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直达性(方便性)指标
对于有些运输方式(如铁路、航空等)不能直接将货物运至最终目的地的情况,可以用直达性指标来评价企业提供多式联运服务的水平。直达性指标对于评价来往于机场、铁路端点站、港口之间的运输,特别是在评价外部运输与厂内运输的衔接上显得更有意义。其计算公式为:
货物直达率=直达票号数
同期票号数×100%
3)可靠性指标
这是反映运输工作质量的指标,它可以促进企业采用先进的运输管理技术,做好运输调度管理,保证货物流转的及时性。相对来说,厂内运输对于运输的可靠性要求更高。正点营运率是评价运输可靠性的主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正点营运率=正点营运次数
营运总次数×100%
4)一票运输率指标所谓一票运输,是指货主经一次购票(办理托运手续)后,由企业全程负责,提供货物中转直至将货物送达最终目的地的运输服务。一票运输率指标反映了联合运输或一体化服务程度的高低,其计算公式为:
一票运输率=一票运输票号数
同期票号数×100%
5)客户满意率指标
客户满意率是运输服务质量的总体评价指标,用满意客户数与被调查客户数的比率来表示。所谓满意客户,是指在对货主进行满意性调查中,凡在调查问卷上回答对运输服务感到满意及以上档次的客户。客户满意率的计算公式为:
客户满意率=满意货主率
被调查货主率×100%
6)意见处理率指标
该指标用已经处理的意见数与客户所提意见数的比率来表示,它反映了对客户信息的及时处理能力,也可反映客户对运输服务性好坏的基本评价及企业补救力度的大小。已处理意见是指在客户针对运输服务质量问题提出的意见中,企业予以及时查处并给予客户必要的物质或精神补偿而取得满意效果的意见。意见处理率和满意率均可按季度计,必要时也可按月计。意见处理率的计算公式为:
意见处理率=已处理意见数
货主提出意见数×100%
4.运输成本与效益指标
1)单位运输费用指标
该指标可用来评价运输作业效益高低及综合管理水平,一般用运输费用总额与同期货物总周转量的比值来表示。运输费用主要包括燃料、各种配件、养路、工资、修理、折旧及其他费用支出。货物周转量是运输作业的工作量,它是车辆完成的各种货物的货运量与其相应运输距离乘积之和。
单位运输费用=运输费用总额
报告期货物总周转量
2)燃料消耗指标
评价燃料消耗的指标主要有单位实际消耗、燃料消耗定额比,它反映了运输活动中燃料消耗的情况,可以促进企业加强对燃料消耗的管理。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实际油耗=报告期实际耗油量
报告期总运输吨千米量
燃料消耗定额率=吨千米燃料实耗量
吨千米燃料消耗定额量
3)运输费用效益指标
该指标表示单位运输费用支出额所带来的盈利额,其计算公式为:
运输费用效率=经营盈利额
运输费用支出额
4)单车(船)经济收益指标
该指标表示单车(船)运营收入中扣除成本后的净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单车(船)经济收益=单车(船)运营总收入-单车(船)成本合计
该公式计算结果为正值,说明车辆运营盈利;公式计算结果为负值,说明车辆运营亏损。
5)社会效益指标
该指标主要反映运输活动对环境污染的程度以及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程度等。可以用专业性的环境评价指标对运输活动进行社会效益评价,也可以用定性的指标进行评价。如对企业具体的运输活动评价,可以考察运输活动中采用清洁能源车辆的情况、运输时间是否考虑避开城市交通高峰、运输活动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等。在实际运输活动中,要综合考虑运输活动的目标与任务、运输货物的特点、运输环境、运输能力、客户要求等方面的因素,具体确定各项评价指标及其主次顺序,形成完整的、相互衔接的指标体系,以获得良好的评价效果。
5.运输绩效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能否正确选择绩效评价指标,将直接影响运输绩效评价的结果,也关系到运输绩效管理及企业管理的成效,所以选择和确定适当的评价指标是进行运输绩效评价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运输绩效管理的一种手段。在实际绩效评价工作中,应把握一定的基本原则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并使之形成完整和系统的指标体系,以取得良好的绩效评价效果。在选择运输绩效评价指标时,应坚持如下一些基本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绩效指标的选择应该以正确反映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和运输活动绩效为目的,也就是说,所选指标应科学合理地评价运输活动的作业过程及投入、产出、成本费用等方面的客观情况。
2)系统性原则
运输活动由许多环节或过程组成,它会受到来自人、财、物、信息、服务水平等因素及其组合效果的影响,因此选择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系统地、全面地考虑所有影响运输绩效的因素,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
3)层次性原则
在选择评价指标时,应注意各项指标的层次性,这样有利于确定每层重点,并有效地进行关键指标分析、评价方法的运用,及绩效评价的具体操作。
4)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运输活动具有复杂性、动态性,所以绩效评价指标应该既包括易于定量表示的技术经济指标,又包括很难用量化表示的社会环境指标,如安全、快速、舒适、便利等方面的指标。在实际的评价活动中,应该使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这样可以利用两者的优势,弥补双方的不足,以保证绩效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
5)可操作性原则
就是使各项指标尽量含义清晰,简单规范,操作简便,同时,能够符合运输活动的实际情况,并与现有统计资料、财务报表兼容,以提高实际评价的可操作性和整个绩效评价的效率。
4.5.3绩效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相结合
在衡量物流企业绩效时,对于无法控制的因素所产生的影响要尽量地排除,否则会有失公平。在评定经营绩效时,对企业无法改变或控制的因素,如重大意外灾害、原料价格变动、利率调整、汇率变动等,都应排除在绩效衡量之外。另外,在区分可控和不可控因素时要注意把由于企业自身管理方面的疏漏所发生的意外视为可控因素,不能以不可控因素排除出去。
2.量化因素和不可量化因素相结合
绩效评估所用的信息有的可用货币金额、产销数量、完成比率等来表示,但并不是所有绩效项目均能很容易地用数字来表达,如研究成果、员工士气、企业形象及社会责任等,即使可以量化也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才能加以确定,这些难以用数字表示的因素称为非量化因素;相对于非量化因素,那些可以用具体数字衡量的因素称为量化因素。在绩效评估过程中,为使评价结果公平、合理,避免人为主观成分介入,尽量采用量化方式,这样有利于发挥绩效评估的促进作用。
3.财务性指标与非财务性指标相结合
传统的企业经营绩效衡量,多注重以货币单位计量的财务指标,大多直接引用会计报表上的数据资料,或转换成相关比率来衡量,偏重于企业内部因素对经营业绩影响的评价,而在当今这种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中,没有对外部环境的正确评价就很难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绩效的评价更要充分注意诸如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等外在的非财务性指标。
4.单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为使得评估的结果公平合理,在衡量物流企业绩效时不宜采用单一的衡量指标,而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能使评价更具有客观性。
5.长期性与短期性相结合
任何单项衡量指标,不是侧重于长期绩效,就是侧重于短期绩效,使得评估的真正目的难以实现,为避免管理者过度追求短期效益,有损物流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绩效评估指标宜长短期并重。
本章小结
公路运输业务流程主要包括接单、登记、调用安排、车队交接、提货发运、在途追踪、到达签收、回单、运输结算等环节。铁路运输业务主要包括托运、承运、发运、费用结算和货物交付等环节。国际铁路运输还有过境站的交接环节。水路运输业务包括托运、订舱、做箱、报关、装载、卸载、通知提货、清关、换单和提货等环节。航空运输业务主要包括托运、订舱、接单接货、填制货运单、报关、交单交货、费用结算和信息传递等环节。
运输计划是运输企业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输企业计划期内完成运输工作量的工作计划。运输计划由运输量计划、车辆计划、车辆运用计划和车辆运行作业计划4部分构成。
货物运输调度主要是对运输工具的调度。在制订调度方案时,可以选择总运输费用最低作为目标,采用表上作业法的原理,寻找最优调运方案。
运输费用是运输企业制订调运方案时必须考虑的内容。运输方式不同,运输费用的核算也不同。运输费用的核算和分析对运输的作业活动起到指导作用。
运输绩效评价是对运输活动或运输过程的绩效评价,是运输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主要环节,是管理者了解运输活动效果的基本手段。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从运输成本、运输能力、服务质量、作业效率、客户满意度等方面来构建运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思考与练习
1.简述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的业务流程。
2.简述运输计划的种类和作用。
3.货运计划指标如何确定?
4.运输调度的内容包括哪些?
5.简述公路货物运费、铁路货物运费、水路货物运费的构成。
6.运输绩效评价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实施运输绩效评价?
案例分析
货运公司甲与托运人乙签订了一项物流合同。合同约定由甲为乙提供一项全方位的出口物流服务。托运人乙拟出口4个50英尺集装箱的电冰箱,装货港为上海,卸货港为德国汉堡港。乙接受海运报价后,委托甲装箱。货运公司甲问明装箱方式为仓库做箱后,向托运人乙提供仓库地址,并向乙索要报关资料。
货运公司甲把货物情况提供给船公司丙,与船舶公司丙确定价格后,向船舶公司丙订舱。
船舶公司丙接收订舱后,告知船名、船期、提单号。货运公司甲把船名、提单号,通知仓库凭介绍信去船公司集装箱堆场提箱,待乙送货后做箱。集装箱到港后,甲向上海浦东海关报关。船舶公司丙将集装箱装到船上。到达德国汉堡港后,船舶公司丙将集装箱卸到码头上。通知提货人丁提货,提货人丁向海关清关后,把提单换成提货单,拿提货单提货。
思考题:
1.常见的装箱方式有哪几种?有何区别?
2.水路运输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哪些环节?
3.根据上述情况,画出货运公司甲的海运工作流程图。
实训调查本地物流运输企业及运输市场,了解本地市场的运价、运输企业的运输成本构成,分析本地企业的运输绩效情况,并撰写一篇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