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语录”在阿里巴巴这个手术台上,我就是主刀医生,我自己开刀,所有的投资者都是护士,我要刀他给我刀,我要钳子他给我钳子。都是我的决定,任何人都是我的助手。
“马云创造”在阿里巴巴的融资史上,每次谈到股份的问题,马云的态度都很明确,也毫无商量的余地,那就是:任何人都不能够控股阿里巴巴。
在这个商品社会中,资本就是话语权。马云曾经做过“资本游戏”的牺牲品。在经营中国黄页的时候,由于资金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马云选择了和杭州电信合作,但是由于经营理念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在资金不占优势的马云被排挤出局。
在北京创业的马云,同样由于经营理念以及对于互联网的认识等问题,没有控股权的马云又一次黯然出局。
这两次经历,给了马云很深刻的教训。他不会在阿里巴巴身上重蹈旧辙。
阿里巴巴在创业初期也缺钱,但是,不是谁来投资马云都接受。马云需要投资,但是有一个底线,那就是:资本得听我的。闯了这道红线,对不起,你爱投给谁投给谁。
早在1999年的7月,当时从上海来的投资公司看上了刚刚出世的阿里巴巴,但是由于股份比例的原因,当时账上已经没有分文的马云拒绝了他们的投资,理由只有一个:“除了钱,他们不能为阿里巴巴带来更多的东西。”
直到从高盛融资500万美金之前,阿里巴巴至少拒绝了38家投资商。原因很简单:“这些投资者太‘中国’了,对经理层不够信任。”
高盛是马云接受的第一家投资公司。1999年,由高盛牵头,包括富达投资、Invest AB和新加坡的政府科技发展基金在内的投资机构,联合向阿里巴巴注入了首期500万美金,这是阿里巴巴发展史上第一笔“天使基金”。
高盛做为国际上一家久负盛名的投资公司,投资条件比阿里巴巴之前接触过的那些投资公司苛刻的不只是一点,而且500万美金的金额也不是所有投资商中愿意投资最多的,条件也不是所有投资商中最好最优越的。但是,马云仅仅考虑了十几分钟,就决定要要高盛的钱。
为什么“过尽千帆皆不是”,唯独选中了高盛呢?马云心中自有自己的的评判标准。高盛是一家成熟的投资公司,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有着不同于一般投资公司的长远目光。无论对于阿里巴巴将来开拓海外市场,还是做长远的战略规划都有更大的优势。更让马云心动的一点,是高盛秉承的最重要的一个投资方式:绝不干涉经理层对于公司的运作。这才是马云真正想要的,这可以让他“放手带领那帮人大干一场”。
在阿里巴巴的融资上,最让马云津津乐道的是“三次NO”。2000年1月,马云和蔡崇信来到日本软银总部,开始和孙正义谈判投资事宜。开始,孙正义报了一个价格,蔡崇信几乎没有考虑就pass掉了,就一个词——“NO”。
孙正义用手按了一通计算器,又报一个价格,迎接他的还是——“NO”。
孙正义被拒绝了三次,双方才商定投资金额为3500万美元。但是回到杭州之后,马云立即就后悔了:“钱太多了!”
因为经过董事会的讨论,董事们一致认为:如果按照孙正义的开价,软银占有的股份过多,这将导致股东结构不平衡。
马云也感到这样做有些触犯了自己的底线:不允许任何机构和自然人控股阿里巴巴。于是,他又和孙正义讨价还价,最终将投资额锁定在了2000万美元上。
与软银的融资事宜完成后,马云每次和孙正义见面,也就是“谈谈高尔夫球,喝喝咖啡”,就是不谈业务。马云曾经说过,即使在2001年全球互联网业最萧条的时候,孙正义也没有“骚扰”过他。马云说很感激孙正义的“大度”,但他更应该感激自己的远见。
2005年8月,“阿雅联姻”之后,雅虎的杨致远和软银的孙正义成了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马云就和他们约法三章:杨孙二人只能关注经济回报,不能够干涉公司的决策和经营管理。
马云秉承“投资者永远是娘舅”的信条,所以他才能够底气十足地宣称:“杨致远和孙正义在阿里巴巴只能够关注经济回报,美国以杨致远为主,日本以孙正义为主,中国则是‘我为主’。”
“创业宝典”阿里巴巴的融资经历,给了所有创业者一个启示:创业者的前途,企业家的命运,永远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资本家的手里。错选了一个惟利是图的投资商,很有可能就会毁掉一个优秀的企业。
资本似乎有一种天生的不可抗拒的能力,尤其是在那些所谓的“一股独大”的企业中,经营者稍有不慎就会被资本方踢出场去。中国多少IT英雄,就是败在“资本至上”这条独木桥的:张作新作别瀛海威,王志东惜别新浪、吴鹰诀别斯达康……一个企业一旦完全听命于资本的意志,管理者的存在就有些毫无价值了,不仅仅是控制权的失去,更带来决策上的被动。所以,在选择投资人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底线,要学会“自保”,不要让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有一天成了资本的跑马场。
“创业实战”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讲,说资金就是血液一点也不过分。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融资就是输血。但是,输血不是见血就输,也是有选择的,要对“血型”、“血质”、“血源”等有关问题做出鉴别之后才可以“插针”。一个创业者在寻找投资的时候,也要对以下几个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
第一,你是不是觉得创业资金多多益善?你是不是对于企业所需启动资本以及未来的融资节奏有一个理性的预算?对于投资者的动机与习性是不是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
要知道,融资从来不是免费的午餐,你“融”到的也绝不仅仅是白花花的银元,它在未来的经营与管理中诸如:人事、战略、文化、目标等所产生的“成本”常常是你无法想象与承受的!
第二,你是不是认为虽然自己没有掏腰包,但企业的思路及业绩全在于自己的奋斗?是不是认为对企业的决策与权益,创业者“天然”地应该受到尊重与保障?须知,即便在“知本”广受重视之后,法律依然只将“无形资产”界定在了“专利”与“品牌”等身外之物上,而创业者的辛勤付出、睿智投入,以及个人品牌号召力,在实打实的治理结构面前,依然等于零!
越是表面上光鲜有诱惑的,通常内在的“毒性”就越强,正所谓“饮鸩止渴”。对于需要融资的创业者来说,在寻找资金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筹资做什么
创业筹资要知道自己做什么,是备货、还是购买新设备以及扩大经营规模等,要做到筹资有明确的目的,防止盲目乱筹资。
2.需要多少资金
创业者在决定需要多少资金时,必须考虑公司类型、发展阶段、增加的是运营资本还是固定资产因素。
3.怎么归还、何时归还所借资金
要对于资金的归还时间和归还金额有一个计划,这样才能够获得给对方的信任。
4.公司能否承受资金成本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筹措资金的时候,要考虑到自己能否承受得起使用资金的成本,例如利息、分红以及股权要求等等。
如果一味地急功近利,饥不择食,对于企业的成长壮大会有百害而无一利,而且,投资、融资本来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创业者绝对不能够因为一时暂时的困难而将自己处于一个弱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