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校长的独特教育观念
教育要迎接21世纪的挑战,就应认真探索在21世纪需要什么素质的人才以及怎样培养这种人才。当前,我国教育培养的人才不完全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究其重要原因,是教育观念的不适应。转变教育观念,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的先导。
(第一节 )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
实行这个转变的实质,就是要把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
教育的任务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相联系的。如果说,农业社会是面向过去,工业社会是面向今天,那么,信息社会是面向未来。未来是变化速率更快的信息社会,对其成员的创新精神的要求也是更高的。
在信息社会里,知识取代土地、厂房,成为最重要的资产,改变了组织评估与管理资产的方式,也改变了国家的成长模式与国际竞争力。科技创新已成为保证一个国家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最主要的因素。21世纪我国的发展将面临两个制约因素:一是科技,二是资源,但人们对科技会成为制约因素却认识不足。
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国的许多专家、学者也尖锐地提出:在激烈竞争的现代信息社会里,不创新,就死亡;缺乏创新,是我国科技界当前的关键弱点。这个“关键弱点”是与我国教育的弊端密切相关的。
总之,社会发展到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摆到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但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是以继承前人的知识为中心的,这种教育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教学制度和管理方法、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教育哲学和评价人才的标准等等。
在教育教学中表现为过分注重演绎法,忽视归纳法。对此,杨振宁教授曾作过很精辟的比较分析,他认为,所谓演绎法,就是从大的原则开始,从已经了解了的、最抽象的、最高深的原则开始,然后一步一步推演出来。这种方法可以使你少走弯路,使你一步一步地、完完整整地把一门学科又一门学科学好,这就是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它的特征是:局限于前人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模仿能力,解决同类问题;有确定的标准答案;思维的重复性操作等等。它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缺点是不引导学生去创新。所谓归纳法,是先抓住现象,然后从这些现象中抽出其中的精神,再用基本的最深刻的原则来验证。它的特征是:不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局限,鼓励发挥自己的新见解;思考问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鼓励进行移植和组合思维等等。归纳法是进行探索的方法,它容易让人走弯路,但却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教育方法。
一定的教育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以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第一,在古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比较缓慢。在科学技术尚未从生产实践中分离出来的时代,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能的更新,主要是靠工匠们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就是到了近代社会,在自然科学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体系之后,从理论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也要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学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任务显然就不那么迫切,而继承的任务却显得很重要。
第二,任何的创新,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因而继承前人的知识也是任何社会的教育都必须承担的任务。
第三,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封建社会非常漫长,经历了2000多年。它既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也留下了“祖宗之法不可改”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这种思想反映到教育领域就是“述而不作”。
正是在这些社会、历史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中国传统教育以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特点。很显然,转变这种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观念,是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当然,这种转变,并非要把传统的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统统丢掉,虚无缥缈地去构造一个创新性教育,而是要通过对继承性教育进行选择、继承、改造和发展来实现。第一,要强调传授有效的知识,因为创造力依赖于知识的获得;同时,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但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使学生获得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应用所学得的知识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第二,在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同时,要大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第三,学校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力、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我们的教育改革应围绕这些基本方面进行。至于具体的方式方法,则应通过实践不断加以总结、完善。
以下的改革内容,是目前教育界比较关注的:改革过于“大一统”的教学制度,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爱好。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认真克服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努力把演绎法和归纳法结合起来。改革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彻底改变以考试为中心、以死记硬背为基础的教学制度,实行选拔方法多样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考试机会复数化,并使高等学校入学门槛多元化等等。重视综合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利用多门学科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利用第二课堂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让学生各展所长,并充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积极推行教育教学的个性化模式,精简教学内容,重视小班教学和个别辅导活动,加强因材施教,注意发现和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主关系,提倡师生共同研讨问题,平等的研讨、自由的双向的交流,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二节 )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整体化知识教育观念
实行这个转变的实质,就是要把以学科为中心进行分割的知识教育,转化为整体化知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什么要实行这个转变?
第一,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所提出的要求。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曾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在古代社会,人们是把客观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和认识的。到了近代社会,进入以分化研究为主的认识阶段,这种认识方法大大推进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部认识。到了现代社会,人类的认识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这就是由以分析为主进行确定性研究的时期,逐步进入到以整体化为主进行具体的、不确定性研究的阶段。
第二,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要求。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之上的高度综合。学科越分越细,门类起来越多,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交叉日益加剧,科学知识的积累也在加速,而人们受教育的时间总是相对有限的。如何以有限的时间去掌握和运用无限增长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知识,是现代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三,是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提出的要求。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互相渗透,使得社会问题和技术问题的解决,都要依靠多门学科、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导致产业间互相结合,发展新产业成为未来的趋势。结合电脑、通讯与存储信息三者而生的新媒体就是一例。现在新媒体又开始与艺术、科学研究、教育相结合,带动了各产业的新发展。
与人类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进程相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也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由最初的“统一的知识教育”阶段进到“向前发展的知识教育”即“学科教育”阶段,再进到“交叉学科的综合知识教育”阶段。
二次大战之后,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社会提出的问题不再是“学科式”的,而总是复杂的、涉及多门学科的。因此学校必须从“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转向“整体化知识”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