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3.古希腊文明
爱琴海上流传着许多令人魂牵梦绕的美妙故事,神秘的面纱被揭开了,原来,西方人所情有独钟的希腊文 终于有一天,明拥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曲——爱琴文明,西方的文明乐章从此开始奏响。和世界上许多失落的古老文明一样,曾经存在过的史实总是和千奇百怪的神话交织在一起,让人无法分辨真伪。
正如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型塑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文明一样,爱琴海赋予了希腊文明独特的气质。但是,直到3000年后的一天,这段遥远的文明才从神话里走出来,成为一个轰动世界的伟大发现。
西方文明的母亲——爱情海
爱琴海位于地中海的东北角,介于小亚细亚半岛和希腊半岛之间,远远观看,她就像一个哑铃套在辽阔的地中海里,碧波万顷的海面上,岛屿星罗棋布,大大小小有500多个。最大的岛屿是爱琴海南端的克里特岛,奇妙的是,克里特岛北部的基克拉迪群岛分布得错落有致,宛如过河踩踏的小石头,巧妙地将希腊和小亚细亚联系起来。与克里特岛隔海相望的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埃及,通过地中海它们便可以自由地沟通交流,而它仿佛是横卧海中的一块跳板,再将埃及文明传播到希腊半岛上。其实,爱琴海和众多的岛屿就像是连接亚、非、欧文明的纽带一样,是一个开放的接收者和传播者。
爱琴海区域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希腊半岛,岛上山多地少,没有流淌的大河,也没有肥沃的大平原,因此不利于大规模的农业发展,只能在平缓的山坡种植葡萄、橄榄和一些谷物;交通也因群山的阻隔而不便利。但是希腊却有许多天然的优良海港,面对碧海蓝天,古希腊人被大自然的美妙深深吸引着,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也由航海开始。诚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里气候温和宜人,降水充沛,辽阔的海洋是他们生存的广阔舞台,数不清的小岛会给出航的水手加添安全感。这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心胸开阔、见识广博、推崇理性、勇于冒险,人人追求出类拔萃,文明气质自然而然与大河大陆文明迥然不同。与生俱来的开放吸纳姿态提高了文明的起点,在东方丰富的文化遗产基础上,西方的源头文明充满活力。
神话、梦想与真实
爱琴文明的发现源自一个孩子对神话故事的坚信不疑和不懈追寻,他就是被尊为“希腊史前考古学的缔造者”的施里曼。
施里曼出生在德国北部的一个小城,家境贫寒,父亲是一位牧师,对久远的历史极有兴趣,常常绘声绘色地给他讲述远古的故事。天真好奇的小施里曼听得津津有味,把每一个故事情节、每一个英雄人物都牢记在头脑中。公元1829年,父亲送给他一本《世界史图解》作为圣诞礼物,他兴奋极了,立即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当看到一幅有关特洛伊城被毁的图画时,他想起了父亲曾经讲过的故事……
寻找特洛伊的梦想早已植根在施里曼幼小的心灵中,虽然后来的生活很艰辛,但他从未放弃梦想,工作之余,他充分利用时间刻苦自学,两年之内便掌握了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六门语言。他的工作业绩非常突出,因此很快得到提升,后来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在商业界赫赫有名。到1868年,施里曼已经拥有百万资产,精通15种语言,他决定实现埋藏心底的梦。他以荷马史诗为导航,全身心地投入寻找特洛伊的旅程中。
施里曼带着思古之幽情先后游览了荷马的故乡伊塔克岛、迈锡尼等地,在观察地理特征之后,根据史诗的记载加以推测,他认定希萨尔里克就是传说中的特洛伊。公元1870年,他开始雇佣工人挖掘探索,起初发掘出的遗迹很令人失望,不过,这并没有消退施里曼的热情。公元1873年,施里曼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巨大的建筑物,他断定这就是特洛伊的宫殿;随后又奇迹般地发现了一批宝藏,有精美的王冠、金手镯,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金制饰品。证据确凿之后,施里曼激动地向世人宣布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城已经找到了。
4年后,施里曼雄心勃勃地来到迈锡尼,决心挖掘阿伽门农的坟墓。这一次他又以一个作家的记述为蓝本,这位作家曾经在公元2世纪游览过迈锡尼的遗址。果然,议会场所很快被挖掘出来,进而又发现大量的黄金制品。一座座古墓、一具具曾在特洛伊战斗过的英雄们的尸骨,使过去的神话变成了历史。施里曼的执着追求奏响了发现爱琴文明的雄壮序曲,为后来的考古学家们铺设一条光明大道。虽然他的判断与后来的考古研究成果有些出入,但他在探索希腊史前文明上具有十分重要的贡献。
伟大发现
当施里曼将迈锡尼文明呈现在人们面前时,热爱古物研究的英国学者伊文斯被深深吸引了,他亲自拜访了施里曼,观看了在迈锡尼发掘的宝物。他仔细端详着这些黄金器物,令他迷惑的是,这些文物在风格上似乎不像是希腊本土的,那么,到底是从哪里传入的?伊文斯思索着,探寻迈锡尼文明之源成为他的追求目标。
伊文斯从小就受父亲收藏钻研古文物的文化熏陶,长大后受到良好的正规教育,曾在牛津大学学习历史,为以后的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为破解迈锡尼文明之源,他决定深入钻研已出土的宝物。
公元1882年的一天,亚瑟·伊文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遇到了一些古老的印章和陶片,其中有一些来自克里特的三边和四边形的小石头,上面雕刻着似乎属于象形文字系统的符号,印章上还有章鱼的图案。伊文思敏锐地注意到,这些和他以往见到的文物非常不同,似乎是一个来自海洋文明的符号。此后发现的种种线索将他的思维引向了克里特岛北海岸那片传说中的王国旧址,他似乎听到了一个尘封几千年的未知文明向他发出召唤。
公元1900年,伊文斯根据线索来到了克里特岛,在那里他发掘出了一片古老建筑的遗址,这正是传说中藏着凶暴牛怪的迷宫原型——米诺斯王宫。被伊文斯发现的宫殿废墟正是当年的米诺斯王宫遗址。
公元前2000年前后,克里特岛发展到青铜器全盛时期时,米诺斯王统一了全岛,并以岛北的克诺索斯城为中心建立了国家,克里特岛的文明在此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学者们称这个建立在克诺索斯的王朝为米诺斯王朝,王国的宫殿遗址位于克岛中部的北岸,也称克诺索斯王宫。以它为代表的克里特文明与希腊本土的迈锡尼文明组成了希腊青铜文明的最高成就,并被统称为爱琴文明。
克里特岛上的高度文明
伊文斯在遗址里发现了以人物形象为主题的壁画,它们和埃及古墓中爱琴海居民的形象很相似,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克里特与埃及之间有着很密切的贸易往来。由于与古埃及王朝的联系有着可以查证的各种线索,考古学家们便根据遗址中的埃及文物来确定克里特文明的各期年代,并据此将其发展历程分成了四个时期,它们分别是:前王宫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古王宫时期(约公元前2000年~前1700年)、新王宫时期(约公元前1700年~前1450或前1380年)和后王宫时期(约公元前1450或前1380年~前1100年)。
在古王宫时期,克里特岛的中部和东部出现了最初的国家,其中有克诺索斯、法埃斯特、马里亚、古尔尼亚、菲拉卡斯特罗和札克罗等。大概在古王宫末期,克里特岛上出现了欧洲地区最早的文字。它们开始时是图形状的象形文字,后来字体逐渐简化为线形体,并向音节符号演进。人们称它们为线形文字A,至今仍未被解读。
新王宫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繁荣的年代,各种特色产品远销海外,与周围的各处陆地居民进行着贸易往来。克里特岛的主要农产品是谷物、橄榄和葡萄,盛产橄榄油和葡萄酒。这里的造船技术非常发达,传说中米诺斯王曾拥有强大的海军和海上霸权,看来并非虚言。克里特人拥有高超的制陶工艺,彩陶和蛋壳陶尤为突出,陶器上的图案着重表现自然花草和海洋生物,许多以章鱼、海星、贝壳为主题的图案都是克里特的特有文化现象。这里还有发达的金属制作工艺,出产的青铜匕首和金银日用器物、工艺品都非常精美。人们对女神和蛇似乎极为崇拜,克里特岛的许多神殿里和印章上都有持蛇女神的形象。岛上曾出土黏土制作的和牙雕的女神像,她们双手持蛇或者让蛇绕在手臂上,栩栩如生,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爱琴文明伴随着一次次诱人的考古发掘逐渐浮出水面,面目越来越清晰,最终以完整的姿态登堂入室。由于它由两个重要的文明遗址构成,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西方文明的起源问题更加明朗,而这一切都受惠于对神话故事笃信不疑的施里曼和对疑问不懈追索的伊文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