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勒杭阿记述见《开原县志》卷三第29页。记述清代开原锡伯旗人布勒杭阿之身世及社会活动等情况。对于研究清代锡伯族历史人物、清代伊犁锡伯族人物有参考价值。汉文。收入《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依忠阿记述见《开原县志》卷三第29页。记述清代开原锡伯旗人依忠阿之身世及官职等情况。对于研究清代锡伯族历史人物有参考价值。汉文。收入《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依桑阿记述见《开原县志》卷三第29页。记述清代开原锡伯旗人依桑阿之经历及官职、社会活动等情况。对于研究清代锡伯族历史人物有参考价值。汉文。收入《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吴成文记述见《开原县志》卷三第29页。记述清代开原锡伯旗人吴成文身世及学历情况。对于研究清代锡伯族历史人物有参考价值。汉文。收入《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扎克唐阿记述见《开原县志》卷四第4页。记述清末开原县锡伯旗兵扎克唐阿为国捐躯,并得到清政府照阵亡例赐恤的情况。对于研究清代锡伯族历史人物有参考价值。汉文。收入《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同治年间伊犁事变回忆录不分卷。安佳·巴里善撰。该回忆录较详细记述了1864年伊犁农民起义至俄国侵占伊犁前夕伊犁锡伯营军民的遭遇以及锡伯营为保护锡伯族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对于研究伊犁锡伯营八旗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抄本,纸质平装。锡伯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16开,16行。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清末俄国驻伊犁领事A.迪亚科夫译成俄文,于1905年在圣彼得堡出版。
锡伯族和同治年间事变不分卷。穆精阿撰。记述清同治三年(1864年)伊犁农民起义以后,在数年间伊犁锡伯营军民的种种磨难以及锡伯族与起义者及其封建割据政权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对于研究伊犁锡伯族历史有参考价值。油印本。汉文墨书。页面规格16开。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收入《新疆历史资料》第9辑,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民族研究所1963年内部编印。
塔尔巴哈台(塔城)记述见《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三二一。记述塔城地区的历史、民族、重大事件等以及清同治四年(1865年)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博尔果素在城外与叛军谈判时,被围攻的情况。对于研究塔城地区锡伯族的历史有参考价值。汉文。收入《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喀尔莽阿禀帖不分卷,66页。清朝同治年间锡伯营总管喀尔莽阿所撰禀帖册。喀尔莽阿以亲身经历详细汇报了自同治二年(1863年)绥定回民变乱至同治五年(1866年)的伊犁战乱经过,使清朝廷才得以了解伊犁战乱的真实情况,作出了进军新疆、收复伊犁的战略决策。对于研究同治年间伊犁战乱情况具有参考价值。民国37年(1948年)吉布善抄本。纸质平装。满文行体墨书。页面20.3厘米×14.5厘米,16行。缺首尾页和33页,钤原收藏者印记。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
同治三年伊犁情况不分卷1册,64页。逸名撰。锡伯族历史琐记。记述同治年间伊犁战乱的起因,重大战事及锡伯族人民在战乱中的遭遇和斗争事迹。对于研究清末伊犁地区的历史有参考价值。民国逸名抄本。纸质平装。锡伯文行体墨书。页面21.4厘米×19.5厘米,14行。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
博尔果素记述见《新疆图志》卷一一一第10页。记述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博尔果素之身世及清同治年间被害经过。对于研究塔城地区锡伯族历史人物有参考价值。汉文。收入《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供奉塔城昭忠祠英魂记述见《塔城直隶厅乡土志》。记述塔城昭忠祠纪念锡伯、索伦、新满营等烈士情况。其中锡伯有博尔果素、穆隆阿、富伦、科布湍武、庆喜、托津布、春亮、赓呢音布、穆特春、舒敏阿、苏克谨布、巴克坦、德克吉、托哈春、图瓦谦泰、达三春、蒙库拜、希拉屯、玛克塔春、法依当阿、吉拉敏等。对于研究清代伊犁锡伯族人物有参考价值。汉文。收入《新疆乡土志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1990年编印。
喀尔莽阿信件拾零不分卷,10页。清同治年间喀尔莽阿撰。书信体文本。喀尔莽阿(1817~1882年),同治年间任伊犁锡伯营总管,先后署理锡伯营、察哈尔营领队大臣事务。光绪七年,实授察哈尔营领队大臣。光绪八年四月,由博勒塔拉赴伊犁面禀察哈尔营公事,行至萨墨尔彦布拉克地方住宿,被奸细刺伤身亡。死后清廷追封为扬威将军。喀尔莽阿书信集,共收录喀尔莽阿在任察哈尔营领队大臣期间给伊犁锡伯营官员的私人信件9件。内容涉及旗务、农牧业生产、防盗缉盗及对蒙古军民的收容、安置等情况。对于研究喀尔莽阿的生平事迹和察哈尔营历史具有参考价值。石英抄本。纸质平装。满文行体墨书。页面26.7厘米×19.1厘米,13行。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
喀尔莽阿子孙给伊犁将军呈文不分卷,26页。1882年伊克吉春、丰绅泰撰。书信体。系喀尔莽阿之子伊克吉春、孙丰绅泰向伊犁将军报告父、祖喀尔莽阿生平事迹的呈文。光绪八年,伊犁察哈尔营领队大臣喀尔莽阿遇刺身亡,清廷在捉拿凶手、安置后事后,要求伊犁将军上报喀尔莽阿的生平事迹和主要功绩,因同治年间动乱中锡伯营档案毁于战火,故命其子伊克吉春、孙丰绅泰整理上报。呈文真实地评价了喀尔莽阿在国家危难时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平乱安民作出的特殊贡献,收复伊犁后又重建察哈尔营、恢复生产,在与俄国勘定边界时据理力争,保护领土完整等功勋。对于研究清代边防和锡伯族历史具有参考价值。石英抄本。纸质平装。满文行体墨书。页面26.7厘米×19.1厘米,13行。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
光绪八年后的锡伯族不分卷。穆精阿撰。记述清光绪八年(1882年)新疆建省后伊犁锡伯营的恢复、内部结构、锡伯营支援其他八旗、在巩留等地屯垦等情况。对于研究锡伯营八旗历史有参考价值。油印本。汉文墨书。页面规格16开。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收入《新疆历史资料》第9辑,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民族研究所1963年内部编印。
锡伯营不分卷。逸名撰,管兴才由满文译成汉文。记述伊犁锡伯营的内部结构、官兵数目、换防情况、迁来伊犁时间及地点等。对于研究清代伊犁锡伯族历史有参考价值。抄本,纸质平装。满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16开。保存完好。由霍城县原一区五乡牙祖收藏。汉译文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新疆稀见史料汇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1月。
万姓同谱不分卷,18页。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逸名撰。锡伯族、满族姓氏谱书。记录锡伯族、满族527个姓氏,包括同姓不同分支——哈拉莫昆姓氏。对于研究清代伊犁锡伯族和满族姓氏具有参考价值。抄本。纸质平装。满文行体墨书。页面24.5厘米×20.5厘米,10行。保存完好。今藏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孙扎齐牛录村关文明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存复印件。
锡伯族姓氏排列图不分卷,37页。逸名撰。锡伯族648个姓氏排列的满汉合璧文本。对于研究清代伊犁锡伯族姓氏变化情况有参考价值。光绪十三年(1887年)逸名抄本。纸质平装。满文行体墨书。页面26.0厘米×19.5厘米,15行。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孙扎齐牛录村关文明处。
安佳氏三代名册不分卷,25页。逸名撰。人名册。伊犁锡伯营镶白旗安佳氏族宗谱书,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修。分“谱系”与“后记”两部分。谱系记有3支莫昆,两支写明原籍和旗佐,代数多至9代。除姓名辈分以外,又详细记载了成员披甲入伍否、官职、记名、受奖受封情况。后记简单记述记谱的规则和方法,要求后代遵循。谱书中,当时健在的人名用朱笔书写,登录时已去世者则用墨笔重描,为锡伯族记谱通例。对于研究锡伯族家族制度及人口发展情况有参考价值。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逸名抄本。纸质平装。满文行体墨书。页面26.5厘米×26.3厘米,12行。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
锡伯营镶红旗爱新泰佐领下官兵闲散三代丁册不分卷,182页。爱新泰等撰。伊犁锡伯营镶红旗爱新泰佐领下官兵闲散男丁档册。共记录821户757名锡伯官兵、闲散的姓名、官职、记名、受奖受封及存亡情况。各户均以东北原籍旗佐相分,称为“旧锡伯”,在伊犁分家另立的新户男丁,称为“新锡伯”。系记载清代锡伯营官兵、闲散数目、姓名及官职的现存的一部佐领档册,对于研究清朝八旗制度、官兵数额及清末锡伯族人口有参考价值。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抄本。纸质平装。满文行体墨书。页面23.5厘米×24.0厘米,19行。保存完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存复印件。
锡伯之渊源不分卷,24页。逸名撰。锡伯族历史材料。简述自春秋战国至清末锡伯族的历史沿革、族属、锡伯语言情况、清初“九部之战”发生的原因、喇嘛教在锡伯族中的作用、图伯特去盛京省亲等。对于研究清代伊犁锡伯族历史、文化等有参考价值。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抄本。纸质平装。满文行体墨书。页面20.5厘米×17.0厘米,19行。缺末尾页。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
光绪八年恢复旧制后的锡伯营不分卷。穆精阿撰。记述清政府收复伊犁,并在新疆建省后的锡伯营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情况。对于研究伊犁锡伯营历史有参考价值。抄本,纸质平装。汉文楷体墨书。页面规格16开,15行。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收入《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伊犁锡伯族戍边屯垦的历史业绩不分卷。穆精阿撰。记述伊犁锡伯族军民在清代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开发边疆、建设边疆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如换防塔城和喀什、驻守卡伦台站、平定内乱、开垦土地等。对于研究伊犁锡伯族历史有参考价值。油印本,汉文墨书。页面规格16开纸。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收入《新疆历史资料》第9辑,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民族研究所1963年内部编印。
锡伯营营务事宜记述见《总统伊犁事宜》。记述清代伊犁锡伯营营务应办事宜,如经营官牧场、每年查验军械、补修武器等。对于研究清代伊犁锡伯营历史有参考价值。汉文。收入《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锡伯营公务事项记述见《总统伊犁事宜》。记述清代伊犁锡伯营的公务活动事项,如巡查边界、换防塔尔巴哈台和喀什噶尔、练军演围等。对于研究清代伊犁锡伯营历史有参考价值。汉文。收入《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伊犁河南锡伯营记述见《新疆游记》第89~90页。民国11年(1922年)谢彬撰。上海中华书局初版。在记述伊犁九城的同时,介绍了伊犁河南锡伯营情况,如锡伯营面积、人口数、锡伯族源和索伦营的有关情况。对于研究清代伊犁锡伯、索伦营历史有参考价值。汉文。谢彬《新疆游记》,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再版。
锡伯营总管档房事宜拾零不分卷。清逸名记,肖夫译。按年代顺序记录伊犁锡伯营大小历史事件及各项活动。对于研究锡伯营历史及各方面的活动有参考价值。抄本,纸质平装。满文行体墨书。页面规格16开。汉译文收入《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清朝同治初年至金顺将军进驻伊犁前后情况概述不分卷,141页。民国巴里善撰。锡伯族历史琐记。记述自同治初年伊犁动乱至清军收复伊犁近40年的伊犁历史,重点记述动乱开始后锡伯营的军事活动,在伊犁“苏丹汗”政权和俄国侵略军统治下的遭遇,在清军收复伊犁过程中锡伯营官兵所作出的贡献,在恢复八旗制度的过程中发生的政治斗争,锡伯营总管色普希贤在该营恢复生产、发展教育事业等方面的贡献等。对于研究清末伊犁地方史和锡伯族史具有参考价值。抄本。纸质平装。满文行体墨书。页面17.4厘米×23.5厘米,21行。保存完好。今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