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55800000036

第36章 眩晕(1)

【病例1】

霍某,女,31岁。主诉头晕目眩半个月,甚时如坐舟船,恶心呕吐。现症状:眩晕,后头痛,颈项强不敢转动,困倦,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肝肾精亏,痰饮上逆。治则:填精化饮。

处方:葛根20g,女贞子50g,山茱萸30g,熟地黄50g,半夏15g,泽泻20g,生白术30g,石菖蒲20g,黄芪50g,7剂,水煎服。

二诊:服方7剂,自述好转,现仅轻微眩晕,舌淡红苔白,脉弦。处方:上方加茯苓15g,7剂,水煎服。

三诊:服方7剂,眩晕大减,头不痛,头项可转动,舌红苔薄白。嘱患者继服上方10剂,随访此患者病情稳定。

【按语】

东汉张仲景已经认识到痰饮是眩晕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因脾阳受损运化失司,聚湿成痰,痰饮循经上犯清窍,发生眩晕,如《金匮要略》中之泽泻汤证。本案以头晕目眩,如坐舟船,恶心呕吐,困倦为辨证眼目,知为痰饮上逆,闭阻清阳所致,后头痛,颈项强不敢转动提示肝肾精亏。故治宜化饮升清,补肝肾精,首诊时,以泽泻汤(泽泻、生白术)加化痰之半夏,开窍之石菖蒲,补气升清之黄芪,补肝肾精之熟地黄、山茱萸、女贞子,疏经之葛根。药后即见效机,再诊则又加入茯苓淡渗中焦。

【病例2】

张某,男,47岁。体型肥胖,主诉头终日昏晕不清1周,伴困倦,头重如裹,目干涩,排便难,舌淡红苔白腻,脉沉弦。

辨证:痰浊困阻,清阳不利。治则:运湿化痰,清利头目。

处方:半夏25g,生白术30g,天麻15g,银杏叶30g,生山楂30g,菊花20g,茯苓20g,陈皮15g,蔓荆子20g,10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10剂,头晕减轻,但仍觉头目不清,舌淡红苔白,脉沉滑。处方:上方加葛根25g,石菖蒲20g,又服10剂,诸症消失。

【按语】

半夏白术天麻汤为治风痰眩晕的常用方剂,其病缘于痰浊蔽阻清阳,加之肝风内动,风痰上扰清空所致。本案为素体痰湿内盛,痰浊困阻清阳则头晕、头重如裹,《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血中浊气盛则困倦,舌苔白腻亦是痰湿内盛的体现。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方内半夏燥湿降逆化痰,天麻升清降浊定风除眩,二药为治风痰眩晕之主药,陈皮、茯苓健脾利湿,银杏叶、生山楂、利湿化浊,除血中浊气,菊花入血发散血中浊气,蔓荆子利湿浊、祛风气。

【病例3】

张某,男,50岁。主诉头晕,头痛1年。伴腰膝酸软,行路不稳,健忘,视疲劳,时心悸,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

辨证:肝肾精血不足。治则:补肝血,填肾精。

处方:枸杞子30g,菊花20g,川芎25g,熟地黄50g,山茱萸20g,山药20g,牡丹皮15g,茯苓15g,远志20g,葛根20g,何首乌50g,7剂,水煎服。

二诊:服方7剂,头晕减轻,仍头痛,腰膝酸软。处方:上方加杜仲30g,荜茇30g,7剂,水煎服。

三诊:服方7剂,患者自诉上述症状均减轻,偶尔颜面发热感,夜半后易醒。处方:上方加磁石30g,珍珠母30g。后又服方7剂,得以痊愈。

【按语】

本例是以肝肾经血不足,不能充养于头,故头晕,头痛,健忘;肝开窍于目,肝血虚不能上濡于目,故两目干涩,视疲劳;肾主腰膝,肾精亏损则腰膝酸软,步态不稳;因肝藏血,心主血,心肝血虚常互为因果,血不养心,则见心悸。首诊时仿杞菊地黄丸之制,改丸为汤,加养血之首乌,化痰开窍之远志,疏经之葛根,活血行气之川芎,使本方补而不滞。二诊时,头痛加温经祛风散寒止痛,善治头风的荜茇;腰膝酸软加补肝肾,强腰膝的杜仲。三诊,颜面发热,夜半惊醒为血虚有热,热扰心神所致,故加磁石、珍珠母以潜镇摄纳。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而异各异用。肝肾精血关系密切,若肾精充足,则肝血亦旺,若肾精亏虚,必导致肝血不足,所以欲养肝血,必滋肾精,肾精得充,则肝血自不伤,前人有“补肾即所以补肝”之说,道理就在于此。笔者在长期临证中常用杞菊地黄丸易汤加减,实践证明,本方对肝肾经血不足之眩晕确有良效。

【病例4】

于某,女,65岁。高血压病史10年,近半月以来头晕,胸痛,乏力,口苦,排便可,血压170/110mmHg,舌暗红苔薄黄,脉沉弦细。

辨证:风阳内动,肝火上炎。治则:平肝清热熄风。

处方:夏枯草50g,丹参10g,牛膝30g,生白芍20g,竹叶10g,黄芩15g,菊花20g,葛根15g,半夏15g,7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7剂,头晕好转,血压153/91mmHg,胸不痛,晨起口苦,舌暗红苔厚,脉细滑。处方:上方加通草20g,7剂,水煎服。

三诊:服上方7剂,血压130/70mmHg,目花,乏力。处方:上方加三七(碎)15g,生白术30g,7剂,水煎服。

四诊:诸症皆消失,嘱其继续服上方若干剂以善后,随访此患者病情稳定。

【按语】

《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风木之脏,凡阳气亢盛化火上炎,或阴血亏虚不能涵阳,阳气亢逆,皆可出现头晕目眩,统称风阳内动。但可分虚实两类,虚则属于阴虚阳亢,肝肾阴虚而致肝阳上亢,实则为肝郁化热生火而致肝火上炎。素体肝阳偏亢,急躁易怒,肝气亢逆,或精神抑郁,气有余便是火,化火生风,上犯巅顶,出现眩晕头胀等。本案中医诊断为眩晕,属于风阳内动,肝火上炎。火夹气血上行,气血逆乱,上扰头目,则头晕。肝经气血郁滞,则胸痛。肝经郁火,则口苦。经火耗气,则乏力。舌暗红为瘀滞之象,苔薄黄为经中郁火之象。治则以平肝清热熄风为主,方中重用夏枯草,清降肝经实火,切中病情。丹参、牛膝配伍既活血又降火,多用于经中血瘀,气血逆乱。竹叶、黄芩清上焦经脉之火。菊花可入肝经,既能疏肝又能泻肝,降气降火,且不伤正气。肝火上炎之眩晕,肝阴亦多亏耗,故补肝阴润肝燥须与清肝火之药相配伍,本例用生白芍即为此意。

【病例5】

葛某,女,57岁。头晕2年余,加重3日。天热时亦加重,平素血压偏低,伴枕部麻木,时手足麻木。糖尿病史5年。舌淡红苔白厚,脉沉细。

辨证:气虚血瘀,清阳不升。治则:益气升阳,通瘀。

处方:山茱萸25g,土鳖虫15g,地龙15g,川芎20g,葛根25g,女贞子30g,黄芪30g,生薏苡仁30g,生白芍30g,14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14剂,诸症均有所减轻,手心热,舌淡红齿痕苔白厚,脉沉细。处方:上方加竹叶15g,生白术30g,14剂,水煎服。

三诊:服上方14剂,血压140/90mmHg,舌淡苔白,脉沉细。处方:上方减黄芪、葛根,加牛膝30g,14剂,水煎服。

四诊:服上方14剂,头已不晕,但仍自觉头目不清,昏困感,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处方:银杏叶25g,生山楂30g,桃仁10g,地龙15g,土鳖虫15g,生薏苡仁20g,天麻20g,石菖蒲15g,牛膝30g,吴茱萸10g,葛根20g,山茱萸25g,7剂,水煎服,以疏利血脉。

【按语】

《难经》谓:“气者煦之,血者濡之。”是对气血功能的高度概括。若素体气血不足;或久病耗伤气血;或中焦脾胃虚弱不能化生气血;以上诸多因素皆可使气血不足,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脑失所养,发生眩晕。《灵枢·口问篇》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其病机属于此类眩晕。本案即属气虚清阳不升,而出现上述一系列症状。气虚清阳不升则头晕。精血不足失于濡养则头枕部麻木。络脉瘀滞则手足时麻木。气分湿郁则舌苔白厚。用补气活血,填精祛湿之法以治之。方中山茱萸、女贞子归肝、肾经,填补肝肾精血,并能涩精,使已补精血不至迅速流失。黄芪、葛根配伍以益气升阳,清阳得升则眩晕即止。土鳖虫、地龙通络逐瘀。川芎通经活血行气。生薏苡仁清气分湿郁。二诊,心经有热则手心热,加竹叶清利心经之火。生白术运湿以加大祛湿之力。三诊、四诊,头晕,头麻皆有显效,但自觉头目不清,昏困感为病久血行不畅,血脉不利,瘀血阻滞,生痰生瘀,湿浊蒙蔽清窍。若继续用原方填精益气升阳有余,活血祛瘀,熄风化痰则嫌不足,故后方用银杏叶、生山楂活血消积祛瘀,疏利血脉,清利头目。桃仁、地龙、土鳖虫通络逐瘀。生薏苡仁祛湿;石菖蒲化湿醒神开窍。天麻通络化痰,适用于虚风内动,风痰上扰。

【病例6】

屈某,男,43岁。高血压病史1年,天热时头晕,得凉则解,时头胀痛,口干,健忘,心烦易怒,血压160/110mmHg,舌嫩红苔薄黄,脉沉细。

辨证:阴虚火旺,肝阳上亢。治则:清热养阴,平肝潜阳。

处方:寒水石20g,地龙15g,牛膝50g,杏仁15g,竹叶15g,沙参30g,生白芍30g,香附20g,杜仲25g,7剂,水煎服。

二诊:服方7剂,头不胀,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处方:上方减寒水石,加菊花20g,黄精30g,益母草30g,豨莶草20g,7剂,水煎服。

三诊:服方7剂,头略晕,舌淡苔白,脉沉细。处方:上方加羌活3g,7剂,水煎服。

四诊:服方7剂,头已不晕,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处方:上方加草决明15g。连续服方28剂,诸症皆消失,一切恢复正常,随访此病人病情稳定。

【按语】

素体阳盛,或恼怒焦虑,气郁化火,灼伤肝阴,阴不制阳,或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以致肝阳化风,肝风内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本例头晕,头胀痛,口干,健忘,急躁易怒,舌嫩红苔薄黄,脉沉细,据此脉证辨证为阴虚火旺,肝阳上亢,治疗须清热养阴,平肝潜阳。方中寒水石清经中郁火。火多伤血成瘀,故加地龙逐瘀通络。牛膝、杜仲补肝肾,且牛膝可引火下行。杏仁降利上逆之气火。竹叶清热除烦;沙参养阴生津。肝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故用生白芍补血养阴;肝体阴而用阳,性喜疏泄条达而恶抑郁,故用香附疏理肝气。二诊,头已不胀,故减去重镇的寒水石,加可疏散清肝,降气降火的菊花;豨莶草清降肝经郁火;黄精补肝血。三诊、四诊,加清肝降泻不伤阴气的草决明切合此时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的病机。

【病例7】

战某,女,69岁。主诉眩晕1年,时轻时重,起立时加重,目花,手微颤,双下肢无力,四肢不温,血压:140/90mmHg,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辨证:肾精亏损。治则:益肾填精。

处方:熟地黄30g,山药20g,石斛20g,麦冬15g,五味子5g,石菖蒲15g,远志15g,泽泻20g,生白术20g,续断20g,杜仲25g,桑寄生25g,巴戟天5g,肉桂10g,牛膝30g,7剂,水煎服。

二诊:服方7剂,眩轻,仍晕,血压:140/70mmHg,舌淡苔白,脉滑。处方:上方加地龙5g,7剂,水煎服。

三诊:服方7剂,偶尔头晕,右手颤,乏力。处方:上方加木瓜30g,银杏叶20g,生山楂30g,7剂,水煎服。

四诊:服方7剂,眩晕未再发作,诸症皆除,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数。处方:上方减巴戟天,加菊花20g,7剂,水煎服。

【按语】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藏精生髓,有充养骨骼,滋生脑髓的作用,故骨脑的生长发育与其功能的活动,取决于“肾精”的盛衰。《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精化气,气分阴阳,肾精亏损之眩晕可分为偏阴虚,偏阳虚两个方面。此例即属肾精亏损,偏于阳虚,故以益肾填精,温阳化痰开窍之法,用地黄饮子加味投之,果然其效如鼓应桴。方用甘温的熟地黄与酸温的山茱萸相配,补肾填精;巴戟天、肉桂温肾助阳,引火归原;汪昂谓“火归水中,水生木,盖用桂附干地黄山萸等,补肾药中引火归原水火既济而内风自熄。”石斛、麦冬、五味子滋阴敛液,壮水以济火。石菖蒲、远志与泽泻、生白术合用,功能化痰开窍。续断、杜仲、桑寄生补肝肾、强腰膝。服方7剂,眩轻,仍晕,精亏日久必有络脉瘀滞,故加入地龙通络化瘀。又服方7剂,只是偶尔头晕,手颤为痰浊阻滞血脉经脉失养,故用木瓜和畅血脉,舒筋活络;生山楂、银杏叶祛血中浊气。再服7剂,诸症消失,加疏肝且较平和的菊花。

【病例8】

周某,女,42岁。高血压病史3年,10日前血压突然升高,当时血压180/110mmHg,此后出现头晕,头胀,甚时如坐舟车,恶心呕吐,现血压140/90mmHg,舌淡苔白稍厚,脉细。

辨证:风痰上扰。

治则:燥湿化痰,平肝息风。

处方:半夏20g,泽泻20g,生白术30g,丹参15g,茯苓15g,天麻20g,甘草15g,7剂,水煎服。

二诊:服方7剂,头已不胀,眩晕略清,行路急时头晕,乏力,血压130/85mmHg,舌淡红苔白,脉细。处方:上方加地龙15g,远志15g,7剂,水煎服。

三诊:服方7剂,头已不晕,血压已平稳,舌淡红苔白,脉细。处方:上方减泽泻加桂枝10g,嘱患者继服上方7剂以善后。

同类推荐
  • 中医学第二版

    中医学第二版

    本书内容包括: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针灸、中医临床常见病五章。
  • (便携式)金匮要略学习记忆手册

    (便携式)金匮要略学习记忆手册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千百年来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是每位研习中医者的必读之书,是造就中医名家的奠基石。当前,“读经典,做临床”已成为中医界的共识。实践证明,掌握经典的原理和要点,对于提高临床能力和疗效有很大的裨益。所以,学习好《金匮要略》就显得十分重要。以此为动因,我们编写了《金匮要略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一书,希望给学习者些许帮助。本书的编写以“简要、实用”为宗旨。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临床意义大、涉及主要考核点为标准,选取《金匮要略》原文200余条。
  • CCU手册

    CCU手册

    CCU医务人员面对的是危重心脏病患者,承担着比其他心内科医务人员更大的责任和更繁重的工作,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一肩挑,是一项高风险但却是有成就感的工作。如何合理利用CCU资源?如何培养合格的CCU医务人员?如何保障CCU舒适、安静的环境?如何做好宣教和沟通工作?如何管理和使用好CCU的相关仪器设备?如何解读各种信息和参数?如何高效、有序地按照诊疗规范开展工作?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书主要论及CCU的环境支撑、CCU常见的相关问题、CCU常用的相关药物、CCU的常用操作技术和CCU收治常见疾病的监护治疗等。
  • 医学破译博览

    医学破译博览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使孩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本丛书,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疾病是生物最可怕的天敌,从生物诞生以来就与疾病进行着殊死的抗争。因此而诞生了医学,为了抗衡疾病的侵扰。而医学的发展在于对人体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随着对人体认识的更为全面,许多人体现象都可以有了科学的解释,并且对于人体的预防和保健都有了更好的帮助。
热门推荐
  • 微微一笑:栀子花开为妮痴

    微微一笑:栀子花开为妮痴

    《梦游江湖》的世界里,当PK榜第二高手[栀子枝头]偶遇八卦小闺蜜[雷神妮妮],当腹黑校草恋上呆萌小学妹。两人现实相识游戏相恋,却不知道TA竟是TA。。。有道是“有朝一日两相知,栀子花开为妮痴!”
  • 金主他又梦游了

    金主他又梦游了

    娱记最新爆料:某影后恶名昭彰,迫害亲人,横刀夺爱,被包养上位……某影后在镜头面前黯然噙泪,众人:好大一朵盛世白莲……为证清白,某影后甩下协议书:离婚!秦深冷哼:离婚是不可能离婚的……“乖,有事到我被窝里说……”
  • 去年夏天和你在一起的女孩是谁(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去年夏天和你在一起的女孩是谁(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我”的好朋友发条在一次天台打架之后,因为一种先天性心胸淋巴增生的疾病,猝死,“我”开始追随发条收藏的两张照片中的少女,去发条的老家蒲城寻找谜团,先后遇到了乡村医疗站的护士小眉,和学校的舞蹈老师小蛮,意乱情迷还是谜团扑朔迷离,一堆堆怪事接踵而至,而至于去蒲城寻找那个女诗人的初衷,已经被这个乡村的迷雾笼罩,夜晚的山岗,“我”孤独地躺在一个马蹄莲型的浴缸里,有时疾病是否也是一种信仰?作品语言简练、善于用独具隐喻的细节来营造孤立迷幻的氛围,平静的笔触推动叙事展开,勾勒出作品的独特主题。
  • 神梦大界

    神梦大界

    什么是真实,什么是梦幻?倘若有一天你突然发现现有的人生不过是一场虚无的梦,而这整个世界不过是一个梦境罢了,你该如何自处?是继续深陷沉沦其中,还是开启醒悟超脱之路?无数真实的梦境颠覆你的想象,追寻真理的王者之路永不停歇!我叫方一,踏梦而至!
  • 惊世异闻录

    惊世异闻录

    蟠龙古镇的宝珠与皇坟两山下有一处千年古墓,在墓中隐藏着怎样的故事?遗传千年的秘法,埋藏千年的秘密,守护千年的宝藏……千年之前,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众主角将回到那座谜样的古墓里,探索一段惊世骇俗的异闻……
  • 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本书是一本指导家长和老师如何让孩子摆脱面临的各种压力的指导书,作者在书中指出当今的孩子面临着学习、身体、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但最严重的压力还是来自心理方面。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要培养孩子健全身心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孩子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有了强大的内心才能轻松的面对一切压力。
  • 吾名为王

    吾名为王

    剑与扇的速度都快到极致,这平淡多年的竹林也被毁了一片。又一阵翠绿的竹叶雨飘落,冰冷的剑光直逼少女心口,铁打的扇子也紧贴少年脖子。
  • 与偕

    与偕

    你遇见爱情时是什么样子?他可能是你的光;可能是你的避风港;也可能是你偶尔畅想未来时,不断退让的例外。但爱情总是脆弱的,也总是最让人可惜的。梧桐和俞栖怀;言森和清赋;青溪和田准星……回廊之处曾经留下了多少令人刻骨相思的痕迹,而今独倚回廊,只有天边落月孤独相伴。他们的故事里,会不会也有你的影子?人间永远有秦火焚不尽的诗书,法钵罩不住的柔情。希望这本《与偕》,能得你喜欢。
  • 元曲集(下)

    元曲集(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柯南之马丁尼

    柯南之马丁尼

    “对不起,真夜同学,那个座位有同学坐了,你......你看能不能换一个地方坐?”毛利兰鼓起勇气,向橘真夜发出请求。“可以啊。”“诶?”“因为是兰酱的要求啊!”“我们共用一个书桌也不是不行呢。”小兰慌了......变百,单女主(志保)。小白文,无存档脑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