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采用猜谜的开头方式
有许多导游员试图一接到游客就有个良好的开端,采用猜谜就是个好方法。例如,导游员是这么开场的:女士们、先生们,在我开始讲解之前,先让大家猜个谜,谁猜中谁得奖(说完拿出一个旅游纪念品)。请听好,“上海哪个着名风景区是女性的世界,而其中只有一个男人?”“上海大观园!”有人揭了谜底。又比如,“两个胖子结婚——打一个地方名。”“合肥!”游客异口同声地喊了起来,开场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采用猜谜的开头方式必须要注意几条。一是要看游客的情绪,如果团体气氛不佳或游客很累没有兴趣,暂时不用为好。二是猜谜的内容要紧扣住旅游景点。三是谜底不要太难,以免影响游客的热情。无论猜谜也好,送纪念品也罢,其目的是创造团队气氛的活跃。为此,导游员要引起重视,在使用该办法之前,最好先向全陪和领队打听前站导游是否用过该方法,否则会“撞车”而失去应有的魅力。
(5)采用小故事的开头方式
一般说来,故事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能激发人的情感,能使人潜移默化地受到启发和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激励。导游员利用故事作为开头,使游客增加了游兴,也达到了艺术的效果。
开场白的方法还有许多种,如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穿针引线、即景生情等,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种种开头方法,原则上应短小精悍、风趣有益、随机应变,这样才能使“开头”更有风采,更具吸引力。
(二)突出重点法
任何一个旅游景区或景点要讲解的内容很多,导游员必须根据不同的时空条件和对象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做到轻重搭配,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疏密有致。导游员在向游客进行讲解时,如果抓不住景区或景点的重点、主题,那就等于抓不住景区或景点的“灵魂”,其讲解的内容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所谓“突出重点法”,实际是指导游员在带团进入某一旅游景区或景点后,能始终抓住其重点、主题进行讲解,而不是面面俱到地介绍其他内容(因为游览点上的内容有许许多多),只有突出其重点,才能收到良好的讲解效果。一般来说,旅游景区或景点内的主题由几个方面的内容组成,即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景区或景点的特色以及主要景点等。
(1)地理位置
介绍旅游景区或景点的地理位置就是给游客一个地区方位上的概念,也是导游员突出讲解的“序曲”部分。
例如,一名导游员是这样介绍上海的:“各位游客!过去上海的地名习惯上以河流为界,上游地段称:‘里’,下游地段称‘外’。外滩曾分别称为‘里黄浦滩’和‘外黄浦滩’。那时的外滩是芦苇丛生的荒滩和几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四周是河流纵横的田野,偶尔有几间零星的农舍。据说,过去有许多外国人在周末乘着小船,来这儿打野鸡烧野味,因为这里是城外的一块滩田,故称外滩。
(2)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是导游员运用突出重点讲解法的“高潮”部分,也是导游员讲解的“灵魂”部分,所讲内容要真实可靠,尽可能地反映该景区的历史原貌。
例如,这名导游员接下来说:“公元1843年,英国公使璞鼎查推选巴富尔担任驻上海的第一任英国领事……新中国诞生后,特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外滩变得更加英姿多娇。浦东的不断改革开放,使得色彩各异的、豪华型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真可谓‘欲于天公试比高’。外滩这些巍峨壮观的建筑群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如今外滩和全国一样,在党的领导下,正朝着更加灿烂的明天前进,展望我们祖国的未来,将是一个美好的明天。”
(3)景区或景点的特色
该部分的讲解内容是游览点的总结部分,也是精彩的“结尾”部分。导游员可以采用比较精练的语言加以表述。这名导游员是这么说的:“外滩是西方古典风情和中国现代风情相融合的风景区,是中国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风景区,也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两者兼备的风景区,更是值得人们参观游览的迷人风景区。”
当旅游者在中国游览,总要参观很多宗教建筑,它们中有佛教寺院,有道教宫观,有伊斯兰教清真寺,各具特色。就是同为佛教寺院,即使是同一佛教宗派的寺院,其历史、规模、结构、建筑艺术、供奉的佛像等也各不相同,导游员在讲解时必须讲清其特征及与众不同之处,尤其在同一地区或同一次旅游活动中参观多处类似景观时,更要突出介绍其特征,以有效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避免产生“雷同”的感觉。
(4)主要景点的选择
导游员在运用“突出重点法”时,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从事同一职业或文化层次相同的人往往有共同的爱好。导游员在研究旅游团的资料时要注意旅游者的职业和文化层次,以便在游览时重点讲解旅游团内大多数成员感兴趣的内容。因此,选择主要景点讲解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同时也要服从主题。
(三)指示方位法
案例5:各位游客:在沁芳亭的西北处,我们可以欣赏到一组四合院式的建筑,称“体仁沐德”。这是元春省亲时休息更衣的地方。各位请看,“木框架”中有两扇厚木黑色大门,狮头门环,走进大门,只是一条青砖石板地,两旁地坪埔着用彩色卵石拼成的金钱与梅花的彩色图案。两边耳房内摆设着元春出行所用的仪仗,东边有华盖和宫扇,西边有一顶八人抬的大红轿子……
这段导游词介绍的是上海大观园的部分内容,将其中的景物方位介绍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导游员在讲解过程中将景物指示的既准确又清楚,使游客一目了然,这就是“指示方位法”。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学习,提高文化素质,尤其是对景点景物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同时对景点的方位要了如指掌;
2.手势要配合语言同步进行,所指方位要准确,不可弄错。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导游员和游客是面对面的,导游员的右手边恰恰是游客的左手边。
3.在指示景点方位时应注意自身的体态动作,手势既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快,适中为好。另外,还应做到“指到讲到”,若是“只指不讲”,或者是指到而讲解其他内容,那么,游客是不会满意的,或者是不明白、不理解其意。尤其强调的是,可以用一个指头指着某个景物或方向,但决不可用一个指头指着某个游客。总之,导游员对所讲景点知识要熟悉,加上正确的指示方法,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讲解效果。
二.导游与游客的沟通技巧
(一)问答兼顾法问
答兼顾法就是在导游讲解时,导游员向旅游者提问题或启发他们提问题的导游方法。使用问答法的目的是为了活跃游览气氛,激发旅游者的想象思维,促使旅游者、导游员之间产生思想交流,使旅游者产生获得参与感或自我成就感的愉快;也可避免导游员唱独角戏的灌输式讲解,加深旅游者对所游览景点的印象。问答法有多种形式,主要有:
(1)我问客答法
导游员要善于提问题,但要从实际出发,适当运用。希望旅游者回答的问题要提得恰当,估计他们不会毫无所知,也要估计到会有不同答案。导游员要诱导旅游者回答,但不要强迫他们回答,以免使旅游者感到尴尬。旅游者的回答不论对错,导游员都不应打断,更不能笑话,而应给予鼓励。最后由导游讲解,并引出更多、更广的话题。
例如,在中国的园林旅游景点中,我们时常会看到各种砖雕、木雕以及各种花纹图案,导游员除了讲解这些所见物的年代、历史和经典外,还可以向游客提问他们的意见。比如蝙蝠、桃子和灵芝三种图案合在一起为何寓意?导游员这么一问,游客定会兴趣大增、七嘴巴舌。导游员采用我问客答法时,所提问题必须是在游客似懂非懂的程度上,或者是难度不大,但要动脑筋才能回答。导游员提出问题后,一般要停顿数秒钟,见游客实在回答不出,立即给予答案,否则时间过长会陷入尴尬的场面。这时,导游员将蝙蝠、桃子和灵芝在中国古代的身价和象征细说一番后,说:“三者合而为一,寓意为福寿如意!”此时,周围定会响起一阵掌声。
类似这些寓意的还很多,导游员均可采用我问客答法。
(2)客问我答法
这种方法的含义是回答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导游员依据一定的事实基础和原则思想进行合适的表达。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游客的问题涉及面很广,其难度也有深浅,同时也具有随时性。导游员首先应该是不厌其烦,对实在回答不出的问题也应谦虚,想尽办法做到既不失面子,也使游客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导游要善于调动旅游者的积极性和他们的想象思维,欢迎他们提问题。旅游者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对某一景物产生了兴趣,走进了审美角色。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即使是幼稚可笑的,导游员也绝不能置若罔闻,千万不要笑话他们,更不能显示出不耐烦,而是要善于有选择地将回答和讲解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过,对旅游者的提问,导游员也不要他们问什么就回答什么,一般只回答一些与景点有关的问题,注意不要让旅游者的提问冲击自己的讲解,打乱自己的安排。在长期的导游实践中,导游员要学会认真倾听旅游者的提问,善于思考,掌握旅游者提问的一般规律,并总结出一套相应的“客问我答”的导游技巧,以求随时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理。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导游员使用客问我答法要顺其自然,尤其是干导游这行时间不长的人员,不要有意或提倡让客人提问,因为导游界有句行话,叫做“导游不怕说,就怕问”。如果导游员有意让游客提问,而导游员又回答不出,他(她)不就处在尴尬和不利的处境上了吗?早知如此。何必使用。再说,游客的提问也是五花八门的,导游员也不一定能回答提问的内容,俗话说“万宝全书缺只角”。导游员最好不要自找麻烦。
(3)自问自答法
该法是导游员常用的一种导游方法,自问自答就是有由导游员自己提出问题,并作适当停顿,让旅游者猜想,但并不期待他们回答,只是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促使他们思考,激起兴趣,然后做简洁明了的回答或做生动形象的介绍,还可借题发挥,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自问”实际和“我问”相似,而“自答”不是自说自话。自说自话在掌握节奏和速度上要比我问客答法来得快些,因为导游员在指导思想上不打算让游客来回答,如果有游客要回答或者想回答,那导游员也就顺水推舟,顺其自然了。例如,导游员在讲解花纹图案时,说:“象和万年青寓意着什么?”紧接着又说:“万象更新”又例如:导游员自问:“金鱼和海棠寓意着什么?”紧接着自答:“金玉满堂!”自问自答法的关键在于动作、表情和眼神上,也许自问自答法和我问客答法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此,游客望着导游员的表情,心中自然会有一杆秤,哪些该回答,哪些不该回答。导游员驾驭这两种方法,全凭自己灵活掌握,只有这样,导游员的讲解艺术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
(4)客问客答法
该法是问答四法中难度最大的方法,导游员如果使用得当不仅能调动游客的积极性,最大好处是还能活跃旅游团体内的气氛,加强导游员与游客之间的关系。客问客答一般是在导游员使用以上“三法”中产生的。当游客向导游员提出问题后,导游员不马上给予解答,而是故意让游客来回答。这儿应当注意的是:导游员要有意让那些活跃分子以及“稍有名气的群头”来回答,这么做有好处,那些人如果回答正确,心中自然高兴;如果回答不对,当导游员讲出正确答案时,那些人也会哈哈一笑了之,要知道只有在这时得到的知识,脑海中才能久久难忘,像烙印一般。同时,导游员运用客问客答法的时间、地点和团队气氛要把握好,反之会适得其反。由于旅游团队的层次各有不同,因此,导游员在把握客问客答法时要注意问题的内容和性质,对于知识性、趣味性和健康性等的问题尽可讨论,甚至可以争论。但对于类似攻击和污蔑,低级、庸俗等不文明的问题的出现,导游员要据理驳斥,做到有理有节。同时,还要积极疏导,使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二)故意示错法
导游员为了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带团效果,打破原有陌生紧张的团队气氛,有意把景点的内容讲错,这种导游技巧称之为“故意示错法”。
案例6:一名导游员带领着几十位游客登山游览,快要到山顶了,大家都显得很疲劳,这时,只见导游员学着现代京剧《沙家滨》中的英雄人物郭建光的姿势,手中导游旗指向山顶,学着京腔:“同志们,你们看!前面就是少-家-兵!”游客们望着他先是一怔,不一会儿都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有的游客还大声地叫喊起来:“对对对!少家兵。”“向少家兵冲啊!”游客们的气氛变得十分活跃,疲劳感全忘了。故意示错法在导游带团和讲解中起着许多“特异”的功能。该法功能之一是能协调游客的心理因素,激发游客的兴趣,故意示错法十分幽默滑稽。故意示错法的功能之二是能启发游客进行思考,使他们在疑问中得到知识,在“错误”中得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