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思维——成长从“怀疑一切”开始
当今社会,任何人都必须树立主动学习和终生学习的理念,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就要求每一个青少年朋友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质疑思维,善于质疑、勤于发问,这样,你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受益终生。
凡事多问为什么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首先要怀疑,才能够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够解决问题,才能够发现新的问题。
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为了创造,就必须对前人的想法和做法加以怀疑,这样才能发现前人的不足之处,才能提出自己新的想法和做法。当我们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时,就说明我们对这件事情有了独立思考。
在生活实践中,青少年朋友大多有强烈的求知欲。但由于涉世未深,加之时间、文化水平、实践经验等各种条件的限制,所获知识往往真假参半,如果不加甄别地全盘相信,人云亦云,盲目付诸实践,就可能做错事。鲁迅先生说过,老年人常常怀疑许多真的东西,青年人往往相信许多假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遇事认真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杜绝盲从态度,坚持去伪存真,在努力求真中弘扬科学精神。
所谓质疑思维,就是对已有观点不盲目迷信而提出疑问的思维方式,它通过比较、挑剔、批判等手段,对想什么、怎么想和做什么、怎么做,作出合理的决断。不疑不决,不破不立,质疑是思维创新的前提。
可以说,质疑思维是许多新事物、新观念产生的开端,也是创造性思维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陶弘景是我国南北朝时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生有许多骄人的创造与独到的发明,其中关于蜾蠃秘密的揭示,解开了长期误传的谜团。
自然界,有一种细腰蜂名叫蜾蠃,传说它只是雄性,其后代是从菜地里偷来的一种名叫螟蛉的幼虫,经过自己精心抚养而成。从《诗经》开始,人们一直用“螟蛉”来形容假子、义子。陶弘景为了弄清真假,在查书无果的情况下,亲自去中探个究竟。他找到了一窝蜾蠃,用竹签细心挑开它们的窝,看到里面不但有衔来的螟蛉,还有几条小肉虫,同时发现蜾蠃也是雄雌成对的并进并出。第二天陶弘景又去观察,发现一条小肉虫将一条螟蛉已吃了一半。两天后再去看,窝里的螟蛉已被吃完,肉虫都变成了蛹。不久,蛹化成蜾蠃飞了。陶弘景恍然大悟:原来蜾蠃有自己的后代,螟蛉不过是被衔来给幼虫当粮食罢了。他感慨地说:“人贵自立。不管什么事情,不能人家怎么说就怎么信。最好亲自观察,认真弄清事情的真伪,绝不能人云亦云,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陶弘景这种不唯书、不泥古、只求真的可贵品格,是科学精神的精髓。
因此,青少年朋友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多问自己或他人为什么,秉持这种怀疑批判的精神,你才能去伪存真,才能真实获取知识。
不懂就要问,才能获得进步
现代教育提倡尊重学生对学问有质疑精神,反对“填鸭”和“满堂灌”,对于青少年朋友来说,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也应该主动询问,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老师把知识“喂”给你。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学习相同的内容,学习成绩好的一定是那个主动学习、主动发问的孩子,他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相反,学习成绩差的,一定是那个处处需要老师和家长指引和督促的孩子。事实上,学习效果与自主能力是成正比的。的确,任何一个人的才能,都不是凭空获得的,懂得主动求学、主动询问的人,才能不断获得进步。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一定要养成不懂就要问的习惯,这样,才能训练出自己的质疑思维能力,最终获得进步。这一点,先师孔子和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孔子一直被中华儿女尊称为“孔圣人”,他有弟子三千,并有《论语》传世。尽管孔子是个学识渊博的人,但他却一直很好学,并且常常“不耻下问”。
一次,孔子和弟子们去太庙祭祖。一进太庙,孔子就产生了很多疑问,于是,他就问这问那。
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
孔子听后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
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
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
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这就是孔子“不耻下问”的故事,一个学问如此渊博的人都谦逊于人,何况我们呢?
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那时侯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顿时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既然你们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青少年朋友们,你们也应该像孔子和孙中山一样,“为了学知识,不懂就要问”,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的中学多半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育,而学生们也习惯了依赖,所以,从现在起,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要马虎了事了,多问问他人吧。
如果你能养成凡事质疑的习惯,那么,你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还有助于离校后继续成长、成才。
敢于向权威挑战
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青少年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也体现一个人自主发展的标志。一个人只有具备犀利的目光,才能察觉出他人所不能察觉的问题,也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才能不为传统所束缚,有所创新。
我们知道,当今社会是一个创新型社会,只有那些有想法的人才会受到重视,他们的发展潜能才更大,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人的想法是与其命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的。因为人的想法是大脑的活动,人的行为受其支配。任何一个青少年,都要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敢于向权威挑战。
曾经有这样一则报道:
有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他对蜜蜂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观察,并发现,蜜蜂并不像科学家们所说的那样是用翅膀发音的,而是在翅膀的根部有一个发音器官。于是,他带着怀疑的态度,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了论文,因而,他获得了第18届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优秀科技项目创新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这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并敢于怀疑的青少年。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对事物有着自己的看法。青少年朋友也要和这名小学生一样敢于怀疑,因为真正有效的学习并不是死读书,而是自主的、探究性的、学以致用的。
在中国,人们一直有这样一个传统的观念,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为此,很多青少年朋友认为,学好知识就要听话,记住老师传授的知识即可。而实际上,高效率的学习必须是自主的,必须是探究性的。为此,你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自己敢于质疑的精神,在学习中勇于提出问题,敢于表现自己,敢于别出心裁,敢于挑战权威、挑战传统,从而养成想质疑、敢质疑、会质疑、乐质疑的良好习惯。
事实上,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已经不是儿童了,他们的自主意识相对于儿童来说更强,在学习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对于老师的话、书本上的知识在接受的同时,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全盘接受,他们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有时候会产生质疑,并试图找出正确的答案。因此,在学习时,如果你有疑问,就要大胆地提出来,这是勤于思考的表现,这表明你有了初步的创新意识,产生了创新的冲动。
具体来说,需要你做到:
1.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动脑
思考是提出质疑、发现新问题的前提,许多非常成功的人,都是善于思考的。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现象的质疑产生了关于重力的思想。爱因斯坦通过对太阳的质疑产生了关于相对论的思想。爱迪生因为最爱向老师问“为什么”而成为伟大的发明家。一个只知记忆,不善思考,不敢质疑问难的学生并不是好学生,不会有创新能力,只能平平庸庸。所以,你要想让自己有所突破的话,就要多思考,例如,在做数学题的时候,你可以多寻找其他解决难题的方法。
2.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一个人具有想象力才敢于质疑,没有想象力的人就没有生机和活力。为此,你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遇到问题要敢于打破常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凡事没有标准答案,敢于提出不同的答案和见解,久而久之,你就能培养自己善于想象的习惯了。
古人说:“疑似之迹,不可不察。”“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对待一些问题,要善于质疑,要敢于挑战权威,这样,你才能真正获得知识。那些人云亦云、不敢提出问题的人,不仅仅会失去成功的机会和别人的赏识以及最后被别人认可的快乐。
好奇心促使你探索未知世界
人类拥有巨大的潜能,而这种潜能的激发,在很多时候都来自一种强烈的追求,这就是求知欲。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研究表明,人一旦对某活动产生了兴趣和热情,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由浓厚的认识兴趣所产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其实,这种对知识的好奇心也就是怀疑精神的一种体现。任何一个青少年,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你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在学习中,你也应该开发自己的好奇心,只有好奇心才会驱使你不断探索。一个人,如果连学习都需要别人推着前行,摆脱不了对别人的依赖,那么他将永远是一个弱者。
科学家丁肇中用6年时间读完了10年的课程,最终发现了“J粒子”,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学金的华人。记者问他:“你如此刻苦读书,不觉得很苦很累吗?”他回答:“不,不,不,一点儿也不,没有任何人强迫我这样做,正相反,我觉得很快活。因为有兴趣,我急于要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待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要探索的东西。”
在世界文学史上,莎士比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所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情让无数人动容。他毕生创作了37部戏剧。
莎士比亚7岁时就开始读书,但他并不喜欢那些古板的祈祷文,而偏爱那些用拉丁文写的历史故事。
每年的五月是莎士比亚最喜欢的时间,因为每到这时,就有戏班子演出,莎士比亚是他们的忠实粉丝,他总是如痴如醉地观看每一场演出,直到戏班子离开。
14岁那年,莎士比亚就结束了他的学校生活,他不得不出来谋生,他做过很多工作,在父亲的店铺里打过工,在码头做过货物搬运工,也做过售货员,但他发现,自己对这些工作一点儿兴趣也没有,实际上,这是因为在他的心中,对戏剧的热情一直没有减退。
后来,莎士比亚在戏院找到了一份打杂的工作,他的主要任务是看管那些有钱人的马车和衣帽,在后台为戏剧演员们服务,但就是这样,他已经很开心了,因为他可以直接接触到戏剧了。一有时间,他就看演员们排练,这里,成了他的戏剧学校。这里也孕育了一位名垂青史的戏剧大师。
1592年的新年,对于莎士比亚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他的剧本《亨利六世》在伦敦最大的三家剧场之一——玫瑰剧场上演,莎士比亚一炮而红。很快《理查三世》、《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相继上演。悲剧《哈姆雷特》的轰动效应,更使莎士比亚登上了艺术的顶峰。
莎士比亚为什么能在戏剧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可以说,是求知欲推动他不断学习、不断拼搏和努力的,最终,他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取得了人生的辉煌。
的确,求知欲是让我们产生学习兴趣的原动力,有了兴趣,才有无穷的动力使你在某个领域当中越钻越深。有了兴趣,才有勤奋,有了勤奋,才能成就辉煌和成功。
对于青少年朋友来说,也要挖掘自己的求知欲,当然,求知欲的获得来自于深刻的自我剖析。一个人,只有看清楚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能把自我剖析的手术刀插向心灵的深处,才能对心灵进行一番追问:我的缺点到底是什么?明天我将如何努力?哈佛有一句格言说得很好:一个目光敏锐,见识深刻的人,倘又能承认自己有局限性,那他离完人就不远了。
你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最大的无知就是盲从
每一个青少年朋友最终都会脱离父母长辈而走向社会,而真正的成熟是心理的成熟,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有质疑精神,不盲从。
在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名词叫路径依赖。路径依赖,又被译为路径依赖性,它所阐述的是一种惯性,即一旦进入某种路径后,就会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同样,一个人一旦作出了某种选择后,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惯性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一旦你走进去,你便很难走出来。
第一个使“路径依赖”理论声名远播的是道格拉斯·诺思,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道格拉斯·诺思于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路径依赖”理论被总结出来之后,人们把它广泛应用在选择和习惯的各个方面,其中就包括教育。我们先来看下面一个故事:
有五只猴子,它们被放到一个笼子里,在笼子的上方,主人放了一盘香蕉,众所周知,猴子是最爱吃香蕉的,看到香蕉,它们就伸手去拿,但此时主人会用水去教训“越界”的猴子,直到后来,再也没有一只猴子敢拿香蕉了。
再后来,主人再在这个笼子里放了一只新的猴子,并拿出一只老的猴子,新来的猴子不知这里的“规矩”,也伸手去拿香蕉,结果触怒了原来笼子里的四只猴子,于是它们代替人执行惩罚任务,把新来的猴子暴打一顿,直到它服从这里的“规矩”为止。
此人不断地将最初经历过水惩戒的猴子换出来,最后笼子里的猴子全是新的,但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去碰香蕉。
起初,猴子怕被新来的、不懂规矩的猴子牵连,不允许其他猴子去碰香蕉,这是合理的。但后来人和水惩戒都不再介入,而新来的猴子却固守着“不许拿香蕉”的制度不变,这就是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效应。
其实,人类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我们接受某个观念或某种行为模式后,便开始给自己设置条条框框,然后盲从于这种既定模式,却不想有所突破和创新。
自麦当劳创建以来,几乎集中了全部精力于如何扩张、如何发展壮大上,从董事长到普通员工,无不为麦当劳实现全国连锁乃至全球连锁而奋斗。为此,他们设计了快速服务系统,以保证汉堡包、奶昔、饮料等几种品种的供应,并规定了统一的作业程序,严格控制产品标准。虽然这种快速优质的服务在市场繁荣时期迅速拉拢了顾客,并深刻影响了美国人的饮食文化,但在萧条时期这种服务方式却暴露了巨大的弊端,那就是麦当劳仅重视自身的发展而忽略了顾客的需求,处处以大公司自居。
在更多的快餐店不断涌入、争分市场“蛋糕”的情况下,麦当劳的日子日趋艰难。这时,迈克尔·昆兰接任麦当劳的董事长一职,他意识到麦当劳的问题所在,对麦当劳以前的做法提出疑问,说:“公司上下所有的傲慢自大都必须丢弃。我们所坚持的美国价值观已经和现实不符,如此才使顾客弃我们而去。”他认为要用卓越的服务,给顾客一个美好的麦当劳消费体验,就必须改变一下传统的经营观念,不要认为在讲究服务效率的前提下,顾客只能接受纯麦当劳式的食品。
麦当劳1991年3月的内部刊物《管理通讯》的封面是迈克尔·昆兰的照片,他一手拿麦香鱼,另一只手拿生菜,这张照片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它在整个系统中却传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如果顾客要吃加生菜的麦香鱼,我们就该照做。“我们经历最大的一个改变是,我们愿意用顾客的眼光来挑战我们做的每件事,这样我们可以免受传统的束缚,改用策略性的思考。”于是,迈克尔·昆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灌输顾客关怀文化,实施提升服务计划,终于引导麦当劳走出了低谷,重新稳定了其全球快餐业霸主的地位。
该如何避免习以为常、不假思索的毛病?该如何养成遇事多思考、认识自己也认识别人的习惯?这就需要“质疑”,创造思维性的关键即在于此。
从现在起,请做个练习:列出一张单子看看自己的日常习惯,对其中的每种习惯提出质疑。不人云亦云,不盲从,你才能做自己,才能真正长大并成熟!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