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河南郡洛阳人。18岁便以饱读《诗》《书》善写文章名扬郡中,为郡守吴公召于门下,后荐于汉文帝,任博士。参与朝政议论,见识超群,一年间越级升为太中大夫。因建议改定制度法令及命列侯就国,遭到守旧派周勃、灌婴等人谗害,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抑郁悲愤,写出著名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数年后召回长安,任梁怀王太傅。先后多次上疏,提出重农业、行仁政、削弱诸侯势力、制服匈奴侵扰等重要政见和具体措施。后梁怀王堕马死,谊忧伤过度,哭泣亦死,年仅33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如《过秦论》《治安策》等名文都显示出他卓越的政治见解和对国家大事极其关切的激情。故刘向把他比为古之伊尹、管仲。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贾谊散文开两汉政论风气之先,扣紧时代脉搏,篇篇针砭时弊。其突出的特点是:透辟晓畅,深刻犀利,言词激切,理足气盛,排比渲染,词采绚丽。影响所及,非但两汉,下及唐宋奏议,骈文莫不受其遗泽。
原文
论积贮疏
管子曰①:“仓廪实而知礼节②。”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③。古之人曰④:“一夫不耕,或受之饥⑤;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⑥,则物力必屈⑦。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⑧,故其畜积足恃⑨。今背本而趋末⑩,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蹷?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餽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迺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敺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注释
① 管子:指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所著的书,其实《管子》一书中有很多是后人在辑录过程中讹托的。
② 仓廪(lǐn)实而知礼节:本句见于《管子·牧民》,原作“仓廪实则知礼节”。廪,米仓,《礼记·月令》疏:“谷藏曰仓,米藏曰廪”,可为参证。实,充实,充足。
③ 未之尝闻:即“未尝闻之”。之,代词,指上文“民不足而可治者”。
④ 古之人:这里指管仲。
⑤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个男子不种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本句连同下句见于《管子·轻重甲》,原作“一农不耕,民或为饥;一女不织,民或为之寒。”
⑥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农作物生长有季节限制,可是社会消费没有限度。之,指粮食、棉花等农作物。有时,有一定的季节。时,四时,季节。亡,通“无”。度,限度。
⑦ 屈:尽,竭。
⑧ 至孅(xiān)至悉:极细致,极周详。孅,同“纤”,细致。悉,详密,周备。
⑨ 畜积:指物质财富的储备。恃:依靠,信赖。
⑩ 本:指农业生产。末:指工商业。
是天下之大残也:这(指“背本而趋末”的情况)是社会上最大的伤害。是,代词。
日日以长:一天天地增长。日日,一天天地。以,连词。
贼:危害。
莫之或止:没有谁制止这种情形。莫,无定代词,没有谁。之,代词,指“残贼公行”,是“止”的前置宾语。或,句中助词。
大命:指国家的命运。泛:通“覂”,倾覆。
莫之振救:没有谁拯救国家。振救,拯救。
靡:浪费。
蹷(jué):同“蹶”,倾竭,缺少。
汉之为汉:汉朝成为汉朝,意思是汉朝建立以来。为,成为。几:近。
积:积蓄。犹:均,同。
狼顾:像狼一样回头张望,因狼性多疑,行走时常回头张望,所以称“狼顾”。这里写人们张惶疑惧。
岁恶:年成不好。不入:不纳税。入,通“纳”。
卖爵子:卖爵卖子。指朝廷收不到税收,而出卖爵位,百姓没有饭吃而出卖自己的孩子。
既闻耳矣:(“民且狼顾”与“卖爵子”等情)传到皇帝耳朵之后,意即皇帝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
为:统治,治理。阽危:摇摇欲坠。“安有为天下阽危者”中的“者”字当为衍文。
饥:灾荒。穰(ránɡ):丰收。
天之行:自然界变化的常见现象。行,道,规律,平常之事。
被:遭受。指夏禹时曾遭九年水灾,商汤时曾遭七年旱灾。
即:若,假如。方二三千里:方圆二三千里。
国胡以相恤:国家用什么救济?胡以,以胡,用什么。恤,救济。
卒然:突然。卒,通“猝”。
餽(裤i):同“馈”,送给食物。
兵旱相乘:兵灾(指战争)、旱灾交相袭来。
屈:缺乏,此指财物缺乏。
衡击:指抢劫。衡,通“横”,拦劫。
罢:通“疲”。羸(léi),瘦弱。
易:交换。
政治未毕通:指中央的政治力量没完全达到各地。毕,尽,完全。通,达。
能疑者:指敢于与皇帝并论的人。“能”是衍文。疑,通“拟”,比拟。
迺骇(hài)而图之:于是恐慌起来设法对付敢于造反的人。迺,通“乃”。骇,惊恐。
岂将有及乎:怎么能来得及呢?
积贮:蓄积贮藏。天下:指国家。大命:重要的命脉。
以攻则取:即“以之攻则取”。以,介词,用。之,代“粟多而财有余”。后两个分句的句法同此。
怀:安抚。附:亲附。
致:使之来。
敺:同“驱”。
著于本:意思是安心从事农业。
末技游食之民:指工商业者。
缘:沿着。南畮:泛指农田。畮,同“亩”。
乐其所:喜爱自己的居处之地。意思是说安心从事农业生产,而不做游食之民。
直:竟。廪:通“懔”。廪廪,危惧的样子。
陛下:指皇帝。陛,宫殿的台阶。古代臣对君言事,不能直接对话,需要由陛下侍者代转,由此引为皇帝的尊称。
译文
管子说:“粮仓充实了,(人民)就会懂得礼节。”人民不富足而能治理好(国家),从古代到现在,不曾听说过这等事。古代的人说:“一个男子不耕作,(就)有人要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就)有人要受冻。”生产东西有时间(的限制),但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上的)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代的人治理天下,(计划)极细致周全,所以国家的积蓄足以作为依靠。现在许多人放弃农业去从事工商业,消费的人很多,这是天下的大害。淫靡奢侈的风气一天天滋长,这也是天下的大害。这两种大害公然盛行,没有谁制止它。国家的命运将要覆灭,没有谁挽救它。生产的人很少而耗费的人很多,天下的财产怎么会不用光呢?汉朝自从建立以来,近四十年了,公和私两方面的积蓄,还(少得)使人痛心。该下雨的时候不下雨,百姓就会忧心忡忡;年成不好,百姓交不了租税,(朝廷)卖官爵,(百姓)卖儿女,(这样的事)已经传入您的耳朵里了,哪有治理国家危险到这种地步而皇上不惊恐的呢?
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如果不幸有方圆二三千里地面的旱灾,国家拿什么救济百姓?(假如)边境突然告急,几千百万的士兵,国家拿什么给他们发放粮饷?战争、旱灾相继而来,社会的财富极其缺乏,胆大力壮的人就聚众抢劫,年老体弱的人就会把孩子交换着吃。政治还没有完全上轨道,离朝廷远的地方怀有二心的人就一齐争着起来造反了。这时(皇上)才惊慌起来,图谋对付他们,难道还来得及吗?
积蓄贮存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充足而财力有余,什么事情会作不成?以此攻(城)就能拿下来,以此防守就能守得坚固,以此作战就能胜利。使敌对的人降顺,使远方的人归附,(只要)招附他们,还有不来的吗?现在驱使百姓,让他们回到农田里,都从事农业生产,使天下人都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工商业都和游民都转而从事农业,那么积蓄就充足,人民就乐于在自己的地方居住了。本来可以使天下富足安定,却竟然造成这种(积贮不足的)令人危惧的情形!我私下替陛下痛惜啊!
绝妙佳句
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