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赞和尚原来在福州大中寺学习,后来外出参访的时候遇见百丈禅师而开悟,随后又回到了原来的寺院。
他的老师问:“你出去这段时间,取得什么成就没有?”
神赞说:“没有。还是照着以前的样子服侍师父,做些杂役。”
有一次老师洗澡,神赞给他搓背的时候说:“大好的一座佛殿。可惜其中的佛像不够神圣。”见到老师回头看他,神赞又说:“虽然佛像不神圣,可是却能够放光!”
又有一天老师正在看佛经,有一只苍蝇一个劲儿地向纸窗上撞,试图从那里飞出去。神赞看到这一幕,禁不住做偈一首:“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他的老师放下手中佛经问道:“你外出参学期间到底遇到了什么高人,为什么你访学前后的见解差别如此之大?”
神赞只好承认:“承蒙百丈和尚指点有所领悟,现在我回来是要报答老师您的恩情。”
神赞见到老师为书籍文字所困,不好意思直接点明,只好借助苍蝇的困境来指出老师的不足。文字语言都是一时一地的工具,事过境迁再执著于文字,就如同那只迷惑的苍蝇一样总是碰壁了。
宋代名僧思净禅师曾作过一首名为《答或问》的禅偈,告诫人们并非偏执才能解决问题,运用他法亦能将事情办好:平生只解念弥陀,不解参禅可奈何?但得五湖风月在,太平何用动干戈!
偏则不全,执则不灵。不正常的形态大多始于偏见,不协调的意象多半来自偏执。偏执往往让我们的思想执迷其中不能自拔,故而显得越发狭隘,不能产生建树。
陆亘大夫爱好佛法,有一天他特意向南泉禅师请教问题:“从前有人在瓶子里养了一只鹅,后来这只鹅逐渐长大,瓶子里面装不下了。现在既不能毁了瓶子,又不能伤了鹅,你能不能把鹅弄出来?”
南泉禅师突然叫他的名字:“陆亘!”陆亘习惯地回应:“在。”南泉禅师淡然道:“鹅已经出来了。”
这位大夫在和南泉禅师打什么哑谜呢?我们在思想的范围下长大,然而却慢慢发现思虑反而障蔽了自身思维的发扬,这便是陆亘的疑惑。而南泉禅师正是看出了这点,特意在陆亘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称呼他的名字,知道陆亘必定会应然作答。
此举,自然是南泉禅师点拨陆亘最好的办法。
世界上有许多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常钻“牛角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偏执。
当然,谁也不能否认偏执有很大的正面作用———火药、电灯、蒸汽机……一系列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便是源于偏执。然而,任何人也绝不能忽略偏执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一一失败与毁灭。
《坛经》上说,“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偏执显然是束缚我们思维发展的罪魁祸首;《坛经》还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正确的处理办法,那就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如果自己在主观上对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执著,这就是道的流动畅通。
《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说:“此道天真,本无名字。只为世人不识,迷在情中,所以诸佛出来,说破此事。恐汝诸人不了,权立道名,不可守名而生解。故云:得鱼忘筌。身心自然,达道识心。”
断际禅师认为:佛道出于天真,本来没有名字。因为世人不理解它,为欲望所迷,所以诸佛出来,说破这件事。又担心世人听不懂,就暂且设立一些概念,以增进理解。所以,不要执著于这些概念,要追寻概念背后的真道。这就是所谓的得到鱼而忘了捕鱼的工具。只要让身心回归自然,就能通达佛道佛心。
何谓“天真”?意思是说,佛性原本是自身拥有的,不是别人送给你的,不是你从别处找来的,也不是佛祖、菩萨们传授给你的。由于大家的佛性都被欲望尘封,就连自己都不知道它的存在,所以佛祖、菩萨们才给你指出来,免得你身在宝山不识宝。只要让身心回归自然,佛性自然会亮得发光。
如何使身心回归自然呢?有四个要点:
第一,乐自然。把眼前的一切视为自然之事,不要有太多不满意之事。这样自然身心快乐。
第二,求自然。前面所说的乐自然,并不是听天由命,什么也不干。人生在世,还是应该有所追求。这也是自然之事。但是,在追求时,要依恰当的方法。方法不当,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第三,行自然。也就是说,做力所能及的事,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放弃,也不要勉强。好比走路,该拐弯就拐弯,该绕道就绕道,走不通了,就走另一条道。
淡淡的感悟
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选定目标就要锲而不舍,以求“金石可镂”。但如果目标不合适,或客观条件不允许,与其蹉跎岁月,徒劳无功,还不如干脆放下。当你放下那些宏大而美丽的理想,选择伸手可及的目标时,或许局面会瞬间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