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师进驻哈密纪实范承渠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中央《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以摧枯拉朽、势如破竹之势向全国进军。
在西北战场,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新疆问题也早做了安排。首先进驻新疆的将领是王震和他率领的第二军,二军就是在南泥湾开展大生产的359旅,后来挺进中原,参加中原突围,声名显赫,是一支既能打仗又能生产的好部队。
8月26日兰州解放,国民党部队溃败,狼狈西逃,新疆又发出起义信号。向新疆开进已迫在眉睫。传说王震这时给中央提出,除二军外,他进疆还要带一个军。王震说:“新疆那么大,是中国的六分之一,国民党驻军十万。我带两个军去不算多吧?”毛主席同意了他的意见,让他自己再挑选一个军,他当即点名要六军。
六军就是我们军。是由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教导旅、新四旅组建发展而成的,相当于党中央的警卫军。军长罗元发是1928年参加革命的福建龙岩老红军。
攻克兰州后,六军按部署沿北线河西走廊向西挺进。9月5日在永昌县,罗军长接到了彭德怀司令员的电话:六军准备随王震进疆。10月26日在酒泉,一野(第一野战军)司令部下达命令:原二兵团六军划归一兵团建制,进军新疆。
1949年10月,十六师官兵进军新疆11月6日,师政委关盛志率领四十八团一营乘飞机抵达哈密。此前,10月13日到哈的十六师战斗部队只有参谋长连承先带来的一个连,驻守在飞机场。哈密城防由二军五师十三团负责。一营到达后不久就接管了城防,正式开始了卫戍任务。十六师下属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三个团或车运、或空运陆续到达哈密。1950年3月底,全部进入驻地。十六师进疆官兵总共为九千四百四十五人。十六师从此和哈密结下了不解之缘:六军十六师后来集体在哈密转业为兵团农五师,1963年农五师大部西迁博乐,在哈密的企、事业单位组成哈密农场管理处、管理局,2001年又成立了兵团十三师。
新疆和平解放后,起义部队中的反动官兵不甘心失败,他们烧杀抢掠、制造事端,甚至武装叛乱。在六军防区的北疆、东疆,情况最为严重。
1949年9月28日深夜,发生在哈密的一七八旅五三三团抢劫黄金案,共抢劫中央银行运哈黄金1.6万两,商店三百多家,焚烧两条街道民房,杀害无辜民众二十四人。这次武装叛乱是全疆首例。
10月2日,五三三团一营在驻地星星峡抢劫过往汽车二十一辆,驻口门子的三营九连连长芮士元唆使士兵抢劫过往客商钱财。
11月18日,驻七角井的五三三团二营,扣留解放军东返运兵汽车四十辆,押车队长和十三名战士被杀害。
11月29日,驻巴里坤一七八旅骑兵团二连打死连长,二百零五人叛逃。
1950年3月29日,伊吾发生叛军和原任县长、警察局长共同策动的武装叛乱,杀害驻地搞生产的解放军连长等二十二人,包围进攻县城驻军,我指战员死伤多人。
对上述叛乱,我军采取军事、政治相结合的方式逐一进行处理。
1949年11月24日,我军集合五个营的兵力包围叛军一七八旅五三三团驻地大营房,迫使叛军缴出扣押的我军汽车、人员,并执行陶峙岳将军命令,收缴叛军武器,将其送省城改编。
1950年3月,我十六师、十七师联合围剿叛军骑七师二十团等,收缴武器,送省城改编。经四次战斗,毙、伤、俘、降一千一百余人,溃逃六百余人,后溃逃人员在剿匪战斗中陆续被俘。
1950年5月7日,我十六师四十六团、四十七团及师直一部增援伊吾,击溃叛匪,平息叛乱。
最为严重的是乌斯满、尧乐博斯、贾尼木汗发动的武装叛乱。这三个匪徒职位高,影响大,两个是专员,一个是厅长,叛乱规模大,武装力量强,共拥有匪徒六千余人,骑兵武装两千余人;牵涉面大,裹挟牧民三万余人,叛乱地区东起伊吾西到阜康,他们曾一度攻入奇台,企图占领伊吾,妄想控制哈密,进而威胁迪化,震撼全疆。
1950年3月,中央军委指示:“乌斯满匪首与美特有关系,应坚决消灭之。”新疆随即成立剿匪指挥部,由王震任总指挥。在奇台设北疆前线指挥部,由六军军长罗元发任指挥,开始了肃清和消灭乌、尧匪帮的战斗。
在前线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十六师由十七师、五军四十团配合,在哈密展开了剿匪战斗。
4月14日第一次红柳峡战斗将匪击溃,乌斯满、贾尼木汗逃往北塔山一带,经十七师夹击后又窜回。
5月14日,十六师四十六团二次奔袭红柳峡,三路包围攻击,给匪帮以重大打击,毙、伤、俘、降六百三十五人,迫使乌斯满、尧乐博斯两股叛匪分别向东西方向逃窜。
5月27日,十六师四十七、四十八团进攻板房沟尧乐博斯匪帮,尧逃入八大石匪巢。6月3日,我军攻入八大石,匪众纷纷投降,尧乐博斯率残部数十人经过孔多罗山遁入甘肃。
6月27日,我四十六团在柳沟堵截乌斯满、贾尼木汗匪帮,追击至二、三道白杨沟。7月1日俘获贾尼木汗,乌斯满携亲信四十余人逃往甘肃。
此次剿匪从3月30日起至8月10日基本结束,共计四个半月,大小战斗六十余次,俘获匪首贾尼木汗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四人,击毙四百四十六人,解救牧民一万七千余人,哈密土匪势力基本被肃清。
三年剿匪战斗,十六师共动用兵力六千一百零六人,牺牲了包括罗少伟副师长在内共四百五十五名指战员,伤五百三十余人。子弟兵的热血洒遍了东天山南北的绿洲荒原。
本着“人民解放军既是一支战斗队,又是一支工作队”的原则,十六师进疆后,在紧张剿匪平叛的同时,还担负起了建立新政权、改造旧军队、参加社会民主改革等任务。
在酒泉休整时,根据上级指示,师党委提出了一套建立地方政权干部队伍的方案。1950年1月,正式抽调干部参加哈密地区建党建政工作。具体是:师组织科科长张家树(先任副专员,后任地委书记),保卫科科长秦跃中(先任地委常委、社会部部长,后改任公安处处长)、队列科科长梁剑秋(任地委委员、秘书长)。四十六团教导员王庚申(后改名王更生,任地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宣传科副科长赵华生(任地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管理科长杨立群(任哈密县常务副县长),马秀峰(任镇西县长),师教导大队协理员魏浩(任哈密县委书记),四十六团教导员张晓(任镇西县委书记),师民运科代科长郭永海(先任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后任伊吾县委书记)等,共计114人,为哈密配备了地、县、区三级党政领导及地委机关干部。一开始,十六师党委兼中共哈密地委,师政委关盛志兼哈密地委书记。到1952年4月25日,师党委才不再兼哈密地委,关盛志政委不再兼任地委书记。
1952年经“镇反”“三反”,原国民党政府留任人员中的不法分子被清理。十六师再次抽调干部充实地方党政机构。主要有师宣传科长柴桂铭、分支书记李明、卫生队长郑云福、副官主任张紫栋、文工队协理员马玉杰及连长、指导员级干部韩荣岱、杜思弟、金辅荣、程学仁等共一百七十六人,连同1951年前抽调的共计二百九十人。抽调人员时,除注重政治水平外,还十分注重文化素质,仅师文工队前后调地方工作的就有九人。
部队抽调的干部,对哈密地区建立新政权起到了奠基作用。
1949年下半年,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随着8月26日兰州解放,9月24日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六两军陈兵酒泉。陶峙岳、包尔汉和平起义通电发布,新疆和平解放指日可待。
1949年年底,现兵团十三师的前身——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进驻哈密,承担起保卫哈密、建设哈密的光荣使命。但被推翻的反动势力残余不甘心他们的灭亡,妄图夺回失去的天堂。从1950年开始,他们纠集残匪,威胁牧民,四处抢劫,杀害解放军,使哈密天空再次乌云翻滚,各族人民再次遭受苦难。十六师全体指战员遵照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重新拿起武器,投入剿匪战斗。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彻底消灭叛匪,使哈密各族人民过上了和平、安定、奔向幸福的新生活。十六师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牺牲指战员二百六十四名,其中连级以上指挥员十一人,罗少伟副师长是这些烈士中职务最高的。
罗少伟1950年3月5日,新疆军区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成立新疆剿匪指挥部,一兵团司令王震任总指挥,兵团参谋长张希钦任指挥部参谋长,六军军长罗元发任北疆剿匪前线指挥。罗元发根据王震司令员的指示精神,命令驻守哈密的六军十六师师长吴宗先、政委关盛志率领本部指战员和五军四十团骑兵第三营负责哈密地区叛匪的清剿任务。
十六师立即进行政治动员,部署剿匪作战任务,决定以四十六团为主力,清剿镇西(巴里坤)地区叛匪。副师长罗少伟在动员大会上主动请缨,决定亲临前线,寻找战机,歼灭叛匪。师长吴宗先、政委关盛志看着这个早年参加红军、身经百战、负伤七处的副师长,回忆起他在保卫延安的日日夜夜里,在“鞭抽二马”的陇东战役里,在抢渡渭河解放西安的战场上,在恶战兰州的五天五夜里,总是身先士卒、出生入死的一幕幕,完全理解老战友此时此刻的心情,只好同意了他的请求。当时哈密通往镇西的天山达坂上有两座桥被叛匪破坏,汽车不能通行,罗副师长决定从七角井进入镇西,坐镇指挥四十六团的剿匪战斗,顺便对驻守在七角井地区的部队进行剿匪战斗动员,部署战斗任务。
3月26日,罗副师长率众到驻防瞭墩的四十八团二营四连传达了剿匪命令,进行剿匪动员,落实剿匪的各项准备工作。到4月1日工作结束,他又决定当天赶到驻防在七角井的一营一连传达剿匪命令,检查落实剿匪措施,打算任务完成后就直接去镇西。
4月1日早晨,罗少伟一起床就对作战参谋马玉章说:“今天到七角井检查一连备战情况。”马玉章立即叫起警卫员杨状元、机要秘书李玉庆、报务员宋万成和司机杨洪云。
当时驻防瞭墩的二营四连指导员韩德善、连长孟宝已经接到师部命令,要将罗副师长护送到镇西。罗副师长一起床,韩、孟就命令护送罗副师长的指战员吃饭,准备执行任务。罗副师长决定他们先出发,嘱咐护送部队随后赶上来。于是,罗副师长等六人挤在一辆吉普车里从瞭墩赶往七角井,途经车轱辘泉,有一段很长的斜坡,汽车爬坡速度较慢,埋伏在两边山沟里的叛匪突然袭击。面对突如其来的猖狂叛匪,罗副师长果断命令:“加大油门,冲过去!”就在司机加大油门的时候,叛匪突然打来一梭子弹,把汽车前胎打爆,汽车失去控制,冲到路边的土坎下停住。“打!”罗副师长又命令。六人几乎同时下了汽车,卧倒射击,但叛匪依仗人多,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包围上来。
在双方激烈的对战中,叛匪多人伤亡,但终因众寡悬殊,罗少伟副师长和参谋马玉章、机要秘书李玉庆、报务员宋万成、警卫员杨状元血洒戈壁,壮烈牺牲。司机杨洪云受伤被俘。叛匪们惨无人道地对罗少伟进行毁尸,挖出他的双眼,手段残忍,惨绝人寰。
韩、孟听到枪声,立即命令护送部队追赶上来,等他们赶到车轱辘泉时,叛匪们已经逃离现场。
噩耗传来,全师震惊。罗副师长是整个剿匪战斗中牺牲的最高级别指挥员,终年只有三十二岁。
毛泽东主席得知罗少伟副师长牺牲的消息,委托周恩来副主席给六军十六师发来唁电,沉痛悼念罗少伟同志。
王震司令员听到噩耗后,在办公室来回踱步,久久不能平静。
少伟壮逝,雪山颤泣!十六师指战员无不悲痛和义愤!
4月2日,罗副师长的遗体运到大营房,指战员们悲痛地回忆起罗副师长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1918年,罗少伟出生在陕西汉阴县蒲溪镇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十四岁就被抓了壮丁,分在当时杨虎城部警二旅四团一营三连三排当兵。在这里,罗少伟接触了不少中共地下党员,看到他们为国为民一身正气、满腔热血,受到强烈的感染,认定他们都是好人,决心跟他们走。三年后的1935年,罗少伟在代理连长、共产党员沈启先的率领下,冲破了国民党的重重阻碍,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陕南抗日第一军,后来整编为红十五军团警卫团,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并于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罗少伟所在部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随一二九师深入敌后,开辟冀鲁豫抗日根据地。1939年编为八路军冀鲁豫支队一大队,先在清风、南乐、濮阳一带活动,继又到金乡、定陶、巨野、嘉祥、成武一带活动。他随部队与日寇浴血奋战,夜袭金乡城,捣毁县政府;袭击徐庄日军车队,歼敌二百名,烧毁全部汽车……由于他作战勇敢,意志顽强,带兵有方,很快就由一名战士相继升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