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立交桥”模式的理论依据
办学模式是指一所学校为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需要而建立的一种人才培养的格式规范,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对学校办学经验进行的模式化总结。任何一种办学模式都有其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三座立交桥”办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系统理论、对话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创新理论。
一、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组新兴学科群,其中包括一切以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他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事物的运动规律。他认为一切事物与外部事物共同组成一个大系统,大系统中每个事物都是这个大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每个事物与大系统之间都是一种全息的关系;任何事物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其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系统理论要求管理者从系统的思想出发,研究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之间的差异,形成了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再把约束条件放进去,进而探索出一种好的管理模式。系统管理思想的运用就是要使组成某种管理的各个要素,即人、才、物、事等要互相配合,协调合作,责、权、利结合,使各种潜力都得到发挥,以获得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管理者面对有限资源和约束条件,只有采取结构重组和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在系统与环境之间以及各个系统之间必须开放,通过开放达到相互交流物质、能量和信息,以求得发展。信息反馈是信息传递的一条线路。它把输出的信息一部分再输送回来,以便对原来规定的目标值或标准进行比较。通过偏差分析证明是负反馈还是正反馈,然后管理者再采取调整措施,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在系统理论的视野下,现代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多元化系统,它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社会整体之中,而是要与社会中其他子系统发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它与社会大系统之间保持着密切的人力、资源、信息交换关系。同时,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又由各个子系统构成,高等教育系统本身具有整体性和独立性。子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不同联系组成了大学组织系统中的不同结构,对大学组织系统发挥出各自不同的不可或缺的功能。系统理论已经渗透入高等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高等教育系统由许多相互反应的元素构成,它们在结构形式、目的、态度、动机、状态等方面发生相互影响的作用。要使高等教育系统发挥其最理想的作用,就必须对这些元素和势力加以适当的控制和安排,使它们各得其所、各司其职,而这正是系统理论的一个重要应用。系统理论通过系统分析和运筹学,运用线路的方法、序列调整的方法、减少排队的方法等寻找高等教育管理的最优化方案。使高等教育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同时系统理论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性是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的核心和基础,是系统思想的一个基本定律,这个原则运用到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就是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强调高等教育的全局性,坚持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
现在学校教育管理中流行的目标管理、质量管理、教育评价等都是以立足于效能的大小作为管理行为的出发点。学校效能是指学校发挥某些积极作用的能力及其实际结果,前者如学校可以培养人才、传播文化、创造知识技术等;后者如学校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由于课程设置合理而使学生就业顺利、为教师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等等。学校效能的提出使教育管理过程中实现了管理与质量的整合,管理与发展的整合,在管理过程中减少损耗,追求最佳效率,这在实践层次上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系统科学理论的思想观念。学校效能不是简单的指教育管理的某一个方面,而要以系统的理念站在整个教育系统的角度去理解。
绵阳师范学院的“三座立交桥”资源整合模式是以系统论为依据的。首先,根据系统论,可以将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看成是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因子,该因子本身是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系统,它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大教育系统之中,而是要与大系统中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其发展必须与自己以外的其他因子发生不断地联系。绵阳师范学院“三座立交桥”模式正是根据这一原理,以构建国内合作之桥、搭建国外交流之桥、架设与社会互动之桥为手段,与系统的外部世界发生联系,从中获取优质资源。移植和引入远远比原创更为省力,通过与外部环境的合作交流获取先进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育经验乃至资金和人力资源,直接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能。其次,系统论认为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又由各个子系统构成,高等教育发展应该强调整体性,加强内部结构的调整。办学模式的结构是一个学校由各因素有规律构成的系统,构建办学模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校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创造性地设立合理的优化的学校教育结构、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的基本框架的过程。由此可以推出,各种教育资源可以构成一个系统。绵阳师范学院的“三座立交桥”模式引入了很多不同的外部资源,强调将这些引入的不同的外部资源与原有内部的各种不同的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再次,“三座立交桥”本身是一个系统的办学模式,其内部各个桥梁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通过每座立交桥引入各种资源之间也应该整合。这些正是系统论思想的体现。
二、对话理论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又是什么将人类社会的一切社会关系联结、沟通起来呢?这就是用话语呈现出来的对话关系。而系统的对话理论提出者则是巴赫金。巴赫金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对话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交谈与讨论,就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任务的意见交换,而对话的目的则是合作。合作是指人与人之间或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标,彼此配合协作的行为或活动。合作与对话综合地反映了一个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素养。巴赫金最初提出的对话理论仅限于文学领域,而弗莱雷则将对话理论上升到哲学层面。弗莱雷认为,人类生活本身就是对话性的,对话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对话贯穿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活动的全过程中。他认为,在对话中,为了改造世界,对话双方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对话的双方都是主体,共同去揭示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因此,对话不是强制的,不是被人操纵的,而是双方的一种合作。在平等关系基础上的对话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对话产生交流,交流产生合作。缺乏对话的合作是虚假的,没有合作的对话是无法实现的。
对话理论对高校发展的启示有两点:第一,高校必须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流合作。如果说高校与外部世界共同组成了一个大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那么高校与外部世界的对话则会对这个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对话是生态能量的流动方式,合作是生态结构的一种优化状态。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在的大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本校内部系统的良性循环来维持和实现。第二,高校与外部环境合作交流是平等的、真诚的,而不是一方强制另一方。
“三座立交桥”办学模式正是受到对话理论的影响。一方面绵阳师范学院与外部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对话”。绵阳师范学院通过实施“三座立交桥”办学模式,与国外大学、国内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其他组织进行积极交流和合作,其内容涉及办学思想、教学规范化建设、课程建设、评估、高校教育管理、基地建设等高等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方式主要有:组织召开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共同培养研究生,开展项目合作,派遣或鼓励本校教师去国内其他高校、研究机构进修、访学、听学术报告等等。这样多种途径、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使我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资源相互流动,使得我校与外部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保持着良性的循环,也使得我校内部系统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
另一方面,“三座立交桥”办学模式强调绵阳师范学院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流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交流合作中不卑不亢,互惠互利,真诚互动。交流和合作的双方保持了一种平等的、互相协商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对合作的效果起决定作用。参与合作的动机有积极、消极之分,如果是积极的奉献性的参与,学校往往是带着问题参与资源互动,而且为了解决问题,愿意与对方进行真诚地交往与沟通,积极借鉴并吸收对方的意见,同时也对自己的合作和交流措施进行反思,并加以改进。相反,如果是消极的参与或只是为了自我发展的参与,其效果就会相反,甚至会导致恶性竞争,阻碍我校与外部环境的合作与对话,难以实现共赢。“三座立交桥”办学模式提倡互惠合作,真诚互动,体现了对话理论的精髓,既有利于我校从外部环境中获取优质资源,又有利于我校从对方真诚的声音中获得宝贵意见;既有利于我校的进步,也有利于合作方的发展。
三、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比利时的普里戈金(Prigogine,1917)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创立的。该理论主要概念有:开放系统与熵,非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随机涨落,耗散结构。他从系统整体性的角度研究与揭示复杂现象的变化规律,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去探索自然界和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复杂问题,同时逐渐改变了人们观察周围世界的思维方法和对客观事物的研究方法。该理论可称之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项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创新。普里戈金在1945年建立了线性非平衡热力学的最小熵产生原理,该原理又促进他把热力学第二定律运用到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域,从而导致耗散结构理论的产生。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个封闭系统是与外界不发生任何相互作用的系统,其内部发生的过程总是由概率小的状态向概率大的状态进行,由包含微观状态数目少的宏观状态向包含微观状态数目多的状态进行。运行的不可逆性导致系统内部的熵增多,不可用能量增多,无序增加,系统最终会失去平衡。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任何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都能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给系统带来负熵流;相当于系统从外界引入负熵,系统与其所在的周围环境之间进行持续的物质、资源等方面的交换,这时系统可从原有熵增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上和功能方面的远离平衡的有序状态,即形成一种组织化和有序化的耗散结构,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协调发展,形成具有丰富活力的系统。孤立的系统只能出现熵增,最终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和寂灭。
中国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社会形成了一个封闭系统,由此而生长起来的封建文化和教育特点是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封闭性的传统教育导致了科学文化极其落后,它不但泯灭了民族的科学创新能力,而且使大多数知识分子成了读书做官的奴隶。列强用炮火轻易地打开了这个封闭的系统,十月革命把先进的科学思想传入中国,从外界引入了“负熵流”,中国经过上百年腥风血雨的“动态交换”,才有了今天改革开放的社会。应当看到,现在教育领域和思想领域中的封闭和保守形成的惰性还很顽固,科举的遗风——应试教育还根深蒂固,必须用利器以和平的方式从教育系统的外部引入负熵,营造开放的教育环境,促进系统内部长期积累的熵增逐渐减少,通过系统内部的各要素的相干和耦合等相互作用,使教育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运行。这个利器就是加强对外合作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人们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使教育领域成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的基地。系统是否开放是系统生死存亡的基本条件,封闭系统运行的结果是“熵增”导致“寂灭”——系统生命的终结。开放是系统减少熵增和内耗的调节剂,开放系统是生命在不断更新层次上的进化,开放是系统获得良性循环的根本保证。系统要达到开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开放和交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相互开放和互动,两者缺一不可。开放的本质就是系统吐故纳新,对外合作交流的目的是整合,他意味着教育对各个学科多维的开放、接纳和综合。开放是先决条件,改革是系统运动的过程。邓小平说过,“教育要面向四个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就是教育面向现代化、世界和未来的桥梁。而对于绵阳师范学院来说这个桥梁就是“三座立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