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冷静,要冷静,出奇地冷静,这是你开的宴会,你必须冷静些。”
他一边不停地重复这几句话,一边用双眼继续瞪着镜子里的自己。我发现他的脸容正在变化。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直,脸部肌肉开始绷紧,醉醺醺的样子也不见了。整个表演过程可能长达5分钟,但是,作为一个曾在报刊行业工作过的人,特别是作为一个有机会目睹许多醉鬼的警察部门专访记者,我还从未见过有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由醉鬼变成正常人。由于不想让他知道我在观察,我于是匆匆走向浴室。再次回到餐厅时,我发现主人坐在桌子的首席,尽管脸上仍然有些红潮,但从整个表情看已经很清醒了。宴会结束时,他还对自己的新计划进行了非常生动而令人信服的描绘。后来,没过多久,我对潜意识思维的力量有了更深了解,这时,我才理解这门科学为何能将显然醉醺醺的酒鬼变成头脑冷静的主人。
……………………………………
“镜子技术”可以振奋精神
多年来,我一直将“镜子技术”讲给成千上万的人听,收效甚大。这些年,许多人前来找我,请我帮他们解决自身问题。这其中女士奇多,而所有女士几乎一讲到自己的遭遇就哭哭啼啼。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她们站到一面大穿衣镜前好好打量自己。我让她们盯着镜子里的眼睛看,然后告诉我看到了什么——爱哭鼻子的人还是角斗士?她们的哭声很快停止,而这些例子使我相信,通过镜子看自己形象的女士哭不出来。是自尊、羞愧还是对“女性是弱者”观念的否定使她们停止哭泣,这一点并不重要,不再流眼泪却始终是个事实。
许多伟大的演讲家、传教士、演员和政治家都长年运用这种“镜子技术”。根据德鲁·佩尔森描述,温斯顿·邱吉尔在每次发表重要演说前,必定先到镜子前演练一番。佩尔森还说,伍德罗·威尔逊也采取了同样方法。我称这种方法为“增压”法,即将发言者的潜意识力量一点点提升,从而使他出现在听众面前时,这些力量能够流向并感染他们。在快要演讲之前,利用镜子排练演讲,那一刻,你便对你自己、你的话语、你的音调、你面对观众时的情景描绘出了一幅画面,而这种画面很快便会变成现实。通过朝镜子里看,你可以极大振奋精神,而通过这种振奋状态,语言的力量和含义可以很快渗透到听众的潜意识思维中。
“镜子技术”为我们认识福音传教士比利·桑德的影响力和个人魅力提供了线索。我在比利·桑德处于事业鼎盛时期时认识了他,经常听他布道,但在那些日子里,我对这种“精神原料”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于是便对他怎么像吉普西·史密斯和另一些伟大的福音传教士一样,能将人感化到那么令人吃惊的程度很是迷茫。
然而,现在我有证据表明,比利·桑德深谙“镜子技术”使用之道,这种证据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评论员埃里克·塞瓦雷德在1946年出版的《梦,并非脱缰的野马》中给出的。塞瓦雷德先生讲述了他作为一名年轻的报社记者,是怎样成功访问比利·桑德的。
“他把自己关在旅馆房间里,一只脚架在窗台上,专心致志地凝视着窗外。现在,他用双手牢牢地抓着梳妆台,对着镜子中的自己演说起来。”
……………………………………
能说服自己,才能说服他人
有位美国最优秀的保险推销员(他很早就接受了信念科学)对我说,如果不在镜子前面先把推销内容的介绍陈述一遍,他绝不会去拜访重要客户。他的销售成绩相当惊人。
每位推销员都听说这句话:“能说服自己,就能说服其他伙计。”此话不假。历史上每次伟大的群众运动,无论是宗教的还是军事的,都是由个人发起,对事业炽热的信念赋予他以力量,去改变无数人的信仰。不用学习心理学便知道,激情可以传染,而且可以在充满激情时轻易将它传播给其他人。“镜子技术”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人们可以强化对自身推销能力的信念,并由此强化激情的力量。
如果从本书中给出的科学角度看待“镜子技术”,它便是一种高明的手法,这种手法可以使潜意识思维的强大力量得以运用,去影响与你打交道的人。
无论知道与否,所有人都在推销某种东西——不是商品,就是个性、服务和思想。其实,一切人际关系都建立在推销这样那样东西的基础上,无论何时说服别人按我们的想法行事,我们都在从事这种活动。从法律上讲,合同或协议是在“意见一致”的基础上订立的,如果不能让别人设身处地替你想想,你就不能如愿以偿。但是,一旦双方在重点问题上达成一致,其他方面都会好办,而在点划线上签名不过是几分钟之后的事。
“大萧条”期间与许多企业和营销组织合作、帮他们扩展业务量时,我曾推荐这种“镜子技术”,取得了令人吃惊的效果。在一家馅饼制作公司,我在所有货车后门的内壁上都挂上一面镜子,当兼任司机的售货员打开车门搬运货物时,第一眼就能看到镜子。我总是告诫所有人在拜访客户之前,先确定要卖多少馅饼给他,然后再在镜子前对自己说,这么多馅饼一定要让客户收下。有位司机告诉我,他好几个月都想将馅饼卖给一位饭店女老板,但她每次都拒绝购买。后来他决定试试“镜子技术”。那一天,他卖给她10块馅饼。给我讲这件事时,他平均每天已经卖给她15块馅饼了。
“镜子技术”用于保险公司、金融商行、橡胶工厂、汽车代理商、甜饼加工厂以及其他组织时非常有效。这些组织要么有推销员,要么既有推销员又有生产管理员。我的老办事机构为安全起见,必须进行一次彻底改造。我首先采用了这种技术,在办公室里屋(员工放帽子和外套的地方)放了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十分显眼,每个人进门或离开时都必须看到它。一开始我贴了一些纸条,上面写着“我们必胜”、“只要坚忍不拔,万事皆有可能”、“让我们证明自己的勇气”、“向世界证明我们没有屈服,然后再放手工作”、“你今天打算卖多少”之类的标语,还有许多其他口号。后来,我们又拿起肥皂,直接在镜面上写下标语。每天早上都有新口号出现,其唯一目的就是使员工相信:即便同行业的其他商行都在为维持生意而挣扎,仍然有生意可做。后来,这种做法又得到放大:我们拿来第二面镜子,靠在通往办公室的大门门框上,推销员离开办公室时,最后一眼看到的东西总是它。随后,我又把镜子放在所有推销员和经理桌子上的台历架旁,这样做带来了令人咋舌的效果:在“大萧条”最艰难的日子里,推销员们(我这里指所有推销员)两倍或三倍地提高了自身收入,此后,他们就一直取得进步。有许多人在最景气的时候,月收入可能都没有超过300美元,但现在平均每月已经有1000美元以上,而且已经好几年如此。对某些读者来说,这听起来未免不可思议,但却是事实。我的文件夹里有许多经理、推销员以及其他人写来的信,他们都证实了镜子手法的有效性。
……………………………………
“镜子技术”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