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饮食论着更系统。
首先,出现了一批有关食经、食谱、茶经、酒谱的饮食专着。比如《中馈录》、《养小录》等主要指导家庭主妇烹饪;《云林堂制度集》、《醒园录》等主要记载了地方风味饮食;《素食说略》主要记载蔬菜等素食饮食;而《饮膳正要》、《宋氏养生部》、《宋氏尊生部》、《饮馔服食笺》、《食宪鸿秘》、《随园食单》等则是综合性的论着,涉及饮食的众多方面。其中《饮膳正要》是忽思慧根据管理宫廷饮膳的工作经验和中国医学理论而写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论述了营养卫生与烹调关系的食疗论着;而袁枚的《随园食单》则是烹饪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部着作,对历代烹饪经验、烹饪技术及各地饮食风味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对配料、火候、色香味形器、上菜次序、进食次序等都提出了个人观点。
其次,《元史》、《成都通览》等正史和地方志中也都有饮食烹饪的记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饮食生活状况。
再次,医书和农书中依然广泛涉及饮食各方面,其中最着名的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不仅收录了大量饮食资料,还在许多条目下列出了相应的食疗方和功效,为研究养生健身、食疗食治、烹饪原料的性味和功能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5.中国饮食文化繁荣时期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饮食文化也随之进入到繁荣发展时期。
(1)优质食物原料快速增加。
首先,优质原料大量引进和利用。随着清末中国国门被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交流,自觉或不自觉地增加。中外交流进一步扩大,在对外交流中,从国外引进了大批优质食物原料,有芦笋、朝鲜蓟、菊苣、樱桃、番茄、西兰花、奶油生菜等蔬菜类原料;肥牛、珍珠鸡、鸵鸟、牛蛙、火鸡等禽畜类原料;挪威三文鱼、太平洋鳕鱼、金枪鱼等水产品;还有美国提子、泰国山竹、火龙果等水果。
其次,珍稀原料的种植和养殖。科技人员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成功培育出猴头菇、竹荪、虫草、竹鼠、鲍鱼、对虾、鳜鱼、肉用孔雀等众多的珍稀动植物品种,并且广泛种植和养殖,丰富了珍稀饮食原料的品种。
再次,优质饮食原料品种增多。随着农业的优质高效发展,许多传统的食物原料也发展出许多优质品种,其中粮食中发展出了广东丝苗米、福建过山香、天津小站米等名品;禽畜类中发展出了四川荣昌猪、小香猪、浙江金华猪、云南乌金猪、寿光鸡、泰和鸡、固始鸡等优良品种;此外,发展出了火腿、板鸭等一系列优良的加工制品。
(2)餐饮器具趋向现代化。
首先,新能源广泛使用,这一时期,煤、煤气、天然气、液化气、汽油、柴油、太阳能、电能、沼气等新能源已普遍在烹饪过程中使用。
其次,现代化烹饪设备普遍使用,出现了电磁炉、微波炉、电炉箱、电烤箱、切肉机、绞肉机等品类繁多、功能齐全的现代化设备。
(3)烹饪方式现代化。
首先,现代化的烹饪设备已经替代了传统烹饪过程中部分厨师的手工操作环节,比如绞肉机、切肉机替代了传统厨师的手工切割、制蓉环节。
其次,食品工业出现并兴起,出现了专门使用机械化甚至自动化生产食品的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工业的兴起,一方面减轻了传统手工烹饪繁重的体力劳动,一方面使食品的生产质量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使传统烹饪技艺和方式向现代化发展。
(4)国内外饮食文化交流频繁。
首先,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饮食文化的交流频繁。中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饮食文化的交流一直都存在,在这一时期,由于交通业高速发展、交通便捷,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促使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饮食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其次,中外饮食文化交流频繁。自20世纪初以来,西方教会人员、使团人员、商人等不断涌入中国,洋面包、洋蛋糕、奶油、牛排,以及麦当劳、肯德基、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相继进入中国,在对传统饮食带来冲击的同时,也让中国能够近距离地学习、借鉴西方烹饪方法,为传统饮食文化注入生机。
在西方饮食不断进入中国的同时,中国饮食在海外的影响,也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而不断扩大,不断向西方国家传播中国饮食文化。
(5)更加注重营养与食品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对饮食已经突破解决温饱的局限,开始追求饮食的营养、健康、安全及其文化和品位。在西方现代营养学进入中国之后,经过与中国传统饮食养生学说的结合,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营养学逐渐发展起来,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在中国传统食治养生学说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把营养和饮食烹饪结合,发展出了新兴的烹饪营养学。
(6)饮食市场繁荣。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使餐饮业高速发展,并且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坚力量之一,餐饮企业和店铺数量急剧增加,类型丰富,各具特色,饮食市场繁荣发展。
(7)饮食论着更加深入。
新中国成立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中国饮食制作与理论研究,广泛搜集、总结中国饮食烹饪技艺,对中国饮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通过研究其内在的规律,力求使其日趋规范化和系统化,并且取得了显着成果,出版了《中国烹饪百科全书》、《中国烹饪辞典》、《中国食经》、《中国酒经》、《中国茶经》、《中国名菜谱》《中国名菜集锦》、《烹调工艺学》、《烹饪营养学》、《中国饮食文化》等一大批饮食典籍,全面、深入地论述了烹饪技术与理论,为中国烹饪的标准化、科学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5.1.2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历史悠久的中国饮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而突出的特点。
1.中国饮食文化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稳定的结构体系
中国饮食文化可以追溯到北京猿人发明火并且开始用火烹食,形成了一部源远流长、环节完整、持续不断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饮食文化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包括以“本味”和“变味”为核心的中国烹调理论、饮食养生和医食同源的养生观念等内容。
2.中国饮食文化涉猎学科门类繁多,博大精深
中国饮食烹饪原料广博、烹饪工具多样、工艺技巧复杂、风味流派众多,因此涉及众多的学科门类;同时,中国烹饪理论系统、全面,也广泛涉及众多的学科门类。中国饮食文化广泛涉及众多学科门类,也充分说明了中国饮食文化体系的完整及内涵的博大深邃。
3.中国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强大的兼收并蓄的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首先,中国饮食原料丰富,并且不断扩大食源范围,选用了大量其他国家、民族不使用的原料烹饪出美味佳肴。
其次,中国饮食烹饪技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
再次,中国饮食风味流派众多且各具特色,大大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容。
最后,中国饮食文化不断同传统思想观念相结合,“碰撞”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现象。
5.1.3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国和西方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饮食文化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很大不同。中国人讲求知以致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情为主导,趋向于价值选择,反映在饮食中,即重视菜肴的色香味形;而西方人重视理性分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理性为主导,趋向于真假判断,体现在饮食中则是追求食物的营养价值。
2.饮食文化质体表现的差异
(1)原料使用上。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作物为主要原料(除了西北地区游牧民族之外),肉类为辅;而西方国家的饮食则以肉类、面粉和蛋乳为主。
(2)调味技术上。
中国向来注重调味,能够在烹饪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不同的调味方法和形式,以使菜肴具有风味个性;而西方人对味更多的是体现出量化的分析和理解。
(3)火候和烹调方法上。
中国对火候的把握有一整套传统的方法,烹饪方法丰富多样,有煎、炸、烤、炒、爆、炖、煲、焖、扒、涮等众多方法,而且每种方法下面还有更多具体的演变;而西方对火候的把握则更多地体现在温度、量化数据等方面,烹调方法以煎、炸、烤为主,食味单一。
此外,在分解工艺、刀工、饮食行为的众多方面,中西方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5.2中国饮食文化的类型
5.2.1食文化
1.菜肴
(1)菜肴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饮食烹饪萌芽于史前时期,起源于夏商周三代,与此同时,中国菜肴也随之萌芽。
早在烹饪技艺萌芽初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烤肉、烤鱼、羹等食品,到商周时期,随着饮食原料和调味料的增加,炊具的更新,以及烹饪技艺的提高,中国菜肴品种迅速增加,出现了炙、羹、脯、修、醢、菹、脍等主要品种;到周代出现了被称为八珍的名食: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捣珍、渍、熬、肝肾。秦汉时期,各类菜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且在对原有菜肴继承、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杂烩类、濯类、鲊类等新式烹饪方法制作的菜肴。
魏晋南北朝时期,菜肴的烹饪方法明显增多,制法更加精细,品种丰富,风味趋向多样化。
同时,随着佛教的兴盛,素菜开始发展起来,少数民族创制的具有独特风味的少数民族菜也开始进入中原地区。
唐宋时期,中国菜肴发展到一个高潮时期,菜肴的主要烹饪方法基本上具备,品种急剧增加,各类菜肴都得到较快发展,风味更加多样,已经出现早期的菜肴风味流派。
元明清时期,中国菜肴持续发展,除了各类菜肴进一步发展之外,地方菜快速发展,主要地方风味流派形成,同时素菜、清真菜也得到较快发展。
(2)菜肴的风味流派。
中国菜肴的风味流派包括地方风味、民族风味和宗教风味三大类。
首先是地方风味。地方风味中不得不提的是川、鲁、苏、粤四大菜系。
①川菜。选料广泛,精料精做;烹调方法丰富多样,常用的技法有炒、爆、熘、炸、煎、烧、烩、熏、卤、渍、拌、炝、糟、腌等十余种,尤其擅长小煎、小炒、干煸、干烧;调味变化多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誉,常用的味型有鱼香、怪味、麻辣、红油等20多种,尤其以麻辣味着称。代表名菜有:锅巴肉片、宫保鸡丁、麻婆豆腐、开水白菜、水煮鱼片、鱼香肉丝、夫妻肺片、灯影牛肉等。
②鲁菜。选料精细,调味以咸为主,清爽脆嫩,重视火候,善于制汤和用汤,讲究烹调方法,常用的有爆、炒、烧、扒、氽、熘、熬、拔丝等30多种,尤其善于用爆、炒、炸、烧等烹调方法。代表名菜有:德州扒鸡、九转大肠、锅烧肘子、葱烧海参、油爆双脆、清汤燕菜等。
③苏菜。也叫淮扬菜,选料精良,清爽鲜嫩,口味清淡趋甜,色调秀雅,以烹调鱼类等水产品见长。代表名菜有:松鼠桂鱼、清蒸鲫鱼、清炖蟹黄狮子头、清烩鲈片、水晶肴肉等。
④粤菜。用料广博奇异,料精工细,口味清淡、嫩滑、双脆、讲究时令,烹调方法、调味方式自成体系,常用煲、煀、焗、烧、烤、蒸、扣、灼、焖、煎等技法,调味品多用老抽、蚝油、海鲜酱、生粉等,善于煲汤。代表名菜有:鼎湖上素、白云猪手、三蛇龙虎凤大会、烧鹅、咕噜肉、蚝油网鲍片等。
其次是民族风味。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因生活环境、物产、生产力水平、烹饪技法等因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味菜肴。
再次是宗教风味。受宗教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菜肴。
①中国素菜。以粮豆蔬果为主体的膳食系统,禁用动物性原料和辛香类菜蔬,素净鲜香,清淡爽口。代表菜有:罗汉斋、混元大菜、三姑守节等。
②中国清真菜。选料严格遵守伊斯兰教教规,禁血生,禁外荤,不吃肮脏、恐怖、凶恶和未奉真主之命而屠宰的动物,擅长煎炸、爆熘、煨煮和烤炙,以本味为主,讲究菜型和配色,注重饮食卫生。代表菜有:葱爆羊肉、焦熘肉片、烤全羊等。
2.面点
(1)中国面点发展简况。
中国面点制作历史悠久,内容广泛。面,一般指麦面、米面、杂粮面类原料;点,则是指点心,包括米、麦、杂粮等粮食作物经过加工制成的各种食品。长期以来,面点制作和菜肴烹调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推动,始终处于既独立又合作的制作方式之中,既有利于菜肴烹调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面点制作的发展。
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铁器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小麦、谷物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出现较多面点原料。到秦汉以前,小麦的种植已经颇具规模,但是受烹饪技术的限制,还处于整粒熟制阶段,限制了面点的发展。
秦汉以后,人们开始懂得将小麦磨成粉,然后进一步调成各种面团,制成蒸饼、汤饼、胡饼等各种饼点,统称“饼”。到北宋时随着粟、麦、黍、豆种植增加,尤其是占城稻的引进,种稻面积进一步扩大,为面点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原料,北宋时京城的各类饼店发展已经颇具规模。随着南宋的南迁,北方的饼类制法被带到南方,大大促进了南方面点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