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74700000058

第58章 斯科特和阿蒙森角逐南极

托勒密的《地理学》认为地球的南半球是亚洲和非洲大陆连接的大陆块。人们对它充满了幻想,也充满了神秘感。有人说,南极大陆是恶魔幽灵生存之地,它的北部很热,南部很冷。因此,海员们对南极大陆是心怀恐惧的。但自15世纪以来,拜金的欲火焚毁了人们头上“恐惧”的禁箍圈。探险家们的头脑中也一直萦绕着有没有南极大陆的问题。一位又一位探险家奔往南极,可是都没有显著的收获。

1908年,这时出现了一场兴味盎然而又令人心酸的戏剧性角逐。竞争的对手是挪威的罗阿勒德·阿蒙森和英国的罗伯特·弗肾·斯科特。

斯科特(1868年-1912年)原是个爱幻想,作风懒散,情绪不稳定的海军士官候补生。他既不是探险家,也不是航海家,而是一个研究鱼雷的军事专家。他在参加探险队之后,意志变得很坚强,对部下要求很严格。1901年8月,这位海军中校曾率队到南极探险,为他后来向极地进军做了一次预习。

阿蒙森(1872年-1928年)是一个单纯而率直的人,从少年时代就向往探险生活。父母鼓励他学医,但在21岁时,他自认为不适合当医生而休学,从此立志当一名探险家。他先在北极航线的商船上当海员,后被选为往南极过冬的一艘探险船的大副。从南极回来后,他自己买了一艘小船,用20个月的时间开辟了从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极海西北航线,接着就准备抵达北极点。但他为向挪威政府申请经费而耗掉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皮亚里到达北极点的消息传到了。这对于一心想取得这个荣誉的阿蒙森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刺激。他开始在心里做着另一番打算。

1909年,斯科特宣布要做一次新的探险,目标是到达南极点,并做各种科学考察。他选用了一艘旧捕鲸船“泰拉诺瓦号”,同行有6位科学家。由于斯科特怀疑雪橇在南极探险中的作用,没有带狗而是准备了19头强壮的西伯利亚小马。1910年6月1日船队从伦敦出发,先开往新西兰。

这时的阿蒙森正在“演戏”。在皮尔里抢先到达北极点之后,阿蒙森就决定悄悄地追赶斯科特,去争夺冲向南极点的冠军。表面上他仍装做要去北极,宣布他的航行路线是从挪威出发,经白令海进入北冰洋。1910年9月9日,阿蒙森的船到达非洲西北部的大西洋孤岛马德拉岛时,他还未向船员们说明他的意图。10月12日,到达墨尔本的斯科特突然收到阿蒙森从马德拉岛拍给他的电报:“请允许我向您报告,我也要到南极去。”

角逐,正式开始了!

斯科特探险队起点在前,进展却不顺利。他们到达罗斯冰障东端的旧基地马克马多湾时,被流冰挡住了去路,只好沿着冰崖向鲸湾的东方前进,这时他看到了阿蒙森探险队的弗拉姆号已停泊在鲸湾的冰崖旁。

10月19日,阿蒙森带上4个队员和由52只狗拖的4部雪橇出发,11月3日到达南纬82 °,创造了新记录。斯科特队于11月1日才刚刚从马克马多湾出发,行装很重,所用的西伯利亚马在生理上不适应极地的寒冷。阿蒙森用的是一批强壮的爱斯基摩狗,并且把原来载重80千克的雪橇改装为25千克的重量,与斯科特队比,这的确是轻装前进的。

阿蒙森在极地的生活经验远比斯科特丰富得多,他十分了解极地旅行所需要的各种设备。比如,他学爱斯基摩人穿着毛皮衣服,又舒服又暖和。斯科特设计的衣服则要比阿蒙森的重一倍,还容易受潮,活动起来很不方便。

阿蒙森从鲸湾基地出发后的第4天,就已前进了160千米。在第一个食物补给站休息了两天,当他们到达距南极点500千米的地方时,才是11月中旬,时间还很充裕。

斯科特队从鲸湾出发的时间比阿蒙森晚,在罗斯冰障上花费了超出预计的时间,中间又遭遇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暴风雪,一步都动弹不得。待暴风雪过后,积雪深得几乎没过了马肚子,须由队员在后面驱赶它们才肯前进。这样浪费了15个小时之后,斯科特只好忍痛射杀了一些马匹。

由于种种障碍,斯科特不仅要与阿蒙森抢时间,而且要与即将到来的极地严冬抢时间。

这中间也出现过对阿蒙森队不利的小插曲。原来他们在攀登南极冰障前往南极点时,没有发现比较宽而平坦的攀登入口———比尔特毛尔冰河,而是从比较狭窄的阿克锡立·盖依别尔克冰河通过的。这一段路很难走,很陡也很长,积雪又深,遇有冰块挡路时,又得折回重走。所以他们也多花了些时间。不过,他们终于穿越过去了,并且保持着领先地位。

这时斯科特队更为艰苦,马无法前进,人拖着雪橇过冰河。12月22日,当他们爬到2400米的高度建造食物贮藏所时,队员们已经太累了,这时距目标还没走完一半的路程。

12月7日,阿蒙森队到达了当时为止的世界纪录———南纬88 °23′。为了庆祝这个胜利,阿蒙森把挪威国旗插在雪橇上,让它随风飘扬。他望着眼前的白色世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胸中溢满英雄式的悲壮感,使他不禁潸然泪下。12月13日,阿蒙森队在距极点25千米的地方扎营。入夜之后,人们非常兴奋,阿蒙森整夜都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后来他在书中描述当时的心情时写道:“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圣诞节前夕的感觉,与那种感觉相同,此刻我心里充满了紧张和期待,明天会发生什么事?会有什么结果呢?”

第二天的结果是,他们于下午3点钟到达了南纬90 °———南极点。

他们把国旗竖立在预定留在南极点的帐篷顶上。队员们都以特殊的食物来庆祝这一胜利。12月17日开始迈出凯旋的步子。

角逐另一方的情况就凄惨了。1912年元旦时,斯科特队离极点只有270千米,食物也还充分。3天后,斯科特临时决定增加一名突击队员,这就带来了一些麻烦问题。帐篷、食品、滑雪用具等等,原来都是按4个人准备的。增加一个人后,就不够分配了。少一副滑雪用具,当然要影响全队的行进速度,1天只能走16千米。

这支步履艰难的探险队,走着,走着,有一个队员突然发现前方有个黑点,走得愈近愈清楚,那是绑在雪橇推棒上的黑色旗子,附近有扎营的痕迹。他们确认了挪威人已先到一步。斯科特说,当时“大家都像是被打倒了一般”。对于忠实的伙伴们,他不知该怎样道歉。

1月17日,斯科特队也到达了南极点,在挪威人的帐篷里找到了阿蒙森留给斯科特队的一封信。他们在沮丧的情绪中把英国国旗竖在这个帐篷旁边。

第二天他们踏上了归程,在这世界上最难行走的地方,他们要行走1500千米才能到达营地。没多久,有的队员患坏血病了,有的生冻疮了,有的眼睛疼,而所有人都有无尽的疲倦。正是在这个时候,阿蒙森队已经快回到鲸湾基地了。他们以99天的时间走完了3350千米的路程。此行并非如想象的那么困难。然而,当他们这里落下了以欢庆胜利为尾声的帷幕时,真正的悲剧却正在另一方启幕。

斯科特队于2月7日到达了强风不断吹袭的比尔特毛尔冰河的露岸地带。虽然绝望与酷寒已使他们衰弱不堪,但科学的目标仍驱使他们收集了附近15千米的岩石标本,以备日后做研究用。由于体力不支,爬下冰河花费了比预定更多的时间。途中有一位队员摔伤后死去,还有一位队员双脚冻伤严重,明知自己已无法前进,为了不拖累全队,就在一天夜里离开队伍,消失在无情的暴风雪中了。

还有3个人,所剩的燃料油仅仅够他们做饭和取暖用。可偏偏又没有小心,让油从罐子底下慢慢漏掉了不少。

3月21日,离他们在归途上的下一个食物贮藏所还有20千米,这本是可以很快赶到的,但一场暴风雪又迫使他们不得不就地宿营,还保存着一点儿力气的斯科特在日记上写着:“假使我能生存下来,一定要将同伴们的勇敢和毅力写成故事。现在唯一能令我感到安慰的是,这一本很短的日记和我们的遗体,至少能说明我们到底做了什么事。”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之后,日记上留下了他的绝笔:“昨天和今天,只要有机会,我们随时都可以出发前往20千米远的食物贮藏地,但是直到今天傍晚,帐篷外的暴风雪仍然继续不断。虽然大家都很失望,但我们还是要忍耐到最后。我们的身体已经愈来愈虚弱,距离最后的死亡已不太远。很遗憾,我无法再写下去,斯科特。上帝啊,请保护我的同伴吧!”

当8个月后人们发现他们的遗体时,看到两名队员都睡在睡袋里,互相靠在一起,斯科特的睡袋是打开的,伸出一只手放在一名队员的身上。他们的遗体旁有一个大袋子,里面装着企图运回基地做研究用的15千克冰河岩石。不,那里面装的是他们的执着追求,它存留在科学家们生命的最后一息!

同类推荐
  •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谈人生时能够冷静地剖视人生,直抵人的内心,犹如一盏明灯,在黑夜中指引归家的路途,读来让人顿悟人生的哲理。张中行谈人生的散文还如晨曦般带着希望,把温暖和煦的阳光洒遍大地,唤醒沉睡的生命。
  • 亲爱的向日葵

    亲爱的向日葵

    本书是“中学生必读的心灵故事”之青春卷。收录了近百篇短文,均为各种青春洋溢的故事,对青少年读者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作者均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知名杂志的金牌签约作家,文笔细腻,描写真实,文章可读性强。
  • 世界我知道-欧洲——西班牙

    世界我知道-欧洲——西班牙

    本书图文并茂,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图将带领你游览七大洲的大多数国家,领略它们独特的自然景观,品味它们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亚洲的广袤、欧洲的人文、非洲的狂野、美洲的多元、大洋洲的浩渺、南极洲的寒冷……都将为你一一呈现。奥地利的斗牛、巴西的狂欢、英国的傲慢和优雅、美国的务实和率真、法兰西的浪漫、德意志的理性、俄罗斯的豪放和热情、日本的“菊花与刀”……这些独特的国家特色和民族特性也将展现在你的眼前。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这些古迹不仅能引发你思古之幽情,更会使你领略人类文明的古老和悠远。
  • 和生命拉钩

    和生命拉钩

    本书是多名作者著写的散文集,看似短小的作品引发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生多一些思考,揭示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真与善的人性美。或励志,或启迪,把人生中的大道理浅浅讲来,使人们领悟更多,感悟更多,在平凡的生活中永不放弃对美的追求
  • 十年旅痕

    十年旅痕

    一个真正的旅行者应该是忘却一切目的而与大自然融和在一起的,他的肉体与灵魂都卸下了欲念的重荷,赤条条游向一片自由的天地,他的整个身心完全坠入了一种忘我的物我同一的境界中,被大自然那色彩迷离的网所俘获。正是这种行为,使人在旅行中超越了一般动物的特质,而升华出一个活脱脱的“人”!
热门推荐
  • 女王影后之小学弟快跟我回家

    女王影后之小学弟快跟我回家

    她,一颗璀璨耀眼的星。天才的头脑,一举高考状元。天籁的声音,仿佛能洗涤所有尘埃。天使的脸蛋,魔鬼的身材,只要一眼便倾心。她的一切都让人为之疯狂。她就像为娱乐圈而生的一般,闪光灯下的她更加耀眼。当她踏入梦想的大门,满怀着憧憬进入这个肮脏的娱乐圈,是否还能不忘初心?是否还能搅动风云?【记者一:请问初灵你为什么如此腻害??】某女:本来想当个漂亮的花瓶,一不小心成了实力派。【记者:……】【记者二:请问为何会选择进入娱乐圈?】某女:……因为长的太漂亮?【记者:……】【记者三:被称为男神收割机的你有什么看法?】某女:胡说!我明明老少通吃!连动物也爱我!【记者:……】【记者四:你如此全能,有什么缺点吗?】某女:缺点你。【记者:啊啊!被圈粉了!】
  • 医患沟通基础

    医患沟通基础

    该书为医学各专业医患沟通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在一个越来越看重人-眭关怀的社会,沟通能力愈来愈成为医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是一个医学生成为一个医生必须具备的重要指标之一。本书以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为教学目标,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很好地阐述了医患沟通是什么、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本书分为理论篇和方法篇,理论篇着重介绍与医患沟通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心理学、伦理学、法律以及人际沟通与医患沟通原理等内容;方法篇着重介绍实施医患沟通的具体方法,如沟通技巧、沟通方式、特殊状况下的沟通实施等内容。
  • 豪门秘恋:权少的盛世专宠

    豪门秘恋:权少的盛世专宠

    沉沉浮浮的宋筱瞳才明白,原来,她跟杜一凡之间隔得不是柯少航,不是苏珍妮,而是在那很多年前就被她亲手葬送的信任,这次,她彻底的离开,带着母亲的误会、杜一凡的误会还有对他的爱……
  • 少爷,我不准

    少爷,我不准

    曾几何时,你是我的信仰。少爷,该换衣服了;“恩”。少爷,能不能不要再变装啊。。。。“恩?不变,我怎么引狼入圈套啊。。。”现在,你是我的猎物。远处的他:你怎么知道我不会自投罗网,呵。。未来,我是你的依赖。我们的爱情,最初纯纯的爱;用最简单的方式还原爱情,手牵手,一起走到最后。。。
  • 疯狂的大地

    疯狂的大地

    一对革命鸳鸯被“富田事变”的洪流冲散,从此天各一方,音讯杳然。兵荒马乱的岁月,他们多次恰要重逢,却又擦肩错过。半个世纪过去,那些执著的有情人,仍在苦苦找寻当年的爱人或恩人!
  • 巡狩诸天

    巡狩诸天

    失落在地球上的天族人,因为一次星际探索来到了自己祖先曾经生活的世界,却被认定是无法觉醒天族血脉的废柴,且看他如何逆天奋争,寻武求道,与自己的废柴朋友一起踏上天地间的巅峰。
  • 生存之忆

    生存之忆

    “我是谁?来自哪里?”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林力直到进入一个叫《生存》的末日网游,真相的迷雾才慢慢散开注:本书纯属虚构,切勿当真
  •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臭修传奇

    臭修传奇

    每个人都有着一个长生梦,每个人都装着一个修仙境。这恰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缘由,这不是贪生恶死。人之有情,方始为人,爱家亲,爱故国,爱人世,爱得不能割断,不愿舍离。因而,臭修来了,来自你,来自我,来自千千万万个你我他。他要为玉,入骨;他要作弓,射心。他如婴儿一般,蹒跚学步向前走来,希望有人捧着他。
  • 红颜新生—昭君

    红颜新生—昭君

    一次拒绝,她成了深宫中无人问津的丑女;一次勇敢,她走出了禁锢她几年的后宫,见到了几载不见的父母;或许上天也为这个奇女子感动,一次灵魂的互换她来到了现代,当善良、聪明敢与命运努力抗争的她,带着她那如空谷幽兰般的高贵到现代,迎接她的又会是什么?<br>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