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儿子离开后,杨雪万念俱灰,机乎断绝了生存的念头。
县委县政府的大大小小的领导都毫无悬念的都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B市ZX县县委县政府在GZ乡白杨村的巨大灾难面前,提前预警,及时撤出白杨村所有村民,仅造成一人被埋在泥石流中的微小伤亡,给予高度赞扬,集体嘉奖一次。
所以,由于领导受到表扬,让这次灾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的杨雪老师,也受到领导们的高度关注,将其从卫生条件较差的乡卫生院转到县医院的高级病房。随行一同的还有杨铁蛋这个大功臣。因为领导们出自于现在杨雪的精神状态考虑,杨雪痛失爱子,精神状态极不稳定,应该找个杨雪较熟悉的人照顾,杨铁蛋就是最佳人选。
转院过来的第二天,杨铁蛋就去看杨姐,刚刚进病房的门却把他吓坏了,杨雪坐在医院的病床旁边的椅子上,满头的青丝一夜间全部变成雪白。杨铁蛋心里一阵阵发堵,还没说话,眼泪就流了下来:“姐,你。。”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杨雪呆滞的眼神看了看铁蛋,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杨铁蛋看见姐姐眼神涣散,毫无任何神采。哀莫大于心死,恐怕就是杨姐这幅模样吧。泪水,从这个坚毅的汉子眼中再一次喷涌而出,轻轻走过去,将这个可怜的姐姐紧紧的拥住:“姐,你还有我啊,我是你永远的好弟弟。”
杨雪的眼神终于有了一丝丝的神采,但一瞬即逝。
就这样过了两天,杨雪每天都茶不思饭不想地发呆,每天靠营养液度过,医生也很无奈,县委领导还找了专门的心理医生来辅导杨雪,但是收效甚微。
这天下午,铁蛋正和姐姐聊天,当然是一个人在自说自话,突然听见门响,以为是医生来查房,于是边抬头边说;“医生。。”然后象见了鬼似的大叫起来:“马瑞。你你你你你。。”半天没有你出来。
进来的人确实是马瑞,不,现在该叫杨瑞了,他呆呆的看着母亲,千言万语全堵在喉咙。只化滚滚的热泪顺颊而下。
母子俩就这样呆呆望着,谁也没说话,过了好半天,杨雪才揉揉眼睛,然后闭着眼睛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一阵剧痛迫使她又睁开眼睛,又呆呆的看着自己的儿子,然后一声如泣血的声音:“瑞儿,是你吗?是你吗?在那边过得好吗?有人欺负你吗?妈妈来陪你了,不怕,不怕啊,乖孩子,我的宝贝。”
杨瑞轻轻的走过去,把自己的母亲紧紧的抱住:“妈妈,妈妈,我永远都是你的宝贝,永远都在你的身边,不会离开你了。”
杨雪更是泪流满面,自己还是下来陪孩子了,这种感觉真好,当了十六年的母亲,孩子终于会叫妈妈了,会给自己拥抱了,原来,儿子的怀抱也很安全,很安全。
“儿子,早知道来这里你都会叫妈妈,会给妈妈撒娇了,我应该早点下来陪你啊。”杨雪还是闭着眼睛喃喃低语。
旁边的杨铁蛋眼睛越睁越大,自己这个便宜外甥会说话了,会叫妈妈了,难道自己也下来了吗?他使劲的掐着自己的大腿,不对,很疼的啊!他一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悄悄的退出病房去消化一下,不然,自己要疯了。
杨瑞一听妈妈的话,有点哭笑不得:“妈、妈、妈你睁开眼睛看一下,这里是医院,我们都没有死。”
杨雪拼命摇着自己的头,一头银白的头发拂过杨瑞的面颊,又使得这位小男子汉一阵心疼:“妈,你也是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咋就不相信呢。”
杨雪呆住了,这是儿子吗,咋知道说这些啊,慢慢睁开双眼,轻轻捧起儿子的脸:“儿子,这是真实的景象吗?”
“是的,妈妈,我会说话了,而且懂得很多东西,我也搞不懂到底是怎么回事。”杨瑞认真的对妈妈说。
杨雪泪如泉涌,老天啊,你终于开眼啦:“到底咋回事啊,瑞瑞,你给妈妈好好说说。”
杨瑞把自己的遭遇细细的的给母亲说了一遍,把这个无神论的母亲说得一愣一愣的,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信,事实在眼前,不信也不行啊,但是,把这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子难住了,这是什么情况啊,如果发生在别人的头上,她会毫不犹豫的否定,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这是发生在儿子的身上,不但治好了儿子的病,还变得如此聪明,以现在的科学技术无解啊。
无解就无解吧,反正儿子回来,也变聪明了,感觉比以前更健康,更敦实了,这就是我希望看到的,也是我千百次愿望终于实现了。
那些大大小小的领导听说杨雪痊愈想要出院,都感觉很惊奇,但是也没有那么诧异,病人嘛。好药随时跟上,只要不是绝症,总会痊愈的不是。对于这个大功臣,各级领导认真研究后决定,杨雪留在在县一中教高中,配备教师住宿一套,七十多平米的副教授级别的待遇,杨雪毕竟是燕京师大毕业的高材生,以前就在燕京上过高中,为了儿子的将来,也就同意了领导们的安排。
白杨村的村民都来看过杨雪,告诉她,政府正在给他们重建家园,在乡镇上规划了一大片土地,为白杨村的这几十户人家修建住宅小区,估计年底就能搬进去了。孩子们读书的地方也一起动工,现在由铁蛋带领几个新来的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
杨雪听了,也暗自高兴。
更让杨雪意外的是,她发现儿子几乎是无所不能,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文学艺术,医学,经济,科技,都是随手拈来,他甚至怀疑,即使是氢弹,只要弄到材料,这个儿子也能弄出来。
但是对儿子的要求是:低调,再低调。她可不想儿子被当成小白鼠般的捉去研究。
对儿子改姓杨,她明白儿子的心里,对马家有怨气,这不能怪孩子啊,随他吧。我和孩子只求平平淡淡的过一生,姓什么无所谓了。
终于有一天,儿子提出要去当兵的时候,杨雪有点犹豫了,但最后做出决定,只要孩子愿意,她就无条件支持。他相信,无论在哪一条路,儿子都能走的很远,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