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57900000002

第2章 看曾国藩玩转职场(1)

曾国藩在考取功名,点得翰林之后,在短短的十年之内连升七级,这在官场上是个奇迹;他虽身居高位,但生活清苦无比;他虽身在官场,但心系百姓,敢于为百姓说话,他痛陈时弊,冒犯天颜……

升官不发财

曾国藩自幼好学,深研程朱理学,一生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准则,从一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达到了“内圣外王”的境界。在他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志存高远、胸怀大局、恒心坚毅、圆通处世,等等,这些特质往往是我们在人生和事业中所或缺的,值得我们用心学习。

曾国藩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他也因此继承了曾家的持家传统,并发扬光大,总结出了著名的曾家“八宝饭”。

曾国藩从小就锐意进取,他六岁入塾读书,八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十四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之后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二十七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

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稽查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创造了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的官场奇迹。后丁忧在家,又奉诏以礼部侍郎身份帮同湖南巡抚督办团练,创建湘军,最后升至总督,官居一品。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开办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军事工厂、制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办起中国第一家大型多功能近代工业基地、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翻译馆、派出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被称为“洋务运动之父”,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世人都知道宦海深不可测,仕途坎坷不平,稍不留神便会身败名裂。有的人甚至稀里糊涂就被免职罢官了。所以,身居官场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当官哲学。

曾国藩总结古代高官失位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昏、傲、贪、诈。曾国藩家书中提到了四败:“昏惰任下的人败、傲狠妄为的人败、贪鄙无忌的人败、反复多诈的人败。”曾国藩认为要居官有成,就必须戒此四败。欲不昏惰任下,必须做到“明”,尤其是知人之明。他在1853年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您说的‘选择贤人委以重任,听其言而察其理’这两句话,因我阅历尚浅,实行起来难免把握不准而失去良才。不过,今年我在省里,在下辖的武职官员中特别赏识塔齐布这个人。实在是因为军营目前的风气不好,官兵们遇事退缩、行为虚浮、漫不经心、无所作为、骄纵涣散,如同撮合起来的泥沙不能当饭吃,令人又是叹气又是痛恨。获得一个像塔齐布这样热血澎湃、立志杀敌的人,实在很难,因此我才倍加器重,屡加赞许。除他之外,我也缺乏可以信赖的心腹。至于那些不受我肯定的人,则是人人对之斥骂唾弃。有些人想要混淆黑白颠倒善恶,将大才、小才各种人才混为一谈,那么依着我这不够宽大的胸怀,对此实在只能容忍。造成今天整个社会的动乱,只因为人们混淆是非,万事漠不关心,才蜂堡志士贤人灰心丧气,偷奸耍滑之徒得意扬扬。”

只有知人,才能善任,只有善任,才能人尽其才,只有人尽其才,才能事业兴旺。曾国藩能文能武,在军中,他可以预言谁可以为营官,谁可以为大帅。如他保举塔齐布说:“将来如打仗不力,臣甘同罪。”

后来,塔齐布果然屡建战功,后战死沙场。

曾国藩剿捻之初,认为陈国瑞率僧军驻扎济宁,力量单薄,便把部将刘铭传派到济宁,驻守济宁城北的长沟集。陈国瑞性情暴虐,向来看不惯湘军,看到刘铭传军配备着先进的洋枪,羡慕备至,产生了抢夺枪支的恶念。于是,陈国瑞率兵突过长沟,见人就杀,见枪就夺,连杀数十人。刘铭传闻讯赶到,十分气愤,发兵把陈国瑞团团包围,将陈国瑞的卫兵全部打死,把陈国瑞囚禁起来,直到讨饶为止。回去以后,陈国瑞恶人先告状,向曾国藩控告刘铭传,刘铭传也不示弱,两人就争吵起来。曾国藩对于陈国瑞的蛮横早有所闻,调查清楚了火并事件以后,对陈国瑞屠杀自己部下的行为深感不满,但曾国藩在向皇帝的奏折中,仍客观地详述了陈国瑞的功与过,使陈国瑞受到了适宜的制裁:撤去帮办军务,脱去黄马褂,责令其戴罪立功。这样,陈国瑞不得不向曾国藩认错,并服从曾国藩的调遣。

曾国藩之所以能让部下听从,佩服,不仅是因为他对部下要求严格,更是因为他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要知道在科举时代,读书、做官、发财,总是连在一起的,升官与发财总是须臾不分,仕宦为官者的人生轨迹似乎就是这样的,升官是桥梁,发财是目的。做官的人贪财几乎是官场的铁律,但曾国藩却不受这个铁律限制。

曾国藩的日常生活极其俭朴,饮食以素食为主,极少荤菜,衣服、鞋袜都是夫人、女儿手工的绩麻纺纱做成。女儿出嫁,曾国藩规定压箱银二百两。

他的小女儿出嫁时,曾国荃来贺喜,打开箱子一看,果然只有二百两,曾国荃十分叹服,转赠四百两纹银。儿子曾纪泽新婚,曾国藩谆谆告诫儿子,要求新妇亲自下厨做饭,并学习麻纺之事。曾国藩一生廉洁自律、生活俭利,官至一品总督,家庭生活与普通家庭无异。曾国藩三十岁生日时,添置了一件青缎马褂,平日并不穿着,只有遇到庆贺或者新年时才穿一次,所以,那件衣服始终显得很新。

曾国藩做京官十多年,尽职尽责,鞠躬尽瘁。他在给父亲的家书中写道:对于衙门里的各种事务,现在都已经很熟悉,同事都很佩服我。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我处理得很好。既然我现在在礼部衙门,就应当为国家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我不敢苛求什么,也不敢懈怠,只有为国家尽心尽力地服务,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曾国藩身上,有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勤俭持家。正因为这种美德,使曾国藩能在仕途中保持理性的冷静,无论是得意还是失落,曾国藩始终能正视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曾国藩既是一家之长,又是一国重臣。对国家,他始终忠心耿耿,尽忠职守;对部下,他赏罚分明,治理有方。

曾国藩公私分明,从不贪占公共用度,但他对公务却尽心尽职,“不苟不懈”,这一点让同僚非常佩服。他的这种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精神让他的同级官僚感佩至深。也正是因为曾国藩为官始终有自己的政治原则,所以他虽然权倾一时,但也能全身而退。

得到大佬的赏识

道光十八年(1838年)四月,二十八岁的曾国藩在正大光明殿复试一等,殿试三甲第四十二名,属下等,得赐同进士出身。此后正式更名为国藩,取国之屏藩之意。同年入翰林院做庶吉士。道光十八年五月初二,由礼部堂官引见,朝见道光帝;因答对明白、条理清晰,加之衣着朴素,深得道光帝赏识,被破格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同进士入翰林,清朝开国以来仅曾国藩一人。之后他十年七迁,连跃十级,成为二品大员。对于生长在深山,出身“寒门”的曾国藩来说,真可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如此顺达的官运在晚清政坛上是及其罕见的。最令人感慨的是,他曾在一年之内连升四级,这番只有在戏剧里面看到的场景,却实实在在发生在这个湖南士子的身上。那么曾国藩到底有何能耐?何以能得如此殊荣呢?

曾国藩飞升之快,官运亨通之原因不止一个。比如他个人勤苦努力,要求自己极其严格,广泛结交京内名流,在京官中造成了勤恳好学,为人正直、谦恭的普遍声望。他自己就说“在京颇注清望”。

当然,在封建官场之中,如果没有实权派的大佬赏识和提携,即使你有再高的才学再大的名望,也未见得能官运亨通。曾国藩能够在官场上迅速飞升,其实也离不开朝中大佬的着力提拔,其中主要是穆彰阿的援引与扶持。

学过中国近代史的人,对穆彰阿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在历史书上,他被认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投降派,陷害林则徐,并被骂为“道光年间的秦桧”。

穆彰阿(1782—1856年),字子朴,号鹤舫,满洲镶蓝旗人,郭佳氏,出身于满族官僚家庭,父广秦,官至内阁学士,右翼总兵。穆是曹振镛一类的人物,曹是“多磕头,少说话”处世哲学的创造者,穆彰阿奉之为金科玉律,曹、穆二人极得道光宠信。穆为军机大臣二十余年,尤其控制了中央科考选拔官员的大权,自嘉庆至道光两朝,进士考试、殿试、朝考、庶吉士考差、翰詹大考,他都参与或主持。这是“衡文大权”,亦即选官大权。凡由阅卷、主考官手下产生的进士等功名者,都视考官为最亲近、终生不改的“老师”,自己是考官永久的门生,比学校中最亲近的真正的老师还要尊重。

穆彰阿利用几十年的“衡文大权”,利用门生故旧,广树党羽,时称“穆党”。凡是他想要推荐或打击的人,没有不成功的。例如罗敦衍、何桂清、张芾是同年翰林,张、何散馆后都拜穆为“老师”,唯罗敦衍不拜。结果张、何同得考差,唯罗因“年轻”未得考差。实际上罗敦衍是三人中年岁最长的,在上谕待发时,穆彰阿恼罗不拜自己为师,竟让皇帝收回了成命。

曾国藩会考之时,总裁官即为穆彰阿。考试之后,曾国藩如式拜见了穆彰阿,穆对曾的文章、学问和行事都很赞赏。1843年翰林散馆大比,穆彰阿又是总考官。试后,曾国藩又亲拜了穆氏,并把自己的考卷誊清,呈给了穆彰阿,于是曾国藩又得了好成绩。

不仅如此,穆彰阿还对曾国藩觐见皇帝、升官晋爵的关键之处直接指点扶持。有一次,皇帝要召见曾国藩,曾预先到穆彰阿处请教对答的内容。穆彰阿让一个干练的文员告诉曾国藩,以四百两的酬金赠送某内监,可买得皇帝的诏对内容。曾国藩照此办理了,结果皇帝召见时,所问果然是四百两白银买到的“历朝圣训”之内容。此后,曾国藩的官运就更加飞黄腾达了。

曾国藩对穆彰阿的感激之情亦非一般。穆彰阿被罢,曾每过穆宅,皆感慨唏嘘。二十年后,曾国藩赴任直隶总督,进京陛见时,又专程拜访穆氏的后人。此后,又让儿子曾纪泽访问了穆彰阿之子穆萨廉。

曾国藩的成功与穆彰阿的扶植固然有一定关系,但在十余年宦海生涯中,那仅仅是一个原因,况且比较偶然。曾国藩在十余年的官场生涯中能有飞速的高升,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还是与他个人的努力分不开的。曾国藩出身寒门,秉性淳朴,不善钻营取巧。他每日按儒家“克己归仁”的目标严酷地反省自己,对个人思想中不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私”字,严厉地克制、革除,每每痛骂自己。

实际上,曾国藩的十余年京官并未成就“曾国藩的大业”,而是自我教育,刻苦修养的过程,反而成就了“曾国藩的人格”。如果没有京官以后的对抗太平军,他或者成就一个真正的道学家,或者成为平平庸庸的、寓克自扰的官员。但他不会成为营私舞弊的贪佞之官,因为他要求自己大严格了!前文所述的唐鉴、倭仁帮他制定的“日课”,那“十二条规”,最主要的就是自我反省,简直就像个宗教徒,实则正是儒教教徒,清教教徒。

曾国藩的《立志》《居敬》《主静》《谨言》《有恒》“五箴”是十分著名的。百年以来,不仅当时的文人奉为座右铭,连后来的许多伟人、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甚至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对之评价都相当之高,把他作为立志、奋斗、修德、养性、做人、处事的经典和楷模。其立志:在于“澄清天下”,救国救民;立志而后,便持之以恒,铢积寸累,自然成功;反省自我,哪怕是前有猛虎,后有毒蛇,面对三军,也要“我虑则一”,毫不苟且;对自己的言行,要禁绝“巧语悦人”,对人对己都要坦坦荡荡,不自欺、不欺人等。曾国藩成为高官显贵之后,每日自修、自省、自律,从不停止。观其日记、文章、书信,令人十分感慨。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使他成功,绝不是一个穆彰阿的扶持能达到的。

曾国藩的自省、自律、自我教育达到了极深入的程度。他在日记中有这样一段:“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真可谓下流矣!”儒家圣人。皆讲求“慎独”,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圣人、君子修己之德,丝毫不能苟且放松,在人不知、鬼不觉的“独处”之中,一样严格、谨慎地要求自己。曾国藩虽然在睡梦中,梦见别人得了利益,自己羡慕,但在日记中则责骂自己“卑鄙”“下流”,这种苛责自己的精神,确是值得后人学习。

同类推荐
  • 平襟亚传

    平襟亚传

    平襟亚(1892—1978)评弹作家、小说家。名衡,笔名网蛛生、襟亚阁主人、秋翁,江苏常熟人。早年在家乡任小学教师,1915年到上海,初在《时事新报》等报刊撰写杂文,1926年撰长篇小说《人海潮》,翌年创办以出版长篇章回小说为主的中央书店。曾为《平报》、《福尔摩斯报》等撰文。1941年创办《万象》月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事弹词写作,先后编创的长篇弹词有《三上轿》、《杜十娘》等多部,曾演出于书台,其中部分并成为保留书目。另有弹词开篇《焚稿》等多篇。本书作者通过收罗史料,用优美的文笔真实再现了平襟亚平实而又多彩的一生。
  • 长征中的红军指战员3

    长征中的红军指战员3

    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特拉克尔

    特拉克尔

    本书是研究者奥托·巴西尔为奥地利有名诗人特拉克尔所著的传记,作者试图从他的成长环境,家族构成,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学习、生活乃至社交状况分析其中对诗人创作与思想造成影响的因素;对了解特拉克尔的生平及作品大有裨益。本书曾获维也纳出版奖;是德国有名的“罗沃尔特伟人传记”系列丛书之一。
  • 流年碎影,民国女子的爱与忧伤

    流年碎影,民国女子的爱与忧伤

    本书甄选24位知名的民国才女,用细腻的心思和唯美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段段充满传奇的人生故事中。她们有的是出身豪门的名媛,尊贵、高雅;有的是书香才女,出语惊人、绚烂如花;有的是风月场里的明星,烫着时髦的头发,穿着香艳的旗袍,妆容精致,眼神中流淌着忧伤……她们姿态万千,在那段岁月里演绎了不同的人生传奇。那些泛黄的老故事,经尽岁月沉淀,泛着独特的风韵与芬芳。本书作者搜集了大量资料,梳理湮没在时间长河中的如烟往事,以女性的直觉和独特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这不仅仅是一部怀旧之作,更是品爱之旅。
热门推荐
  • 星战谍影

    星战谍影

    在我平凡的十几年生命中,我一直以为我会一生如此,直到消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去。可是,命运总是在不经意间扣开你的大门,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这可能就是在平静的时空中泛起了一朵小浪花,增添一种色彩的趣味。犹如永恒生命的神灵,不喜灵魂的无趣。
  • 重生之异能巨星

    重生之异能巨星

    音乐学院的李晓明被从天而降的石头砸死,灵魂重生到与地球一样的平行世界。还拥有了一系列的异能,比如时间停顿,隔空取物,透视眼等等。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巨星梦想,开始写歌,唱歌,写小说,拍电影,最终成为异时空的超级巨星!异能巨星。
  • 神秘高层

    神秘高层

    T国红都市命案迭起,情报局高层失踪,一部电话替代了高层;月弯弯迪吧怪事连连,高大男人突然变脸;K医院接收许多莫名病因的患者,医学博士运丽君检测出各类混合毒品;处长尤若斌得知情况即命侦破组长去月弯弯迪吧卧底。运氏集团总裁运泽开神秘莫测、经常驱车前往郊外,儿子运浩跟踪过去,发现父亲竟然是隐藏极深的毒品制作商。
  • 清时书

    清时书

    “皇上,该上朝了。”国师大人清雅一笑。“国师,本帝,本帝腰疼!”某没节操的女人。“那就让大臣们都站在寝宫外上朝。”国师大人笑得一脸温柔。“本帝这就去!”某个女人苦哈哈地上朝去了。国师大人摸摸下巴,神秘地笑,看来自己还不够努力,某人居然还能爬起来······
  • 江山乱有时醉里唤卿卿

    江山乱有时醉里唤卿卿

    本文为作者练笔旧文,慎入。她身负家族门楣荣耀,自出生便被封为郡主,自小无上尊贵,这世间只有她想要,便没有得不到。护国寺相救,赵家世子对她一见倾心,她亦对他钟情,一年后,赵家世子以一城为聘娶她为妻,她便随他出征,伴他杀敌,行医救人,伉俪情深。大哥说她对感情迟钝,可她觉得只要她爱他就够了。她此生的愿望,便是与他白头偕老,恩爱一生。可甜蜜生活的背后,一场惊天的谋划正悄然进行……一边是生养自己的家族,一边是江山百姓的大义;一边是血浓于水的亲人,一边是她爱入骨血的夫君;亲人因她丧命,好友背弃离叛,在这乱世江山里,她是否能守住心中的执念,她该作何选择,又该何去何从……
  • 我们说好的幸福

    我们说好的幸福

    嘲讽、欺骗的背后——我爱你、正在流失的生命、拉不住的手、只存在记忆里的信任。我爱你......我只爱你!......
  • 不见还是再见

    不见还是再见

    一届天骄之子,落入回眸一眼。佳人粉黛相着,牵引无限心弦。
  • 倾世傀儡师

    倾世傀儡师

    有谁刚刚接任掌门就这么倒霉?不但遭受到不明身份人的攻击,竟然还穿越到一个倒霉的圣女身上!不但有个阴阳怪气的师傅,竟然还被皇上骚扰着,难怪皇后和贵妃,总是各种找茬。最让她惊讶的是,在这个朝代,竟然也有懂得傀儡术的高手。不过,她才不想做什么清高的圣女,她只想快意江湖,肆意人生!可是往往事与愿违,但,她才不是那种认命的主儿。所有敢伤害她和她身边的人,都要受到血的教训。在这样陌生的一个朝代,她一步步铲平所有阻碍她的人,也变得更加强大,最后,操纵的不仅仅是手中的傀儡,更是整个江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孽宠:一品傲妃

    孽宠:一品傲妃

    她是热情奔放的男科女医生,误吞蛇妖元丹,穿越成相府花痴二小姐,一身蛇毒又怎样,美男一个两个都往她床上爬,姘头那么多,蛇毒小菜一碟!某日,性福医馆人满为患。她满头黑线看着打成一团的众妖孽,拍案大怒:“都给我安静,一个个来排好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