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着头皮出战
成吉思汗令西夏臣服,摧毁了夏金联盟,这样一来,对金国的作战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虎踞中原的金国已经立国百年,定都中都(今北京)也超过了半个世纪。女真人受到汉文化的熏染,渐渐褪去了野性,披上了文明的外衣,他们视蒙古为野蛮的种族,就如同他们在宋朝人眼中的形象一样。
女真人在对宋的长期战争中习惯了宋朝人的作战方式,对于攻城战也有自己的心得。为了防备北方的民族南下,金国建立了一套完备的防御体系。简单地说就是三层防御机制,在靠近长城的外侧收买亲近金国的部落,让他们成为缓冲地带;在长城沿线,布置重兵守卫;长城内侧,设置多个军事堡垒,与大型的军事城市相互保护。女真人对于中原的统治,就是以一座座的大型城市为据点,覆盖了整个华北、华中平原,因此这些大城市的城防建设都是相当完备的,尤其是北部边塞的城市,其军事性远大于商业性,其中大同、宣化、张家口等城市更是防守的重中之重。
金国在制定防御体系的时候很清楚一点,如果前两条防线被突破,那么蒙古骑兵就会进入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到那时想要抵挡蒙古骑兵的蹂躏,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攻打西夏首都兴庆府的战役中,成吉思汗意识到蒙古骑兵对攻城作战几乎一窍不通,又缺少工程兵部队,面对比西夏人更善于守城的金人,打下一座城池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员损失,这对于人口本就不多的大蒙古国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因此,成吉思汗从军事和政治两方面入手,对金国的边塞地区进行渗透。
1211年,成吉思汗在斡难河源举行誓师大会,历数金国所犯的罪,重申了二者为不共戴天的仇敌,以及为先祖报仇的决心,然后挥师直指长城。
在长城沿线的攻防当中,成吉思汗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虽然在几次小规模的冲突中蒙古军都取得了胜利,也攻占了一些小的城塞,但是始终无法突破长城的防线。
就在成吉思汗感到一筹莫展之际,契丹人耶律留哥发动了叛乱,这对于成吉思汗来说简直就是天降甘霖。成吉思汗派出大将哲别杀奔辽阳城,在耶律留哥的里应外合之下,顺利地拿下了塞北重镇辽阳,并且扶植耶律留哥,封他为辽王。
成吉思汗借势兴兵十万,率领四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大举伐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听闻蒙古军队气势汹汹地袭来,急忙派出平章政事独吉思忠、参知政事完颜承裕出屯抚州(今河北省张北县)。
独吉思忠修建乌沙堡,整修乌月营,妄图抵挡住蒙古军的南下,乌沙堡堪称“金国的马其诺防线”,堡垒有暗道相通,设施齐备,易守难攻。独吉思忠号称“用工七十五万”来修整这条防线,耗时费力,却被成吉思汗轻易地找到了突破口。
面对看似坚固的乌沙堡防线,成吉思汗的先锋大将哲别没有固执地强攻,而是绕过乌沙堡,拿下乌沙堡后的乌月营,前后夹攻,独吉思忠大败,狼狈地逃回金国。
完颜永济大怒之下将独吉思忠解职,对蒙作战改由完颜承裕全权处置。成吉思汗兵分三路,一路由自己的儿子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率领,进攻金国的西京大同;一路由弟弟拙赤·合撒儿为统帅,向着东北方向进攻;成吉思汗自己则带着四子拖雷率军直奔长城线上的咽喉要地——野狐岭,蒙金大战一触即发。
鏖战野狐岭
野狐岭位于现在的张家口张北县,是通往蒙古草原的重要通道。辽金时代,野狐岭一直是长城线上的军事重地,防御草原民族南侵的重要堡垒。
因为野狐岭重要的战略地位,卫绍王完颜永济也不敢大意,如果野狐岭失守,就意味着长城一线被突破,金国的防御体系将彻底崩塌。因此,完颜永济令完颜承裕率领四十五万大军固守野狐岭,不得让蒙古人前进半步。实际上,这几乎就是金国的全部精锐,如果精锐尽出,仍无法战胜蒙古人,那么金国的气数就真的尽了。
完颜承裕率领大军至野狐岭布防,他注意到野狐岭地势险峻,可守之险很多,于是决定将兵力分散至各个险要之地,据险固守,互为掎角之势,逼迫蒙古骑兵下马作战。这个布置看似巧妙,实则愚蠢之极,金国四十五万大军与大蒙古国十万军队相比,在数量上有绝对优势,在装备上也领先蒙古,如果正面对抗,即使蒙古骑兵再勇猛,也难以以一敌四,金国至少可以不败。
一旦分兵守险,在局部战场上,金国就将失去兵力优势,而且因为守军过于分散,不利于命令的传达。如果一点被突破,前来增援的部队也很难快速抵达,互相支援反倒变成了互相拖累,其他险处再无可守的必要。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话粗理不粗,四十五万精锐部队派了完颜承裕一个庸才当统帅,这样的布防实际上是把金国士兵放在火上烤,只等蒙古军队来品尝。
完颜承裕不仅军事素养不高,还十分迂腐。刚到达野狐岭的时候,他麾下的大将石抹明安献上一策,他对完颜承裕说:“蒙古军队还是那种草原上奔放的作战方式,大开大合,他们攻陷了抚州之后,沉浸于烧杀抢掠,我们应该趁着他们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派出一支部队奇袭抚州,然后大军紧随其后,给予成吉思汗致命打击,必能将蒙古军队赶回草原。”
完颜承裕不置可否,谨慎地说:“抚州已经陷落,至野狐岭一线无险可守,贸然出击,和蒙古骑兵硬碰硬定然吃亏,不如依靠野狐岭,凭险据守,蒙古骑兵一旦下马也就没有威胁了。”石抹明安再三劝说,完颜承裕却一再顾左右而言他,与其说是他担心野战吃亏,不如说他是被蒙古骑兵吓破了胆。
为了安抚石抹明安,完颜承裕又走了一着昏棋。他让石抹明安作为使者,到蒙古大营去见成吉思汗,去质问成吉思汗为何背弃宗主国,如此不忠不义。石抹明安听到这个安排,哭笑不得,心想:“蒙古大军都打到门口了,你却要跟他讲道理,讲道理管用的话,还能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他们哪里知道什么是忠义,这比对牛弹琴还没有意义啊!”
石抹明安对完颜承裕失望之极,于是他下了临阵倒戈的决心,在出使的当天,就投降了成吉思汗,并且将完颜承裕的布防和盘托出。成吉思汗对有才之人的渴望是金国人无法企及的,他对石抹明安完全信任,对他带来的信息也丝毫不怀疑。
针对完颜承裕的安排,成吉思汗决定听从石抹明安的建议,从一点突破,他亲自率领军队从獾儿嘴进攻。木华黎对成吉思汗说:“大汗,我们集全军之力攻击一点,即使如此,兵力上我们也是吃亏的,为了确保策略成功,我们应该组织一支敢死队,必须要拼死搏杀才有获胜的机会。”
成吉思汗虚怀纳谏,命令木华黎亲自组织并带领敢死队。蒙古军全军下马,采用不擅长的步战,木华黎在前,成吉思汗率中军在后,冲入金军阵营。在蒙古军队猛烈进攻之下,金军难以抵抗,野狐岭防线告破。就像前面提到的,金军守卫分散,命令传达不及,难以支援獾儿嘴守军,而一旦獾儿嘴被突破,其他的险处就变得没有继续防守的价值了。
完颜承裕率军弃守野狐岭,逃往宣德。野狐岭一战,成吉思汗率领十万蒙古军队大破四十五万金军,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而金国自此以后只有疲于奔命,再无还手之力。
由成吉思汗的三个儿子率领的西路军也是一路高歌猛进,西京留守胡沙虎比起完颜承裕没强多少,面对蒙古军队不战而逃,蒙古轻易地拿下了大同。大同失守,意味着整个山西暴露在蒙古军队的铁蹄之下,蒙古军队乘胜夺取了金国大小城市七十余座。
蒙古人的“回马枪”
迈过长城这一道坎,成吉思汗本以为将是一马平川,谁想到被中都北边的居庸关挡住了前进的脚步。
居庸关位于现今北京市昌平区内,属于长城的内关口,为北京西北的门户。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十八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居庸关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如果强攻,牺牲大量士兵是肯定的,而且也未必能够攻破居庸关。
蒙古军队来到居庸关前,被这里的山势所震慑,不知如何是好。先锋哲别惊叹于陡峭的山势,坚固的关口,一时也没有好的计策,只能望关兴叹。这时他的一个参谋对他说:“将军,关口虽然险要,但是守关的人没有军事头脑,你看我们一路上遇到的独吉思忠、完颜承裕,一个比一个平庸,料想这居庸关守军也不是什么军事奇才。不如我们智取如何?”
参谋一席话,令哲别茅塞顿开,大呼:“没错,居庸关只可智取,和我想的一样,我们就再来一次引蛇出洞,然后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第二日,蒙古军队照常攻城,但是当金军反击时,哲别命令全军佯装战败,丢盔弃甲,将军备物资大量地丢弃在了路边。金军见蒙古军队狼狈逃窜,真的以为自己打了胜仗,于是忘乎所以,冲出居庸关,追击蒙古军队。
哲别带着军队一边后退一边等着金军,直到金军进入提前设置的包围圈中,埋伏的蒙古军队一涌而出,将这些金军团团围住。金军守将这才意识到自己中了计,想要逃出包围已是不可能,只能乖乖地束手就擒,投降的金军不计其数。
哲别让蒙古军队换上金军的军服,然后敲锣打鼓地返回居庸关,守关的士兵看到自己的军旗,以为是自己人凯旋,没怎么询问就打开了关门。哲别一声令下,蒙古军冲入居庸关,守兵大呼上当,但为时已晚,中都北边最后一道防线也宣告失守,中都赤裸裸地暴露在了蒙古大军眼前。
成吉思汗率军进至中都城下。此时,东路军拙赤·合撒儿率领的蒙古军队也攻破了古北口,与成吉思汗在中都完成了会师,十多万蒙古军队在中都之外扎营。
成吉思汗召开军事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行动。有的人提议直接进攻中都,金国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拿下了中都,灭亡整个金国就指日可待;有人认为不宜现在进攻,因为蒙古军队一路打到中都城下,经历了几次攻城战,已经是兵疲马乏,应该首先原地休整,待恢复元气之后再攻不迟;还有人觉得可以绕开中都,将中都周围的城市攻下,然后围点打援,等待着中都城内的人开城投降。
成吉思汗综合了各种建议,然后对众将说:“中都城迟早是我们的囊中之物,眼下不宜过急地攻城。中都城不比乌沙堡、居庸关,作为金国的都城,不仅有坚固的城墙,而且有丰富的粮食储备。我们离开草原已近一年,先班师回大本营,休养生息,待来年兵强马壮再进行总攻。”
成吉思汗顿了顿,看向木华黎,木华黎心领神会,接着说道:“我们虽然是主动撤兵,但也不会让金国以为我们没有能力攻城,大汗已经派出议和的使者。作为围城的一方,我们主动议和,完颜永济想必不会反对。”
果然,使者依照成吉思汗的指示,提出了各种苛刻的要求。完颜永济惧怕之下,全部答应,送去了黄金、白银和丝绸,同时奉上了童男童女各五百人,宝马上千匹。成吉思汗这才下令暂时撤军,并留下大将守卫沿线重要堡垒。
完颜永济见蒙古军队没有马上攻城,舒了一口气,但是这反而让金国朝廷更加提心吊胆,因为中都已经无险可据,蒙古军队随时都会出现在城外,这种紧张的气氛让朝廷内人人自危,于是出现了迁都的主和派和力战的主战派。
金国人的内讧
成吉思汗的退兵,让金国有了短暂的喘息之机。朝廷上下乱成一团,大臣吵得不可开交,讨论是依靠中都城坚守,然后等待其他各处的勤王之师,还是南下迁都。完颜永济没有任何主见,而且眼下更重要的是,谁来统兵继续抵抗蒙古人?
金国在与蒙古的战争中,能征善战的将领死的死伤的伤,实在无人可用了。仔细想想,这其实也是王朝末期的一种特征,百战名将很少有出现在王朝衰败时期的。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朝廷腐败,忠臣名将大多又是耿直之人,很难与宵小之辈同朝为臣,被排挤是必然的事。
完颜永济看着满朝文官武将,竟然找不出一个人可以托付军队。这时,他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丢掉西京大同的胡沙虎,只能说完颜永济确实不具备看人的眼光,他本以为抓住的是救命稻草,没想到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芦苇。
胡沙虎在西京大同的保卫战当中没有做任何抵抗,就仓皇地逃回了中都。完颜永济为了惩罚他,将胡沙虎削职为民,留京以备后用。胡沙虎丢了官帽,每日无所事事,除了打猎,就是游乐玩耍,中都城的烟花柳巷都逛遍了,丝毫没有闭门思过的意思,丢了城池像是丢垃圾一样无所谓。
病急乱投医的完颜永济想起了胡沙虎,急忙命人将他找来,问道:“胡沙虎,这一阵命你面壁思过,你可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