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你在开车旅行,天色晚了,你错误地转弯,开进了黑漆漆的乡间小路。你意识到自己迷路了,感到很不安。
然后你朝天空望去,很快找到了答案:一个有着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点的发光指南针,它的大指针正指向南方。你长舒一口气,于是掉转车头,朝正确的方向驶去。
当然了,在乡间小路上发生的这一切只是想象。但是对于候鸟来说,长途飞行时在黑夜中能够辨别方向是它们的天性,它们可以通过天空中的光线和磁力来识别方向。
随着夏末的临近,许多鸟儿开始准备南飞。它们不必打包行李或是午餐,但是却会与其他同类形成一个大群体。鸟群快速飞落到电话线上,似乎在等待着出发的最佳时机。
不过,候鸟南飞可不是为了去度假。当它们秋冬时节出现在南方的家时,当地居民会把它们当作本地的鸟,就像我们对待它们那样。
没有人能够准确地回答,为什么有的鸟迁徙,而有的却不用迁徙。在寒冷地区的冬天,虽然食物变得稀少,但那些不迁徙的鸟儿仍旧能够存活下来。有些鸟儿仅在食物短缺时进行迁徙;而其他的鸟儿则不管食物充足与否,冬天有多温暖,都会迁徙。
有些候鸟不会飞得很远,只是从山上转移到较暖和的谷底。而其他候鸟则会进行真正的长途旅行。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黑颊林莺会从美国的缅因州出发,飞行2000多英里,到达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它们飞行中从不停下,甚至一口水也不喝。(它们全身重量不到半盎司。)
长途飞行的鸟儿在年复一年的迁徙中,如何能够准确地找到路呢?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解释,但是科学家们认为,鸟儿主要是通过三种方法来认路的:寻找导航标志,比如星空中的星座;使用阳光来确定太阳在天空中的准确方位;它们还能感知地球的磁场特性,就像一群群会飞的指南针。
当鸟儿秋冬时节出现在南方的家时,当地居民会把它们当作本地的鸟,就像我们对待它们那样。
鸟群在没有月亮的夜晚安静地飞过,就像大海中船上的水手。尽管它们在黑夜中无法看到熟悉的路标,它们可以观察星星。科学家们说,鸟儿可能利用北斗七星来识别南北,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大部分鸟儿都在夜间迁徙,它们成了很好的天文学家。
当然了,有些夜晚多云,把星星掩盖住了。鸟儿该怎么办呢?对它们来说很简单。地球是个巨大的磁铁,南北极之间布满了磁力线。鸟儿显然能够感知甚至看到这个力场,加上其他的提示,它们就能向正确方向飞行。
其他的提示是什么呢?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候鸟在白天可以借用阳光来认路。怎么回事呢?大气中的气体分子使阳光发生偏振。(偏振指光在平面内仅向一个方向振动。)在明亮的晴天,鸟儿能看到偏振光呈带状横跨天际。当太阳位于正西方,这条带子就是南北朝向的。所以,鸟儿在迁徙时显然是根据天空中的这条光带来识别方向。
信息速递
鸟儿的飞行路线被科学家称为“候鸟路径”,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像汽车南行时的汽车道一样。北美洲有好几条大的候鸟路径,包括从美国每个海岸向南行的路线。
冬天的假期
在栖息于美国东部森林的鸟类中,有三分之二都会南飞过冬,到达墨西哥或南美这样的地方。它们的终点站通常是热带雨林。但是热带雨林每一年都在减少,树木被砍伐用作木材,或者是让出地方给牧场或度假区。以墨西哥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每年都会丧失150万英亩的热带雨林。
我们很难计算出每年有多少鸟存活下来,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候鸟的数目似乎在以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减少。(这意味着,去年的每1000只鸟,今年就少了10只。)濒临灭绝的鸟类有北美夜鹰、画眉鸟、美洲黄鹂、猩红比蓝雀,以及其他53种北美鸟类。
保护热带雨林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世界上大部分的树木都集中在热带雨林。如果过多的二氧化碳出现在大气中,地球会积聚更多的热量,从而造成“温室效应”。温度的升高可能会破坏天气系统,使极地的冰山融化,使某些地方出现洪水,使其他地方出现干旱和饥荒。
温室效应似乎太可怕了,令人难以想像。不过,你可以想象一下,经过长途跋涉又累又饿的鸟儿,却发现它们用来过冬的家园变成了一片废墟。因此,拯救热带雨林可以让北方不会出现“寂静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