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服务型政府的核心价值观是为人民服务,同时还包括公正、廉洁、法治、责任、诚信、效率及创新等基本价值观。
第三,服务型政府的使命就是在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去实现公众、社会和国家的理想。
第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达到服务型政府的理想景象——政通人和,即政府一切为了人民,人民时时信赖政府。
2.服务型政府共同愿景的建设策略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分阶段、分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实战策略。
第一,正确处理公务员的个人愿景和政府共同愿景的关系。
要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共同愿景,必须使公务员的个人愿景和政府共同愿景协调一致。首先,充分调查考虑公务员个人的意愿,通过鼓励满足其个人愿景来促进共同愿景的实现。在这方面,我国必须转变轻视公务员个人意愿和利益的观念。为什么我国有的政府官员贪污腐败这么厉害,甚至毫不顾虑法律的约束和惩罚,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因为我国没有一套成熟的真正从公务员个人愿景出发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缺乏法治保障。尽管最近几年多次提高公务员的工资,但还没有真正形成一种激励与压力并重的格局,作为权宜之计的“双规”仍然在高层行政领导的监察中处于主导地位而没有走上法治的正轨。此外,政府由于不能恰当地处理公务员的个人愿景而导致人才浪费和小材大用等问题时有发生。所以充分了解并且尽可能协调和满足公务员的个人愿景,从而使其成为共同愿景的一部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同心圆模式。其次,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和调动公众参与服务型政府共同愿景建设的热情,克服目前我国存在的公众参与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一冷一热的现象,多方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呼声。只有把公众的愿景融入其中,共同愿景才能体现民本的精神而成为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相匹配的共同愿景。
第二,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政府理念并主导公务员行为。
一个组织在构建共同愿景的过程中必须具有自己清晰的价值观,而且要在组织识别系统的设计中以组织理念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以此来主导成员的行为,塑造组织的形象。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因素、人格化取向、封闭排他的特性、形式主义以及浓厚的官本位思想等影响,在政府运行过程中形成了不少所谓的潜规则。不能说这些潜规则都是无益的,但是,往往是这些潜规则导致了诸如政府决策时一言堂、为追求政绩而建豆腐渣工程、“拍脑门儿”决策造成行政成本巨大浪费和国家财富巨大损失等政府昏暗面。这些问题说明了以民为本的价值观至今仍然没有在我国政府这支服务团队中真正得到全面贯彻,一些官员总是把自己放在公众之上。所以,在服务型政府共同愿景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把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价值观以及公正、廉洁、法治、责任、诚信、效率及创新等基本价值观融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政府服务理念之中,并且以此主导公务员的行为,从而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第三,在学习与交流中实现公务员的自我超越。
政府组织在学习过程中不要限于在各种问题上的意见一致,更重要的是公务员之间相互的交流和合作,因为实现态度改变的重要方法是参与。通过组织学习交流和深度会谈发掘每个人对行政决策、程序、监督及激励等政府各方面工作的内心想法。美国和德国的一项相关调查表明,知识工作者之间以口头沟通的形式进行信息和知识的交换占到总沟通时间的50%~95%。由此可见,这种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它不需要像讨论一样确定最后谁的观点正确,而是要学会聆听、取长补短、知识共享,使不同的观点相互激荡、碰撞,产生火花,从而使政府的管理有所创新。这样不但能促进公务员本身的自我超越,还将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共同愿景提供持久的动力。
第四,推进政府共同愿景法制化。
政府共同愿景凝固化的成果就是行政制度,共同愿景的最终实现也是通过各种具体的行政制度做保障的。一套成熟的行政制度可以形成良好的行政秩序,保护公务员和公众的权利还可以降低行政交易的成本。因此,政府应着力推进:首先,行政法律意识制度化,并且要把这些法律观念注入每个公务员和公众的思想中,形成依法行政和依法参政的观念。其次,政府服务观念制度化。将政府所要做到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时限、违诺责任等内容以制度化的形式公之于众,进行积极的宣传,使公众深刻了解并理解服务型政府的共同愿景,并且建立专门的评估小组分阶段的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再次,行政监督意识法制化,将新闻监督和社会监督制度化,更大程度地通过行政主体以外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去推动监督,充分发挥公众对政府的监督作用,既要为民,也要用民。
(二)建设发展型政府组织
建设发展型政府组织必须转变传统官僚体制下单调、死板的人力资源制度,采用各种方法激发政府活力。目前有效的方法是向企业学习,积极采用各种现代管理方式建设企业家政府。
1.企业家政府的概念及其影响
“企业型政府”,又称“企业家政府”“企业性政府”和“企业家精神政府”,指用企业家在经营中所追求的讲效率、重质量、善待消费者和力求完美服务的精神,以及企业中广泛运用的科学管理方法,改革和创新政府的管理方式,建设更有效率和活力的政府。20世纪90年代初,戴维·奥斯本(David Osborne)和特德·盖布勒(David Osborne)在其《改革政府》一书中提出企业家政府理论。该理论一问世便在它的发源地美国及世界各国产生重大影响,并成为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新一轮政府行政改革的主导理论。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的企业型政府模型,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并直接导致了1994年由美国副总统戈尔领导全国政府机构绩效评估运动(NPR)。
2.企业家政府理论的特点
(1)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政府内部建立企业家精神,即将政府塑造为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在政府内部建立企业家精神并不意味着全部按企业家的价值标准和原则看待和处理一切政府事务,而是要在国家主义和自由放任主义两个极端之间规划“一条中间途径”,这是使政府工作有效的途径。这条中间途径,正如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创立者所说,“今天我们问题的根本之处不是政府太大或者政府太小。……我们问题的根本之处在于我们政府的类型错了。我们不需要什么大政府或者小政府,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政府。说得更加精确一点,我们需要更好的政府治理。……政府治理指的是我们共同解决自己的问题和满足我们社会需要的实施过程。政府是我们使用的一种工具。一旦这个工具过时了,重新发明的过程就开始了。我们不需要再来一次新政,也不需要再来一次里根革命。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美国的改革。”即用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需要说明的是,建设企业家政府指吸收企业管理的合理内容以促进政府管理的发展,并非指完全用企业管理的方法来管理政府,“许多人认为政府简直可以‘像企业那样来运作’,他们也许会以为我们的意思也是如此。那就弄错了。”政府作为有不同于企业的组织形式,必然有其不同于企业的价值。从现代行政学的观点来看,政府应该发挥市场发挥不了的作用,“我们并没有说市场机制总是管用的。许多由政府提供的‘公享财物’,如公园和公共安全就不是在市场中进行交易的。许多市场也是有严重缺陷的。当一个市场引起严重的社会或经济问题的时候,往往要求政府采取行动。”
(2)企业家政府的基本理念
企业家政府是指政府公共部门由一群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组成,他们能够运用各种创新的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体制恢复活力,并有效运用资源提高政府的效率。这里的企业家并非专指私营部门的从业者。企业家是把经济资源从生产率和产出较低的地方转移到较高地方的人。企业家精神就是运用新的方式使用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和效能。因此,企业家政府并不是要将政府变为企业,或变成私人政府,也不是使政府像企业那样来运作。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其基本理念包括以下几方面:①重视成本效益关系。强调政策、规划及项目的成本效益关系,要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强调顾客导向。政府的施政目标应考虑公民的需求,满足顾客的需要。强调市场机制。主张引入市场机制,改善公共服务,重视选择和竞争。授予权力。授予公共管理者以行政自由裁量权来完成其使命。⑤创新与改革。要求运用各种创新策略达到公共管理目标。
3.建设企业家政府的基本要求
(1)发挥指导性
政府的职责在于制定目标,选择达成目标的战略,选择实施这些战略的组织,测量这些战略和组织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的运用情况并适时地做出调整。
(2)发挥社区自主性
政府应提供有效的意见表达通道,鼓励民众关心并参与公共事务,培养他们参政议政和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造就具有高度自助能力的市民。
(3)发挥竞争性
政府应摒弃独占公共服务的做法,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并促使私营部门之间、公私部门之间为提供公共服务展开竞争,为政府内部的服务工作创造竞争机制,由顾客进行裁判和选择,政府对竞争进行必要的管理。
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提供服务,那么,只要能够更好地帮助政府履行其服务职责的组织都与政府并存并获得相应的权利,这是当前各种政府代理机构迅速发展的原因。“代理机构的功能包括管理、提供政策建议、提供服务、征税、警务工作、技术援助、研究及其他与政府活动类似的活动。”实际上,围绕着公共服务,现代政府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多样化的政府实体一方面可以提高政府特殊职能实体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和专业性。因此,这些实体在现代政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数据显示,就实体所占的公共开支和人员而言,实体在中央政府内所占重要性往往超过50%,有时甚至达到75%”。
(4)发挥任务性
政府应摆脱繁文缛节的束缚,以目标和任务为导向,建立新的责任机制和使命文化,并根据目标和任务制定必要的规章和预算,放手让其雇员去履行各自的责任,以弹性、高效及便捷的方法完成其使命。
(5)发挥结果导向性
“我们相信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文明社会就不能有效地运作,不过今天有效的政府实属凤毛麟角。”政府应讲究工作的实际效果,以结果为本,对政府各部门业绩的衡量重在结果而非投入项目的多少。为有效进行业绩测量,政府有必要实行按业绩付酬、按业绩进行管理、按效果作预算的制度和方法。
(6)发挥客户导向性
政府应像企业一样具备“顾客意识”,必须把受机构驱使的政府倒转过来,靠拢顾客,把顾客放在驾驶员的座位上,建立一套顾客驱使的制度。值得注意的是,顾客包括政府工作人员这样的“内部顾客”,建立和完善政府的二级服务体系。
(7)发挥企业家精神
政府应以收费来筹款,通过创造新的收入来源以获取更多的收益,把利润动机转向公众使用,使政府管理者变为企业家,学会通过花钱来省钱,为获得回报而投资。
(8)发挥预见性
政府应未雨绸缪,为了未来而进行长远规划,能够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制定对策,做到防患于未然。
(9)发挥权力分散性
政府应善于分权,将集权式的管理权下放,简化组织的层级结构,突出参与管理,分散公共机构的权力,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想要对其公民负责的政府不可能简单地让其雇员放任自流。选民要求政府担负某种责任。因此分权的组织机构也发现它们必须说明它们的使命,围绕核心价值观创造内部文化,计算成果。”
(10)发挥市场导向性
政府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应抛弃对行政性计划的特殊偏好,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理念,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公共管理中,坚信政府的管理是以市场为依托,组织市场,规范市场。
(三)建立合理的公务员授权与激励机制
在建设发展型政府组织中我们已经把政府权力的合理分散作为政府领导者的工作职责,其中已经包括了对于授权的具体要求。下面对政府中的激励工作做一个说明。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引入公务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