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97300000077

第77章 清(1)

洪承畴——集功罪于一身的清朝首位汉人宰相

洪承畴(1593-1665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英都霞美乡(今良山村)人。

英都地处南安西部,与中国茶都安溪县城接壤。该镇居住着近6万洪氏族人,另有3万余人旅居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等地区,是南安着名侨乡之一。

英都洪氏先世族贤,重视教育,置田兴学,培育子弟,因而人才辈出,科甲蝉联。据《翁山谱志》记载,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16人,举人65人,贡生63人,经府试、院试秀才570人;任朝廷官员21人,省司官员14人,州府官员37人,县邑官员44人。其中,洪庭桂祖孙四代十进士,洪承畴父子双进士,洪科捷父子一搏双翰林,更为世人称颂。英都五世家庙东西轩大门楹联:“解元传胪鸿博第,将相公侯郡马家”;“宪台方伯大夫第,布政司徒侯爵家”。英都自古被誉为“人文荟萃之乡,藏龙卧虎之地”。洪承畴镇压过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后又背明降清,为清定鼎中原、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集功罪于一身,史学家众说不一。

家驹千里,国石万钧

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其父启熙家境贫寒,外出谋生,母亲傅氏被父母接回娘家居住。洪承畴就是出生在丰州锦田村外祖父傅员外家。闽南的风俗,房子宁肯借人死,不肯借人生,意思是怕风水龙脉被人夺走。外祖父母对此并不在乎,可是舅父母却不高兴,所以洪承畴刚满月,母亲就抱他回英都老家。洪母知书达理,教子有方,这是洪承畴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洪承畴自幼聪明好学,思绪敏捷,深受老师喜爱。他7岁上溪溢馆启蒙。8岁时,外祖父逝世,他就应用“三字经”口诵简短祭文,在场亲友皆称赞。11岁时,辍学帮助母亲卖煎豆腐,因帮助水沟馆学生做对子,塾师洪启胤探知情况后,免费收洪承畴入学读书。在水沟馆读书期间,洪承畴除完成学业外,还经常到老师家中借书阅读。从《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到《孙子兵法》无所不读,学识渊博。有一次他写一篇读书心得,老师看了拍手叫好,并写了“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赞扬洪承畴年少就胸怀大志。后来洪承畴又转到泉州城北学馆念书,学业成绩优异。

跻身仕途,明末重臣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洪承畴23岁时,考中第19名举人。第二年考中二甲第17名进士。洪承畴从此进入仕途,历官刑部主事、郎中、两浙提学道佥事、江西兵备道按察副使。天启七年,任陕西督粮道参政。崇祯三年,洪承畴迁延绶巡抚,征剿农民起义军。四年,任陕西三边总督,于陇东晋西追剿义军。七年,授兵部尚书,总督关外五省军务。十一年,率部于潼关南源大破义军,李自成败走商洛山中。这十年间,洪承畴转战北国沙场,采取集中兵力,逐个围歼战术,大挫义军,为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十二年,洪承畴又授蓟辽总督,成为明末重臣。

援锦抗清,松山被俘

崇祯十三年,清太宗率兵包围锦州,边关告急。十四年,洪承畴授命率八总兵,十三万军队,一年粮草,出山海关驻镇宁远,往救锦州。洪承畴主张且战且守,步步为营,令敌自困,然后解围。而兵部尚书陈新甲别有用心主张速战解围,并派张若麟任监军,从中作梗,洪承畴难以从容布阵。加上粮草被劫又无援军,兵无斗志。总兵王朴率部先逃,各军纷纷奔命,又遭清军伏击,损失惨重,退守松山。洪承畴被困松山城达半年之久,粮尽援绝,处境艰难。十五年二月十八日夜,松山城守副将夏承德与清军密约为内应,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

审时度势,背明降清

洪承畴被送到盛京,清廷命其剃头易服投降,洪承畴拒不剃头,延颈承刃,“只求速死”,且又绝食七日,仍然“求死不得”。原因是皇太极接受范文程、张存仁的意见,一心想争取洪承畴归顺,礼贤恩厚,亲临囚室,解貂裘衣之。洪承畴经多方面揣摩,眼见明廷政治腐败,无可挽回。又看到清廷勃勃兴起,两朝之君襟怀两样,以清代明,大势所趋,即表归顺之意。但有两年时间,洪承畴仍在观测时局变化,不任官,不为清廷效劳。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帝吊死柳树,洪承畴看到明王朝已将彻底崩溃,为了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减少生灵涂炭,才决心为清廷统一中国效力。

文韬武略,开清功臣

顺治元年五月二日,洪承畴随清军入京。多尔衮接受洪承畴的意见,先遗官宣布王令,录用明朝降臣,设府县施政,稳定社会秩序,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约束军纪,秋毫无犯;免除三饷,民有轻负之喜。洪承畴仍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原衔,入内院佐理机务,授秘书院大学士。洪承畴借助参与国家大计之机,对清朝的政权建设、稳定社会秩序提出一系列措施,诸如袭明制、行保举、选人才、学汉语、读儒书等,促进社会发展。

顺治二年,洪承畴授命招抚江南各省总督军务大学士的重任,采取“以抚为主,以剿有辅”的策略。在政治上联络汉族地主,以“原官留任”为条件,招抚安徽、江西要地13府,招降郑芝龙,清军入闽;军事上以瓦解前明兵部尚书张缙颜的抗清力量为重点,使豫、鄂、湘诸省40余寨“渐次驯服”;文化上则连续开科取士(传说有“状元不满中,汉女不入官”的条款),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使新进之士有机会参与朝政;经济上疏请准予减免苏杭赋税,停征漕粮等。这些措施,对缓和民族矛盾、减少兵火洗劫、生灵涂炭、减轻人民负担、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生产发展,均起了积极作用。

顺治十年,洪承畴奉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管粮饷。凡满州亲王、公侯、将领、抚镇以及文官五品以下官员均受节制,兵马听其调度,“一应抚剿事宜,不从中制,事后报闻”。可见清廷对他极为信赖。他入湖广后,以湖南为中心,分兵镇诸要地。实行屯田,备粮、练兵、修城防、设水师,作长久之计。军事上“以守为战”;政治上“广示招徕”;经济上“开垦田亩”。顺治十五年,洪承畴率军攻占贵阳,后又分兵三路进军云南。

顺治十六年,各路大军云集昆明,洪承畴一面筹划安定云南大计,一面疏请朝廷救济边民。顺治即令发银三十万两,一半赈济云贵饥民,一半留给洪作军需。

顺治十七年,洪承畴因眼疾严重,自昆明还京。

康熙四年二月十七日,洪承畴病逝,终年73岁。墓葬北京西直门外八里庄。

洪承畴的传说

北京前门外有两座关帝庙。通常,关帝庙供的都是关羽的塑像,可前门外的关帝庙却供过洪承畴的塑像,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明朝崇祯年间,洪承畴出任蓟辽总督,与皇太极多次交战,双方互有胜负。崇祯十四年,从东北忽然传来了洪承畴战死的消息,一时间北京城里像炸开了锅,百姓们个个心慌,纷纷准备逃难。皇宫里的崇祯皇帝更是惶惶不安,但是为了给文武百官打气壮胆,他表面上还要装出一副稳坐金銮殿的样子。所以,在接到洪承畴阵亡的消息后,他立刻下了一道圣旨:全国为洪承畴致哀,并在北京为洪承畴塑像,供奉在前门外的一座关帝庙里。

圣旨一下,工部立刻照办。他们从关帝庙里请出了协天大帝关羽,找石匠立刻动工塑洪承畴的像,经过一个多月才把像塑完。这一天,崇祯皇帝率领文武百官来到关帝庙前,人人戴孝,全朝举哀。正在这时,和洪承畴一起作战的随军太监从东北清营里逃出来,回到了京城。听说皇上为洪承畴修了祠堂,他急忙赶到前门外,向崇祯皇帝禀报了事实。原来洪承畴并没有死,而是投降了清军。崇祯一听,当时就气昏了,立刻命石匠把塑像毁掉,然后气哼哼地返回宫去。崇祯走后,洪承畴投降的消息立刻传遍了北京城,百姓们纷纷来到前门外的关帝庙,把打碎的雕像丢进了茅坑里,天天往洪承畴的身上尿尿。

洪承畴降清后,不仅立了许多战功,还给皇太极出了不少点子,从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顺治进关后,在北京登上了金銮宝殿,大赏文武百官。在汉族官员中,洪承畴是功劳最大的一个,所以封他为当朝一品。

清军进关后的第一个春节,北京城里鞭炮整整放了一夜。大年初一一大早,洪承畴和妻妾们睡得正香,忽然守门的护军闯进了卧堂,手里拿着一副墨迹未干的对联,交给了他。洪承畴接过对联一看,脸顿时涨得像个紫茄子,他气急败坏地问:“这对联是从哪里来的?”护军说:“今晨刚敲过五更,我到门外巡视,看见府门口的对联上又有人在贴对联,我就大喊一声追了过去,那人看见我,顾不得贴好就逃走了。”洪承畴为什么气成这样?原来那副对联写的是:“忠义孝悌礼仪廉;一二三四五六七”。上联缺“耻”,下联忘“八”。这分明是骂洪承畴是无耻的王八,他能不生气吗!

鳌拜——清国第一勇士

鳌拜,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八年(1669年),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叔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是清朝的开国元勋。鳌拜本人随皇太极征讨各地,战功赫赫。顺治去世,遗诏命鳌拜与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共同辅佐年仅8岁的康熙皇帝,为辅政四大臣之一。康熙八年,鳌拜因专擅弄权而被拘禁,不久就死于幽所。

与沙场对手的较量

鳌拜出身将门,精通骑射,从其青年时代起就效力军中,屡立大功。他曾跟随清太宗皇太极攻察哈尔部、征朝鲜,均有战绩。此后的战功主要有以下几次:

皮岛之战。攻克皮岛当属鳌拜所立下的第一个大战功。天启年间,辽东失陷于后金之手,明将毛文龙率军退守皮岛(今朝鲜椵岛),与关外宁锦一线的明军遥相呼应、互为犄角,骚扰和牵制后金的兵力,使后金腹背受敌。后金一直将皮岛视为心腹大患,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都日夜筹划,企图拔掉这颗钉子。

崇德二年(1637年),皇太极命贝子硕讬与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诸将往攻皮岛。由于硕讬久攻不下,皇太极又命武英郡王阿济格接手,鳌拜从征军中。阿济格与众将反复商议后,制定了兵分两路、声东击西的进攻方案:一路从海上以巨舰摆出正面进攻的态势,故意吸引守岛明军的注意力;另一路则以轻舟精锐,快速推进,直插该岛西北角之要害阵地。后一路是这次进攻的关键所在,鳌拜主动请缨,并与准塔一同向阿济格立下军令状:“我等若不得此岛,必不来见王。誓必克岛而回。”

鳌拜与准塔遂率部渡海发动进攻,不料明军早已严阵以待,一时炮矢齐发,清军进攻受挫,形势紧急。鳌拜见状,奋起大呼,第一个冲向明军阵地,冒着炮火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清军遂一举跟进,登上皮岛,举火引导主力来攻。皮岛终于被攻克。

捷报传到盛京,皇太极大喜过望,亲自撰文祭告努尔哈赤,以慰其父在天之灵。皇太极认为皮岛虽是区区一岛,但攻克之意义远在占领重城要地之上,所以下令对诸将士从优奖励。鳌拜以首功晋爵三等男,赐号“巴图鲁”(勇士)。

松锦会战。锦州是明朝在辽西地区的军事重镇,当时辽东已经失陷,锦州的地位更加突出。锦州城之南为松山城,锦州西南为杏山城,杏山西南是塔山城,锦州西200里为另一重镇宁远。这些要塞重镇构成了明朝在关外的军事防御体系。从清军方面来说,要想入主中原,必须先取宁、锦等城。明、清双方争夺锦州的战争于是不可避免。

崇德六年(1641年),鳌拜从郑亲王济尔哈朗进围锦州。明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13万大军来援,于八月初进至松山,与锦州守军祖大寿部遥相呼应,大放火器,猛攻清军。在明军猛烈炮火的攻势下,济尔哈朗指挥的清军右翼失利。武英郡王阿济格派遣精锐护军前来增援。其时鳌拜率领镶黄旗护卫军纛,路遇明军骑兵,于是迎头而上,击败对方。鳌拜这时又不待军令,果断决定乘胜追击,打到明军步兵阵地之前,遂令部下将士下马步战,再败明军。鳌拜冲锋陷阵,一马当先,五战皆捷,因功晋爵一等梅勒章京。八月,皇太极亲率大军西援锦州之师。洪承畴指挥明军分路突围,总兵吴三桂、王朴、唐通等人率军沿海边撤退。清军从锦州大路至塔山大路沿途截杀。鳌拜与阿济格、尼堪等率部排列至海截击之,明军大败而溃。据《清太宗实录》记载,明军被杀得尸横遍野,自杏山沿海至塔山的海面漂满了明军的尸首。松锦会战关系明、清双方的生死存亡。自此以后,明朝势力更衰,败局已定。次年六月,鳌拜升为护军统领,成为八旗将领中具有较高地位的人物。

西充之战。松锦大捷奠定了清军入关夺取全国统治权的基础。入关前后的鳌拜,依旧战功赫赫,升迁频频。

入关以后,鳌拜主要的任务是追击农民军。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鳌拜随靖远大将军英亲王阿济格取道陕北,进攻已经退守西安的李自成农民军,率军由内蒙入陕北,攻陷四城,降三十八城,随即挥师南下。后来多铎率军攻进潼关,直逼西安。李自成被迫放弃西安,退往湖广。阿济格奉旨率军剿除“流寇余孽”,鳌拜等遂分翼出师,水陆并进,于河南邓州和湖北承天、德安、武昌等地前后十三战,重创大顺军。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李自成于湖北九宫山遇害,大顺军瓦解。清军前后攻陷河南、湖广、江西、南京等地六十三城。

同类推荐
  •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

    本书掌握了许多过去从未纰漏的材料和图片,从音乐和激励的角度阐述了李云迪的成长环境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6位医学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6位医学家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位歌唱家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 特蕾莎修女传

    特蕾莎修女传

    特蕾莎修女,一位穷其一生为贫穷的人当中最贫穷的,孤苦的人当中最可怜的人奔波服务的伟大女性。特蕾莎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本书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本书是特蕾莎修女的第一部中文传记,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调及充沛的激情,不仅真实还原了特蕾莎修女善与爱的一生,而且为读者带来了许许多多亲切温暖的心灵感动。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拉宾

    拉宾

    1995年11月4日晚,正是欢度周末的好时光。可对整个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尤其是以色列和阿拉伯爱好和平的人们来说,却是一个黑色的周末。正是这天晚上,缔造巴以和平的领导人之一,号称和平斗士的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全世界震惊了,他那轰轰烈烈而又令人心碎的一生,顿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为他悲哀,为他流泪,为他祈祷,祝愿他在天之灵安详。一只和平鸽就这么被枪杀了,一个和平的斗士就随着那野蛮、罪恶的几声枪响而倒下了。但是,拉宾为中东和平鞠躬尽瘁的高大身影,并没有在人们心中倒下,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深深地感动着人们。
热门推荐
  • 倾城王妃

    倾城王妃

    她是现代有名的特效化妆师,那些恐怖片里的惊悚的造型皆是出自她手。他是雷厉风行,冷血残酷的王爷。做事向来一丝不苟,凡事都会做到滴水不漏的地步。一场莫名的穿越将她带到了他的身边,看活泼开朗的她如何智斗冷傲无情的王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草木皆无归

    草木皆无归

    林姝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和闺蜜男神谈恋爱,也想不到男神在节目过后还对她念念不忘,时不时地“偶遇”她。“苏渝白,这不是节目吗?你们明星参加这节目不就是玩一玩,把钱赚了吗?”“林姝,你是打算下了节目不负责了吗?老子九亿少女的男神,就这么被你抛弃了,不要面子的吗?”
  • 深爱晚承

    深爱晚承

    他带着希望般光芒的名字,不用奋斗,不用努力,因为前路都被铺好了。计划好的人生里,出现的唯一的意外,就是这个女孩。让他心生怜爱,让他动心动情,让他执念难放。而她,天才音感,她的努力练习,终于爬到这个万众瞩目的顶点。这样的两人又是否能擦出火花!
  • 元曲集(上)

    元曲集(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来自上神的心机

    来自上神的心机

    她从小便生活在栖仙阁,那里的人都渴望得道成仙,她曾经以为自己也是一样的,直到遇见了四镜阁的明桑,她才正真懂得,何为自己所要。从东莫府上到沧州,再从沧州到四镜阁,历经种种,她终于懂得人对于彼此的意义。三碎一灭,幻境已破,缘道何为故相,她终于明白过来,原来,这世上从未有仙人,也从未有真正天长地久的爱情,而陪伴一个人一生的,也不过是那一时之间的贪念罢了。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花容

    花容

    越是凶猛的动物,内心就越脆弱,越孤独。越是强大的人,伤疤撕开的时候就越疼,越难堪。……作者QQ:483890071作者新浪微博:@鸢尾织夏宝贝儿们,快来和我一起玩耍吧。
  • 偊天翛然

    偊天翛然

    她是现代的神秘星少,手握神秘势力,因一只神秘的手镯架空而来,从杀手星少变成上古家族的坠落天才,哼!欺她?辱她?陷害?设计?没事,尽管来,本姑娘接下了,接下来,欢迎炼狱一周游!机敏如她,聪慧如她,却不慎失足落入了某妖孽的怀抱她哀叹识人不清啊!某妖孽扬眉怎么有问题?没没!绝对没!他认栽!狠辣如他,邪魅如她,狂傲如他,冷冽如她,他们是命中注定的一对他又究竟有多少重身份,待得她渐渐了解时,却已深深坠入他为她所设的陷阱,无力挣扎。你无耻!她这样说道,然而某只妖孽却轻笑盈盈,小家伙,你只能是我的!本文女强男强结局一对一绝无虐情强强联手腹黑加狡诈狠辣加无情美女俊男尽有。
  • 一首歌过春末夏初

    一首歌过春末夏初

    我是白幺三,一个初二的女生,我有一个弟弟叫白二四,上六年级了,一天,他告诉我,他喜欢上了班上的一个女生;我小学的好朋友CQ一直是个几乎没有烦恼阳光少女,可也自从谈恋爱了以后,也慢慢懂得了如何爱一个人却又不得不与他分离的感觉;而我的同桌鬼叽,懵懵懂懂地与zzy坠入爱河后,开始从闹着玩到思索起它的意义…于是,年少怦然心动的美妙,一份份小小的惊喜,一点点离别的伤痛,夹杂着一首伴着吉他余音的歌谣,充盈着那年春夏少男少女们的美梦。神助攻的同时,如烟往事也驻上我的心头…
  • 星星相兮

    星星相兮

    初遇时的怦然心动,久处后的暗生喜欢,成长后的再无联系,都抵不过,我在人群中看见你的那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