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81800000021

第21章

《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遥指天边龙挂,曾云:“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其实,这其中便蕴含着鲲鹏沉潜高飞之道。

放眼古今中外,有很多沉潜蓄势、厚积薄发的故事。很多人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后,披荆斩棘,终于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用道家的智慧来解释,就是人要先学会沉潜,才能最终腾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便是深谙此道之人。

元末农民战争风起云涌,在几路起义军和较大的诸侯割据势力中,除四川明玉珍、浙东方国珍外,其余的领袖皆已称王、称帝。最早的徐寿辉,在彭莹玉等人的拥立下,于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称帝,国号天完。张士诚于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自称诚王,国号大周。

刘福通因韩山童被害,韩林儿下落不明之故,起兵数年未立“天子”,至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徐寿辉被部下陈友谅所杀,陈友谅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四川明玉珍闻讯,也自立为陇蜀王,一时间,九州岛大地,“王”、“帝”俯拾皆是。

此时只有朱元璋依然十分冷静,他明白要想最终夺得天下,目前掩藏锋芒、暂时沉潜,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他坚定地采纳了“缓称王”的建议。朱元璋成为一路起义军的领袖,始终不为“王”、“帝”名号所动,直到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才称吴王。至于称帝,那已是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的事情了。此时,天下局势已明朗,也就是说,朱元璋即便不称帝,也快是事实上的“帝”了。

与其他各路起义军迫不及待地称王的做法相比较,朱元璋的“缓称王”战略不可谓不高明。“缓称王”的根本目的,乃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独立反元的政治色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元朝对自己的关注程度,避免或大大减少了过早与元军主力及强劲诸侯军队决战的可能。这样,朱元璋就更有可能保存实力、积蓄力量,从而求得稳步发展了。以暂时的沉潜换取最终的成功,这正是朱元璋的过人之处。

所以,做人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根据外界形势的变化,灵活地保存实力,关键时刻再出手以赢得胜利。当我们面前困难重重,出头之日遥不可及时,何不学学朱元璋,暂时沉潜绝非沉沦,而是自强。

如果我们在困境中也能沉下气来,不被困境吓倒;在喧嚣中也能沉下心来,不被浮华迷惑,专心致志积聚力量,并抓住恰当的机会反弹向上,毫无疑问,我们就能成功。反之,总是随波浮沉,或者怨天尤人,注定就会被命运的风浪玩弄于股掌之间,直至精疲力竭。甘于沉下去,才可浮出来。

人生需要慢慢积淀,一个人想要最终获得一个圆满、成功、幸福的人生,一定需要一个成功势能积累的过程。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静下心来日积月累地积蓄力量,“博观而约取”,才能够“厚积而薄发”,从最低处获得成功。

毋纳不义之财,毋走不正之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声音使人听觉失灵,浓厚的杂味使人味觉受伤,纵情猎掠使人心思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所以,明智的人应该满足于基本的维持生存的事物,在感官的享乐和诱惑前止步,以免坠入欲望的圈套。

善于用物可以,但绝不可被物所用。但凡不是自己应得的,不论是万贯钱财还是蝇头小利都不能贪图,否则就会在与现实外物的博弈中落下风。

清代康熙年间,北京延寿寺街上书铺的店堂里,一个书生站在离账台不远的书架边看书。当账台前一位顾客付账时,不小心掉落了一枚铜钱。书生迅速地环顾了一下四周,把铜钱踩在了脚底,待那位顾客离开后,他把铜钱捡起来放进了自己的衣袋。

这一幕凑巧被店堂里的一位老翁看见。后来他走到书生旁边,与书生攀谈。书生告诉老翁自己叫范晓杰,父亲在国子监任助教,他本人在国子监已经读书多年。老翁和范晓杰聊了一会儿,就离开了书铺。

后来,范晓杰走上仕途,被选派到江苏常熟任县尉官职。他水陆兼程南下上任。到南京的第二天,先去上级衙门江宁府投帖,请求谒见上司。江苏巡抚收了他的名帖,却一直没有接见他。范晓杰在驿馆一等就等了十来天。

半月之后,他没见到巡抚,却等来了自己已被“革职”的消息,罪名是“贪钱”。

范晓杰大吃一惊,辩解说自己尚未到任,又怎会有贪污之举。他在江苏巡抚的衙门前不肯离去,护卫只好去向巡抚大人禀告。不久之后,护卫出来通传巡抚的原话:“范晓杰,你可还记得在延寿寺书铺捡到的那一枚铜钱?”

范晓杰顿时呆若木鸡。原来,当年他在书铺里遇到的那位老翁,正是私巡察访的巡抚大人汤斌。

因为一枚铜钱而断送了前途,这个范晓杰大概是乌纱帽丢得最糊涂的官员之一。不论钱财多少、利益大小,只要不是自己分内应得的福分,就不该碰也碰不得。不贪为宝,不应只是嘴巴上一句美言而已,更应成为人格与操守的一部分。无论人前人后,面对从天而降的横财,即便只是一个铜钱,也不应有贪恋之心,千万不要因身外之物而丢弃珍贵的操守。

声色货利是最能诱惑人、困住人的魔障。财富名利以及口腹之欲,常常让人们任性自欺而上当受骗,许多人都心甘情愿地跳入陷阱而不自知。这种时候,最忌短视,把目光放得长远,才不会因为一时得失葬送整个人生。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给他手下的人算过一笔账:老老实实地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这笔账算得颇有哲理,守住自己的“井”,不要觊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才也。”这是岳飞对千里马的称赞,在他看来:千里马食量大而不苟取,拒食不精不洁之物,力量充裕而不逞一时之能,称得上负重致远之才。人亦是如此,不义之财毋纳,不正之道毋走,才能肩负重任。

抓住症结,对症下药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庄子》

刘邦平定天下以后,开始论功封赏功臣。他向大臣们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是张良的功劳,应封三万户。”

张良连忙起身拜谢:“臣开始逃亡下邳,有幸与陛下相会,这是上天让臣跟随陛下。陛下用臣的计策,幸而时中。臣愿封留地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刘邦对张良的辞让很满意,就封他为留侯。接着又封赏了二十多位有功之臣。这时,其他的文臣武将日夜争功不停,弄得刘邦心烦意乱,寝食难安。

一天,刘邦在洛阳南宫从阁道望见几位将领坐在沙中窃窃私语,觉得奇怪,就问张良:“他们说什么?”

张良不安地说:“陛下难道不明白?他们在商量谋反的事呀!”

刘邦大惊失色:“天下刚刚安定,为什么要谋反?”

张良提醒刘邦道:“陛下起于布衣,是依靠这些武将取得天下。现在您是天子,所封的侯爵全是像萧何、曹参那样的同乡、故人和您所喜欢的,而您诛杀的尽是平生所愤恨的仇人。现今军吏计功,有功的不能普遍受封,许多人担心得不到封赏,又害怕您抓住他们的过失而诛杀他们,所以他们才打算铤而走险,聚众谋反……”

刘邦愁容满面,如坐针毡:“这……如何是好?”

张良说:“陛下不要担心,臣已经有了办法。”

“快说给朕听!”刘邦急不可耐。

“陛下平生最憎恨的而又是群臣所共知的人是谁?”

“当然是雍齿这个人。雍齿与我有旧仇,他污辱过我,只是因为他功劳大,朕才不忍杀他,这事群臣都知道……”

刘邦不假思索地告诉张良。

张良站起身,胸有成竹地说:“陛下,谋划就在此人身上!立即封赏雍齿,给群臣诸将摆个样子。像雍齿这样的仇人,陛下都能不计前怨,为他封功晋爵,别人还会有什么顾虑呢?他们必会心平气和,解除疑虑了!”

刘邦立即下令设置酒宴,召集文武百官,当众宣布命令,封雍齿为什方侯,接着又催促丞相、御史定功行封。

酒宴散后,大臣、将军欢天喜地,奔走相告:“雍齿都能封侯,我等还担心什么呢!”

抓住网纲撒网,网眼自然张开;抓住了树的根,枝叶自然会跟从。做事情一定要先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小矛盾便迎刃而解,这就是纲举目张。

张良让刘邦封雍齿而安定众将之心,实际上这条计策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为什么达到了“制胜”的效果呢?其原因就是张良太了解众将官的所思所想了,能够抓住症结,对症下药。雍齿是刘邦平时最憎恨的人,这样的人受封当然最有说服力。所以,雍齿被封侯后,众将心里的顾忌也就没有了。

在关键的地方下工夫,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一个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从问题本身出发,抓住关键,拨开重重迷雾,一切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庖丁解牛的故事可以给人们一些启示。

庖丁是《庄子·养生主》中提到的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他解牛的技术已经达到道的境界。庄子这样描述庖丁解牛的技艺:“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意思是庖丁根据牛的生理结构,刀下去经过的地方,顺着经脉的运行、肌肉的纹理,把大关节的地方解开了,就把一头牛自然解脱开了,更别说细节之处。

小到杀一头牛的方法,大到做人、做事,道理都是一样。不管你做什么,无论你是领导他人还是被人领导,只要在关键的地方下工夫,把要点的地方解开了,枝节的地方自然迎刃而解,事情也就好办多了。

在解决一个问题时,不要被问题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技经肯綮,才是做事事半功倍的诀窍所在。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学习圣贤之道,以之涵培心志,自我砥砺;以退为进,大智若愚,谦谨乃载福之器;抱残守缺,善始善终……我们中可以学到如何磨炼含而否露的性情、养成机敏睿的头脑、练就大巧若拙的手腕、获得举重若轻的气度、砥砺坚韧不拔的品格,从而使生命更有意义。这部奇妙的家教范本,融入了儒家先人的经世理念,结合了曾国藩自身的卓然心得,勘破世态人情,指点成败之机,其中蕴藏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沉智慧,读之可以居家,可以入世,可以修身,可以养性。阅尽家训诀窍,领会曾氏心法,必然增长胸中之丘壑,开启头脑的机锋。
  • 正义:历史的与现实的

    正义:历史的与现实的

    本书是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何怀宏先生近些年的哲学文集,何先生是当代伦理学领域极为重要的学者,这本文集是何先生近些年的思考集结。上编主要是何先生梳理伦理学领域的重要问题的演变,例如“汉立六十余年之‘更化’”,“《天演论》之双重误读”等都是非常精彩的文章。下编主要是何先生近些年的长篇书评集,例如“平等的平衡”就是对皮凯蒂的《21世纪的资本》的评论。
  • 多学科视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多学科视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宗教观、历史学、文艺学的中国化;并分析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人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力求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曾国藩,这是一位争议不断的历史人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他既为孙中山、章太炎、范文澜等人所不齿,但也为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冯友兰所推崇。这是两本流传甚广的家训典籍。他既能自立又能立人、既能自达又能达人的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也被后人广为称颂;后人整理曾国藩一切教育心得,统称之为“曾国藩家训”,堪称“古今家训之首”。为什么看似波澜不惊的千余封家书,却成为后人推崇备至的智慧宝典?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的心得日记,竟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警示名言?为什么有太多的人,在翻阅他的日记之后,自惭形愧?
  • 老庄人生

    老庄人生

    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老庄人生:老庄哲学里的经典人生》观点独特,文字脱俗,实是同类书的样板!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大象”就是大道的形象,一面它“大象无形”,一面它又像一头大象:庞大,有具体的形状,并且在走。庄子说:“心斋”,意思就是把自己的心珍视起来。斋戒三日,对此心,如对神。
热门推荐
  • 星际快穿:蜜爱追缉令

    星际快穿:蜜爱追缉令

    推荐妖妖不是药《报告君少,夫人又去挖坟啦》简介:作为考古界的杠把子,挖坟挖到美男纸是什么神仙运气?自从靳瑶挖了某大佬的坟,倒霉事就一件接一件。直到……给顶级豪门只手遮天的君家大少冲喜?!吃瓜群众:你这是踩了什么狗屎运?靳瑶:“……”直到,她忍无可忍在直播间打下一个标题。【求与三界中最粘人大佬日常相处的心理阴影面积!】君佑霆:“……”直到,深夜访谈栏目又一次迎来某神秘访客的巨额求解。【把媳妇儿宠得离家出走怎么办?】
  • 我是超级小说家

    我是超级小说家

    沈奥得到了一个名为小说家的系统,还未来得及高兴,就面临着没有那啥的生活,这真是幸运中的大不幸,那么为了今后没羞没臊的生活,沈奥就要努力了。
  • 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看到这本记录中国心理咨询师培训心路的书让人由衷地高兴,这本书不但是送给心理咨询新手的一本比较系统、从心理学角度表达对心理咨询师培训理念及操作实务的手册,它还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上海国家心理咨询师培养的历程。在严文华的笔下,心理咨询师的训练不光包括面接技术的训练,不光包括个人在团队中的成长,更包括心理咨询师的个人修炼和成长,包括形成心理咨询师新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这是一本来自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的实践,发自内心、有自己独到看法的书。
  • 时间悬崖

    时间悬崖

    每次走在路上,相同的道路出现不同的回忆,不同的地方出现相同的想象。在绝对黑夜下我总能看到每个断点之间的涟漪,当我内心鸣响起一段嘹亮的歌曲,身旁的众人就脱口唱起,闪身闯过碎片,莽荒中真理彼岸的曙光绽放,跃身而至却是时间的悬崖。“滴答...滴答...”
  • 巫道主宰

    巫道主宰

    天地改易,谓之大劫。历劫多幸,夙世善缘。后生旷世安敢望,故事历劫徒能说。历劫而久者,金石之所以贵。历劫之下,度尽诸苦厄。历劫不死的中华文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俊凯再爱一次我

    王俊凯再爱一次我

    那年,星空,我们许下爱的愿望。曾经背叛,不复存在。
  • 逆世邪凰神医到来

    逆世邪凰神医到来

    她是二十一世纪排名第一的杀手“幻”,却意外重生为拥有废材痴女名号的君家大小姐,废材?呵,殊不知她文武双全,全系天才痴女?呵,殊不知她足智多谋,就连当今皇后都要被她噎得说不出话。本想与家人安稳生活,一世安康,却被一个男人搅了汤,“喂,逸王殿下,你总是深夜拜访本姑娘的闺房,有何事呢”“熙儿,你在不给本王名分,本王就.....”"就..就什么...”“就办了你!”
  • 幻想转生

    幻想转生

    没有完结的旅途,探索自我的道路……也许终有一天将立足巅峰?或者只是笑话而已?
  • 火影梦魇

    火影梦魇

    生具万花筒,随风潜入梦,梦魇来了。梦魇,宇智波的梦魇,亦是世人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