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必须造就和培养具有谋生本领的建设者。专业技术知识是由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基本原则相结合而形成的,包括具体生产过程、方法、环境、条件、标准和规范等,成为人们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专门知识体系。在职业活动中,专业技术知识决定人们的谋生能力和工作质量。特别是像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以生产、管理、服务为主要工作内容的职业。因此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极为重要,且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
个体谋生能力的培养,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功能
1.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人口质量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要素。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和水平成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国众多的人口,若没有形成与这个社会所要求相适应的文化素质,就会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会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9%(1999年)提高到15%。此后,由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大幅度扩招,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部又提出,到2005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的目标。从实际发展情况看,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实现了15%的目标,200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8%,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2%,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高等学校在学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全国总人口中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已经达到7000多万人,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这个速度是相当快的,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对于这一奇迹的创造,高等职业教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功不可没。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提高全民素质,拉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2.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功能。高等职业教育可从两个方面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一方面通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对外交流活动,如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学术交流、教师出国访学等,促进各国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吸收、相互作用和相互借鉴;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吸收和借鉴,形成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外交流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发展的过程。
3.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经济发展已由依靠物质、资金的物力增长模式转向依靠优质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增长的模式,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国内外经济发展已成功地证明了这一点。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1年)中明确指出:“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影响着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建设”。发展经济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基础条件,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程度,从整体上提高了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职业知识和技能。马克思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性质和形态,可以把一个非熟练的劳动者训练成为一个熟练的、专门的劳动者。而且通过劳动能力的提升,可使他们直接工作在一线生产过程中,提高对技术转化、生产过程原理的理解程度,提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理论核心及特征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表述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各国在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了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了发展的丰富内涵,极大地丰富和推进了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关于发展的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不断地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展就是在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摆脱贫困,发展就要在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使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比例适当、结构合理、相互促进、良性运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特征
科学发展观,不是“坚持”也不是“促进”这么一个动作,而是一种发展观,“科学”是形容词修饰语,是说这个发展观必须是“科学的”,而不是“非科学的”、“不科学的”或者“伪科学的”。
什么是“发展观”?所谓“观”就是“用……的眼光看……”所谓“发展观”就是“用……的眼光看发展”,这就好比世界观就是“用……的眼光看世界”,人生观就是“用……的眼光看人生”,爱情观就是“用……的眼光看爱情”。
所以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必然要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主线和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加深认识和理解。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本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同时,我们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与代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
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是真正地发展、是否是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其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其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建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
二、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内涵
从科学发展观理论内涵、理论核心和理论体系的特征出发,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内涵,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以人为本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发展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体现人民性,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子女,提供适合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教育。
(二)可持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目标
“持续”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持续的前提是有序。“有序”就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运行的各个要素,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定位有规范、运行有章法、变革有计划、活动有准则。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突出四个方面的改革和发展。这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的子女“上得起”;让广大人民群众的子女“学得好”;让广大人民群众的子女“用得上”;让广大人民群众的子女“有前途”。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要好就业、待遇高、较稳定、有选择余地,考公务员不受限制,尤其要打通高职升本科、本科读研究生的通道。
(三)全面协调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观,首先是追求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个人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与共性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其次是追求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方面协调发展;再次是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在加强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更多的人接受全面的职业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实现由“单一素质”向“全面素质”转变。
(四)统筹兼顾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
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统筹是手段,协调是目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统筹协调,进一步理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和社会四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从中央政府看,需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科学管理,完善宏观调控;从地方政府看,需进一步转化角色意识,强化统筹行为,提高统筹效能,优化地方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形成地方高等教育特色等;从学校来看,要在获得一定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从社会来讲,首先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深化全社会对科教兴国意义的认识,并把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从认识水平上升为实际行动。
三、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困境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新的参照系和评价标准。对照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着“五重五轻”的困境。
(一)理念:重技术轻人文
现代社会崇尚物质技术至上,社会对技术更新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近代以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分割的,高等职业教育注重技术技能的训练,认为只要掌握技术就可以了,而没有考虑职业生活中人格的因素,缺乏对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它把人视为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经济社会中崇尚的是对物质的追求,技术更新的节奏日益加快,社会对技术更新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样的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忽视了人文的修养和熏陶,培养出的人才只能长久停留于一线操作战线,缺乏竞争能力,造成人才断层和结构单一化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