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明朝宰相李东阳面见了王阳明,李东阳希望他能参加三年以后的考试,谈话间也给了王阳明极大的鼓励,他说道:“你今年意外落地,没有关系,你的文才出类拔萃,下次金榜题名,在文坛上叱咤风云,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不如你先试着写一篇《来科状元赋》怎么样?”
没有人会将这样一番对话当真,他们只是希望安慰一下王阳明,让他开心,借以笼络王华,稳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可没想到王阳明竟然真的依照题目现场做了一篇文章,在场的人读过这篇文章之后,脸上全部露出了既惊讶又赞许的神色。短短的时间内,一篇文章便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文中的内容却思路清晰,一点都不像临时写成,反而像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完成的,人们莫不惊叹,此人是个天才。王阳明这位状元之子,有着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潜力,未来的前程必定不可限量。而嫉妒他的人,则在私下里议论:“王阳明一定不会中状元,他太过于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时光的仰首间,有多少世事,能如清水滴石般地清透?又有多少故事,能书写完美的结局?生命中总有停靠的船和搁浅的岸,也有弯弯曲曲的路和高高低低的山。生命,最美的铭记,总是来自百转千回间。
王阳明的命运就如同一条曲折的小路,无法一马平川。科举之路还要继续,王阳明又开始了挑灯夜读的生活。长期的熬夜读书,让他的视力大不如前,越是看不清,他便离书本越近,离得越近,便越加看不清。
第一次科举落榜并没有打击王阳明的士气,光阴荏苒,转眼三年时间已过,又一次的科考等待着王阳明去挑战。
生命总是喜欢与人开玩笑,这一年是王阳明的本命年,人们都相信本命年会流年不利,需要在腰间系一条红绳辟邪,王阳明偏不信邪,确实也没必要信,因为王阳明生命中的玩笑,是人为造成的。嫉妒他才学的人在背地里动了手脚,生生地把他的才学打压了下去,王阳明再一次落榜了。
同行的好友们也与王阳明的境遇相同,名落孙山。大家都为自己的落榜唉声叹气,王阳明非但不难过,反而跑去安慰别人,他说:“世人都认为考试落榜是羞耻的,但是我觉得,由于考试的落榜而让自己动摇了心性和气节,丧失了勇气才是最可耻的。”
落榜的王阳明开始对自己二十年来的求学生涯进行了反省,他读书不少,却每一本都没有读精,所见所学大多也是一知半解。他渐渐悟出,做学问也像品茶,越品才越有味道。
王阳明的远见卓识和宽阔的心境让同行的考生敬佩,只是会试再一次落榜的事实却已经无法挽回,王阳明打点行囊,回到了余姚老家,从此对科考的兴致似乎淡了,反而爱上了吟诗作对。他在龙泉山寺庙中与志同道合的好友共同组建了一个诗社,名字就借着龙泉山的地理位置,叫作“龙泉诗社”。
人生纷繁复杂,归隐山林,是高人贤者的选择。或许这正如道家所说,高人贤者归隐山林的出世,正是为了更好地入世。人生苦短,功名权贵只是过眼云烟,三十年终化尘土,每个人扮演的角色,终要灰飞烟灭。
明代的诗社曾经风靡一时,甚至在政治舞台上也占有过一席之地,可是王阳明的诗社却与政治无关,只是单纯为了结交好友,游山玩水而已。
在龙泉诗社中,王阳明与友人们极尽风雅之能事,每日吟咏山川,纵情诗词。也正是在龙泉诗社中,王阳明结识了更多的好友,魏瀚便是其中之一。早年的魏瀚曾经做过官,却不似官场中人蝇营狗苟、满腹奸计,反而是个豪放热情的人,也许正是因此,才让他厌倦了功名,甘心归隐山林。王阳明与魏瀚年龄相差很多,脾气秉性却没有差别,两个人经常相约同游,在自然之中熏陶自己的诗兴。
这时的王阳明把视线投向了广阔精深的大自然,在人迹稀少的深山中寻找生命的力量,探寻世间的未知,并写出了大量流露隐逸情怀的优美诗篇。这些诗作是王阳明在放下科举的束缚之后的真情流露,展现了王阳明深厚的文学功底。一首接一首的好诗,让魏瀚都自叹不如。
在《四绝句》,王阳明这样写道:
人间酷暑避不得,
清风都在深山中。
池边一坐即三日,
忽见岩头碧树红。
在《化城寺六首》之一中,王阳明用寥寥数句,描绘了秋季化城寺的场景:
化城高住万山深,
楼阁凭空上界侵。
天外清秋度明月,
人间微雨结浮阴。
另一首《游牛峰寺四首》之三,则描绘出夜卧山崖,飞鸟同宿的画面:
偶寻春寺入层峰,曾到深疑是梦中。
飞鸟天边悬栈道,冯夷宿处有幽官。
溪头晚度千岩雨,海月凉飘万里风。
夜拥苍崖卧丹洞,山中亦自有王公。
一时间的不遂人愿,让王阳明拥有了冥想沉思的时间,或许就是这或长或短的“等一等”,成就了王阳明不受侵扰的成长。
“夜拥苍崖卧丹洞,山中亦自有王公。”这首诗的结尾用这样两句看似艰辛、实则心怀宽广的诗句作为结束,不难看出王阳明的心已经变得成熟、坚毅、豁达,足以应对未来的变幻莫测!
偶尔,王阳明也会流露出归隐山林的想法:“飞腾岂必皆伊吕,归去山田亦可耕”,但壮志未酬的他,不甘心被小小的科举制度打败,“乡里正需吾辈在,湖山不负此公来”,才真正表达了王阳明远大的志向。王阳明相信自己早晚会考中进士,甚至连状元都不在话下,一首《赠陈宗鲁》,才是他心情的真实写照:
学诗需学古,脱俗去陈言。
譬若千丈木,勿未藤蔓缠。
又如昆仑派,一泄成大川。
人言古今异,此语皆虚传。
吾苟得其意,今古何异焉?
子才良可进,望汝成圣贤。
学问乃余事,聊云子所偏。
面对着苍茫夜空,王阳明又一次展开一场自己和宇宙之间的对话。为什么父亲可以高中状元,自己却连个进士都中不上,难道自己真的不是这块料?明朝的进士已经太多了,可是又有几人真正为大明朝做出过贡献?更别提像王猛、刘基和于谦那样用兵如神。
似乎有一道天光闪现,王阳明头脑中的灵光随之一现——“我要学兵法。”
人生漫漫长途,人们无法改变很多事情,那是自然的规律在苍茫着人世的轮回,虽无力逆天,王阳明却并不甘心安于天命,他想要调整自己前行的方向。
自幼热爱的兵法,再一次给了王阳明亲切感,他向来便有排兵布阵的天赋,学习兵法似乎并不费什么力气。同会试备考时一样,王阳明对兵书同样拿出了挑灯夜读的热忱,他还制作了许多道具模型,就连做梦,都是与敌军在战场上斗智斗勇。一天傍晚,王阳明刚刚结束挑灯夜读,正准备上床睡觉,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打开门时,他发现外面竟然站着一个白衣飘飘、仙风道骨的老者。老者手中握着一柄寒光闪闪的尚方宝剑,送给了王阳明。王阳明打开剑鞘,看见宝剑上赫然刻着一行字:“威宁伯王越”,正在吃惊之时,王阳明忽然惊醒,原来一切只是一场梦。
这似乎是个神迹,王阳明梦醒后,回味梦中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仿佛真实发生过一样。想到此处,王阳明便告诉身边的人:“威宁伯嘱咐我统帅军队报效国家,将来必定会名垂青史。我以后一定要按照他的嘱咐行事。”
威宁伯王越是皇帝的亲属,却也曾经参加过科举,中得进士。关于威宁伯王越,还有一段被传得神乎其神的佳话。据说他当年参加殿试时,一阵狂风将他的试卷吹上了天,试卷已经答得差不多,无奈之下,考官只好又给了他一张试卷,让他重新答题。本以为这只是殿试中的小小插曲,没想到当年秋天,朝鲜使节来京进贡,竟然带来了王越当时殿试的试卷。朝鲜使节讲述,当时朝鲜国王正在上朝,天空中缓缓飘落一个物件,仔细一看,竟然是天朝的试卷。朝鲜国王不敢怠慢,便让使节带回了中国。
从此,王越声名大振,屡次以文官的身份带兵打仗,几乎没有败过。当他用奇兵收复了河套之后,大明朝的西部才终于得到安宁。
有了威宁伯王越的“指引”,王阳明封存很久的果核再一次派上了用场,每当有宾客来访,用果核布阵便成为王阳明与宾客之间的游戏。
可惜当时的明朝已经彻底沦入了重文轻武的怪圈,在明孝宗时代,还曾经一腔热血想要扫平北方,却遭到大臣们的极力劝阻。孝宗问:“皇太宗在位时,还频频出塞,我为什么不可以?”大臣们却认为,如今的上策是守国而不是进攻,从此,明朝的皇帝便再也没有了北伐的决心。
王阳明对兵法的热爱,并非来自于当军事家的梦想,他只是热爱兵法中蕴藏的权谋和思想。他这样点评《司马法》:“用兵之道,犹必以礼法相表里,文与武相左右。”也许有人嘲笑王阳明用儒道解释兵法太过书生气,但谁又能明白,“天下”之道,远非胜负那么简单。王阳明看清了一点,兵法,就是用来以暴制暴的利器。多年以后,当王阳明利用知行合一的心学屡出奇谋时,世人才终于知道,只有在正心上用力,在立志上用功,而非贪求权术,违背圣人之道,才能将心学运用得如此自如,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官场风烟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边云卷云舒,世事沧桑而变,往事如同过眼云烟。只有时光不老,走过无数个黑夜,头顶依然是星光灿烂,海阔天空时,明天依然是朝霞满天。三年的时间转眼又已过去,王阳明除了潜心研习兵法,也没有放弃辞章诗赋,以求早日进士及第。
一次读到朱晦庵的《朱子语类》,反复玩味之后,王阳明恍然大悟,难怪自己的求圣之路如此不顺,原来万事万物都要遵循它的发展规律,之后再融会贯通,最终才能让事物的道理和人的心境合二为一,否则就会背道而驰。
弘治十二年春天,28岁的王阳明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三次会试。这时已经没有多少人看好他,原因不仅是王阳明已经一连经历了两次失败,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同年参加科考的,还有鼎鼎大名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