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不断的思考、努力与行动,获得一些知识、技能和财富,从而获得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
1.身份证有哪些用处
身份证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按照有关公民身份证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公民在办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权益的事务时,可以出示身份证,证明其身份。有关单位不得扣留或者要求身份证作为抵押。具体来讲,公民在办理下列事务需证明个人身份时,可以使用身份证:户口登记,婚姻登记,选民登记,兵役登记,收养登记,入学,就业,办理公证事务,办理机动车、船驾驶证和行驶证,办理非机动车执照,办理个体营业执照,领取汇款、邮件,购买飞机票、乘坐飞机、投宿旅店办理登记手续等等。公安机关在执行任务时,有权查验公民的身份证,被查验的公民不得拒绝。
身份证有效期限分为10年、20年、长期三种。其中16周岁至25周岁的,发给有效期10年的身份证;26周岁至45周岁的,发给有效期20年的身份证;46周岁以上的,发给长期身份证。身份证的有效期应从证件签发之日算起。值得注意的是:
(1)外出求职务工、走亲戚、访朋友时,一定要随身携带身份证。
(2)身份证或身份证复印件不要转让、出借给他人。同时,不得使用他人身份证,不能故意毁坏他人身份证。
(3)身份证一定要妥善保管,一旦丢失身份证,要及时补办。
2.在公共场所应注意哪些问题
公共场所主要包括体育场馆、影剧院、公园等。
在公共场所,要自觉遵纪守法,讲文明讲礼貌,待人热情友好,尊重工作人员。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讲文明。①要严格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和公共道德。如进入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要主动购买入场票,主动出示票证并请工作人员检验;进入影剧院、体育场馆后要对号入座;进入公共厕所大小便后要主动用水冲洗干净;在标示“禁止吸烟”的地方不要吸烟等等。②举止要文明。如进入公共场所时,不要拥挤推搡,遇到老弱病残及孕妇应主动让路;观看电影、演出、比赛时,不吃带响声的食品,不轻易走来走去,进进出出。③言行要文明。如在公共场所要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嬉笑打闹,更不要乱起哄、吹口哨、怪声尖叫、骂骂咧咧、鼓倒掌,不辱骂工作人员、运动员、演员,不做有损于人格的事情等等。④要注意服饰穿戴。衣着要整洁、卫生、得体。如夏天进入影剧院等公共场所不得光着上身、穿着拖鞋等。
(2)要讲究卫生。除了要讲究个人卫生外,还要注意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如不乱扔饮料瓶、瓜子皮、废纸、果皮等杂物,不随地吐痰、大小便等。
(3)要爱护公共设施。要爱护公共场所的花草树木、桌子、椅子、电话等,不在树上、桌子上、墙上乱刻乱画,更不能损坏桌子、椅子、电话、电线公共设施等。
(4)要注意防止个人钱物被盗被抢。公共场所人多拥挤,也常常是小偷出没的场所,因此要提高警惕提防自己的钱物被盗被抢,贵重物品及大宗现金尽量不要携带进入公共场所。另外,万一自己或他人的钱物被盗被抢时,应尽快设法拨打110电话报警或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以免错过破案良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不要招惹是非。出入公共场所,与人打交道,要“礼让三分”,说话和气,礼貌待人,这也是避免发生口角和生出事端的重要方法。
3.怎样处理同乡之间的关系
“亲不亲,故乡人”。同乡,又叫乡亲、老乡,指的是籍贯相同的人。处理同乡关系,应该注意既要发展乡谊,又要正常交往。
一是发展乡谊。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①重视乡谊。就是要厚待自己的同乡。对于早已认识的同乡,要保持联系,多多关照。不要对有求于自己或经济条件不如自己的同乡置之不理。对于初次交往的同乡,或主动上门相认的同乡也要热情相待,主动关照。②重在乡谊。同乡交往,提倡交流信息,密切关系,团结友善,相互帮助。
二是正常交往。①多作接触。同乡之间,只要具备条件,就要争取多联络,多交往。在不打扰对方的前提下,应该经常走动,保持接触。②善待同乡。与同乡相交,需要有厚道之心,同时还要具有能够容人的气量。对于同乡,在交往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同乡之谊,更要善待同乡,关心对方。对于初来乍道、条件较差、身处逆境的同乡,更要主动关心,积极爱护,多多照顾。要善待同乡,帮助同乡。实际上对同乡的最大关怀,就是能够在同乡遇到困难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帮助其解决具体困难。帮助同乡不仅要讲力所能及,更要提倡尽力而为。要善待同乡,还要时时提醒对方,善于发现同乡的不足,并帮助对方尽快加以改正。③寻求合作。同乡之间的合作,主要是事业上的合作,在进行事业方面的合作时要讲乡谊,也要讲利益。
还有,在处理同乡关系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千万不能过分相信同乡、依赖同乡。有些心术不正的人也正是打着“同乡”的旗号,偷盗你的财物,诈骗你的财物,或拉你入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对待这样的同乡,一定要提高警惕。
4.使用人民币要注意哪些问题
(1)使用人民币时应注意爱护人民币,保持人民币的整洁、完好无损。做到:①收付人民币要平铺,保持票面平整完好,不要乱折、揉搓、扯破;②不要在人民币上写字、涂色、勾画、加盖印章等;③要防止油浸、弄污人民币,在买卖糕点、肉食、酱菜、水果等物品时,切勿弄脏票面;④不要将人民币与化学药物放在一起,以免引起票面腐蚀变色;⑤洗染衣物时不要忘记先将衣袋里的人民币取出,以免将其泡洗损坏或污染。
(2)使用人民币时要注意识别假人民币,尤其遇到大额面值的人民币或较大数目人民币时,更应谨慎小心,仔细鉴别,防止中间夹带假人民币,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怎样识别假人民币呢?条件方便的话,可用验钞机(各银行都有)进行检验。条件不便的话,可采取下列方法进行检验:
从纸币的纸张质量鉴别。真人民币的纸张质量很好,非常挺括、坚韧、耐磨、手感厚实、不容易折断或者撕裂。把纸币朝光亮的方向一照,会看到票面的左侧有水印的图案或者人物头像。假人民币的纸张质量相对单薄发脆,或者又绵又软,纸币的左侧大部分没有水印图案,即使有的假币左侧看起来似乎有图案,但那不是水印,逆光一照,图案就会消失。
从纸币的颜色鉴别。印制真人民币的油墨是专门配制的。它具有耐酸、耐碱、耐晒、耐磨等功能,因此印制出来的人民币颜色清晰、图案鲜明、花纹线条清晰分明。伪造假币的不法分子不可能配制出和人民币完全相同的油墨颜料,最多只能相似,因此假人民币颜色会灰暗不均匀,图案不清晰,底纹模糊,这些区别只要仔细观察就很容易比较出来。
从印刷技术产生的效果鉴别。真人民币是用凹版印刷的,它制版工艺复杂,版纹深、油层厚,印制出的人民币票面图案微微有些高于纸面,有明显的突出感。比如100元面值的人民币,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右侧的面值数和花纹图样、中间的领袖像,用手摸一下,都会有突出感。而假币往往是平版印刷的,不仅图案失真、模糊、光洁度差,而且手摸上去票面平滑,其中文字、图案、花纹都没有突出感。
(3)在使用人民币时发现有残缺,可到就近当地的银行进行兑换,银行有统一兑换的规定。
5.在邮局汇款时要注意什么
(1)要了解邮局汇款的种类。邮局汇款的种类有普通汇款、电子汇款、加急汇款、特急汇款四种。普通汇款的特点是汇款费用低,但收款人收到汇款的时间相对长一些。电子汇款、加急汇款、特急汇款的特点是收款人收到汇款的时间相对要短一些,快捷方便,但汇款费用较高。在邮局汇款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选择适合自己的汇款方式。
(2)不要请陌生人代填汇款单,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填汇款单如果自己不便(如识字不多、知识有限等),可让自己比较熟悉的人代为填写,或请邮局工作人员、保安人员代为填写,交付汇款时再请邮局工作人员重读一遍,将收款人、汇款人的姓名、地址以及汇款金额核实清楚。
(3)汇款人的姓名、地址以及收款人的姓名、地址必须真实可靠,字迹要工整,不写错别字,不写潦草字,尤其是收款人的姓名、地址尽量要与本人身份证上的内容一致,否则一旦被邮局退回时将无法查收。
6.储蓄存款要注意哪些问题
(1)了解储蓄存款有哪些可供选择的种类。我国的个人储蓄存款有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和华侨人民币定期储蓄三种。定期储蓄中又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定活两便等几类。除银行和信用社办理储蓄业务外,邮政局也可办理邮政储蓄业务。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储蓄种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定期储蓄的特点是利息相对高一些,而活期储蓄的利息相对低一些。因此,可以根据自己的储蓄能力、消费计划、生活习惯和其他需要,灵活加以选择。
(2)了解储蓄存款的方法。办理储蓄存款时必须携带存款户主的身份证,如果代理他人存款,还须携带代理人的身份证。
所留的存款户名必须真实可靠,一定要与存款户主本人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无论是办理定期存款还是活期存款,最好都留一个密码(密码一般留六位数),并且牢记在心,不要轻易泄露出去。为了便于记忆,设定存单、存折的密码可采取下列几种简易方法:①用自己或家人的生日数字作密码。如自己的生日是1983年10月2日,就可将1983和10连起来,用198310作为密码。②将几个同样的数字连起来作密码。如111111、555555等。③将几个连续的数字连起来作密码。如123456、654321等。总之,设定密码要尽量简单,便于记忆。为了防止将存单、存折的密码遗忘,也可将存单、存折密码记录在特定的小本子上并保存好(对外人要千万保密)。如果取款时确实已遗忘了存单或存折密码,可申请办理挂失业务。
(3)了解存单、存折挂失的方法。如果自己开户的存单、存折不幸丢失了,应拿本人身份证及时到开户银行处申请挂失。挂失时,应向银行及时提供自己存单、存折的户名、存款的时间、存款的种类、存款数额及家庭住址等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申请挂失时,存单、存折上的存款已被他人取走或冒领,银行将不予办理存单、存折挂失业务,这时应及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
如果不能及时找到存单、存折,又不能肯定存单、存折是否已丢失,也可以先到厚开户银行口头挂失,等确定丢失后再正式办理存单、存折挂失手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7.出行时需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1)在人行道上靠右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路面靠右边行走。
(2)乘坐公共汽车时,必须在站台上等车。
(3)横过街道或通过交叉路口时要在人行横道线内通过,人行横道有红绿灯处,应红灯停、绿灯行,没有红绿灯处,如有机动车驶来时,暂不得通行。
(4)不要在街道、公路上拦车、扒车、追车和强行搭车,乘坐出租汽车时也要选择合适的停车点搭车。
(5)未满7周岁的儿童在街道上行走,必须要有成人带领,交叉路口更要注意安全。
8.骑自行车要注意什么
骑自行车要严格遵守城市交通规则,要在非机动车道通行,不逆行,不撑伞,不闯红灯,不越压停车线,不急转弯,转弯须伸手示意,不能双手离把,不可勾肩搭背,不互相追逐,不要在人多的地方横冲直撞,不要在行人后面猛按车铃,不要在市区马路上骑车带人,不要与机动车争先抢道。横过四条以上机动车道时,要下车推行。骑三轮车不走禁行路线,不拉超长物件。
9.乘坐公共汽车要注意什么
城市公共汽车有无人售票公共汽车和有人售票公共汽车,无论乘坐哪种公共汽车都应该注意下列问题。
(1)上下车要文明,注意维护公共秩序。一般乘坐公共汽车的人比较多,因此上下车时必须注意维护先上后下公共秩序。等车时,应站在站台上,不拥入道路上妨碍交通。上车时,要排队按顺序上车,不要扯扯搡搡,挤来挤去。特别是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孕妇、病人、残疾人以及妇女、孩子,要给予帮助、照顾。车满无法上车时,应主动等下一辆车,不要强行扒门、硬挤、“吊车”。下车时,要提前作好下车的准备,不要在车到站之后,才不慌不忙地向外挤,更不能猛挤猛冲。
(2)物品要安放到位。上了公共汽车之后,应将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行李放在适当的位置,注意不要让物品抢占座位、挡路,或妨碍他人安全。
(3)主动购买车票。乘坐有人售票的公共汽车时,应主动购买车票,不要逃票,不要使用假票、废票,不要坐“过站车”。乘坐无人售票的公共汽车时,乘车前应准备好零钱,上车后应主动按规定投币,不能不投或少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