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80000000015

第15章

1966年的一天,正在南方推行“双法”的华罗庚收到了中国科技大学拍来的加急电报,要他迅速回京,参加“文革”运动。接到命令之后,华罗庚匆匆登上归程。这时的他还万万品味不出“文革”二字的分量与代价。

1.反动学术权威

华罗庚一踏上北京的土地,就感觉到气氛不对,大字报、小字报已纷纷上墙。数学所成立的“文化革命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简称“文革筹”)已响应党中央的口号,在全所深挖所谓的“反动学术权威”,华罗庚成了首当其冲的人物,批判他的大字报贴得到处都是。一天,数学所“文革筹”的九位委员租了一辆卡车,来到华罗庚家,先在门口贴了两张大字报,然后,把华罗庚叫出来,当面宣布:“你必须到数学所来参加‘文革’运动,接受革命群众对你的批判,门口的大字报不许撕掉!”

1966年8月20日,华罗庚被“揪”到数学所,参加对他的批判大会。除了数学所之外,计算机所和物理所也有许多人前来看热闹,密密麻麻的两三千人,把院子挤得水泄不通。“文革筹”的负责人把华罗庚的学生越民义、万哲先、陆启铿、王元与吴方召集 在一起,要他们作一个联合发言,揭发华罗庚的罪状。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万哲先起草了发言稿,由王元上台讲。其内容无非是把大字报中的东西重复了一遍,如“崇拜资产阶级科学”、“缺乏无产阶级感情”等。批判会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会后,“文革筹”负责人让华罗庚去打扫卫生。那天,天气很热,华罗庚脱了上衣,穿着一件背心,拿着一把长扫帚,开始打扫走廊。过了一会儿,他又被召到数学所会议室,参加了一个约十多人参加的小会,接受大家的“批评与教育”。

数学所对华罗庚的批斗,也影响到科大。一天,华罗庚正在科大礼堂门口散步,几个学生便把他拉到礼堂去接受批判。华罗庚来科大时间不长,除了教学、科研、实践之外,他不管别的事,这些学生们除了“反动学术权威”之外,也找不出别的理由。这时,科大保卫部门得知消息后,立即把华罗庚弄走了,以后,他在科大再未遭受过批判。

接着,举国上下都开始成立“红卫兵”组织,并大兴“抄家”与“破四旧”之风。数学所的红卫兵组织成立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抄华罗庚的家。可是,他们晚来了一步,华罗庚的孩子华苏所在的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附属中学的红卫兵组织已捷足先登了。尽管如此,数学所的红卫兵们还是从华罗庚家里找到了罪证:两枚精致的棕红色石头小图章。这是从华罗庚的抽屉里翻到的。这两枚图章上都刻有优美的文字,一枚上面是毛主席的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另一枚上面是华罗庚自己的话:“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一位红卫兵指着华罗庚,气愤地说:“这还了得,竟敢把你跟毛主席相提并论,你的野心也太大了!”其实,这两枚图章及上面的字,都不是出自华罗庚之手,而是一位杭州的朋友远道寄来的,华罗庚顺手放在了抽屉里。

红卫兵们还拿走了华罗庚亲自写的一个剧本。剧中描写的是21世纪的一位老人给他的孙子讲述发生在20世纪的事。这个剧本是华罗庚专门为著名电影演员张瑞芳而作的。红卫兵没有从剧本中找到什么反革命的证据,只是觉得,华罗庚的文采还十分过人。

后来,关于华罗庚的大字报的底稿以及数学所文革材料组编写的《打倒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学阀华罗庚》、《愤怒声讨反动学阀华罗庚》等材料被铅印了几千份,在北京城四处张贴,并拿到王府井公开出售,每本定价0.12元。

华罗庚被揪斗的消息传到了他的老家金坛,金坛县有五千红卫兵来到北京,要求为华罗庚鸣冤叫屈。华罗庚担心事态扩大,他甚至跪下求那些同乡红卫兵们回金坛去。

华罗庚挨批斗的消息也传到了国外,国外新闻媒体报道了这位数学大师的处境。数学所就怀疑所里有“里通外国”者,并进行了一番大追查。

对于华罗庚的批判,他的学生陈德泉和计雷实在想不通。

一天,陈德泉找到了一位“文革”负责人,问道:“华罗庚到底有什么问题呢?这些年来,我天天和他在一起,我觉得他是努力地在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为什么不让我们和他一起下去推广统筹法呢?”“这个问题,我做不了主。”陈德泉不满足于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他又找到了另外一位负责人,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对方悄悄告诉他说:

“华罗庚什么问题也没有,他就是数学搞得太好了!”过了一会儿,那人又接着说,“他就是太厉害了,要求人太严格了!”

1967年11月30日,在数学所405室,又一次隆重的批判会开始了,会议的议题是:“揭露控诉走资派勾结华罗庚统治数学所罪行大会”。除数学所以外,北大、科大、北师大、计算机所等单位的人也参加了。会议开了整整一天,华罗庚的陪斗者是原科学院秘书长杜润生与郑之辅。华、杜、郑三人的“帽子”分别是“大学阀”、“老右派”与“走资派”。大会采取了问答的形式,即他们三人站在台上,由群众提问,他们回答,中间再插入一些批判发言。

会议开始后,有群众向华罗庚提问:“你是不是‘大右派’,你与‘章罗联盟’(即章伯钧与罗隆基)有什么关系?”

“我早交代过了,我与‘章罗联盟’有什么关系,你们可以调查嘛!”

华罗庚的态度,使红卫兵大怒,有人愤怒地念了一遍墙上贴的一条毛主席语录:“劣绅,今天认得我们!”华罗庚回答说:“我早就认得你们了!”华罗庚的不合作态度使批判者显然未达到目的,有人在华罗庚的汽车上贴上了大幅标语:“打倒华罗庚!”

散会之后,华罗庚的司机于成云,趁人不注意时,一把撕下标语,捏成了一个纸团掷掉,然后,启动油门,飞快地把车开走了。

2.周总理批示

在那被扭曲的年代里,人们的良知并未泯灭。有不少人在暗中保护华罗庚。叶剑英、王震、胡耀邦等人多次约见华罗庚。毛泽东不仅多次给华罗庚写信,而且于1966年10月2日在天安门城楼上与华罗庚握了手,并说:“华罗庚同志,你来了,好呀!”据当日的《人民日报》报道:“毛主席检阅150万游行大军”,“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还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华罗庚”。

1969年,林彪发表了“一号通令”,科大被迫迁往安徽合肥,周总理很为华罗庚的安全担心。这时,他又得到一个消息:华罗庚在科大的办公室的门被撬开了,“小偷”一文未取,仅偷了华罗庚三四十万字的书稿。十分痛心的总理便作了“应给华罗庚以保护”的指示,这一批示是总理下达给当时国务院直属口党的核心小组负责人、北京市公安局军管会负责人和周总理派往科学院的“联络员”刘西尧同志的,其内容如下:首先,应给华罗庚以保护,防止坏人害他。次之,应追查他的手稿被盗线索,力求破案。再次,科学院数学所封存他的文 物,请西尧查清,有无被盗痕迹,并考虑在有保证的情况下,发还他。

第四,华的生活已不适合随科大去“五七”干校或迁外地,最好以人大常委身份留他住京,试验他所主张的统筹方法。

此事请你们三位办好后告诉我。

周恩来

1970年3月4日

直至今天,周总理的这一批文,被作为文献,记载于《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55页上。也正是这一批文使华罗庚免遭更大的灾难。当时,以“联络员”身份出现的刘西尧,实际上是科学院的负责人,由于他执行了周总理的各项指示,科学院在“文革”中的损失,相对于其他文 化、教育及科技单位来说要轻得多。在刘西尧的安排下,华罗庚的个人工作关系由科大转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这样一来,他在组织及人事关系上,既脱离了科大,也脱离了科学院。这实际上意味着,谁想再批斗华罗庚,就必须征得人大常委会的同意。对于周总理的保护,华罗庚感动万分,他不止一次地说过:“我永远不能忘记周总理几十年来对我的关心、鼓励和支持,尤其值得怀念的是‘文化大革命’中最艰难的1970年。当时,周总理身处逆境,又万务缠身,但他却不顾个人的安危和病体,仍然细微地、尽力地保护我,安排我的生活,关心我们把数学方法用于经济建设的工作。”

4月18日,当国务院的两位同志奉命向华罗庚传达了周总理的批示之后,华罗庚满以为这一下风浪过去了,可以平平静静地推广“双法”,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了。可事实又一次证明了,他那敏锐、聪颖、成熟的数学家头脑在考虑政治问题时,常常会犯下幼稚病,摆在他面前的仍然是坷坎不平、荆棘丛生的人生之路。

3.初衷不改

1970年4月18日,华罗庚突然来到了计雷家,他激动地告诉计雷:今天国务院的两个人向他传达了周总理的批示,并告诉他说,总理有指示,统筹法还是要搞的。

华罗庚又拉着计雷,一起来到陈德泉的家中,他如释重负地对两个年轻人说:“国务院对我们的工作有了公正的评价,还让我后天给国务院一些部委的负责人介绍统筹法。这一下也许我们又可以干起来了。”

“会不会又被说成是‘以生产压政治’,‘故意与党中央唱反调’呢?”青年人还是有点担心。

“管不了那么多!一有机会我们还是干点实事吧!”

华罗庚决心已定。

4月19日,华罗庚、陈德泉与计雷在华罗庚的家里,准备了一整天报告,并把纸铺在地板上,用墨笔画出了一张张挂图来。

4月20日,国务院生产组召开了七个工业部的负责人开会,年逾60的华罗庚精神抖擞地走上讲台,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部长们讲述了统筹法与优选法,并列举了一些用“双法”提高了效益的例子,部长们听后都很感兴趣。

几天之后,华罗庚收到了上海复旦大学的邀请信,信中邀请他去上海搞试点。

读完信,华罗庚喜忧参半。喜的是,人们并非都像某些人那样武断至极,把“双法”视作“异端邪说”、“不务正业”;忧的是,不许他外出搞试点的禁令还未取消,怎么办呢?他决定请示科学院。华罗庚并非请示那些紧跟“四人帮”、以整人为目的的“领导”,而是把信交给刘西尧。刘西尧向周总理作了汇报,并得到了总理的批准。

华罗庚决定让计雷与陈德泉先去上海,联系试点,他随后就到。可惜,当时的上海到处搞群众运动,一看他们是要“突出业务”的,便无人敢接待。无奈之中,陈德泉打电话给华罗庚,让他不要来上海,并且告诉华罗庚说,苏步青先生已被关入“牛棚”,连个帮助他们的人也找不到。

华罗庚不顾学生的劝阻,于6月9日赶到了上海。

这时,陈德泉与计雷仍未找到接收单位。他们告诉华罗庚,上海炼油厂正要从事“酚精炼扩建改建工程”,要换一个炼油塔,很想让他们去推行“双法”,并多次向上海的领导请示,甚至央求过,“上面”就是不批。事后,华罗庚才知道,在他到来之前,张春桥公开表示:“宣传优选法,就是引导青年崇拜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张春桥得知华罗庚要奉总理之命来上海时,就吩咐有关部 门,要把华罗庚从上海赶走,赶不走就批。可当时,华罗庚并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觉得主要是个别人不理解“双法”的意义,才故意刁难,甚至还自我检讨说:我们在上海的宣传工作做得太不够了。

怎么办呢?学生们希望他拿个主意。

“谁也别求了!明天我们带上牙膏、牙刷,直奔工厂去!”华罗庚说道。

第二天,当师生三人突然来到上海炼油厂时,可把厂方的领导给吓坏了。

“华教授,你们不要下工厂了,也不要到处乱跑,免得发生意外。”

“我们是来搞试点,不下工厂怎么工作?”华罗庚显然是在装糊涂。

“华教授,只要你答应回旅馆,一切事情都好商量。”“不行,我要求和更多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接触,否则,今天晚上我就住在这里了!”华罗庚寸步不让。

“这是上边布置的,希望您能谅解。”“我理解不了,不让我接触工人,今晚我就睡在厂里了!”经过激烈的争论,工厂作了让步。他们临时给华罗庚及其学生找了一个办公室,允许他们白天来上班,但有一个条件,每次讲统筹法时,听众不得超过20人。

同类推荐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 禁烟英雄——林则徐

    禁烟英雄——林则徐

    本书讲述了民族英雄林则徐跌宕起伏的一生,他是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特殊材料铸人生

    特殊材料铸人生

    本书是颜鸣皋院士的一本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沉的情感、翔实的史料、流畅的文笔、精彩的描写、动人的情节、传奇的故事,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传主在曲折和苦难中漫漫求索,在风霜及忧患中拼搏奋斗,在使命与责任中攻关创新,在光荣与自豪中无私奉献的精彩人生!阅读该书,不仅可以了解一位中国科学家真实而又辉煌的一生,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新中国航空工业忠诚践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宗旨,曲折前进、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本书不仅适合航空从业者及社会公众阅读,尤其还对广大青少年读者具有教育启迪作用。
  • 中国十大文豪苏轼

    中国十大文豪苏轼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生于北宋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1037),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去世,享年六十六岁。后谥文忠。苏轼与父洵、弟辙,同为北宋文学家,合称“三苏”。
  • 歌德谈话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歌德谈话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的谈话集成为两卷,是以歌德为主体和中心的谈话记录,也即一部纪实之作。是有价值或者有意思的经历见闻。这些谈话不仅对于人生、对于艺术和科学富有启迪,富有宝贵的教益,而且它们作为诗人生活直接的速写,还特别有助于人们把从其众多作品中得来的歌德形象变得丰满起来。是一部“智者之书”,凝聚着大诗人和大思想家歌德的思想和精神,是一座“歌德思想和智慧的宝库”。
热门推荐
  • 首辅大人你家夫人又不理你了

    首辅大人你家夫人又不理你了

    她是京城百年世家唯一嫡出,身份尊贵,却一朝下嫁。他原是候府之后,却被陷害,流放千里,隐瞒身份入仕,只为报仇,不料对她一见倾心,机关算尽,终于将人娶到,不料一场阴谋,让她与他天人永隔,伤心至极,想要毁了所有去陪她,却不曾想他们…………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敢问将军断不断

    敢问将军断不断

    将军家婢女小翠说他断袖,将军的小跟班斥责他断袖,将军家丞相用行动力挺他断袖,连将军自己都承认讨厌女人,支持断袖。所以章无烟完全没有理由相信他不断袖,直到有一天……
  • 邪戾总裁的小甜心

    邪戾总裁的小甜心

    前世的错过,今世的重逢,是继续前缘还是互相伤害?他不在意在爱情国度里得不到居留证,所以流连花丛她为爱痴狂,无所不用其极,只为了占住他的视线……
  • 谋杀的解析

    谋杀的解析

    因山溪流中的一具残骸被发现,挖出了长达十年的连环杀人案。凶手总是将目标锁定为二十岁左右、才华出众的少女。每个受害者都因窒息而死,被截取十指,再沉入水中。刑警队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发现每个少女在死去前,身边都会出现一个“幽灵恋人”——他成功控制了受害者的思想和感情,使得她们陷入温柔的泥潭,为他心甘情愿地做出原来的自己不可能有的举动。更不可思议的是,所有死者的亲友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存在。在受害者死亡后,“幽灵恋人”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调查中,三位重要嫌疑人出现。一个是一流的外科医生丁浩然,一个是刚崭露头角的商业才俊方煜文,还有一个是出版公司的股东于谦和。最奇妙的是,这三个人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5000年召唤系统

    5000年召唤系统

    召唤神龙哦????,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萧雨想要召唤个项羽,吕布啥的总可以了吧,滴.5000年召唤系统编号001为你召唤项羽元神,萧雨:嘿嘿,我就说嘛。
  • 妩思,无思

    妩思,无思

    冷院里的暗卫也终于撤走了,几天前管家来报,王爷解除了她的禁令。他们以为她会不知道?冷院外的几个小丫头议论,进来京城出了大事,连南王府的暗卫都出动了。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恐怕这些安慰还会监视她。如今这冷院里除了她和宁儿便无他人,整个冷院倒显得清冷,难道她真的要这儿待一辈子?“敢问姑娘,凌天阁怎么走?”妩思闻声回头望过去,来人却让她吃了一惊。“是你!!!”两人同时问出声。妩思邹了邹眉,这不是在梅林里遇到的公子吗?他怎么会在此?南凝轩也是吃了一惊,那日梅林一别后,他便四处寻她,没想到她竟会在三皇兄的王府里,只是几月不见,他怎么变得如此虚弱?
  • 多情王爷缠王妃

    多情王爷缠王妃

    时而精明,又时而迷糊的她,身边总是围绕着他们。哥哥?可以!兄弟?没问题!恋人?不行!相公?不可以!每每只要想与她更近一步,最后换来的都是她的远离。周围的人换了又换。咦?原来还有一人始终在她身边。永远对她露出那开心纯真的笑容。她可以与他永远这样无负担的相处下去吧?
  • 仙路尽头我为尊

    仙路尽头我为尊

    本是绝顶天才,但在无意中拾得一把神秘的上古神剑,从此不知为何实力修为只降不升,一代天骄成为废柴,不知能否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制霸修真界!
  • 一页钟情

    一页钟情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