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78400000007

第7章 儒家哲学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3)

孟子说的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在瞬间的危急时刻,人的确会有不讲功利、出于本能的善行,但这并不能证实和说明“人性是善的”这一普遍结论。也可以举出与孟子所说相反的例子。既然道德不是源于人性,又是源于何处呢?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解释,“道德”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应该说,是社会关系的反映,所以它是社会的产物。人性也是如此,它是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的最高本质就是社会性。孟子却从抽象先验的人性出发,引出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这实际上已陷入了唯心主义。

孟子的“性善论”是他在与同时代的告子争论时提出的。告子是战国时代人,又叫告不害,曾向孟子学习(梁启超则认为告子是孟子的前辈)。告子提出了自己的人性论观点,认为“生之谓性也”,“食、色,性也”。这就是说,人性是与生俱来经过社会的熏陶教化才有的。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也。”他又用杞柳、湍急之水来比喻“性”: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相比之下,告子的人性论更接近真理。

(三)荀子的“人性论”

荀子的“人性论”与孟子的“人性论”截然相反,他认为人性是“恶”的。在中国历史上,荀子成为“性恶论”的典型代表。荀子关于人性问题的看法,是从唯物主义立场和观点出发,对春秋战国时期人性问题争鸣的一种概括和总结,对后来人性问题的讨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讲的“性”与孟子讲的“性”不同。孟子讲的“性”是指仁、义、礼、智等道德范畴,他认为这些都是天赋的,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它在人心中是萌芽,人的“善”从萌芽到开始生长,要不断培养扩充,“求其放心”,就是把失去、放掉的道德心追求回来,就是“善”的不断增长。荀子讲的“性”与告子讲的“性”有相同之处,即认为人的生理本能就是“性”,只不过荀子比告子进一步分析了生理本能,认为人的生理本能是无须经过学习就有的,它是“恶”的。荀子指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在荀子看来,人性是自然而生的东西,它和有了人主观意识与选择的“心虑”是不同的。人性之所以是“恶”的,是因为人天生追求贪图私利,好嫉妒,彼此憎恨;生来就有听、看的欲望,喜好声色。如果顺其自然发展,就会导致争夺残杀,不忠不义,丧失礼义,所以人性是“恶”的。他进一步论证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荀子用推断法来论证人性之“恶”。实际上,他的论证有片面性,这就是把“恶”的根源与“恶”本身混为一谈,故而在逻辑上不成立。再者,他把人的耳目鼻感官欲望与人性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由于人有耳口鼻眼等感官欲望,而在于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正由于人不是依赖本能而生存的动物,所以才会有尊长爱幼、彼此谦让之举,这也才成为人。

后来,汉代董仲舒继承了先秦儒学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提出了“性三品”说。他从天人感应目的论出发,指出天有阴阳,故人有“性”与“情”、“贪”与“仁”两个方面,从而使人性区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三等,并认为人性可以教化。董仲舒的思想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思想统治的工具。

三、人生论——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就是关于人生意义、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类生活的基本准则的学说。

儒家学说由于注重伦理问题,所以它对人生的看法就自然构成了其学说的主要内容。就孔子及其学说的继承者来说,他们的人生哲学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其内容庞杂,所以往往思想内容本身和特点是结合在一起的)

(一)人生的目的——实现“仁”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

所谓“仁”,在孔子的《论语》中,有一百多处,其意义也不尽相同。但就其整个学说和实践看,孔子是把“仁”当做其最高的道德理想。“仁”是一个最根本、最综合的道德规范原则。孔子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什么是“仁”呢?从孔子思想看,“仁”有三个内容:1.爱人;2.忠恕;3.克以复礼。

《论语·阳货》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说的“仁”是全德之名,是统摄其他道德的最根本规范,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在《颜渊》篇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爱”的具体对象有两类:一是亲人,二是众人。首先,爱亲人,即是孝悌。孔子弟子有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爱”的根本。孔子曾对宰我以为“三年之丧太久”的观念进行批评,认为人小的时候,三年才能离开父母怀抱,父母死后,报之以三年之丧,必不可少,否则是“不仁”。这就是以“孝亲”为“仁”。其次,爱众人,即指对亲人之外的人的爱。《学而》篇指出,“泛爱众而亲仁”。孔子所说的“仁爱”,不仅限于双亲,也不局限于宗法关系中的人,而是涉及社会上一般的人。但孔子认为决不能爱品质坏的“佞人”与“恶人”。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爱”思想。他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把仁和义并列,视为最高道德规范,强调仁政,汉代以后以仁、义、礼、智、信被当做最高的规范。

“仁”是最高道德境界,是全德之名,人应“杀身成仁”。正是在儒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历代知识分子、民众才特别注重爱人,和睦相处;志士仁人,不惜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

(二)人生修养论

“修”即修身;“养”即养性、养心,指提高觉悟,培养高尚品德。既然“仁”是最高的道德境界,那么人如何实现呢?孔子、孟子、荀子及《大学》、《中庸》都提出了修身说。

1.孔子的“修”己说

孔子提出“修己”说。他强调“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圣矣”。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修己”目的为安人,而不为己,即不仅实现自己的做人价值,更主要的是要推及他人。内在的“修己”和外在的“安人”二者统一。“修己”具体说来,有两个方面,即忠恕之道第一,从积极的意义上说是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第二,从消极的意义上说是恕。“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颜渊请教其内容,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说,人的一切言行视听都要符合“礼”的规定,做到这点才能成为有德的人。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果没有“仁”的道德思想、道德意识,人去行礼、作乐,搬弄这些形式的东西又怎么可以呢?所以行礼、作乐都要有“仁”的意识。如:行事亲之礼,要有爱亲的意识;行忠君之礼,要有爱君的识意。否则,“礼”便成为空洞的说教。

孔子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对季氏的偕越非常不满,感慨道:“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认为季氏的“礼”超越了“名”,破坏了“仁”和“礼”。

2.孟子的“修身”说

孟子继承了孔子注重人的内省克己的思想,并受到道家老子“少私寡欲”思想的影响,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人需要的是“清心寡欲”、“反身求诚”,提出“养性”、“修身”的思想。他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存心、养性,才能顺从自然而不违天,无论生命是短是长,都可以知天。这是由于一生都在不断地修身,一直到死,所以才可以树立生命之根本(立命)。孟子讲“性善”,所以提倡“养性”,即扩充固有的“善端”。他也讲“养心莫善于寡欲”。一个人能寡欲,他的本性就不会丧失;如果欲望太多,即使本性保有一些善,也有限。关于“修身”,孟子指出: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一个人要成为道德完备的圣人,有作为的人,必然要先经过许多艰苦的磨炼。

孟子认为人要达到“知天”,除了要“养心”之外,还要“养气”。这一点是吸取了当时唯物主义的宋蒙、尹文学派的思想。宋、尹主张“精气说”,认为进行“养气”,主要是要培养“精气”,保持它不致散失,从而使身体健康、耳聪目明。孟子的“养气”,不是养“精气”,而是带有伦理色彩的“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它不是一种自然之气,而是“道”和“义”配合的产物,由人的主观意志培养出来的“正义”感。孟子进一步论证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如果没有这种集“义”与“道”为一体的“气”,人们就丧失了勇气(馁)。就这种“浩然之气”的培养来说,它不是人消极地等待“义”自然出现,才去争取它,而是积极主动地将“义”集合在一起而产生的。公孙丑在问孟子与告子有何不同时,孟子认为是由于“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荀子的“修身”说

荀子在人生修养上,主张“化性”,也讲“养心”,着有《修身》篇。他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追求“慎独”。“修身”是后来儒家所共同注重的,后世的“修养”也多是孟子的“修身养性”学说的发展。

4.《大学》、《中庸》的“修身”说

《大学》、《中庸》是战国时期儒家的着作。《大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是《礼记》篇名,传说为曾子所作,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三目是“修身”的目的。

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何谓正心、诚意?《大学》解释: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中庸》篇中提出了完善修身的两条修养途径,即“君子慎其独”和“尊德性道问学”的修养方法。首先,“君子慎其独”。《中庸》篇提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成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要特别小心谨慎,在闲居独处别人听不到的地方更要警惕,使言行一致,符合道德。因为暗中的细微小事,尽管隐蔽得很好,终会显露出来,所以要“慎其独”。“慎独”作为一种修养方法,与《中庸》的中心思想“诚”是相联系的,都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其次,“尊德性道问学”。《中庸》在谈到“圣人之道”的实现时指出: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这就是说,如果达不到崇高的德,崇高的道就不会成功。因此,君子应当尊奉德性,还要经过努力学习,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达到极端的高明,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尊德性道问学”,把人天生的善的本性(德性)和后天的努力学习(问学)结合起来,将之视为成就一个人高尚道德的必要途径。

同类推荐
  • 禅悟

    禅悟

    佛理小故事,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能够带领我们走出烦恼,进入一个沉静而祥和的世界。本书就是用佛理智慧讲述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其内容包括人生、爱情、亲情、事业等各个方面,很好的阐释了人性迷失的种种原因,帮助人们解压解惑,让人们的心灵接受一次前所未有的洗涤。
  • 未读哲学小经典·苏格拉底之死

    未读哲学小经典·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之死,是古希腊哲学的分水岭,也是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本书收选的三篇柏拉图对话:“申辩篇”“克里同篇”和“斐多篇”——分别记述了苏格拉底在审判时、入狱后和服刑前的经历。这三篇完整地展现了甘为信仰和真理献身的苏格拉底对自我、对人生价值、对生命和灵魂的看法,让我们在领略他光辉独具的人格与思想魅力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到古希腊人是如何将哲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的。
  • 军事战争的智慧

    军事战争的智慧

    精彩的哲理故事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心灵睿智之灯;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宝库之门。早一天领悟,早一天走向成功;早一天领悟,早一天拥有幸福。阅读本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 自然辩证法新编

    自然辩证法新编

    本书在内容结构上,采取从观念、理论、方法到实践的逻辑,分为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方法、技术创新方法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6个层面。在具体写法上又将知识分层结构原理和方法贯彻始终,不仅使读者能够理解理论本身,还能够知晓理论形成的条件和根据,以及如何应用具体原理分析和认识科学、技术、经济及社会现实问题。另外,注重案例分析和关系分析也是本书的特点。关系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案例分析更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方法。
  • 中国现代哲学史

    中国现代哲学史

    《中国现代哲学史》是中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冯友兰所作。《中国现代哲学史》是冯友兰先生晚年回归自我,“修辞立其诚”“海阔天空我自飞”的产物。冯先生以他的漫长的学术生涯和辉煌的学术生命铸就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学术品格。本书对于理解中国哲学、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具有很深的认识意义。
热门推荐
  • 相唐

    相唐

    穿越了,莫名其妙的成了李隆基的老师,薛怀义的女婿,武则天的弟弟。唐中宗管他喊叔叔,他却管唐中宗喊岳父,岳母大人想勾引他,上官婉儿想爬上他的床,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更死皮赖脸要把妹妹嫁给他,大唐美女争先恐后的投怀送抱,但这无边艳福却不是那么好享的,三代帝皇,一朝为相,且看李天野如何纵横天下,玩转大唐!
  • 当如果没有如果

    当如果没有如果

    面对世界的光怪陆离,我们都是被灯光照亮的小人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凯伊之主

    凯伊之主

    凯伊大陆,这个世界充满着神魔之间的斗争,而在这无数的渊源之中却诞生了神魔之间爱情的结晶——安特。这是一个神魔互相仇视的世界,禁忌的血缘,注定了无法被接纳的结局。——既然神魔都容不下我,——那我便自立为王。大陆之主,与神争,与魔争。
  • 豪门帝少的小公主

    豪门帝少的小公主

    【高甜+双人格+微玄幻】回国当晚,苏家小公主被自家倒霉哥哥‘送’给了全帝国女生的白马王子,五大家族之首的帝家大少爷,从此以后,被宠上了天。白天,她是苏家捧在手心里的大小姐,帝都的第一名媛“软公主”。夜晚,她是令人闻风丧胆,暗刹组织的大BOSS“Queen”。她是医学界的大佬,具有令人起死回生的“QR”。如此优秀的她,意外绑定死神系统,开启“柯南体质”,连连碰到命案。……直到遇见他。“软软,我来教你。”“软软,我来帮你。”“软软,嫁给我吧。”男人单膝跪地,送给她最珍贵的戒指,给了她最盛大的婚礼。七七书群:959/743/530
  • 梦里守望梦里花

    梦里守望梦里花

    东街尽头,我们在一扇绿漆门前停了下来。这是一家上了年纪的庄户,绿漆大门因为常年的雨打风吹日晒,腐化的木质已经掉了许多,剩下的左一块右一块的层层拥在门神旁边,门户周围亦堆了许多的破砖烂瓦,看情形应是刮风时从房顶刮下来的。她用右手轻轻敲了敲门,里面没人答应,她复又轻敲了几下,这时听到里面有人应着了,那人道“门没上,进来吧”
  • 无敌是很寂寞的

    无敌是很寂寞的

    新人写作,请多多支持,谢谢各位!如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以评论在章节后。
  • 积极进取的人生

    积极进取的人生

    人生在世、哪一个不渴望成功,但并非人人如愿。其实,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这很小的差异就是心态,很大的差异就是不同的心态产生的结果。虽然影响成功的因素顾多,但决定因素仍是心态。只要调理好心态,就能促进其他因素的好转。从而达到成功的目的。
  • 星际系统女主播

    星际系统女主播

    叶清本身一名十八线的小网红。不料一朝穿越竟然来到了五十世纪的联盟星际!?说她矮胖丑,没才艺,不懂时尚!?商城系统在手天下我有,看她如果风声水起。【简介虽渣渣,把你套入坑】宠文,双处,女强
  • 山神爷和翠翠的爱情

    山神爷和翠翠的爱情

    庙里的山神爷和祭祀他的渔女翠翠好上了……万海星大陆,翠翠一家被海妖夺去四条生命,孤女翠翠和海妖接下死仇,寄希望于山神爷,勤加祭祀,后被山神爷保护逃出,成就大仙,斩杀海妖,登上仙界。期间与山神爷生死依靠,书写出生死大爱的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