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
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之所以比较受社会欢迎,主要是因为毕业生掌握了生产劳动技术、职业能力,有好的劳动习惯。这些优势则得益于美国高等职业教育落实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和培养模式,以此为基础确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开发方法,高度重视培养技术职业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这些年来,面对充满巨大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在进行改革,并发展了新的职业能力观。这一观念认为,职业能力在内涵与处延上具有广泛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技能要求,而是多种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现。美国职业教育界在对劳动力市场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综合素质培训的五种“基本能力”与三项“基本素质”。五种基本能力包括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的能力、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三项基本素质包括:技能、思维能力与个人品质。可见,美国十分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而且要求专业面要宽,以适应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的需要。美国还更新了几十年一贯制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开设了融学术与职业内容于一体的综合课,集中主要力量为学生提供坚实的数学和科学基础,以为正在到来的信息时代做准备。他们建设科学训练中心,开发高期望值项目,开展教师训练课题,教授新知识、新技术。传统职业教育的针对面较窄,难以使学生理解高水平的学术或宽广的产业和生活知识。为此,他们将先进的技术引入职业课程,同时,还将生活和技术课程建立在职业群的基础上,使课程框架更宽广。以前,美国有很多副学士学位的工作岗位,但在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冲击下,这些工作岗位消失得很快,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需要更宽厚的学术知识和较高的操作技能。因此,美国重视在新的背景下提高职业人才的教育训练水平,也特别重视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把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美国社区学院的实践训练,其实训与实验设备大多与企业是同步的,有的甚至比企业还先进。美国重视通过企业产学、产教的合作,培养出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企业一线人才。
(四)形成有特色的师资队伍
美国十分注重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有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严格的教师任职资格制度,从而保证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美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有着严格的教师任职资格和选聘程序
除了要符合联邦各州政府教师资格证书规定的条件外,还特别强调要具有实践经验。国家规定,要成为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学士以上学位,并对所授技术课程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及最新经验,或者在合适的技术领域有5年以上的实际经验,还要求有当顾问和独立判断与研究的能力。实际上,美国高职教师都有着相当高的学历状况。1998年时,社区学院专职教师中,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分别达61.7%和20%。根据美国法律,任何一所高校聘请教员都要在全国发布广告公开招聘,学校必须成立专门的聘请委员会,委员会从数十以至数百名申请者中经过初选评出候选者,然后经过电话会谈、核实经历,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深入调查,最后选出正式候选人到校面试。他们来校不仅要接受聘请委员会全体成员的面试,提问考查,为师生作学术报告,还要与师生广泛接触,与系主任、校长面谈,参观学校设施等。面试结束后,委员会根据标准与需要投票表决后正式聘用。
2.进行教研能力评估
美国高职院校每年都要对在职教师进行评审鉴定,其内容包括教学、科研和服务三方面。教学评定的依据是教师本年授课门数、学生数量、课后学生评语等。科研鉴定则依据其在州、地区、全国或国际会议上作的学术报告、发表的论文论著、申请到的科研经费及其他学术研究活动进行综合评估。服务评定一是考察其在校内参加各级委员会的情况,二是考察其在校外团体中或参与社会服务的情况,如为企业提供的产品开发等。
3.实行教师任期制
美国高职院校教师实行任期制,一般包括短期合同制和终身制申请权两种。短期合同制是根据学校需要及教研经费的情况、教师工作质量,每年签订合同决定去留。拥有终身教职申请权的教师,按规定一般在校任教5~6年后可以申请终身任职。未获终身教职者,或得到来年再次申请的一次性许可,或得到正式通知不再留任。
4.专兼结合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一线人才,注重学生实际知识和技能培养,重视理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所以,美国高职院校都普遍聘请社区内外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一般来说,他们讲授的课程实用性、针对性强,并且带来大量的人才需求信息,也增强了院校办学的针对性。聘请兼职教师的成本相对较低,就社区学院看,1995年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为61%,1997年时已达66%。
(五)有较完善的法律保障
基于对职业教育功能及其重要性的认识,美国政府十分重视通过综合利用法律、制定政策、直接财政拨款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给予高等职业教育更多的扶持和鼓励。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莫雷尔法案》,促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农业科学和工艺进入高校,培养了大批农业和机械工程人才。这一法律对20世纪初早期社区学院举办职业教育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并保证了职业教育培养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63年,国会通过《职业教育法》,这一法案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在观念和决策上的变化。法案把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从职业教育的分类转到职业教育的接受对象方面,促进了所有社区、所有年龄的公民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高质量的训练和再训练,更注重了针对性和实用性。该法案还规定,至少要有拨款总额的1/3用于中等以上职业教育的开展,并要求职业教育应依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根据教育目的确立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为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需求的变化,联邦政府先后多次修订这一法案,以进一步具体落实,保证其有效地实施。与此同时,还通过各种法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1994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就分别签署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和《学校工作多途径法案》,从法律上规定投入巨资实施职业教育的改革计划。
中国香港、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一、中国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概况
中国台湾的教育分为两大系统,普通教育与技职教育。在这两大系统中,高等教育亦分为两大系统:高等学术普通教育系统与高等技职教育系统。学术系统的高等教育包括普通大学学院、师范院校等。技职系统的高等教育(本文称为高等技职教育)则涵盖了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及专科学校,学制包括专科二专、五专。大学部即本科四技、二技、硕士和博士。在1990年以前,因技术学院只有1所,高等技职教育的探讨多以专科学校教育为主。1990年以后,由于技术学院的新设,并受改制和改名为科技大学以及普通大学增设技术院系等的影响,到2005年,高等技职院校已有科技大学22所,技术学院53所,大学附设技术院系31所,专科学校仅有17所。在高等技职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与结构方面呈现出专科学生人数结构比例大幅下降,大学部研究生人数、结构大幅上升的情形。因此,高等技职教育所探讨的范畴除专科学校外,主要以技术学院、科技大学为重点。从学制上看主要以大学部、四技、二技为主,即本科为主。
中国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定位明确,主要目标在于配合经济建设的需要提供优质、适量的技术人力,为职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发展个人的潜在能力,增进个人的学习效能。其系科、专业设置以职场工作为核心,而不是以学术研究为核心;课程设计基于职场的工作需要及技职教育系统学生的特质,培养职场所需能力,使学生得以衔接所学,成为各级各类技术人才或专业人才。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台湾本科层次高等技职教育迅速发展,为中国台湾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中国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一)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和内容。
目前,普通大学院校、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均称为“系、所别”,其中“系别”为本科;“所别”为研究生。普通大学学院系、所设置依据《大学法》是以“学群”为单位分为16个“学群”的。科技大学与技术学院的系所设置依据《大学法》和《技术及职业校院法》亦以“学群”为单位分为8个“学群”,分别为:工程技术、设计技术、农业技术、管理技术、海事技术、家政技术、医护保健技术、商业服务技术等,还强调增加设系的弹性。技职院校的系所、专业设置主要是按照职业分工与就业市场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学生意愿、学校师资、设备、校舍等条件规划开设的,侧重实用性。这是技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院校的主要标志,也是技职教育组织构成的显著特点。科技大学与技术学院的系所设置紧密结合社会需要,不断开设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新型专业,如许多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都建设有设计学院,开设的专业有都市计划与景观建筑系;朝阳科技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有都市实质规划与设计、生态与景观设计、地理资讯系统与空间分析、不动产与土地开发、都市与经营管理等流行设计系;岭东科技大学的特色是整合服装、发型、美容、彩妆与艺术设计思维的应用理念,培育具有人文品位与敏感捕捉时代潮流的流行设计专业人才,因此,系所的设置已越来越多元化,超出了八大学群所能涵盖的范围。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类型与规格的重要体现。中国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是法定层面的目标。依据《技术与职业教育校院法》,科技大学与技术学院以传授研究发展应用科学及实用技术,培养具有职业道德与文化素养之各级专门及技术人才,以服务社会,促进发展为宗旨,以培育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第二级是部定类群层面目标。所谓类群,是自1997年底开始中国台湾“教育部”为改善现行各级技职教育课程与专业设置问题,以适应未来产业人力需求,将各级技职学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发展整合,将技职教育所有科系归并为7大类17群,外加1个“一般科目群”进行“技职体系课程纲要”的制定工作,推广技职一贯课程规划。各级技职教育学校的教育目标与其在所面对的产业发展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息息相关。“教育部”技职一贯课程规划中对各类群按不同层级的学校规定了群培养目标。例如,电机与电子群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即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是:(1)培养健全的电机与电子信息相关的高级技术人才,能担任电机与电子信息相关知识与技能,并具有相当于甲级技术的专业能力;(2)培养继续进修的兴趣与能力,以奠定终身学习及生涯发展的基础;(3)培养学生具有敬业、负责、勤奋、合作等职业道德;(4)培养学生兼具人文素养与科技创造、研究和发展以及适应与改变环境的能力。第三级是专业层面目标,它规定了开办的专业面向实际应用的具体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