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国家综合实力发展的要求
中国社会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了改革大潮,始至今日,已历经三十载,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解放,结束了封闭半封闭的落后状况,国民经济经过20多年的快速增长,从根本上摆脱了短缺经济状态,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综合国力有了大幅提升。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也步入一个新的时期,体育产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因此,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审视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体育公共服务体制构建,是关系到中国体育事业未来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问题。
1.4传统体育体制向服务型体制转型的必然性
体制是关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从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方面的组织体系和相关制度的总称。体育体制指国家体育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竞赛、运动员开发以及体育场馆等相关内容。按照权力和利益的归属,世界各国体育管理体制可分为政府管理型,社会管理型和中间(混合)型。政府管理型体制的特点是由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采用行政方式管理体育,其动力源于满足政府的需求以及由此得到的财政投入和自身拥有的行政权力,资源用计划手段进行配置,其优点是能体现国家意志,集中力量实现体育发展总目标。缺点是灵活性差,难以调动社会积极性。社会管理型体制则由各种社会体育组织进行管理,其动力源于满足大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及由此获得的经济利益,资源由市场机制进行配置。采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间接调控,优点是利于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体育的积极性,缺点是缺乏有效的协调,主要存在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中间型则是由政府和社会体育组织共同管理,政府对体育实行宏观管理,即制定方针政策,发挥协调、监督的职能。社会体育组织在政府的宏观管理下,负责体育具体事务的管理,如制定项目发展规划、各种规章制度,组织训练和比赛,开展大众体育等。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计划经济背景下,我国借鉴苏联模式,采用了高度集中的政府体育管理体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传统体育体制赖以存在的历史条件已经发生变化,因而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环境提出的要求。
1.4.1传统体育体制形成的历史阶段性
(1)政治环境。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帝国主义反动势力的封锁,国际交流受到限制。同时,“东亚病夫”称号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而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的国际性比赛是与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公开、公平、公正地证明自己健康、强壮形象的平台。这一切表明,国家迫切需要发展高水平竞技体育为其政治利益服务,即突破外交封锁,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增强民族团结。这决定了竞技体育在我国体育中的核心地位,也是我国长期以来以竞技体育发展为主要目标和工作重心的重要原因。
(2)经济环境。发展高水平竞技体育需要极大的投入,而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我国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国家总体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不足以通过社会自身的运行机制来支撑国家意志所需要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因此,采用高度集中的、以政府为主导的体育体制,集中全国力量发展竞技体育,是当时经济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3)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对体育体制选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体育价值观念上,很长时期以来,政府乃至国民对体育的认识更多地集中在提高国家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民体质,增强国家竞争力等政治功能上。而对体育的教育、文化特别是娱乐功能却较为忽视。国家的体育需求得强化,而社会个体成员的体育需求十分弱化。
(4)制度环境。过去很长时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国家集中管理国民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适应此制度环境,传统体育体制也呈现高度集中、行政管理主导的特征。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体委)成立,“在国务院领导下负责统一领导和监督全国体育事业”。同年6月成立的中华体育总会的职责由“协助政府组织、领导并推进国民体育运动”转变为“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业余体育运动”,实际上变成了体育行政部门(体委)的咨询机构。而1979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确立的“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的方针政策。这一切,都使我国传统体育体制打上了明显的政府型管理的特征。
1.4.2新时代体育体制变革的必然性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增长,综合国力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体育体制形成的历史条件已发生变化。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环境的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1993年3月全国人大对原宪法第十五条进行了修改,增加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应删去了“实行计划经济”的提法。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成为全社会资源配置的主导方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确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体育体制显然已不适合新的经济制度,需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新体制。
(2)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将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办体育的动力。
(3)社会力量的增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全新的社会格局正在形成。“小政府、大社会”就是对于这一趋势的形象描述。中国社会的日渐稳定和成熟,使政府有可能把一部分权利和利益移交社会,社会可以在某些领域代表国家扮演管理角色,行使管理权力。社会结构的分化导致社会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体育发展也必须寻求社会的帮助。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财富的高速增长,使得社会有能力对体育提供部分必要的支持。社会力量的增强,将使我国体育真正走向社会。
(4)体育价值观念的转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体育的政治功能再弱化,国家、民众对金牌的期望值在日渐减弱,而对体育满足休闲、娱乐、促进身心健康和个体全面发展的功能在逐渐强化。对以竞技体育为重心的传统体育体制,势必带来不小的冲击。
(5)地方财政压力的驱动。长期以来传统体育体制下政府成为体育投入的主要依靠,随着民众体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单一的财政投资模式下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逐年加大,投入不足造成的资金缺口最终势必影响到体育发展水平。
(6)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自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影响更加明显。在体育领域同样如此。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已和国际体育发展潮流息息相关。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使得我国传统体育体制不断面临着国际体育商业化、职业化、大众化的浪潮的冲击,中国体育要想在国际体育中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正视时代潮流,只有顺应并融入世界体育发展的潮流,才能真正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7)“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深化。新的政府行政理念注重政府的服务作用,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公众的需求向公众提供服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