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公文写作与处理。应熟悉和掌握公文的基本种类、基本功能和写作的基本要求,公文写作规则、运用和写作基本程序、公文处理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等。
5.对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实际知识也要比较熟悉,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在整个知识的构成中,实际知识、直接经验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二、专业知识
它是领导者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其他领域人才知识结构的主要标志。如果说基础知识是对党政干部的一般要求,反映一个领导的素质层次,那么,专业知识则体现了领导从事某项工作的业务素质,反映一个领导者的素质类别。从共性来说,专业知识主要指熟悉本部门、本单位的技术知识和专业知识,受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具有一定的专业经验和专业技能。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领导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如行政管理、领导科学、思想政治工作等。二是具体的专业经验和专业技能。中央组织部在公选党政领导干部中将专业知识按行业分类,分为几个大类,分别是:党务类(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机关党建工作)、经济管理类(经济、商贸、交通、发展改革、统计、物价、工商)、财经管理类(财政、审计、税务、金融、保险、证监)、科技管理类(科技、环保、技术监督)、文化教育类(教育、文化、文物、体育、广电、新闻)、农林水管理类(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气象)、卫生健康类(卫生、计划生育、医药、防疫)、司法类(司法、公安、检察、法院、监察)、劳动人事类(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外交外事类(外交、外事、对台事务)、群体工作类(工、青、妇)和行政类(民政、宗教),同时还明确了专业经验和工作经历要求。
第三节能力素质
能力素质是指具备一定知识与专业素质的领导者运用这些素质胜任领导工作、行使其权力、承担其责任的主观条件。人事部《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中,以法规形式确定了国家公务员的九项能力指标,包括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为我国公务员培训、录用、竞争上岗、考核等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领导者的能力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两方面,即:一般能力和领导能力。一般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领导能力包括科学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识人用人能力、激励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对较高层次的领导还应具有科学分析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一、一般能力
1.思维能力。领导者思维能力,就是通过领导者的思维器官,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手段,对各类信息进行质疑、分析、抽象、概括、假设、验证、综合的能力,它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础。思维能力包括辩证思维能力、整体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判断能力。判断能力是人们对各种事物及其属性加以肯定或加以否定的智慧和才能。作为领导者时刻离不开判断、判断贯穿于领导活动的全过程。重大决策需要判断、人际交往也需要判断。判断能力的内容包括判断的逻辑形式和判断对象两个方面。人们的判断能力首先表现在他所做出的判断是否符合逻辑,判断对象指的是各种事物情况、任何判断都是对事物情况的断定、不同类型的事物情况规定了判断能力的不同范围。
3.沟通能力。沟通在领导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没有沟通,领导活动就无法进行。沟通的内容按范围划分可分为组织内部沟通,如:领导班子成员的沟通、领导与职工之间的沟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职工之间的沟通等。组织外部沟通即:组织与社会各方面建立的广泛而和谐的公共关系。按方法划分可分为书面沟通、口头沟通、非语言沟通(语调、体态)和电子媒介沟通等。
4.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人们相互表达意见、交流思想最普通、最为常用的交际工具,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知识、能力、水平、文化素养和情操。语言表达的一般原则是话语中所含的信息量要与交际的目的、场合相宜,不隐匿也不啰嗦;说真话不说假话,言之有据,不说缺乏证据的话;说话要切题,上下文和问答要相互关联;要明白无误,避免隐晦和歧义。同时在语言表达中还要注意辨别会话含义、明确前提条件、理解语境条件等。
5.文字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是指领导者用文字正确、生动、形象地表达思想、传播知识、交流信息、记事状物的能力。按照文件和内容的不同,文字表达能力大致可以分为论说文、记叙文和公文三类文体的写作能力。
二、领导能力
1.科学决策能力。科学的决策能力是领导人才者带领被领导者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根据事件、环境与信息的状况,对预定目标与行动方案作出决断的本领。在整个领导工作中,从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到对被领导的激励、任用等都需要决策,没有决策就没有领导,可以说没有决策能力就等于没有领导能力。体现决策能力的主要特征有:能够清楚分辨轻重缓急、排出优先顺序;擅于倾听;能够取得大家对决策的支持;不受呆板印象的影响;永远保持弹性;能够同时采纳软性和硬性资料,能够看清事实接受实际的代价与困难,不会误入暗藏的决策误区。
2.组织协调能力。在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处于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之中,都会面临着一个如何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重要因素。领导者是专门做人的工作的,领导实际上就是影响他人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领导者人际交往能力的强弱,对领导活动的效率乃至成败具有重大影响。领导者的组织协调能力主要是业缘人际关系,即:人们从事共同的社会工作而结成的人际关系。组织协调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上级要尊重,工作上负责,对上级的决定要服从和执行,对于应由上级决定的事,不可自作主张,越权办理;对上级要如实报告自己的工作,维护上级的权威;对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不可把矛盾上交,推诿扯皮,要主动为上级领导分忧解难。二是对下级,工作上要善于授权,生活上要注意关心。善于发现和发挥下属人员的长处,委以能胜任的工作,适时给以工作指导,为他们完成工作任务创造条件,并在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对下属的生活条件予以关心和改善,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三是对待同级要互相尊重,真诚合作,属于别人职权之内的事,决不干预;属于自己的责任,认真负责,决不推卸。
3.识人用人能力。识人是指领导者要善于从客观上去分析、认识人才的现状和规律,积极注意发现和识别那些处于潜在的、萌芽状态的有用人才的一种能力。领导者能否善于发现人才并发挥人才的作用,是领导干部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领导者考察识别人才应把握的原则是:察言观行,以行为主;考察人才的历史和现实,以现实为主;看待人才的长处与短处,以长处为主;对待人才,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领导者使用人才要有把握:用当其时,就是在最佳使用期“起用”人才;用当其位,就是将人才放在最能施展才干的位置上;用当其长,就是使用人才要扬长避短;用当其愿,就是根据使用对象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志愿来使用人才。
4.激励能力。激励对领导工作来说,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激发人的创造性。领导者常用的激励方式有:目标激励,“投篮式”的目标,激发作用最强;评判激励,对人的某种行动作出肯定、否定或“沉默”的反应;榜样激励,就是给人的行动树立参照系;表率激励,就是领导者以身作则;关怀激励,就是把组织的温暖送到群众中去;荣誉激励,荣誉表明一个人的社会存在价值,它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逆反激励,不从正面鼓励,而从反面提示,是一种更具艺术性的激励;许诺激励,有针对性的准确、适当的许诺可激发下属的积极性;物质激励,通过满足下属需要,调动其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危机激励,用实际存在的危机会制约组织和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来激励员工奋发努力。
5.开拓创新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是新世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最关键的能力,也是区别一流领导者和末流领导者的分水岭。具有创造性、创新精神的领导者,一般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即生理的、安全的、社会交往的、受人尊重的、自我实现的。具有创造性的领导者,他们的需求层次是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些领导者不满足于单纯地完成上级所布置的工作任务,而其在事业上有更大的抱负。二是有创造性的领导者,具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三是有创造性的领导者,尊重知识,依靠专家,但他们又独立思考,敢于怀疑,不惧权威。他们乐意与他的上级进行频繁的接触和沟通,愿意得到上级的帮助和指导,但他们决不依赖上级,他们不唯书、不唯上。四是有创造性的领导者,思维深刻、精力专注,他们愿意抽出一段时间自己独处,静静地独立思考。但他们并不把自己隔离起来,而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五是有创造性的领导者,敢于面对风险,不怕失败。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他们能顽强地坚持,决不半途而废。
第四节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这里主要指个性心理特征)是领导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制约和影响着领导素质。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人有很高的智力,但却难以与人合作;一个人有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但在工作中却缺乏应有的原则性和责任感;一个人有较好的教育和文化素质,却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缺乏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顽强执著的敬业精神;一个人可能有很强的能力,但是情绪不稳定,同事关系紧张,很难充分发挥能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情商”问题。良好的心理素质即指心理健康和具备健康的心理。领导者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即: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适应能力。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领导者的个体倾向性、领导者的气质、领导者的性格和领导风格等。心理适应能力包括自我意识能力、自制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等。
1.领导个性心理特征。领导者的个性心理特征,指的是领导者的基本倾向性和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主要有:领导者个体倾向性、领导者的气质、领导者的性格和领导风格。领导者个性倾向性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和价值观、世界观等,它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倾向和动力。领导者的气质在行为表现上大体有四种类型,分别为兴奋型(胆汁质)、活泼型(多血质)、安静型(黏液质)、抑制型(抑郁质)。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不同的领导岗位和组织内的合理搭配。领导者的性格可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类,内向的特点是独立性强、勤奋、善于思考、对事情考虑周到、办事稳妥不蛮干、不空谈、严肃认真、行动时小心翼翼。不足之处是不够灵活、不够坦率、离群、容易被人误解,要安静地工作,不喜欢别人打扰,对人不太热情。外向的特点是适应性强,善于接受新事物,和别人交往坦率热情,行动迅速,善于交际,机智灵活。不足之处是独立性差,办事全凭兴趣,感情容易冲动,不善于做日常工作等。作为领导者,一方面要注意克服自身性格弱点,加强修养,不以自己的性格去要求别人;另一方面要能够容人,与人为善。领导风格是指领导者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具有鲜明思想特点和个性特点的领导作风和领导方式,一般有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这三种领导风格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主要应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境和不同的部属(管理对象)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
2.领导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其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能力、自制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自我意识能力就是有“自知之明”,能真正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制能力指对自己的心理如情感、情绪、愿望、习惯、爱好等进行控制或克服的一种能力,就是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指社会变革过程中人们对事物的心理适应和反应能力,既要正确面对工作压力,勇于竞争,又要善于寻求理性与情感的互补。情绪调节能力就是“EQ”即,情商,指人的非智力社会素质发展水平指数。领导者如能将自己的情绪“握在手中”,即掌握和协调好自己的情绪,则将具有特别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