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学科国文、数学、历史、地理、理科
2.宗教学科《古兰经》、圣谕、认主学、教律、阿拉伯文、回教史、穆圣史
3.教育学科教育概论、心理学、教学法、教育行政、教育史、伦理学
4.社会学科党义、公民、经济等
此校师范部现有三班,并设研究部(专收已在寺院学校肄业,阿文已有根基而缺乏普通学识者)共有学生二百余人。校长仍为唐柯三,副校长马松亭,教务主任艾宜栽。民国二十一年马松亭赴埃及及其他回教国家考察教育,并得埃及王福德一世之允许聘来达理及福力非乐两博士来华担任成达之教授。埃王及爱资哈尔大学校长又赠图书四百四十一部。于是马松亭回国后,即着手组织福德图书馆。二十三年开始发布宣言,募集捐款,二十五年兴建楼房二十二楹。复请蔡元培、陈垣、顾颉刚、徐炳昶、白寿彝为图书馆之筹备委员。近来收集书籍捐款甚多,将来可成为中国回教最大之图书馆。此校毕业学生甚多,除少数派送埃及继续求学外,余多分布全国,担任各清真寺之教长,人材辈出。教中多推许此校,认为最完善之中国回民师范学校。
(2)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上海中国回教学会鉴于新式师范人材为复兴宗教之要素,乃于民国十八年由哈少夫、马晋卿、马云亭、蒋星阶等集资建筑三层楼洋式校舍一所,下两层开办敦化小学,请沙善余为校长。第三层即伊斯兰师范学校。由校长达浦生主持校务,而哈德成赞助尤力。此校已开办九年,现有学生约四十名。毕业生已有三届,或派送埃及继续求学,或介绍各地充任教长。教学内容亦中文与阿拉伯文并重,惟限于经济困难,未能尽量发展。
(3)万县伊斯兰师范学校此校开始创办于民国十六年。校舍之建筑费,由周级三独自担负。十七年冬三层楼房落成,环境优秀,空气畅爽。十八年三月,始正式举行开学礼。教务主任为李仁山,现有学生约二十名。所授课程在国文方面有古文、史地、算术、党义;在阿文方面有变字法、文法、《古兰经》、认主学、教律等科。学风甚厚,豫、甘、湘、滇之笃学者,日有所至。
(4)宁夏省立云亭师范学校宁夏省政府主席马子寅,于民国二十一年创立中阿大学校于省垣之东大寺,专招回教年长失学中文之阿衡,授以简易之国文与公民常识。二十二年省府改组,马少云为主席。因鉴于西北回民知识水准低落,偏见尤深,往往重读阿拉伯经典而不习国文,以致养成只知爱教鲜知爱国之传统思想,马少云乃极力扩充此校内容,广收回教青年子弟之未习国文者。二十三年九月正式开课,并名为宁夏省立第一中阿学校。马少云自兼校长,请苏盛华为副校长,学生约一百数十名。惟以程度不齐,施教极难,故开始仅设初中一班,附设小学六级。二十五年四月宁夏奉令实施边疆教育,该省教育厅乃令以此校名为“中阿”似带国际性,诸多不适,应改为“省立回民师范学校”,以期造就实施边疆教育之师资。是年十二月复因(一)“回民”二字含有民族分化意味,有乖中央推行边疆教育之本旨;(二)故中委马云亭实行边疆教育之先进等原因,乃改为“省立宁夏师范学校”。学制系采取四年简易师范制,除仍保留阿文为必修课之一外,余均遵照部颁师范学校规程。经常费亦完全由教育厅直接拔给。师范学生已增至两班其计八十人。校长仍为马鸿逵,副校长兼事务主任苏盛华,教导主任王国华,训育主任马卫民。其未来计划拟于最短期间增足师范四班,以推广宁夏省回民教育之师资。一俟招足四班后,简易师范班暂不招生,另招普通师范新生以谋深造,并于可能范围内选派高材生赴国外留学,以彻底打破西北回民向来抱残守缺孤陋寡闻之故习,俾了然于世界大势本国情状,以增强其国家观念,民族意识,而贯彻“沟通回汉文化,集中国族力量”之初衷。此为中国第一之公立回民师范学校,关于普及边疆教育,沟通回汉感情,有莫大之责任。
(三)普通学校清末民初,中国已逐渐开办学堂,然回教徒多不愿送其子弟人一般学校读书,一则因为饮食不便,一则恐将使青年宗教意识淡薄。故回教白设学校招收教中子弟以受一般之教育,诚属当前急务。小学校简而易行,于是各处回教俱进会、回民教育促进会等均纷纷设立清真小学校。即以宁夏而论,经马福祥之援助,全省设立此种学校一百三十余所,青海由马麟、马步芳之提倡,开办有小学校共一百十六所,北平一市即有小学七所,短期小学校二十所,南京有七所。总之清真小学可说已遍全国。上海回教学会所办之敦化小学办理最为完善,校长沙善余,义务经营者已近八年,上海市前教育局曾传令嘉奖,推为优等,在文化发展之上海,得此荣誉,颇非易事。
至于中等学校之设办,无论关于经济、校舍、教学以及办事人材,均较困难,故回教徒对于中等学校虽有极大之希望,然实际开办者为教尚不多。光绪末年,南京富绅蒋森书鉴于中等教育之重要以及教中子弟进教外学校之不便,乃独自出银两万余两创立钟英中学于南京。其课程与教法均与普通学校无异,惟加有宗教学识以及清真伙食,一时教中子弟,均蒙其惠。自民国以来,蒋氏逝世,此校乃为外教人所接办,成绩仍佳,但其间宗教成分扫除已尽。中国现有回教设立之中等学校较为完备者,有北平之西北公学、云南之明德中学、杭州之穆兴中学以及青海之第一中学,兹略述其历史如下:
(1)北平西北公字此校原名清真中学,由北平孙绳武、马天英、王月川等人之发起,邀得白崇禧、马福祥等之赞助,于民国十七年开始成立。校董为白崇禧、马福祥、马振武、闵信权、侯松泉、孙幼铭、常星垣、王月川、孙绳武九人。校长为孙绳武,请张竹溪为教务主任,陈克宽为训育主任,开始仅收新生一班五十名。次年建筑新校舍二十一间,并附设小学部。五月后,马福祥为董事长,北平市教育局准予备案。二十年复购置校舍,以充宿舍。三月中旬,该校呈请国府,为造就边地人材起见,就原有清真中学改为西北公学,由政府每月拨给经常费一千二百元,经国务会议决议照准。西北公学立案董事为马福祥、邵力子、何克之、顾祝同、马邻翼、张学铭、马吉第、唐柯三、孙绳武等十九人。八月改建西式楼房三十四楹,附设小学三部。二十一年马福祥逝世,改推马鸿逵为董事长,又扩充学生宿舍。二十二年八月招收第六班学生,于是三三制之两级中学业已完成。经费亦已增至每月二千四百元。二十三年北平市已准予立案。现有学生六班约四百人,附设小学五所,欣欣向荣,为边民之完善学府。现复为造就边疆全材计,推蔡元培、邵立子、褚民谊、叶玉甫、陈立夫、何克之、李润章、马少云、马勋臣、陈布雷、刘竹君、马振五、唐柯三、时子周等,从事于西北大学之筹备,于短时期内,将有所成就也。
(2)云南明德中学民国十八年云南回教俱进会大会中,李芳伯、白亮诚两人提出创办一清真中学之计划。大会正会长马伯安,副会长马敏斋及多数会员均极赞成。于是推举马伯安为董事长,请杨文波为校长,李芳伯任教务,白亮诚任训育。校名定为明德中学,校址即原有南门之中阿学校,故一切设备及学生宿舍均甚齐全。十九年一月正式开学。学制为三三制,一切课程符合部定标准,惟上午六时至八时为教授阿拉伯文时间,以求提高回民知识及调和回汉感情。但此校限于经济,仅开办初级三班约学生百人。近年来因种种困难业已停顿。
(3)杭州穆兴中学民国十七年,杭州回教绅董孙忠伟等创办穆兴中学,校长为孙忠伟,现仅设初中三班,每班分为春秋季两组,学生约二百余人,而以外教子弟占多数。一切课程均依照部颁课程标准。因无充分之经济设备,至今犹未立案。
(4)青海第一中学校自民国十七年十二月立青海为行省,孙连仲任省政府主席,安树德旅长随孙来青。安回教徒,鉴于回民教育之不振,民智愚(?),于是邀集省垣绅耆,首先筹备成立回教促进会,另觅新址,在东关清真大寺旁建筑西式楼房一座,平房多间,以为专办教育之用。十九年马步芳、刘骏臣为促进会正副会长,感于师资缺乏,无法振兴教育,乃创立师范讲习所一处,校长一职,由会长兼任。学生一年毕业,择优录用,以充任各县小学教员。二十一年力加扩充,改组为第一中学。校长李德渊,一年后因他就辞去,即由现任校长马霄石继任,一切设施,日臻完善。近来马麟主持青政,对于教育,尤为热心提倡,对第一中学辅助良多。附设小学教育训练所及第一第二两级小学。此校为青海惟一之中等教育机关。
[四)妇女教育中国回教对于妇女教育向不注意。照古礼,回教妇女并无聚礼,此足表明回教认为妇女无共同聚集之必要。然近年来回教妇女以无学习回教经典之处,颇感不安,加以家中礼拜沐浴诸多不便,于是各地“女学”之设立颇有多处。然此种“女学”,实惟念经礼拜而已。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因回教妇女教育之重要,有组设女子部之识,并拟分(一)普通科,(二)宗教科,(三)教育科,(四)家政科,四组,因限于校舍经济,未能实行。民国二十三年一月,有贵阳杨愈明致函成达学校,要求允准其女及刘氏姊妹等四人来校肄业。成达当局乃益感女子中学之必要。民国二十四年由马松亭、杨新民、赵振武、陈志澄、王梦扬五人在北平牛街创办新月女学,聘马云亭夫人书城女士为董事长,孙燕翼为副董事长,杨新民为校长。新月女学预备开办普通中学、幼稚师范、职业班三科。后因立案关系,至称新月女子中学。现有初中两班,学生六十余人,回教学生占全数半强。虽以经济关系未遑发展,然回教女子教育,此实为其嚆矢。
上海方面亦有人提议创设女子中学,然迄未实现。惟有李马美英、陈云彩、何玉芬等组织上海伊斯兰妇女协会,出版妇女杂志一种,其宗旨在予回教妇女以一种新的认识,并打破历来妇女所受一切缚束。此实为回教妇女组织之开端。
(五)留学埃及回教发源于阿拉伯,而今日之文化中心则移至埃及之开罗(Cairo)。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创立已九百余年,为世界第一最古之大学。中国回教徒欲对于宗教学有深造者辄赴埃留学。自费出洋者,有云南马复初之留学阿拉伯;云南马明良、上海哈德成、四川周子实之留学埃及;云南梁竹安、梁德福、杨福洲,四川马昆山、尹光宇,上海哈德成,六合达浦生,湖南海维谅,河南刘朗宣之赴印度;北平王曾善、马宏道之求学土耳其。此可谓之中国回教之老留学生。
民国二十年春,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派遣马坚赴埃,以资深造。会云南明德中学亦有学生纳忠、张子仁、林子敏三人同往埃及留学。明德中学之自修指导主任沙儒诚辞去职务,自备资斧,护送四生赴埃。十二月抵开罗,得爱资哈尔大学同意,准予入学。爱资哈尔大学并组织中国留埃学生部,以沙为部长,一方面接洽中国学生入学手续,一方面招待中国来埃之学生。二十二年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又选送韩宏魁、金殿桂、马金鹏、王世明、张秉铎五人赴埃,此为第二届之留学生。第三届为二十三年度云南明德中学所继送之纳训、林兴华、马俊武三人。第四届为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派送之金志晏、定中明、胡恩钧、马有连、林兴智五人。二十四年二月求学印度十余年之海维谅亦往埃及,可为第六届。二十五年爱大学位考试,仅纳忠一人得学士学位,为中国学生在埃得此学位之第一人。
二十五年十月,马松亭赴埃考察回教文化之便,特向爱资哈尔大学校长穆拉额接洽增加中国留学生之名额。埃及国王法鲁克一世已特准爱大增收中国学生二十名,其学费及生活费均由埃王私资津贴。本年(二十六年)六七两月由成达师范学校招考保送,投考资格“信奉回教,阿拉伯文有相当程度。曾在高级中学、高级师范或同等学力者”。留学年限定为五年至八年。留学之风渐盛,宗教教育,乃由旧式之学塾,进至现代化之师范学校,再进而留学国外,教徒对于学识之吸收渐广,回教复兴已露一线曙光。
六《古兰经》之翻译与中国之回教刊物
现在中国回教之文化界,已渐注重《古兰经》之翻译,刊物之发行,书籍之编着,而对于研究学术之工具,如中阿字典之纂编,阿拉伯活字铅印之输入,原版经籍之翻印,亦颇努力。兹分别述其发展之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