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04700000010

第10章 阡陌纵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从“木”“本”“末”中寻找智慧的源头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凡木之属皆从木。

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末,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一粒小小的种子,埋入地下后,很快便从地下顶破地皮,长成幼苗。它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土壤之中,并从中吸收大量的营养,最后终于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它与人类共生存,保护着人类及其住所的安全;它为人类提供物品,用茂密的枝叶庇荫着人类。所以古人将树木当作神灵来崇拜。

“木”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木”字,就像一棵树,上部是茂盛的、往上的树枝,下部是扎向土里的树根,中间是树干。之后的小篆和楷书也都是在此基础之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可见,“木”的本义就是今天所说的“树”,是木本植物的通称;现在多用于指木材、木料或某些木制的器物。

在“木”字的字形中明显地表现出了树根与树枝,在“木”这个象形字的基础上,加入指事符号构成了关于树根与树梢的两个字:“本”与“末”。

“本”字是在象形字“木”的基础上,将指事符号一小点或一横加其下作为指事符号,以指明树根的位置所在。甲骨文中并没有“本”字,直到周代早期才在金文中出现了“本”字,这时的“本”字中竖的一部为主根,左右为支根,在支根的下端也用了肥笔(肥笔在金文里是常见的一种表示强调之义的线条)以强调根义。发展到小篆时,便把强调的那个肥笔取消了。后来的汉隶和现代的楷书便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末”字是在象形字“木”的基础上,将指事符号一小点或一横加其上而成,表示树梢的位置所在。同样,“末”字也是在春秋时期的金文中才出现的,与“本”相同,只是肥笔位于“木”之顶上而已。同样,“末”字发展到秦代小篆阶段,肥笔变作了一条横,为后来的隶书与楷书定了型。

从“木”、“本”、“末”三个字的发展源流看来,其中发挥作用的只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象征性符号。先民们用一种聪明的办法和手段,创造出了新字,同时也不忘展现新字的来源。虽然如今它们已经“各奔东西”了,但只要将其放在一起,它们那原来亲密的关系,还是可以一眼就看得出来。

汗滴“禾”下土,有耕耘才有收获

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原始农业是直接从采集业演化发展而来的。在上古的刀耕火种中,先民们最早种植的便是粟和水稻,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呈现出了“南稻北粟”的特点。古人对于赖以生存的事物总是格外关注,所以他们在对粟和水稻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之后,创造出了“禾”字。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禾”字,都像是一株成熟了的稻子的形状:秆、根、叶和沉甸甸勾头下垂的谷穗,生动形象。小篆中,叶和根开始变形。到了隶书中,“禾”字的形体讹变更大,两叶变成了“木”字的一横,两根则变成了撇和捺,沉甸甸的禾穗变成了禾顶上的一撇。于是,楷书相承隶书的形体,发展成为今天的字形。

由“禾”字的产生可知,“禾”的本义是成熟的谷子,引申义泛指谷类作物,特指谷类作物的幼苗和水稻的植株。“禾”是谷类植物的总称,但在秦汉以前,“禾”多指粟,即今小米,后世则多称稻为“禾”。在汉字中,凡从“禾”的字,都与农作物或农业活动有关,如秋、秀、种、租等。“禾”多是一年一熟,故“禾”有“年”义。早期的文字中“年”字与“禾”字在形体上区别不大,在甲骨卜辞里,“禾”、“年”二字也通用。

耕种作物的人总是希望可以遇到一个好年景,风调雨顺,好有个大丰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正如种田一样,必须经历播种、浇水、松土、除虫、耕耘……才能迎来金黄的秋收季节。如果我们将种子撒到土地上,就以为万事大吉,将一切都交给老天去处理,那么到最后只能收割到几根野草。在生活中,做一切事情都一样,与其把希望寄托在不可知的天命上,与其把成功托之于别人,不如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身的处境,用自己的努力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做人要有气节,不为五斗“米”放弃原则

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相传杜甫自幼聪慧,祖父杜审言十分喜爱他。一个黄昏,祖孙二人漫步田野,农夫正忙着收割,杜审言触景有感,便吟诗四句曰:“四个‘不’字颠倒颠,四个‘八’字紧相连,四个‘人’字不相见,一个‘十’字立中间。”杜甫沉思片刻,便说出了答案。原来,这首诗是个字谜,谜底为“米”字。

甲骨文中的“米”字,像散落的米粒之形,中间加一横主要是为了和沙粒、水滴相区别。甲骨学家罗振玉认为它是“像米粒琐碎纵横之状”,纯是象形。金文里没有“米”的独体字,发展到小篆阶段,“米”字上排和下排中间的两粒米已变成中间的一竖了,只在“十”字的四角有米了。在此基础上发展到汉隶时,“十”上的两粒米已变成“侧点”、“撇点”,“十”下的两粒米已变为“一撇”和“一捺”,与现代楷书中的“米”字已经没有多大的差别了。

“米”的本义是指去掉皮、壳的谷物,即五谷的子实,如小米、苞米、稻米等,但今天已用来特指稻米了。作为人类经常使用的粮食之一,凡从“米”的字大多与粮食有关,如籼、粒、粳、糠、粟等。后来又引申为像“米”一样碎小的东西,如虾米、花生米等。同时,因为“米”字由“八”、“十”、“八”三个字组成,所以古人把88岁称为“米寿”。

民以食为天,食以“米”为先。自食其力则自得其乐,若无力自食,受一点别人善意的恩惠似乎是可以接受的,却绝不可为了五斗米而放弃自己的原则。一句“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曾被许多仁人志士赏识,也激励了无数人为免受“嗟来之食”而奋发自强,这其中饱含了做人的气节和为人的骨气。

从当下做起,勿念“来”日方长

来,周所受瑞麦来麰(大麦)。一来二缝,像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生物学家认为,麦子原产于中亚细亚地带,远古时代,随着民族迁徙,麦子也传入我国中原。麦子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各种农作物中,麦子的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而“来”的意思是“由彼到此”,是“去”、“往”的反义词,而且是动词。二者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来”字却是因麦子而产生,而且本就是麦子的“麦”字。

早期的甲骨文中,“来”字中间一竖像麦秆,秆上两侧像是弯垂的麦叶,秆下向两边伸出的斜线是露出地面的根。较晚的甲骨文中,麦秆顶上增加了勾头下坠的麦穗形象。在周代早期出现的金文“来”字中,麦穗讹变为麦秆顶上一短横,在此时金文的基础上,“来”字的字形发展成了后来的小篆、隶书和楷书。

《说文解字·来部》云:“来,周所受瑞麦来麰(大麦)。一来二缝,像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来”的本义是指小麦,而且在先民的观念中,麦子是天赐给人们的粮食作物。“来”又指到来的“来”,引申义有时间的经过、将要、产生、大约等。后来多借用为来往之“来”,是由彼至此、由远及近的意思。

时间一天天地过,我们任由它来了又去,却始终无能为力。正如那首著名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所说,当我们心中有一个目标时,就别再老是想着来日方长,赶紧行动起来吧,就在现在,马上。

交友谨慎,如同“相”木识纹

相,省视也。从目,从木。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上古时代,草木繁茂,树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先民们要经常采集树上的果实来充饥,还要构木为巢、钻木取火,同时,树木又美化着他们的居住环境,因而,茂密的树林便成了先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在汉字中,“相”字的产生便与树木有关。

从古至今,“相”都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中的“相”,是上“目”下“木”结构,表示用眼睛仔细而呆呆地对树木察看之义。“相”字发展到周代中期,在金文中变成了左右结构,从此,“相”字的形体便基本固定了下来,发展为小篆,直到今天的楷书,就都是左“木”右“目”的结构了。《说文解字·木部》:“相,省视也。从目,从木。”可见,“相”的本义是指观察事物的外表以判断其优劣。许慎用“省视”来训释“相”,体现了先民们喜欢树木的心理,同时也说明了在他们看来,大地上的树木是非常值得看的,而且是百看不厌的。

“相”字最初指观察树木,后来观察的对象不断扩大,时、地、人、物无一不可相,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了人或事物的外观形貌的含义。除此之外,“相”的引申义还有很多,如“辅佐”、“扶助”、“治理”等义,古训诂学家孔颖达说:“相,助也,助君所以治民事,故相为治。”所以,古代辅佐帝王之人称为“相”。“相”有“模仿”之义,曲艺中源于民间的以语言为主要表演手段的喜剧性曲艺艺术“相声”中的“相”,便是此义。另外还有“交互”、“动作由双方来”之义。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首先是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这就如同看树首先要“相”木之纹一般。中国古人有云:“审其好恶,则长短可知也;观其交游,则其贤与不肖可察也。”想要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交往的是什么样的朋友便能知其大概。谨慎地选择朋友,别让那些有可能成为损友的人进入你的生活,要让那些有可能成为益友的人带给你明媚的阳光。

华、花:从华彩与美丽中探寻本源之美

华,木荣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中华民族”,一个充满了上下五千年历史沧桑感的词汇。中华民族开始形成时,其族称为“华”。汉朝以后,开始出现“中华”的族称。19世纪末,作为近代民族学术语的“民族”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也应运而生。那这个代表汉族的“华”字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甲骨文的“华”字,是一株繁花盛开的草木,中有株,下有根,旁有枝,上有花;充满了活力,既表示花开锦绣,又表示繁荣茂盛,真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金文中的“华”字形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后来的“华”字定了型。小篆中的“华”字,已经完全讹变,在那株繁花盛开的草木上加了一个“艹”。此后,便发展成了隶书和繁体字中的字形。之后,为了便于书写,才简化为现代楷书中的“华”字。“华”字后来引申出“繁盛”、“光彩”、“精华”、“有文采”、“头发花白”、“华年”、“美丽”、“富贵”等义。

“华”字的本义,便是“开花”,“华”也是“花”的本字。“花”字发展到小篆时期,字形仍然与“华”字相同。一直到了汉魏以后,人们才把花草的“华”简化为“花”,以“化”表音,以“艹”表意,变成了形声字。无论是“华”,还是“花”,其实都来源于一株植物,先民造字的创意,正体现了他们对于植物的图腾崇拜。

美好的事物总是会受到人们的追捧,何况是既代表繁荣茂盛,又代表美丽生机的草木,自然会成为先民们崇拜的对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未知的领域在不断地减少,那种发自内心的崇拜也在一点点地消失,这也算得上是一种悲哀吧。当心中不再有信仰,不再有英雄,奋斗的动力也就相应地减少了很多。

同类推荐
  • 秘境追踪

    秘境追踪

    本书内容包括:历代帝王之谜;影响后世的历史谜团;生命之谜;人类生命之谜;地球之谜;历史悬案;历史文化之谜等。
  •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集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集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的文化史。人类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其相关的文化空间,等等。
  • 宗教事务法规规章选编

    宗教事务法规规章选编

    本书收录《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登记办法》等国务院及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发的最新宗教方面的规定21个,对于规范宗教活动、管理宗教人员依法从事宗教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 中国传统文化原典选读

    中国传统文化原典选读

    本书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原典作为核心内容,选取了国学经典中最有代表性的十一部作品,从传播学的角度将文化原典产生的社会背景、各个时期的传承情况以及围绕经典重大问题研究的不同观点一一陈述,力求从全新的角度建构出文化经典学习的多维知识体系,以帮助读者更方便地领悟。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热门推荐
  • 快穿娱乐圈

    快穿娱乐圈

    穿成大明星身边的神兽,逆天改命,再创辉煌!
  • 天龙狂神

    天龙狂神

    刘狂,一位普通的迷茫青年。善良与邪恶交织在他身上。风骚与变态是他永恒的人格宣言。心界,一个黑暗与混乱、阴险与狡诈的世界。尔虞我诈是这里的谋生之道。弱肉强食是这里的生存法则。突然有一天,他们在这里相遇。且看他们怎样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怎样演绎出万书世界的一朵奇葩。
  • 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

    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驻武汉的日军第11军向以长沙为指挥中心的中国第九战区发起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三作战统称长沙会战,本书详细记录了1939~1941年的长沙会战,内容包括战前态势、战况总览、湘北狼烟和汨水悲歌。
  • 英雄联盟之无敌王者

    英雄联盟之无敌王者

    秦天,一个酷爱英雄联盟的高端玩家,因为一手高超的技术,与校花同居,开直播,创业,走向人生巅峰!
  • 过去的痛:梅·萨藤独居日记

    过去的痛:梅·萨藤独居日记

    梅·萨藤作为一位声誉卓著的作家,在诗歌、小说及非虚构领域均有建树,其中,日记构成了她写作中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本书收录了梅·萨藤的两本日记《过去的痛》(Recovering)与《梦里晴空》(AftertheStroke),她在书中坦诚地记载了人生中的两段艰难时期:66岁,一段多年的感情走到了尽头,此时她不仅深陷抑郁症的泥潭,还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但“打击唤醒了隐藏的力量”,她凭借坚韧的勇气继续阅读和写作、悉心打理自己的生活空间,最终以卓然之姿走出了困境。73岁,她不幸中风,却仍未被击倒,而是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汲取力量,深入思考自身与过去的关系,完成了一段精神与身体的康复之旅。
  • 降临在二次元

    降临在二次元

    穿梭到二次元世界,替鸣人,香克斯挡刀,替欧尔麦特传火。桐人:我刀光哥如今也落到了被抢人头的下场?御坂美琴:踢自动贩卖机可不是这么踢的,我给你示范一下!黑雪姬:不许碰我的小猪猪!哥杀:听说有人要抢我饭碗?……现实与二次元交接,未来又将发生什么?ps.简介略逗b,具体情况以书内为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霸道女总裁和小奶狗

    霸道女总裁和小奶狗

    小奶狗和霸道女总裁的小故事,咕噜咕噜(小声叭叭:希望我们可以原谅我拖更)
  • 宠妻至上:蜜爱百分百

    宠妻至上:蜜爱百分百

    男朋友结婚了,新娘却不是我!陆清晰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么狗血的剧情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不过男人这种生物还是宁缺勿滥的好。第一次见面,她喝醉酒还被下药,于是睡了这个看着相当顺眼的男人。欢好过后,当她要走人的时候,墨总裁两眼泪汪汪的看着她:“求负责。”陆清晰一身恶寒,淡定拂去胳膊上的鸡皮疙瘩,嫣然一笑:“我只是替身。”“你就是你,我独一无二的你。”墨翌琛一本正经。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它开始曾被人看作是年青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的社会现象,它不久便被评论界高度肯定,并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