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童话《格列佛游记》作家斯威夫特的一段箴言引发,浮想联翩,兼及其他。
“不娶少妇”这句话,出自一位外国大作家的口中,是对那些一心想讨个年轻太太的老年男士,所做出的发自肺腑的忠告。
直截了当,明确无误,很有点当头棒喝的意思。
说这话的江奈生·斯威夫特先生(1667-1745),是大家都知道的童话故事《格列佛游记》的作者。《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称誉他为“英国最杰出的讽刺作家和古往今来屈指可数的讽刺大师之一”。一个作家在他死后二百多年,还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可以说是真正的不朽了。现在文坛上那些自以为或被捧为传世的作品,二百年后能否被人记住,恐怕是大有疑问的。新时期文学至今不足二十年,许多大红大紫过的作品,除了符号意义外,至于写了些什么,大家差不多都忘得精光了。
由于斯威夫特写作的讽刺风格,加之英国人天性中的幽默感,对他这份看似语重心长,肯定而又恳切的经验之谈,是不是带有某种反讽意义在内,不禁怀疑。这位17世纪到18世纪的居住在都柏林的一位神职人员,把“不娶少妇”列入他老年自勉十七条的首条位置,言简意赅,开宗明义,人进老年,千万别娶二三十岁的女人当太太。大概他是总结了相当多的老夫少妻的例子,认识到太年轻的太太对于太年老的丈夫那种害多益少的作用,才特别强调的。
但斯威夫特如是说,是不是有点偏颇,究竟有多大的实践意义,我是不大相信的。我认识的一位年届花甲的男士,前不久与发妻离婚,然后在物色新夫人的新闻发布中声称,做他的未婚妻,条件之一,年龄务必要在二十五岁至三十岁之间,上必封顶,下可商量。这种在斯威夫特看来,大概算得上是赴汤蹈火的勇气,宁陷于水深火热而义无返顾的热忱,恐怕老先生也会动摇他订下的这个信条的。
斯威夫特也活到了七十八岁,他是否有娶过少妇的痛苦体验,便不得而知了。
由于中国的翻译家们比较热衷于候鸟迁徙活动,喜欢一窝蜂地往一个地方飞。热门书,好几个人抢着翻,冷门书,谁也不屑一顾。因此,像17、18世纪的斯威夫特,自然属于老掉牙的货色,在翻译家眼中自然要坐冷板凳了。现在要是想找到有关这位作家的传记、书信,除《格列佛游记》外的作品等等中文译本,就比较困难。所以,他本人的婚姻状况,无从知悉,只好付之阙如了。
但我们知道他很长时期当过退休的大臣和外交家邓波儿爵士的私人秘书,还做过爱尔兰大法官伯克利伯爵二世的私人牧师,也许他的职业,使得他终日与这些年迈的上司,和上司所交往的大概也是些年迈的老人相处,天长日久,耳濡目染,故而也就熟悉人上了岁数以后的颠三倒四的状况,和倒行逆施的行为,自然也了解老年男士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性冲动,和猛饮三鞭酒也不济事的悲哀。可能目击那些因性欲旺盛的少妇而弄得老先生丢盔卸甲,惨不忍睹的样子,才使他把“不娶少妇”放在自我警戒的头一条吧?
人是要衰老的,正如一年四季的转换,生命进入冰封万里的冬天,例属正常,秋风萧瑟,寒冬已至,就不宜总做春光乍泄时候的美梦了。少妇对于高龄男士来讲,是否克化得动,看来斯威夫特先生是持异议的。这种考虑有些类似法国的卢梭先生论述自由时的看法,他认为:自由是一剂峻泻的诸如巴豆霜一类的药物,对于肠胃不好的民族,未必合用。青春焕发的少妇,也许能催发老男人的一些性激素的残渣余沥,但不一定是一剂良药。综观中国封建社会中先后大约三百多个皇帝,长寿者极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身边这类少妇太多不无关系。于是,又觉得斯威夫特的观点,也许在理。
可以不服老,或者不承认老,也可以做美容,把脸皮熨平,甚至改填履历表,使自己晚出生两年。但新陈代谢,是宇宙间的生存发展的规则,衰老是谁也不能逃避的现实。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金钱、权力、名望、关系网等等的精神和物质手段,达到预期的改变。得不到的可以稳拿到手,爬不上的可以满身朱紫,吃不着的可以酒池肉林,赢不了的可以和个满贯,当然也包括娶一个妙龄少妇,重新焕发青春。但有一条却是钱也好,权也好,都无能为力的事情,那就是无论怎样把头发染得黢黑黢黑也遮挡不住的老。
其实,老有何怕?怕就怕在老而糊涂,老而张狂,老而失态,老而不识时务,与人笑柄耳!小猫爱跳跳蹦蹦,时不时地闯个祸,老猫就爱在沙发上打瞌睡,发出匀称的呼噜声,大家视这为正常的现象。倘若老猫也跳上蹿下,撞倒瓶瓶罐罐,疯疯癫癫,作出种种丑态,那就该觉得这只老猫,不知哪根神经出毛病了。
若干年前,在罗马的一次世界杯足球赛上,前球王贝利对在场上踢球的巴西国脚,不停地发表指摘的,不满的,甚至很挑剔的看法,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他自以为曾经是巴西足球上一代辉煌的代表人物,有这样说三道四的权利。这就是他失去感觉的结果,他忘了一条最重要的真理,过去了,就永远过去了,你曾经是球王,不错,但那已经是历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要没有这一点看得穿,想得开的胸襟,还在那儿倚老卖老,便不为后入尊敬了。
著名球星马里奥批评道,贝利“精神上有问题,任何生活在过去的人,都会进入博物馆”,“贝利现在对我们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如今人们踢球的方式同他过去完全不一样了。贝利已成为过去。”于是,那些绝对是他晚辈、晚晚辈的球员们朝坐在主席台上的他,发出了吼声:“你要么闭嘴,你要么回家!”
新陈代谢的规律是永恒的,也是严峻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包括文学,也是这样一个道理,不能例外。海明威在《非洲的青山》里,就一点也不客气地论说三十年代的美国作家,说他们男的老了以后,就成了婆婆妈妈,唠叨不休的碎嘴子,女的变成圣女贞德,看什么都不顺眼,都是离经叛道。海明威的言语虽然尖刻,但却是那些刻薄后进,雌黄新秀,看不上新生代的老年作家的通病。任何人头顶上都不可能有万世辉煌的光圈,要敢于承认才力不逮,要给年轻人腾出位置,要退出舞台甘于寂寞。绝不能因为风光不再,总耷拉着一张脸,像鲁迅先生笔下的九斤老太,呼天抢地的大喊一代不如一代,那就难免像贝利一样要挨嘘了。
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里,写到了一个叫“拉格奈格”国度里,有一种叫“斯特鲁布鲁格”的人,在他的笔下,这些无论如何死不掉的,也就是老而不死的人,无论对于自己,对于他人,都是一种可怕的负担,恐怕是嘘也不能解决问题的了。
他写道:他们活到八十岁的时候(在这个国家活到这么个岁数就算到了极点了),不但具备一般老年人所有的缺点和荒唐行为,并且还有许多别的缺点,因为他们对于自己永远不死感到恐怖。他们不但性情顽固、暴躁、贪婪、沮丧、虚荣、多嘴,而且丝毫不讲友谊和情爱,即使有,顶多也只能对儿孙还有些感情。嫉妒和妄想是他们的主要情欲。但是引起他们嫉妒的事情主要是年轻人的不道德行为和老年人的死亡。他们嫉妒年轻人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寻欢取乐的可能。同时当他们看到送葬的行列时,他们又感到惋惜,抱怨只有别人才能得到休息,而他们自己却永远不能希望得到。他们除了在青年和中年时期得到的一些经验和知识以外,就什么也记不得,而这一点点东西也是很不完全的,关于任何事实的真相或者细节,我们最好还是相信传统的说法,而不要相信他们的记忆。在他们中间最幸福的人倒是那些年老昏聩、记忆全失的人。因为他们不像别人那样有许许多多的恶习,所以他们还比较能接受人的怜悯和帮助。
他们活到九十岁,头发、牙齿全部脱落,这时他们已经不能辨味,有什么就吃什么、喝什么,胃口不好,吃什么也不香。他们时常患病却经久不愈,病情不会加重也不见好转。他们谈话时连一般事物的名称、人们的姓名都忘掉了,即使是至亲好友的姓名,他们也记不起来。由于同样的原因,他们再也不能读书自娱,他们已经不能看完一个句子,看了后面忘了前面。这种缺陷使他们失去了惟一还可能有的乐趣。
他们是我平生所见最令人痛心的人,而女人比男人更来得可怕,她们除了具有极衰老的老人普遍存在的缺陷以外,还有一些格外令人可怕的地方,那可怕的程度和她们的年龄成正比。
最后,斯威夫特叹息:“读者们不难相信,自从我亲自听到,亲眼看到这种人以后,我的长生不老的欲望为之大减。”
所以,在没到四十岁的时候,斯威夫特就如是说法:“当我老时,愿望如下……”一共十七条,表达了他对将来步入老年后的基本生存原则。除第一条需商榷外,其他诸条,即使在二百年后的今天,也还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不娶少妇。
第二,不混在年轻人队伍里头,除非他们专诚邀约。
第三,不乖戾、郁闷或猜疑。
第四,不鄙薄当代的作风、情趣、时尚、人物、斗争等。
第五,不爱小孩,并且尽量避之则吉。
第六,不向相同的人复述相同的事。
第七,不贪。
第八,不忘正派、整洁,因为怕落入鄙脏。
第九,不严厉对付年轻人,但接受他们青春的愚昧和缺点。
第十,不听无赖之徒饶舌,也不受他们的影响。
第十一,不随便施教,也不随便麻烦别人,除非对方切求自己。
第十二,盼望有些好朋友在我破坏或疏忽上述意愿的时候通知我,并且指出缺失的所在,使我按此改正。
第十三,不多言,也不多讲自己。
第十四,不夸耀年轻时的英姿、力量或如何受女性欢迎等等。
第十五,不听谄言,也不要设想自己会蒙年轻女子的青睐。
第十六,不肯定事情,也不固执。
第十七,不自负有本事能行列守则,惟恐一条也把不住。
以上这十七条老年自勉之词,出自梁锡华先生的文章《一点子史(原文如此)斯威夫特》,原刊香港《大公报》1996年10月9日。因为这张报纸未必都能看到,所以抄录下来,以飨同好。我记得同时也看到此文的W先生和Z女士,在电话里交谈时,都极赞其棒。尤其一条一条边读边议下来,忍不住发出会意的笑声。这就应了《红楼梦》里的薛姨妈的一句名言:“笑话不在好歹,只要对景就发笑。”因第一条“不娶少妇”,由于乐此不疲,跃跃欲试的老年男士太多,似欠群众基础外,其他各款,不也是我辈年纪一把之人的写照,和特别值得清醒的地方嘛!
于是相约,要切记切戒的,到了豁牙拌齿,说话漏气,眼神欠佳,迎风掉泪的年纪,就不要捏住小女子的玉手或玉臂不放,从脸看到胸,从头品到脚,而真是应该“尽量避之则吉”的自我珍重。既然是过气之人,桑榆晚景,明日黄花,风光不再,大可不必穿牛仔裤,着露脐装,剃小平头,贴假胸毛,混在年轻人队伍里头,与年纪小一大截子的新生代或后生代搅在一起,像羊群里的骆驼那样碍眼害事。即使学有一点所成,受人稍许尊敬,也无须乎对年轻入耳提面命,声严色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和追求,你不是钦定的标准样板,后人无必要都得以你为范本。即使有些老先生,到了自成一派,门徒甚多,自树一帜,追随者众的地步,也用不着对不合己意的人,水火不容,非己者诛;尤其要谨防围绕在身边的无赖之徒和蔑片小人们的煽动和挑唆,有人冒犯一下你,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你也不是皇上。人老了,应该懂得尊老是中国人的传统,让到为礼,适可而止。大可不必逢会必到,逢酒必喝,逢主席台必坐,逢麦克风必讲。土埋半截,余日可数,更不宜追逐浮名虚荣,争排座次前后,在乎掌声多寡,计较出镜长短,为得到什么而兴高采烈,为没得到什么而嗟叹哀怨。既不要“老夫聊发少年狂”,让观众大跌眼镜,也不要当老爷子自以为是,惹人厌烦。所以,第十二条所言,有一两个敢向你说真话的朋友,当你背后有人对你啐唾沫的时候,提醒你检点一下自己的言行,恐怕是最重要的了。
斯威夫特的这些托己而劝喻他人的睿智箴言,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真是越琢磨越有道理啊!
尽管对第一条,令人有所狐疑。但如果联系起前些日子,一位老作家的不幸去世,倒也某种程度证实他的话是对的。看来,二百年前的斯威夫特先生,将此谆谆告诫,放在首位,说明他是很有远见的大作家。无论你同意还是不同意,实行还是不实行,他的这种见解,对后人来说,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绝非无的放矢。
作家的伟大,就在他总是有话让你好说这一点上。
或许,这就是永恒罢!
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老起来的,这过程比较缓慢,因而不是那么显眼地像秋天的叶黄叶落随风飘舞,令人有蓦然回首的惆怅。古人言,“不知老之将至”,确实是人到老年的真实状态的描写。虽然,你的儿女一天天地长大,你的熟人一个个地逝去,都在提醒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时光一去不复返。但大多数人,还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步入桑榆晚景的老年。我也是很晚才意识到自己是年近古稀的人了,早几年,还认为那是遥远的事情呢!坐公交车,别人站起来让座,初初颇有点不习惯呢,但似乎只不过是一眨眼工夫,居然马上就要跨进七十的门槛了。
封建社会里的中国人,平均寿命较低,人活七旬者少,所以称之日“古稀”。就以同姓的文人为例,唐代诗人中著名的三李,李白稍长,活了六十一岁,李商隐短些,活了四十五岁,李贺则近乎夭折,只活了二十六岁。南唐两位写词的帝王,后主李煜活了四十一岁,就被赵匡胤毒杀。如果不是这种意外死亡,他寿命也不会长,因为中主李景,也只是活了四十五岁。比之古人,我们就幸福得多。“人活七十古来稀”,在现如今,已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人总是要老,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而且还应该承认,宇宙万物,谁也难逃新陈代谢的规律,老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要不服老。
有一次,朋友们聚在一起,梁晓声叙说他的感慨,他还不到半百年纪,坐在车上,有人为他让座,使他受宠之余,也颇惊愕自己竟被人视作老者,不胜唏嘘。最具刺激性的一幕,是他某天上班,走到路上,碰到一对母女,甚至还有点面熟。那妈妈对小女孩说,看你调皮的样子,也不怕老爷爷见笑。他还以为指的不是他,可四周一看,只有他自己。于是,很悲哀,也很惶惑,不禁怀疑地问我们,我真的老到这种程度了吗?
接下来,彼此也互问:人,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老的?如果说,发白为老,我被打成右派,真如伍子胥过昭关那样,很短时间内头皆霜雪。其实,那时,我才二十几岁。如果说,牙掉为老,张贤亮因龋齿屡屡为患,伤透脑筋,遂斩草除根,全部消灭。没牙佬可谓老矣,但他虽六十出头而风流依旧,心总不老,也真是令我钦佩。
上了年纪的朋友们聚在一起,常常觉得自己吃得下,走得动,身子骨硬朗,还不到廉颇“一饭三遗矢”的不堪地步,总不大甘心自己的老。人说发白为老,我可以染;人说牙掉为老,我可以镶;人说老从腿起,步履蹒跚日老,我一息尚存,锻炼不止;人说常跑医院,百病丛生日老,我并未卧床,离死尚远,怎么算老呢?所以,颇不服气,常要较劲。其实,这样强撑的话本身,说明在生理的老之前,心理的老,早就开始了。
后来,大家一致认为,人之老,应该是先从心上老起来的。我记得,年轻时读《堂吉诃德》,笑得我昏天黑地,前仰后合。但如今我偶翻书架,拿起这部名著,想再找回早年的那种欢乐,竟不可得,顶多,莞尔一笑而已。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笑声渐渐少了,绝不要以为是严肃和成熟的表现,很可能是心灵老化的结果。若是总在不厌其烦地重复同一话题,而且总以为是第一次对人家讲述,听的人也不好意思不听你老人家津津有味地讲,那就意味着真的老了。感觉迟钝,是心理衰老的早期表现。我也生怕沦落到这一步,每对朋友讲什么之前,都要问一声对方,你是不是听到我说过?其实,这句问话本身,正说明自己老了,惟其老,记忆才不灵光,若绝对有把握,灵光依旧,会用得着忐忑嘛!
小孩子盼过年,盼长大,因为未来对他来讲,是一张可以无限透支的支票。老年人怕过年,是由于离终点站不远的缘故,过一年,少一年。这种心理障碍,就是老态的表现。所以,女人到了一把年纪,就要往脸上多打粉底霜,遮住皱纹。若谁不识相地向她打听年华几许,她会很不开心的。男士也同样,若碰上机关领导班子调整,在这样一个敏感时期里,当着组织部派来的干部,千万别问某人多大年纪,那是很犯忌的。所以,发现某位同志,原来属马,忽然成了属羊的,或者属大龙、小龙的,千万不要面露大惊小怪的样子,而影响人家的仕途。打探年龄,固然属于触犯隐私,但怕老、畏老,不肯老、不想老,正是心理上已经老了的表现。
洋人很少好奇地询问别人的年龄,尤其对女士,这种礼貌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因此,“您老高寿”,少说为佳,“小姐芳龄”,免开尊口,便是起码的修养了。但不问不闻,年龄就会停滞在那里吗?当然不会,即使做整容手术,即使再修改档案,该老照样老,那是毫无办法的事。其实,当我们对一切一切都感到习惯、泰然、无所谓,不再具有浓厚的新鲜感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心灵已经在老化之中。若是总在重复同一话题,车轱辘话来回翻,而且总以为是第一次讲述,那么,这种感觉的迟钝,记忆的失灵,那可就是百分之百的衰老了。
所以,人过花甲,应该追求一种成熟的美。进入古稀之年,更应该体现出一种智慧的美。但实际上,要做到这种程度,又是谈何容易。所以,最难得者:六十岁时清醒,七十岁时更清醒,八十岁时彻底清醒,这就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了。但通常情况下,即或不是早老性痴呆症,六十岁时开始糊涂,七十岁时更加糊涂,八十岁时完全糊涂,也是大有人在的。
因此,朋友们约定,老了以后,互相提醒,一定要做到以下几个不要:
不要怕被人遗忘;
不要怕受到冷落;
不要不识时务地抛头露面,还要插手管事;
不要怕失去讲话机会,产生令人厌恶的指导癖;
不要怕后来人否定自己,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必然的真理;
不要当九斤老太,就自己空前绝后,谁也看不进眼里,做出失态举止;
更不要躲在自己的阁楼里,用嫉恨的目光,诅咒一切后来人,便不被人尊敬了。
说实在的,回到文学这个话题上,也是同样道理。作家的清醒,或许更为重要,文学是一代一代承接下来的事业。所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除极少数的大师外,谁也不可能永远风光。从文学史上来看,作家诗人,长寿者众,但还能坚持写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并不多的。学到老,写到老,有这种可能。但写到老,还写得好,那是十分稀有的现象。我们知道,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斯坦贝克,最后江郎才尽,写出来的作品,竟到了令人不忍卒读的程度。
所以,美人迟暮,作家也不例外,都会有在创作上老态龙钟这一天的。
我们也看到并领教过的,个别作家,一旦到了写不出什么作品的时候,便像妇女失去生育能力,进入更年期,开始不安生地折腾了。折腾自己不算,还要折腾别人。这种折腾,便表现在文学的嫉妒上。诸如嫉妒来日方长的年轻人,诸如指责年轻人的变革尝试,诸如反感文学上出现的一切新鲜事物……
老不是罪过,老而不达,则让晚辈讨厌了。
因为年龄不是资本,可以对后来者做一个永远的教师爷。在荒原上,毛色苍黄的老狼,总是离群而去,孑然独行。而在热带雨林中的大象,最后的结局,是不知所终。所以,俄罗斯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已经是风烛残年,还要在一个风雪夜里独自出走。也许,他希望自己像丛林中的大象一样,大概打算从这个世界消失吧?我一直是如此忖度的。
在我们的前面,有过前人;在我们的后面,还会有后人。我们做过了我们应做和能做的事,我们走过了我们应走的和能走的路,老是再自然不过的,坦然面对,相信未来,便是自己的座右铭了。
我一直觉得日本一个大作家,川端康成在他作品《临终的眼》里说的话,是值得牢牢记取的。他说:“我以为艺术家不是在一代人就可以造就出来的。先祖的血脉经过几代人继承下来,才能绽开一朵花。”
当想到这朵花里,有自己曾经尽过的一份心力,老又何足畏哉?
打开报纸,赫然看到一条标题:“四个人中就有一老者。”
这是新华社北京2000年2月8日的晚报专电:“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副教授穆光宗研究后提出,预计到21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有可能达到四亿左右,届时平均每四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老人。穆光宗说,从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老年人口平均以每年百分之三点二的速度增长,现在至少有十个省市进入老年型人口的行列。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占亚洲老年人口的二分之一。”
由于没有什么大张旗鼓的宣传,20世纪末的最后一年,也就是1999年,曾经是联合国决定的“国际老人年”,好像并未引起人们十分的关注。而我们这个拥有三至四亿老人的国家,攸关老年人的切身利益问题,由于人口老化带来的社会矛盾,以及如何给予老人足够的关怀照顾上,恐怕任重而道远,更需要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是全体公民全力以赴的事情。
前几年,我曾经写过一篇短篇小说《纺车》,讲述了一个干部家庭中,儿女们不赞成老父亲再结连理的故事。老年人再婚,是一个并不为其他年龄段人士特别理解,然而在这个人口群落里,确实相当在意的事情。几乎每个人的周围,都存在一些失偶的老年朋友,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庆祝金婚的纪念,在报纸上读到白首偕老的故事,但实际上的不美满,诸如离异,丧偶,分居,出走,在现实生活中却似乎更多一些,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文化人,妻子故去多年了,这位孤独的老年男士,一次偶然的心动,意识到哪怕明天就是终点的短促行程中,有位信得过的一路同行的伴侣,也比只有形单影只独自上路要好得多。可他料想不到人生真是有许多无奈,本以为平常事,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倒错。过去,他和他死去的老伴,总是要干涉儿女的婚事。现在,当这位老干部突破世俗观念,等级差距,文化异同,社会舆论,决定要与在他家做了多年的保姆去登记时,立刻引爆了一场激烈的家庭冲突,儿女们反过来扮演他过去的角色,子教三娘,当一名封建色彩很浓的家长,进行阻挠。
这篇小说的取材,是有所本的。其实,在真实生活中的这一家人,无论儿子儿媳,也无论女儿女婿,都不反对老爷子重婚。他们知道自己都忙于淘金,急着发财,不可能像一首流行歌曲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抽不出时间陪陪孤独的老人,谈谈心,聊聊天。他们也为自己只能有物质上的充分供应,而无任何精神上的丝毫慰藉,感到歉疚。虽然他们也曾经张罗过,给老爹找个对象,但总不成功。
在这样情况下,老人走出这一步,年轻人的反对,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其实,年轻人无一不新潮,不先锋,甚至在思想上属于很另类的一拨,然而,面对这样一位曾经当过他们保姆的继母,却满脑瓜子封建思想,绝对无法接受。
生活中的这位老同志,终于屈服于儿女和社会的压力,偃旗息鼓,竟承认自己一时失态。但我在小说的写作过程中,却决定给主人公一点勇敢,老年人也是应该享受生活的,老年人尤其应该得到人们对他选择的尊重。因而,他理直气壮地把儿女搬出来的,借以警示他资历和身份的革命纺车,他妻子当年在解放区大生产时的遗物,送给剧团当道具,自己登上火车,去寻找理应属于他的晚年欢乐。
小说到这里结束了,但实际上被人不以为然的生活,不过刚刚开始。虽然这是虚构的故事,但却是这位勇敢者的必然遭遇。生活中的原型所以退却,肯定也是看到这一点。
因为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足,医疗保健事业的完善,药物研究,疫病控制,环境卫生,体育锻炼各个方面,较之以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样,人类的生命过程,不但得到延长,而且生命质量,也大大提高。过去,六十多岁,老态龙钟,人过七十,即为古稀;现在,耄耋之年,健步如飞,八九十岁,意气风发。因此,现在的老,和以前的老,有了本质上的不同。
占总人口四分之一的人群,在他们离开工作岗位以后,到他们离开这个世界为止,将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群人中的大多数,能吃能喝,能跑能颠,脑筋好用,手脚好使,又有经历,又有见识;懂得人生三昧,体会世态人情,做事不再毛躁,行为合乎规范,在某种意义上,信赖并支持这些老人,创造一切条件,使他们的桑榆之年,生活得更幸福,是全社会都要加以关注的事情。
所以,对孤独的老年朋友来说,离婚者,另觅新好;丧偶者,再披婚纱;久鳏之夫,重结连理;永弃之妇,走出空房,是人生道路上顺理成章的必然结果。尽管夕阳西下,苦日无多,但满天彩霞,晚景的绚丽,不让日中,有什么理由不使自己活着的每一天,都拥有节日般的快乐呢?如果再益之以儿女的理解,亲朋的支持,左邻右舍的温馨环境,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这样,必能营造出其乐融融的祥和局面。
无论如何,这部分人,占中国人口中的四分之一,不能不承认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许是国际老人年的缘故,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统称之为晚霞工程,看来老年人的婚姻问题,也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呢!
不久之前,那时家住浙江海盐的,一位三十年代的老作家章克标先生,还健在,这位百岁老翁,突然做出惊世之举,登报征婚,一时间传为佳闻。据说应征者颇多,各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有,甚至有摩登艳妇,妙龄女郎,天真少女,时髦小姐。章老先生看来接受了斯威夫特“不娶少妇”的忠告,好像在第一轮筛选中,就将可以当他女儿、孙女的候选对象淘汰出局了。
后来,轰动一时的章氏征婚,对大众来说,没有出现什么惊喜场面,但对老人来说,也算有了圆满的结果。这条当年的大新闻,着实让报纸热闹了一番,抢了演艺界的风头。本来这些娱乐版上谁跟谁拍拖,谁跟谁分手的新闻,是明星们所垄断的。现在,作家也敢领一领风气之先,而且章老先生并不是惟一的破例者,在他之前之后的这些年里,作家走出围城,又返回围城者,也曾经是人们口头上沸沸扬扬的话题。
虽然个别作家娶了少妇以后,结局不是很好,但大多数新的组合,却还是很美满的,虽然,男士努力不敢老,女士尽量不年轻,弥合年龄差距,稍为要操点心,但总的看来,迟开的玫瑰,别样的芬芳,欢悦的老境,美丽的黄昏,说明了英国作家江奈生·斯威夫特的“不娶少妇”的劝诫,也未必绝对正确。
最近,国内出版了一本很有趣味的一本书,书名“知识分子”,从负面写了几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中包括厄内斯特·海明威。这位保罗·约翰逊,也是一位英国作家,他笔下透露出来的这些名人背后的阴影,读来倒是饶有兴味。
海明威一生结过四次婚,其中三位的年龄都大大小于他。1959年,已届花甲之年的他,也是因不堪疾病缠磨最后开枪自杀的前两年,还倾心一位十九岁的一家比利时新闻社的特约记者瓦莱莉·丹比一史密斯,并动过娶她的念头。他的第四位太太玛丽·韦尔什,只有接受丈夫的安排,忍受这位更年轻的姑娘,成为海明威月薪二百五十美元的亲密助手,出现在家庭生活之中。虽然“令人讨厌、丑恶和痛苦”,但玛丽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也要赖着不走。这种“三个早餐盘子,三件晾在绳子上的湿浴衣,三辆自行车”式状况,在他与第一个太太,那位富家女哈德莉共同生活期间,就曾经发生过。
所以,那位自以为雄风不减当年的海明威,居然信口开河地“告诉查尔斯(巴克)兰汉姆将军,经过一段时间的冷落,安抚玛丽是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前一天晚上已经对她灌溉达四次’。海明威死后,兰汉姆向玛丽求证这个问题,她叹息着说:那要是真的该多好!”
写到这里,不禁感触良多,对于老年男士而言,年龄相差悬殊的婚姻,英国大作家江奈生·斯威夫特的箴言:“不娶少妇”,还是有其一定的道理,值得三思而后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