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两点,是古礼的基本功能,也是古礼对于人类之价值所在。这两点,实际上是人类建立文明社会的两个基本点。“让”的功能是为了建立和谐关系,而“别”的功能是为了建立秩序。这两点是中国传统礼仪维系功能、调节功能和教育功能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2.7服饰制度
1.历代服饰沿革
在中国,远在几万年前的史前时期,人们就已掌握了最简单的缝纫,即以兽骨为针,把几块兽皮连接起来,做成可以御寒的粗陋衣服。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里,就发现了缝制兽皮的骨针。大约到了新石器时期,出现了农业和纺织,人们开始用麻布缝制衣服,这个时代大体上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在服饰发展的最初阶段,并没有什么等级差别。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服饰的政治色彩逐渐浓厚。随着宗法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服饰就成为区别尊卑等级的重要标志,用以“严内外,辨亲疏,明贵贱,别尊卑”,从而形成中国数千年的服饰制度。
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来看,商朝服饰还没有明确的等级差别,服装的基本形式还是上衣下裳。这种上衣下裳、右衽交领的装束,是古代华夏族服饰的基本特点。至周代,宗法制度形成,服饰的尊卑等级基本确定。具体来说,有冕服、弁服、元端、深衣等。“冕服”,是一种最尊贵的礼服,结构复杂,装饰繁缛,各种装饰都有象征意义,是天子、诸侯等在祭天地、祭祖先等大礼时穿用的服饰;“弁服”,较冕服为次,是天子视朝、接受诸侯朝觐时穿用的服饰;“元端”是天子退朝以后和诸侯祭祀宗庙时穿用的衣服,对士则是早晨叩见父母时穿的衣服。
以上三种服饰,形制都是上衣下裳,互不连属。唯有“深衣”是衣裳相连的,它宽袍大袖,“被体深邃”,其形制为裳的左边相连,右边则用一块布裁成角形把下边缀起来,称之为“续衽钩边”。这种服装上下通服,用途很广。到战国后期流行“胡服”,这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结果。这种服装上身为筒袖短上衣,下身为裤,腰间系皮带,穿起来活动方便,骑射灵活。
可以说,这是中国服饰史上第一次有意义的革新。
汉代服饰上承先秦时代,人们喜欢把深衣当做礼服。但深衣下襟缀在身上,行动不太方便,逐渐出现一种直裙的襜褕,其下襟只到脚边而不缀于身上。至于平时,男子喜着襦裤,女子喜穿襦裙。襦是一种短衣,长度只到腰间,裙则为长裙,配上高高的发髻,使女性的身材苗条秀丽。此外,汉代盛行冠制,以其为区别尊卑的标志之一。古时是成年及冠,汉代改为尊者及冠,卑者戴帻(头巾)。但因冠的区别比较细微,所以汉代还用腰间的绶带来区别品秩的高低。绶带的颜色和织法不同,则官位的等级也不同。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民族交流与融合的时代,南北服饰、中外服饰互相影响,形成这一时期服饰变化的两个流向:一是服饰更为广泛,南朝的汉族穿着北方民族的“裤褶服”,褶就是比襦略长的短袍,圆领紧身,袖裤均窄,汉族穿着时把袖裤加肥;二是北朝的帝王公卿热衷于穿戴汉族统治者的冠冕朝服,北魏孝文帝即其代表。这样,从南北朝起,历代帝王公卿的服饰遂正式有“法服”(礼服)和“常服”之分。“法服”为朝会祭享时用,即宽袍大袖、高冠博带的冠冕服;“常服”则是日常生活所用,由圆领窄袖的裤褶服发展而来。这种法服与常服并存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明代。
隋唐时期是中国服饰发展的鼎盛期,一方面是服饰演变表现出大胆开放、积极吸收外来影响的精神;另一方面则是官服制度有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那时的长安是一个国际大都会。大批外国和少数民族商人、使臣、留学生云集长安。他们五光十色的服装给唐代社会以巨大影响。最高统治者和一般民众并不担心“胡化”。当时的贵族及士民都喜欢胡服胡帽,唐诗中也有盛行“胡妆”的描写。这说明,唐代服饰的“胡化”在当时是一种社会风尚。
盛唐以后,人们多穿团领、窄袖袍,而妇女则多着衫、裙,肩上披帛,前胸外露;贵族妇女额上涂“额黄”,眉间贴“花钿”,两颊点“妆靥”。这在敦煌壁画、章怀太子墓壁画中就有所反映。此外,唐代“品色衣”成为定制。所谓“品色衣”,就是以服装的颜色分辨官位的品级,即把颜色引入服饰等级制度。唐代规定:皇帝着黄袍衫,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袍衫,五品以上着绯袍,五品以下着绿袍、青袍,士兵着皂衫,未入仕的士子及庶人着白袍衫。
除服色之别以外,官员还以腰间所佩的带区别等级。带是一种方形饰片,系于腰带之上。
唐代规定:三品以上金玉带十三,四品金带十一,五品金带十,六品、七品银带九,八品、九品石带九;庶人黄铜、铁带七。
宋代服饰依唐制而很少变化,色泽也不及唐代艳丽。官服的变化在于幞头和鱼袋。宋代幞头,里面用木骨撑起,外罩漆纱,成了一种“幞头帽子”,可以随时脱戴,后面的两脚向外侧展平,称“硬脚幞头”,为文官所戴;两脚向上在脑后相交,称“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有的还在两脚上作些变化,因此,宋代幞头样式比较丰富。金鱼袋在唐代是五品以上官员佩带的一种袋子,内装鱼符,上刻官职姓名,作为出入宫门的凭证。到宋代则在袋上用金银饰为鱼形,佩在官服腰带上面垂之于后,用来分别贵贱。皇帝还经常对恩宠的大臣赐“金紫银绯”。所谓“金紫”,就是佩金饰的鱼袋和穿紫色的官服;所谓“银绯”,就是佩银饰的鱼袋和穿绯色的官服。臣子未合官品而得赐金紫银绯,被视为一种殊荣。司马光就曾得赐紫金鱼袋,苏轼、黄庭坚曾得赐绯银鱼袋。宋代妇女的服饰,变化主要在头上和脚上。
贵族妇女喜戴花钗冠,皇后则戴九龙四凤冠。宋代缠足之风普遍流行,因此妇女以布缠足,待成三寸金莲后着三角形小鞋。至于士、农、工、商的衣服,一般追求简朴,讲求实用,显示出平民化的特点。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其服饰承袭汉族传统而又保留本民族特色。皇帝、百官的冠冕服,均参古今制度有所增损,同时根据蒙古族特点,另定“质孙衣”,汉人称为“一色衣”,形制是上衣连着下裳,上紧下短,便于活动。头上冬天戴帽、夏天戴笠。帽为貂皮暖帽,前额露发,耳后下垂。笠如钹形,顶上缀珠。蒙古贵妇则喜欢戴用绒锦做的“姑姑冠”,其冠高二尺,以木竹为骨包以绒锦,顶上用翠花或羽毛装饰。
明朝建立以后,根据汉族习俗,重新规定服饰制度。冠冕只准皇帝、太子、亲王、郡王穿着,并且只在祭天地、享太庙,册立、登基时穿用。日常官服规定皇帝穿黄龙缎袍,头戴“翼善冠”(形似善字),腰束玉带。百官则依品级穿不同颜色、绣有其他花纹的宽大袍服,头戴乌纱帽,品级还用袍服上的“补子”加以辨别。明朝规定:公、侯、伯、驸马绣麒麟、白泽(传说中的神兽)。其中,文官绣鸟: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鸳鸯、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执法官)獬豸(传说中的神兽);武官用兽:一、二品狮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身上所佩,以牙牌代替鱼袋。牙牌用象牙制成,刻官职于上,以字号分等,公、侯、伯用“勋”字,驸马用“亲”字,文官用“文”字,武官用“武”字,教坊用“乐”字等。贵妇服饰,皇后戴龙凤珠翠冠,穿龙凤真红大袖子,加霞帔,着红罗长裙。其他依等变化。民间一般服饰为男子青布衣裤,女子上衣下裙,或着袍衫,颜色淡浅,不得用大红、鸦青、黄色。
清朝以高压政策推行满族服饰。首先是强令汉人削发留辫,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说法,可想制度之严。其次是废除明代服装,以满族风尚重订服饰制度。最明显的特点有四。一是官服穿“蟒袍”,蟒的数目因品级而异,但在蟒袍外,又加一外褂,也称“补服”,短袖对襟,前后正中沿袭明代绣补子,以表示官衔。所绣鸟兽与明代大同小异。
二是礼服中采用马蹄袖。三是帽子上饰花翎,花翎尾部晶莹似眼,以单眼、双眼、三眼区分官位品级,以三眼为最尊贵。四是朝珠,挂在脖颈,垂于胸前,数目为108珠,源于佛教数珠,但限于五品以上官员悬挂。普通百姓多用长袍、短褂和马褂。满族男子一般系腰带,长袍外面加背心或马褂。满族女子则喜穿旗袍,外面罩马甲。汉族妇女多沿袭明制,上身穿袄、衫,下身着裙、裤。到清朝后期,京城妇女多在衣服上镶嵌滚边。
2.服饰的特点和功能
服装服饰作为中国传统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与现代服饰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古代服饰强调“分亲疏,辨贵贱,明等威”的身份识别功能,制定了十分庞杂和严格的舆服制度,对于上至皇帝、各级官员,下至百姓的服装服饰的颜色、质地、纹样等都有细致的规定和条令,下级绝对不可以僭越上级。在各种不同的场合,穿着不同服装也有着不同的讲究和说法。因此,中国古代的服饰不是自由与灵性的体现,而是等级和礼度的象征。虽然历代对服饰都有所革新,具体规定也有所不同,但服饰的这种等级差别和硬性规定却数千年延续不变。这就是中国古代服饰的最大特点。
一般来说,服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御寒、遮羞、装饰。大体来说,衣服的起源首先是御寒;后来,人们有了羞辱观念,才懂得遮羞;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变化,才懂得进一步装饰,加以美化。由此,服饰的三个作用实际上反映了服饰文化早期进化的三个阶段。当然,今天的服饰,早已把三个作用融为一体了。
服饰是文化的表征,是思想的形象。中国各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服饰,是当时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标尺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民族历史意识和民族时代意识的体现。因此,服饰具有突出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
模拟讲解
教学要求:学生分组编写导游词并模拟讲解和点评,提升学生的讲解技能。
导游词案例:
桂林市靖江王陵博物馆
各位来宾: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游览。很开心结识大家,并有幸为大家导游,希望大家及时对我的服务提出批评建议。
从桂林市往东五公里,沿着一条田园山野间的石铺公路,我们的旅游车到达一座在桂林市区首屈一指、山势绵亘雄伟的大山脚下。这座山叫尧山,它与城北漓江对岸的虞山遥遥相望,相传秦时山上曾建尧帝庙,故而得名。在这座海拔909米的大山脚下,有一片总占地约100平方公里的王室墓群——靖江王陵。我将与各位一同步入这庄严肃穆的陵园,和大家一道呼吸这沧桑历史的凝重气息。
“岭南第一陵”——靖江王陵像一个孩子,舒适地横卧在尧山母亲的温暖怀抱里。整个陵区沿山体西南麓展开,在南北15公里,东西6公里的范围内,共有靖江五代藩王陵墓11座,厚葬次妃墓3座,以及将军、中尉宗室墓320多座。靖江王是明太祖侄孙朱守谦的封号,传11代14位藩王,从1370年到明朝最后败退到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时期的1650年,共280年风雨伴随度过。靖江的名称冠之于桂林,最早是在唐代及五代的“静江节度使”之职;其后在宋代、元代,朝廷又先后在这里设置了静江府台和静江路,其辖区面积也相当于如今之桂林。为了维护明王朝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年(1369年)定封建诸五制,以屏卫中央王朝;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辖守岭南夷越之地。但守谦并不守五制,他“好比群小”,引来“粤人咨怨”,最终也引来了朱元璋给他的惩罚。守谦先被迁到云南改过,后无效,时又被废为庶人,强制为京师牧马。洪武二十七年,守谦死于南京,葬于钟山之阳。其后,朱元璋又封守谦子朱赞仪到桂为王,赞仪在永乐元年(1403年)“靖难之役”后到桂就藩。除了首代靖江王与末代两藩王(分别死于福建和战乱之中)之外,其余11位王均葬于尧山脚下。
今天我们要造访的是第三代靖江王——庄简王朱佐敬的陵园。朱佐敬袭位于永乐九年(1411年),死于成化五年(1469年),在位58载,享年87岁,是靖藩14代王中最长寿者。
和妃子沈氏一道长眠的朱佐敬已经在这里休息了五百二十多年,87亩的陵园会向我们诉说些什么,展示些什么呢?
谈到朱佐敬,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他的谥封——“庄简”。“庄”有很多意思,但作为“书法、书庄”的特殊字义之存在,也许很少有人知道。朱佐敬好读书,也写得一手好字,因为这一特点,最后送了他一个“庄”的赠谥。佐敬在位虽久,却空活百岁,整日贪淫酒色,一生都无政绩,所以贬之曰“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