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是生产在流通中的继续,运输是物流活动的重要环节,运输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产业之一。随着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必然对运输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运输的概念、功能和类型;运输系统的构成与特点,运输市场的概念、特征、类型与功能;运输管理的概念与特点、运输合理化管理及我国运输业的发展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能够掌握运输的概念,明确运输的范畴;能够理解运输的功能,分析其在具体运输活动中的表现;能够了解不同运输类别的特点,分析具体运输活动;能够掌握运输系统的构成与特点,分析实践中的运输系统;能够理解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分析具体运输活动中的不合理现象,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对策;能够理解运输市场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其功能;能够了解我国运输业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对我国运输业的发展有所认识。在技能方面,学生能够对运输、运输管理、运输市场及我国运输业的发展状况等有一个轮廓认识,为深入学习以后各章知识奠定基础。
韩国三星公司运输合理化之路
韩国三星公司长期以来都致力于运输合理化的不断革新。三星公司根据其产品特性,将配送中心划分为产地配送中心和销地配送中心。前者用于原材料的补充,后者用于存货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对每个职能部门确定了最优工序,从而使得配送中心的数量减少、规模得以最优化,便于向客户提供最佳的服务。
三星公司还通过全球性物流链使产品的供应路线最优化,并设立全球物流网络上的集成订货-交货系统,从原材料采购直至交货给最终客户的整个路径都实现物流和信息流一体化,提供给客户最低的价格、高质量的服务。
为了提高运输装载效率,三星公司将重货和轻货组装在一起;对一些体大笨重、容易致损的货物进行解体运输,使之易于装卸和搬运;根据不同货物的包装形状,采取各种有效的堆码方法。
最终,由于在运输合理化方面不断努力,三星公司的运输效率不断提高,提升了自身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
通过三星公司的案例,请大家思考:哪些途径有利于提高运输的合理化程度?
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运输的发展密切相关。水运能力的强大成就了古埃及的强盛,而罗马帝国的成功部分是由于运输网络把遥远的地方连接起来,使通信、贸易和军事战争成为可能。温斯顿·丘吉尔曾经写道:“胜利是美丽、鲜艳的花。运输是花的茎,没有它,花就不会开放。”
运输是生产在流通中的继续(产品转变为商品)。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运输系统如此发达,使得大部分人几乎熟视无睹。人们每天都在利用各种运输形式来运送产品。很难想象没有运输的生活将会怎样。生活越复杂,运输系统就越繁复。运输业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1.1运输
1.1.1运输概述
1.运输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的定义,运输(Transportation)是指“用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运输是在不同的地域范围间(如两座城市、两个工厂间,或一个企业内的两个车间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是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
2.运输的特点
运输不同于其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生产,运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运输不生产有形的产品
运输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生产,并不生产有形的产品,只提供无形的服务。作为运输的抽象劳动,其创造的新价值会追加到所运输货物的原有使用价值中。
2)运输对自然的依赖性很大
运输不同于工业生产,它对自然有较强的依赖性,大部分的运输活动在露天进行,风险较大。运输的场所、设施设备分布分散,流动性强,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为明显。
3)运输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由于运输不生产有形产品,它不需要为原材料或零部件预付一个原始价值,运输成本仅涉及运输设施设备与运输运营成本两部分。因此,在运输成本中,固定成本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运输需要大量的投资,为资本密集型产业。
4)运输是“第三产业利润”的主要源泉
(1)运输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占有最高的比例。运输的实现需要借助大量的动力消耗,一般社会物流费用中运输费用约占50%的比例,有些产品的运输费用甚至会高于生产制造费用。
(2)运输费用存在节约的空间。运输活动承担的是大跨度的空间位移任务,具有时间长、距离长、消耗大等特点;通过体制改革、技术革新、运输合理化,可以减少运输的吨千米数,从而成为“第三产业利润”的主要源泉。
3.物流中的运输
运输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产品,而是对使用者提供的一种服务,服务的质量依靠速度、可靠性、服务频率等指标来衡量。在整个物流系统中,运输需要与其他环节紧密配合、相互合作。
1)运输与装卸
运输活动与装卸作业是密不可分的。一次运输往往伴随着运输前、后至少两次装卸作业。货物在运输前的装车、装船等活动是完成运输的前提条件。装卸质量的好坏对运输会产生较大影响。而装卸作业的组织将会直接影响到运输活动的开展。当货物运输到目的地后,装卸成为最终完成运输任务的补充。此外,装卸还是运输方式变更的必要衔接环节,当一种运输方式与另一种运输方式实现必要变更时,如航空运输变更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变更为公路运输,都离不开装卸作业。
2)运输与储存
储存是货物在流通过程中暂时“静止”的状态,体现的是货物的时间价值。货物的储存量虽然取决于库存管理水平,但货物的运输活动也会影响到储存作业。当仓库中储存一定数量的货物而市场又急需该货时,运输就成了关键。如果运输活动组织不善或运输工具不得力,就会延长货物在仓库中的储存时间,影响货物流通,增加储存费用,还要承担由于丧失市场机会而造成的机会成本。
3)运输与配送
在物流系统中,通常将货物大批量、长距离地从生产工厂直接送达客户或配送中心的活动称为运输(干线运输),其强调的是货物在地区间的移动,具有单次向单一地点单独运送的特点。将货物从配送中心就近发送到客户手中的活动称为配送(末端运输),其强调的是短距离、少量货物的运输,单次向多处客户运送。
4)运输与包装
在物流系统中,运输与包装活动互相影响、密不可分。货物包装的材料、规格、方法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运输,而不同的运输方式、运输环境对货物的包装也有相应的要求。运输与包装活动的良好配合,在保证货物安全、提高运输实载率、降低运输成本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1.1.2运输的基本功能
运输作为物流的基本、核心模块,是使用者以一定的成本从供应商那里购买“一揽子服务”(Bundleof Services),通过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将物品从一地点运送到另一地点的活动。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运输速度、运输包装、运输环境等因素,保证物品完好无损地出现在效用价值高的地点和时刻。因而运输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了物品的空间位移,创造了空间和时间效用。
1.空间效用的概念
空间效用(Place Utility)又称“场所效用”,是指通过运输实现“物”的物理性位移,消除“物”的生产与消费的位置背离,使“物”的使用价值得以实现。
对于同种“物”,由于所处空间场所不同,其使用价值的实现程度会有所差别,其效益的实现也不同。通过运输活动,将物品从效用价值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用价值高的地方,充分发挥“物”的潜力,使物品的使用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实现物品的最佳效用价值。
2.空间效用的原理
运输成本的下降创造了空间效用。如果通过运输系统的优化而降低了运输成本,则可以将市场拓展到更远的地方,而生产地不变,获得规模化的效益;同样,市场也可以出售来自更远地方生产的产品。而随着运输批量增大,长途运输比短途运输成本的降低更明显,从而激励了更长距离的运输。运输距离的增加意味着产品市场范围会以更大比例增加。因此,更高效率的运输方式、更低的运输成本创造了新的空间效用。
3.空间效用的意义
运输的空间效用使地域分工专业化、大规模生产、竞争的加剧得以实现最好的效果。
1)充分发挥地域分工专业化的必要条件
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生产所有的产品,每个地域都依据当地的资本、劳动力和原材料情况,提供能够发挥它最大优势的产品和服务,专业化也很明显。例如,石油工业是新疆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原油加工业和人造原油生产业是陕西的比较优势所在,以兰州为基地的石化工业是甘肃的传统优势产业;在东北,原油加工业和人造原油加工业是辽宁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华北,内蒙古自治区是甜菜种植和食糖生产的重要地区,金属冶炼业也比较发达(有色金属矿产丰富);在西北,宁夏和青海的铁合金冶炼业、轻有色金属冶炼业也是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产业。
地域分工专业化假设大规模的生产发生在生产地,而对产品的需求分布于或近或远的其他地方。原材料需要被运输到生产地,成品也需要依赖运输系统运送到需要该产品的其他地方。因此,地域分工专业化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是通过运输系统实现物资的空间位移,将在A地(最有效生产)的产品运输到B地,而将B地(最有效生产)的产品运输到A地。如果没有高效的运输网络,则规模经济的优势、生产效率和低价生产设施的效用都会受到影响。
2)有助于加剧市场竞争
有效的运输也使得市场竞争加剧,有助于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假设没有运输,地方企事业就可以生产质量欠佳的产品,并且垄断市场,高价销售。运输的空间效用将会扩大产品的市场范围,迫使当地产品不断发展、以最有效的方式生产,否则外地的竞争者就会进入并且占领当地市场。
3)利于提高土地价值
运输的空间效用可以将一定距离的地域变得更容易到达,从而提高该地区的土地价值,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例如,有效的运输系统使得郊区与市中心的“距离缩短”,郊区也因为更加容易到达而增加了价值。郊区的人们可以在城市中心工作和娱乐,然后通过有效的公共交通网络回到郊区,远离拥挤的城市。
1.1.3运输的分类
1.按运输工具不同分类
不同运输方式适合于不同的运输情况。合理地选择运输方式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优化物流系统,合理组织物流活动。根据运输工具的不同,可以分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大类。
(1)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主要是承担近距离、小批量的货运,水运、铁路运输难以到达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运,以及铁路、水运难以发挥优势的短途运输。
(2)铁路运输速度快,不太受自然条件限制,载运量大,运输成本较低。主要是承担长距离、大数量的货运。在没有水运条件的地区,几乎所有大批量货物都是依靠铁路,它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运输作用的运输形式。
(3)水运的主要优点是成本低,主要承担大数量、长距离的运输,也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的运输形式。在内河及沿海,水运也常用于小型运输,承担补充及衔接大批量干线运输的任务。水运包括沿海运输、近海运输、远洋运输和内河运输4种形式。
(4)航空运输的单位成本很高,主要适合运载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很强的货物与紧急需要的物资。
(5)管道运输的设备静止不动,适合于批量大且连续不断运送的物资,如水、煤气和原油等。
2.按运输路线不同分类
1)干线运输
干线运输是指利用铁路、公路的干线或大型船舶、货运飞机的固定航线进行的长距离、大批量的运输。它是进行远距离空间位置转移的重要运输形式。干线运输速度一般较同种工具的其他运输要快,成本也较低。干线运输是运输的主体。
2)支线运输
支线运输是与干线相接的分支线路上的运输。支线运输是干线运输与收、发货地点之间的补充性运输形式,路程较短,运输量相对较小。支线的建设水平往往低于干线,运输工具水平也往往低于干线,速度较慢。
3)城市内运输
城市内运输是一种补充性的运输形式,路程较短。主要用于干线、支线运输到站后,站与用户仓库或指定接货地点之间的运输,运量也较少。
4)厂内运输
厂内运输是指在工业企业范围内直接为生产过程服务的运输。一般在车间与车间之间、车间与仓库之间进行。在小企业或大企业车间内部、仓库内部的短距离移动通常不称为“运输”,而称作“搬运”。
3.按运输协作程度分类
1)一般运输
孤立地采用不同运输工具或同类运输工具,而没有形成有机协作关系的运输方式为一般运输。如汽车运输、铁路运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