着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注重对武术拳种的收集、整理、学习,既总结前人的经验,博采众家之长,又颇有自己的见地与特点,集古代武术之大成,同时受兵学之影响,明清武术论着常以兵学之理阐释武术之道,促成了武术理论的升华。武术受传统文化的滋养,提出了诸如“内外兼修”、“形气合练”等思想,逐渐形成中国古代武术文化新形态。
4.中国武术发展新历程
民国时期,由于社会的发展,火器的普遍使用,武术基本上从军事中脱离出来,健身作用更为突出,成为强身自卫的运动。如津门霍家的少爷霍元甲发扬霍家拳法,不仅传承了中国的尚武精神,而且屡胜洋人武术高手。1910年,在霍元甲的组织和倡导下,上海成立了“精武体育会”,以推广武术为主要活动。精武体育会发展很快,广州、佛山、汕头、顺庆等地相继成立了分会,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体育团体。其他的拳社、武士会、体育会等武术组织也相继涌现,如“中华武士会”、“致柔拳社”“武当太极拳社”、“汇川太极拳社”等,这些武术团体对武术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近代武术的内容庞杂,且武术与引导、气功等结合更为紧密,开始走向专门化、社会化、体育化。
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面对西方体育的冲击,出现了“土洋体育”之争,武术在中西文化碰撞后实现了交融,从师徒的口传身授方式向学校体育教育转化,并逐步进入体育比赛之中。1927年6月,张之江发起成立了国术研究馆,后易名为中央国术馆,全称是“中央国术馆体育传习所”,以培养军队教官、中等以上学校教师及公共体育场所指导员为目的,地点在南京中央体育场(现南京体育学院)以南。中央国术馆以“泛学博通”为教学原则,广设武术技术课。随后有24个省市建立了国术馆,县级国术馆达300余所,许多区、乡建立了分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国术馆系统。中央国术馆曾在1928年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两届国术国考,进行了拳术、长兵、短兵、散手和摔跤等比赛,还组织了一些较大规模的武术表演活动。如1929年在杭州的国术游艺大会,1936年中国武术旅行团访问东南亚,1936年中国武术对赴德国柏林奥运会表演等。并举办各种国术训练班,组织进行武术方面的学术研究活动,组织编写了各种教材。中央国术馆所培养造就的一批技术全面的武术人才,成为后来发展武术的骨干,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那个时代军阀割据,政局动荡,不同思潮的激烈交锋及连年战火等,影响了武术的长足发展。但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武术仍呈发展趋势。中国武术走完了近代历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