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满百
成吉思汗第一次感觉到了苍老,他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了,几十年的戎马生涯,让他的面容上多了沧桑,但不变的是坚定的意志。已经进入花甲之年的成吉思汗也希望自己能够长寿,他听说中原有一种“长生不老药”,禁不住诱惑,想要得到这种灵丹妙药。
成吉思汗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回忆过去的人生。不满十岁就扛起了乞颜氏的大旗,肩负起蒙古部的未来,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位置。统一草原六部的过程中,打败了安答扎木合、义父王汗,不断地在亲情和现实中做出抉择。降伏西夏,打败大金国,成功地为先祖报仇;远征花剌子模,开疆拓土,从草原的大汗变为天下的大汗,一将功成万骨枯,今天的成就建立在无数人的牺牲上。
成吉思汗曾自言自语道:“如果我能够更长寿一点,那么征伐四海的任务就可以亲自去完成,看到我蒙古的九足大纛旗在敌人的领地上飘扬,看到我可爱的孙子们长大成人。长生天,再给我几十年的时间吧。”
皇帝拥有最高的权力和最多的财富,想要独占的欲望驱使着他们去寻找长寿的方法。秦始皇为了追寻长生不老药,听信徐福的妄语,带着三千童男童女东渡,耗费巨万,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据说他多次东巡蓬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能够见到蓬莱仙岛上仙人,以求长生不老。
汉武帝晚年因为巫蛊之术,与太子反目成仇,也是因为怕别人咒他死,这种敏感的神经导致除了自己,谁都不相信。唐太宗迷信仙丹妙药,尝试了各种配方,甚至亲自去炼丹,以至于身体机能急剧衰弱,未能求得长生,反而迎来了速死。
这些都是因为寻求长生不老而引发的悲剧,但即使有这么多反例在前,也还是难以阻止皇帝们寻求长生的意图。而且,越是功勋卓著的皇帝,越不想放弃自己建立起的一切,他们都想“向天再借五百年”。
成吉思汗在中原战场时曾听过一个传言,有人告诉他,说中原之地有一位道长,神通广大,叫丘处机,这个人特别长寿,有人说他已经几百岁了,还能够健步如飞,像年轻人一样,他肯定知道长生不老药的配方。
成吉思汗听后果然兴趣大增,询问了很多丘处机的事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派自己的近侍刘仲禄前往山东,去请丘处机来见面,希望可以得到他长寿的秘诀。这一年是1220年,丘处机七十三岁。
实际上,成吉思汗本人对于宗教并没有那么热衷,他始终认为宗教应该是统治者的工具,就像当年杀通天巫阔阔出,只要威胁了大汗的地位就必须铲除。而他自己从没有真心归于哪个宗教,真的要挑一个的话,也只能是长生天了吧。
诏见长春真人
道教是产生自中国民间的本土化宗教,创建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虽然道教极力与道家建立联系,并将老子奉为道教的神仙之一,但是二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道家为一种思想流派,更贴近哲学,而道教则是宗教。
汉代出现了天师道、太平道等早期的道教流派。经过近千年的演变,到成吉思汗这个时期,中原主要有两个教派,北方以全真派为主,南方则是正一派。这两个派别中,正一派基本上继承了汉代天师道的传统,历史悠久,修道者可以不在道观中修行;而全真派则是新兴的教派,创派尚不足五十年,但是教规森严,要在道观中修行,不能娶妻生子,丘处机就是全真派有名的弟子之一。
丘处机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也就是1148年,道号长春子,曾任全真派的掌教。早年在全真派王重阳祖师的门下修道,王重阳去世后,丘处机隐居深山,继续潜心修炼。
有关丘处机其人,不做道教研究的人,几乎都是从金庸的小说中知道的。在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丘处机被描绘成一个充满侠义之气的道长,一心为了南宋,与金和蒙古抗争的有领袖气质的人,骨子里又带点固执,拥有一种处处与修道之人不相符的气质。
实际上,现实中的丘处机仙风道骨,从不干预国家之事。丘处机没有为南宋做什么事情,他对南宋有多深的感情都要画一个问号,终南山也在金国的控制范围内,想与南宋联系确实有难度,所以,小说中描写的要牢记靖康之耻之类的教训,也就只是金庸自己的设计而已。
丘处机在北方修道,有所成就之后,还曾被传召到中都,得到金国皇帝的许可在金国全国范围传教。这项待遇是极高的,为全真派的发扬光大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全真派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就在北方生根也得益于金国皇帝的支持。
刘仲禄对丘处机说明了来意,将成吉思汗的诏书交给他。在诏书中,成吉思汗表达了自己对丘处机的敬慕之情,称呼长春真人为神人,听闻长春真人博学多识,不论是文学还是思想,造诣都很深厚。成吉思汗久仰丘处机大名,渴望能够见面,并且真挚地希望长春真人能够出山辅佐自己,治理国家。
成吉思汗情真意切,虽然没有提及长生不老之事,但是称赞丘处机的年龄的时候,还是暗藏了这个意思。
丘处机最终同意了成吉思汗想要见面的请求。这一点其实颇为出人意料,因为以丘处机的名望,如果想要出山,那么不管是金国还是南宋都会抢着去迎接他,但是他一次都没有出仕,为何仅仅看了成吉思汗的一份诏书就同意去见他呢?这对于看透了尘世间纷繁杂扰的化外之人来说并不正常。
我们已没有办法去考证丘处机当时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做出这样的决定,猜测来说,丘处机可能一直想要结束连年战争的乱世,救生民于水火,使百姓免遭涂炭,只是未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金国的皇帝已经失去这个能力,而南宋的偏安小朝廷则根本没想过,多活一日都是赚到了。
那么对比之下,就只有处在上升期的蒙古大汗最合适,他统一了草原,占据了中原北部,统一全国只是时间问题,有能力解救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
丘处机虽为修道之人,但是在乱世中还是希望能够为百姓尽一点微薄之力。
勉为其难的西域之行
丘处机起程前往中都,在那里他第一次听说了成吉思汗并不在草原,而是在遥远的中亚。这让他犯了难,已经七十三岁高龄,却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这一趟行程下来,能不能坚持到目的地,他自己也不确定。
丘处机希望刘仲禄可以传达自己的这个意思,是不是能等成吉思汗回到草原以后再去见他。这件事情刘仲禄做不了主,他急忙通过蒙古的驿站送了一封快信给大汗,询问改期之事。成吉思汗还是决定让丘处机亲自来一趟中亚,因为他也不确定自己什么时候能够班师回国,而对于长生之事又难以抛开兴趣,只好让丘处机勉为其难了。
丘处机思虑再三,想到天下的苍生,决定拼上这把老骨头。同一年,他带着弟子们从中都起程了。丘处机一行人首先翻越长城,沿着当年成吉思汗攻入中都的道路北上,越过野狐岭,进入蒙古草原。在那里,成吉思汗的幼弟帖木格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且送了一百头牛马,供丘处机等人在路上使用。接着丘处机一行人离开蒙古草原,进入新疆,来到了畏兀儿的别失八里城,虽然畏兀儿信奉佛教,但是对道教掌教还是尊敬之至。
过了畏兀儿,丘处机加快行程,沿着准噶尔盆地西行,进入伊犁河谷的阿力麻里城,稍作停留,遇到了成吉思汗的使者。使者告知丘处机,大汗急欲见到道长,希望不要在路上耽搁过长时间。于是,丘处机立刻起程,经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渡过锡尔河,来到了撒马尔罕。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跋涉,丘处机终于到达了中亚,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这一路的艰难险阻只有同行的弟子们知道。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根据这一路的见闻写出了《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述所经山川道里及沿途所见风俗人情,兼及长春真人的生平,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
此时成吉思汗正在平定阿富汗,所以丘处机便在撒马尔罕过冬,等待成吉思汗的召见。1222年,成吉思汗在大雪山(即阿富汗兴都库什山)接见了丘处机。
成吉思汗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他问丘处机:“真人,听闻你懂得长生不老之术,是否有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药呢?”丘处机料定成吉思汗一定会询问这件事,所以他早有准备,他对成吉思汗说:“大汗,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长生不老之药,只有延年益寿之方。短命的人都不懂得这个方法,想要延年益寿,最重要的就是要清心寡欲,也就是说,第一,要清除杂念,二要减少私欲,三要保持心地宁静。”
成吉思汗对于没有长生不老药的结果很失望,这本是他召见丘处机的根本原因,而他所说的治国之道,信奉马背上治天下的成吉思汗并不怎么理解,这些颇为哲学的话语,中原的人都未必能全部明白,又怎么能强求成吉思汗一点即透呢?
丘处机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并不急于要成吉思汗听从自己的建议。他一直跟随在成吉思汗身边,通过每天的小事逐步引导成吉思汗理解“敬天爱民”,将道教的养生秘诀传授给他。
有一次,成吉思汗正在狩猎,突然一只大熊扑了过来,惊吓到成吉思汗的坐骑,成吉思汗顺势坠马,不过提前做了准备,所以并没有大碍。丘处机借着这个机会告诉他:“大汗,这是上天的警示,您的年龄已经不允许你再这样频繁地狩猎了。您应该减少征伐,天下都是您的子民,哪有您的敌人?宽容地对待敌人更能够赢得尊重,也能减少蒙古士兵的伤亡。仇恨只能带来更多的杀戮,放下仇恨,肯定可以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