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期,为了让赫哲族学习文化,在赫哲族集聚的地方建立过几所学校。如松花江沿岸的大屯、噶尔当、苏苏屯等,在乌苏里江沿岸的亚通也都设立过学校。民国年间以后,赫哲人就开始积极学习文化。同江、噶尔当、大屯、富锦、街津口、苏苏屯等都建立了小学,但那时赫哲人非常贫穷,衣不遮体、食不饱腹,能够忍饥挨饿去上学的很少。但贫穷挡不住赫哲人学习文化的坚定信念。还在日伪统治时期,在哈渔村有叫尤金良一家人,他们家非常贫穷,吃没有,穿也没有,一家人盖一床被,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渴望文化的坚定信念并没有减弱,请了从外地来的先生教书识字,善良的先生被感动了,他不要工资,只在他家供饭吃就行。解放后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时期,尤金良成为了街津口赫哲族乡第一任乡长。
一九四五年街津口的赫哲人随着时代的变革,赫哲人民的思想觉悟也随之提高,迫切学习文化的愿望也日益高涨。街津口赫哲人民盼望着本村能够成立一所学校,几年后,全村终于集体筹资,全村各户为老师供给伙食,众户齐捐,给老师发工资地雇了一名姓孙的汉族先生来教书,课程有国文、算术等。当时只有十六七名学生,赫哲族学生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也有赫哲族女学生。这是自古以来的第一批赫哲女子上学,可想,当时赫哲人不仅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而且注重子女教育的程度是何等高尚。
四排村从一九五二年成立了小学,一九五五年黑龙江省政府投资二千多元为四排村盖了一所校舍。校舍很漂亮,宽敞的玻璃墙使室内光线充足,黑板、桌椅也全是崭新的,所有的教学设备也很完善。由于村户少,学校只有十三名学生。
五六十年代,街津口第一户人家——哈拉莫昆民族的“孙木恩”家族正生活困难时期,赫哲族渔民孙有喜和付淑珍夫妇一家九口人,挨冷受冻,不辞劳苦,每天天不亮就去捕鱼,半夜才归,省吃俭用,把七个孩子都供上学,念完初中上高中,其中大儿子孙玉刚在八岔当了学校校长,二儿子孙玉良在乡政府当了会计,三儿子孙玉民成了赫哲族当代唯一的一位作家,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第四节讲究礼仪的文雅追求
礼仪是在国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称的程序方式,来表现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使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视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媒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的相互沟通技巧。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在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尊老爱幼,仪尚适宜,礼貌待人,仪容整洁,人人应为。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礼仪。整个原始社会是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较为简单和虔诚,还不具有阶级性。内容涵盖:制定明确的血缘关系的婚嫁礼仪,区别部落内部尊卑等级的礼制,为祭天敬神而确定的一些祭奠仪式,并且制定了一些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表现礼节和表示崇敬的动作。
中华民族又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有不同的礼仪形式及内容。赫哲族有着传统的礼仪习俗,讲究礼仪,追求文雅,有着美好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做人的良好风尚,其讲究礼仪的文雅追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老爱幼
1.子女要外出捕鱼或狩猎,临出门之前,要给父母磕头行礼,归来时也要给父母行跪拜礼,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如果是十几岁以下的子女外出归来,向父母请安之后,父母要吻子女的额头或双腮,以表示对子女的爱抚和亲切。
2.路遇乡亲,如果是长辈人,先鞠躬行礼,再开始问好。
3.老人说话一定要服从。老人发脾气时不能顶嘴,老人睡觉的时候,必须先给老人铺好被褥。
4.老年人或亲友长辈人进屋,晚辈人不能坐,要站起来让座,老年人没睡下,晚辈人就不能先睡。
二、礼貌待客
赫哲人历来有热情好客、彬彬有礼的良好传统习俗,特别是在同江、饶河地域的赫哲人尤为突出。如果有客来访,赫哲人便按传统礼仪习俗用最好的美味菜肴——凉拌“刹生鱼”待客,吃饭时把炖菜的鱼头首先用筷子夹给客人,以示敬重。“逢宴必有酒,无酒不成事”,赫哲人在向客人敬酒之前,先用筷子蘸一下自己酒杯里的酒撒向空中,以示敬神。
第五节自强不息的执着性格
渔猎民族的赫哲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造就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性格,其中自强不息的执着性格是赫哲人血脉相传的进取精神,在现当代中尤为突出,成为当今社会文学艺术界的典范。
赫哲族民俗画家尤永贵(1911~1995)大器晚成,在他七十多岁时以一幅反映赫哲族冰上捕鱼的民俗风情水粉画《冰上人家》获一九八三年全国农民画展二等奖,得到了各级文化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于是,在新闻媒体的宣传下,名噪一时,成为赫哲族唯一的民俗画家,而后,在政府和文艺界的引导下,他的思想随着新时代而更新,一幅反映赫哲人现代新生活的水粉画作品《富裕起来了》获黑龙江省首届农民书法绘画展特别奖,他的作品被文艺研究家、博物馆收藏,而且被日本等多个国家的博物馆收藏。他的水粉画作品在他八十多岁的晚年时,成为国宝。
解放前过着颠沛流离生活的尤永贵在解放初期才进了沈阳一家工厂当油漆工,这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他的绘画生涯从这时萌芽。工厂附近有一所美术学院,从小热爱美术的尤永贵就悄悄地在美术学院的窗外看美术老师讲课,在窗下记笔记然后回到自己的宿舍绘画实践,他每天都去悄悄地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对艺术痴心的追求、自强不息的执着性格深深的感动了美术学院的教师,教师便对他热心的辅导,他的绘画艺术水平很快得到提高。于是他从一个油漆工被重用为工厂美术干事,从事美术工作。在他五十多岁后,退职回到家乡街津口一边参加生产队劳动,一边进行业余绘画创作,从未间断,刻苦勤奋,珍惜时间,孜孜不倦。此后不久,文革时期的到来,使他有了用武之地,文革的大副宣传画和毛泽东主席的画像都出自他的手笔,于是他在当地小有名气,由于他只是绘画而已,并不被人们关注。但他不计报酬不患得失,只痴迷倾心他的绘画创作,他像一棵山中的小草,在微风的吹拂下顽强地沉浸在艺术的生命里自强不息、执着地生长着,最终成为展现赫哲民俗风情、继承赫哲灿烂文化、对赫哲族贡献突出的、被人们所喜爱的民俗画家。
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赵隽明,这位赫哲族着名的书法篆刻家,以德艺双馨名扬海内外。他出生于吉林桦甸县,还在少年时期就迷恋喜爱书法篆刻艺术,不论是在学习功课间隙还是在家里,手里总是拿着笔和刻刀,照着字帖随便在一个物品上划划刻刻专心研究,一有时间,他总舍不得去与小朋友们玩耍,默默地迷恋他的篆刻艺术。当时也没有篆刻用的专用石头和像样的刻刀,但他不为条件所差而停止,而是默默的坚持。惜时如金,就这样,他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在他那片方寸大小的田园里默默地耕耘着,即使他到佳木斯一所学校任教,也一直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以刀为笔地书写着他书生意气的青春年华,自强不息的执着性格和他孜孜不倦的勤学苦练。他的田园收获了,他的篆刻作品不断在报刊上发表、获奖,而且经常在全国各地及国外举办个人书法篆刻作品展和多人作品展,一九八零年步入中年的赵隽明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习,师从李文新先生,更加正规系统地研习篆刻书法艺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九八零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并调入黑龙江省书法协会从事专业书法篆刻艺术,一九八五年当选黑龙江省青年美术书法家协会主席,一九九二年当选黑龙江省篆刻研究会会长。一九九四年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一九九九年荣获“99中国百界书法家”,二〇〇〇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德艺双馨文艺家,二〇〇二年当选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二〇〇四年授予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在篆刻艺术上已登峰造极,地位上也已攀登到顶峰的时刻。但他仍像少年和青年时一样还是不断学习百家之长,勤奋而默默地耕耘着他的那片艺术天地,苦心钻研如一,不断琢磨,不让一日荒过,谨慎耐心,严格要求,不虚一刀一笔,保持几十年虚怀若谷的艺术观和为人处世的从容情怀,有教必定聆听和汲取。这就是自强不息执着追求的一代艺术大师所追求的人生的取向和价值观。
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人的一生,最关键的是在年轻的时候紧走几步”。当代唯一的一位赫哲族作家孙玉民,他的奋斗历程早在少年时代就开始了。那时,家境贫穷,且又住在偏远的青年庄,当时别说是没有钱,就是有钱也不知道到哪去买书。那时他非常爱书、读书。但他读的所有的书都是大哥和二哥读过的,或正在读的书。他们读的书都是从好朋友处借过来的。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茫茫的草原》《闪闪的红星》《播火记》《大刀记》《小山鹰》《草原上的鹰》《准风月谈》等等,都是文学中的上品,他们也和他一样非常喜欢读小说故事和文学作品。他们的文化在当时也是很高的,大哥是高中,二哥是初中,因而他们的审美观点也是一致的。而孙玉民当时是小学三年级,读《水浒传》等三大名着有些吃力,因为是繁体字,孙玉民只好凭意猜字连成故事的方法阅读,常常被书中激动人心的故事痴迷着、热爱着,有时忘记吃饭,看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哥哥们的有些书看完了就不管了,而他却收为己有小心地放进自己心爱的小书箱里保存,又常常拿出来一遍又一遍地看,一直到上初中的时候,就开始有文学创作的欲望,于是找来好多关于文学创作基础知识的书籍进行阅读、研究,他的作文经常被班主任老师拿到讲台上读给同学当范文。在上高中的时候开始练习写小说和散文。那常常是被书中故事情节感动得不能自已而跃跃欲试地拿起笔来练习创作,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有时写到深夜,大脑已经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而他手握着笔还坐在书桌旁保持着写作状态。北方的冬天异常的寒冷,尤其是在深夜,他经常冻得手脚麻木,而就在这时他的妈妈怕他冻着就经常端来一盆通红的炭火放在他的身边,使他从心里往外周身温暖,热血沸腾。他经常这样熬心血地通宵达旦写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县文化馆要首次创刊一张文艺小报,但乡村与县城的距离90华里,路途遥远,又不通公交客车,于是亲属苏青春主动赶着一辆自家的小马车送他去县城投稿。那是一个绵绵春雨天晴后的春日,他感觉头上的蓝天路边的大地、柞树和小草都是新的,格外的清新。他到县城后在县文化馆即兴写了一篇散文交给了编辑,后来,这篇《故乡的迎春花》隆重突出的头版头条发表在《同江文艺》(1983,3)创刊号上,成为同江县有史以来第一篇散文作品,这篇散文一经发表,得到了全县人民所喜爱,轰动一时,家喻户晓,它以赫哲风情特色和热烈美好的人生观而博得众人称赞。后来,他在全国各级报刊上一发而不可收。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他的咬定青山勤奋于思考的创作精神和他独特别具一格的与众不同清新高雅作品格调以及富有赫哲民族特色的题材,引起了省作家协会的关注,省作家协会组联处处长,着名诗人中流专程到同江县委宣传部了解他的情况,发现了这位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文学新人并给予关注和扶持,送他到黑龙江省文学院,成了文学院第五届青年作家班学员。自强不息的执着性格给他带来了收获,一篇反映赫哲族捕鱼生活的小说发表在《北方文学》(2007、6月号)上立刻得到文坛的好评。这篇小说的问世,是赫哲族有史以来的第一篇中篇小说,填补了赫哲族没有小说的空白。此后,这篇中篇小说荣获二〇〇五年黑龙江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奖三等奖。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长、着名蒙古作家玛拉沁夫在视察时亲自到街津口来看他。鼓励他多为赫哲族写好书。他不负老作家的期望,又连连在《中国民族报》《民族文学》《文艺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发表小说、诗歌、散文,并多次在国家、省市级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