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34000000048

第48章 实施现代教育的一些建议(9)

2.学会时间管理。相对中小学生而言,大学生具有更大的时间自由度。针对当下的大学教育,他们也许只需要一半的课外时间就足以应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大学生应该根据专业知识学习、课外阅读、综合能力培养、参加社团活动等需求,学会时间管理,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

进大学以后,很多学生缺失了理想和目标,在学习上不再追求高分和好成绩,只求考试过关,甚至喊出“60分万岁”的口号。很多大学严进宽出,考试也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学生即使很少听课、做作业,只要考前一周,甚至一两天内“临时抱佛脚”,即可应付并通过考试。更何况还有毕业前“放水式”补考。因此,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良好的氛围、积极的态度,有的学生就会变得浮躁且功利,他们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和思考,只得通过游戏、聊天、谈恋爱度过美好却百无聊赖的大学生活。

3.充实改善自我。同样地,大学生活还应该包括业余爱好培养、参与社团活动、聆听学术报告等,因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自由度。大学生应该自我规划、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全方位地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如可以利用一点业余时间练习书法、学习乐器等。这样做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自娱自乐,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且对那些功利心较强、心性浮躁的人来说,还可以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目的。心理较为压抑的人,也可以从中得到性情的宣泄。

4.加强能力培养。正如本书前面提到的,大学也是一个人从学生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转型阶段。因此,大学生还需要超越知识学习,为这种过渡做能力、经验和其他方面的积累准备。培根曾说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对人的一生来说,专业之外的知识、生活常识、生存技能、综合能力等更难且更重要。但培根只说明了“读书”和“经验”的作用,并不全面,没有进一步说明“如何读书”和“如何获得经验”。如果学生仅从书本上获得那些技能和经验,而不注重观察和思考,那么,他们还是缺乏具体的能力,更不要说具备知识创新的思维和能力。这是因为,书本上的知识只是静态且条块化的“死”知识。很多经验和能力,根本无法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

在大学阶段,通过阅读、参与各种活动,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习新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团队合作、事物的宏观规划、计划执行落实等能力,同时,注重培养诚信、谦让、包容、节制、执著等优秀品格。学生也许可以从书本上了解、学习,但这种方式获得的往往是间接的、抽象的、口头上的经验。只有通过具体活动过程的训练和思考,再结合书本上前人的经验总结,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自身的能力和品格。也许在中小学阶段,父母和老师也可以引导、培养;但在大学阶段,这些方面更应该由成年的学生有意识地自主思考、自我培养。

5.积极参加交流讨论。本书前面曾讲过,各种学术报告、交流讨论都会“开卷有益”。书本上的知识常常是固化的东西,而报告、交流却能开启智慧、启发思维,从中可以获得某个观点、理念、方法、思路。可是,这些东西很难从书本上获得。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道理即在此。

笔者对教育的思考、教学方法的探索、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软知识培养的看法、专业知识的理解等,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参加各种报告、交流讨论而得到启发释惑的。在很多年前,笔者对教学到底教什么、该如何教以及IT技术的学习与应用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在国外留学、访问期间,笔者也曾有意地听过很多报告,这些困惑照常存在。在工作过程中,通过聆听专家教授、IBM工程师、微软研究员、产业界专家等各种交流报告,至少经历了十多年,笔者才逐渐地打通了“任督二脉”。

(五)加强阅读

阅读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很多资料、图书皆有论述。本书仅从笔者的理解出发,补充一些看法、认识和建议。

1.阅读是一种习惯

其实,阅读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习惯。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如果读了很多东西,即使短时间内没有消化吸收、产生作用,但总会“开卷有益”;时间长了,所读的东西总是会发酵的。

大学生更应该积极主动地阅读。在大学期间,不论学什么专业,每个学期都应该坚持读一些杂志、几本书,而且要用心读几本好书,尤其是一些名著和启迪思想方面的书籍,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个人在阅读时,都不可能接受、掌握并继承书中的全部思想。一个著名的思想家,也不可能通过撰写一本或几本书,将其大脑中的所思所想,甚至所有闪光的思想全部表达出来。所以,大学生只有不断汲取各种思想营养,消化形成自己的东西,方能有所收获。

现在的前沿学科专业,存在知识、思路、方法等方面的交叉,很多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都是不同学科之间研究思路的相互渗透。例如,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些研究,姑且不说应用了物理学、数学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甚至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其他专业的理论、方法、研究思路、逻辑思想,也常常被用于解决一些逻辑上类似的问题。计算机中的量子计算、蚂蚁算法、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的形成,都借用了其他专业的思维逻辑。

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静静地“用心”思考,进入作者的思维境界,与作者进行思想对话和交流,而不只是“走马观花”。这种阅读,犹如欣赏一场精彩的足球赛,哪怕比赛结果只是零比零。其次,不仅要关注、学习书本上的思想、观点和知识,实现简单地知识继承,还可以从“Why”和“How”方面反刍思考,学习理解书中的思想是如何得到的。哪怕是一本老少皆宜的金庸的武侠小说,都可以思考作者怎样构思、设计和组织内容,塑造人物角色。

在阅读过程中,尽量不要带有任何“先入为主”的“变色镜”,更不要“人云亦云”,认为书中的思想和观点就是完全正确的。通常来说,在阅读时,每个人的思想、观点、判断和认识通常都会按照他自身的思维习惯和方法,进入一种思维惯性和定式。另外,别人的观点,尤其是名家、老师或媒体的观点,往往形成一种惯性和导向,很多人会顺从这种“大势”,进而具有“趋同性”。因此,大学的专业教育很难形成独立的思考判断、精神思想、价值观和人格等。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任何人都不知道他在未来什么时间会需要什么知识。大学生应该分析其知识结构性的不足,然后以更为开放的心态,而不是以“先入为主”的心胸和思维定式,不断地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学习沉淀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思想,补充、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才会形成广阔的心胸和视野,奠定自己内心的一种自信。

2.坚持才会有收获

阅读需要坚持,更需要思考,且不能功利。即使你经常阅读,学习课外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之外的知识,并经常思考,但却不会马上看见回报。如果阅读只是死读书、读死书,而不进行思考,那么掌握再多的知识也只会“文而不化”。但若能不断地坚持阅读和思考,不仅可以扩充知识、开阔视野,而且可以逐步养成一种习惯。时间一长,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甚至说不定在未来某个时候,有助于抓住机遇。

有的人也许会认为其他人没有好好地学习、读书,整天玩游戏、上网聊天,照常可以混一个“大学文凭”;而我读了再多的书,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好处和结果。相较而言,他们的心理就觉得不平衡、吃亏了。其实,坚持阅读得到收获的过程,可以用类似的逻辑进行比喻:一个身体单薄且营养不良的人,锻炼一次身体,吃一顿营养丰富的大餐,他的身体和体质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如果他天天都锻炼身体,每天都可以吃营养丰富的大餐,一年后,他的身体条件肯定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作为成年人,大学生本身就应该养成这样的习惯,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并坚持做好。学习是如此,阅读也是如此,培养技能还是如此,英语听力和其他能力的培养,不也是如此吗?

当下的大学生更适应快餐文化,很多人对一些名著、经典的人文书籍不感兴趣,甚至觉得阅读这些书籍枯燥无味。一方面,他们难以静下来进入书中的意境,没有真正理解其内容;另一方面,即使他们能浅表化地理解书中内容,但缺乏深层次地思考,未能产生思想的共鸣。一般来说,对大学生而言,大多数的名著和经典人文书籍不会这么难,除非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类的哲学书籍,因此,很多人不是看不懂,而是缺乏耐心和坚持,无法进入书中的世界。此时,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自我约束和坚持,静下来一点一滴地品味,并进行深层次思考,方能有所收获。

现在的学生,看电视的多,看小说的少;学知识的多,阅读思考的少。很多经典著作本来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只有进入了其中的意境,才能理解并感受这些著作的味道。在电视尚未普及时,很多女生被琼瑶的小说故事所感动,拿着手绢、擦着眼泪看小说;很多学生被金庸的武侠小说所吸引,甚至打着手电筒通宵达旦地读。时至今日,很多学生却是通过电视剧来“阅读”这些小说,很难进入这种意境状态,得到的往往只是故事的结局。甚至小说中主人公风流倜傥的形象、好人坏人的形象,都被演员们的表演定格了。

动画片、电视节目的内容直观、思想朴素,比较适合于婴幼儿被动地接受。通常来说,幼儿园、小学的学生理解力很有限,可以引导他们观察、感受和理解自然现象、现实生活,阅读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科普书籍。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课外可以阅读名著。中学生、大学生们可以理解更加抽象的思想、理论。这种抽象思维递增式的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想象力和视野,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观察、思考的习惯,突破思维定式。广义地说,观察的思考、生活的阅历本身也是知识。这种知识且难以从书本上获得。不顾小孩的身体和智力的发育规律,直接要求他们狭隘地学习抽象的知识,只会拔苗助长,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才不仅不能担当社会的中流砥柱,而且还会被时代所抛弃。

(六)网络资源的利用

网络汇集了大量的信息、知识和各种其他资源,但却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不仅是娱乐、交流的平台,而且是学习、工作的平台。如何把握自己、正确地运用网络是每个学生必须理性面对的问题。

网络所带来的问题涉及道德、文化诸多方面,不能仅仅依靠法律、各种规章制度来解决。很多中小学生、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玩物丧志”。甚至有的人认为在网上不用实名,反正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就在网上肆意谩骂、进行人身攻击,不断地突破做人的底线,缺乏最基本的道德约束和自我控制。“人一旦缺了德,上帝也管不住他。”其实,网络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教育的缺失。

同时,网络又是学生获取、学习、交流各种思想、知识的平台。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站、博客、论坛、评论甚至微博,几乎无障碍地学习各种文化思想,了解不同人对同一问题或事物的看法,甚至针对各种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快速且极大地扩展了个人的眼界、视野和思维空间。

网络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人们变得更加懒惰。很多学生借助于网络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可以借此主动查阅资料,启发思维和思考,并培养能力,这本无可厚非,且是好事。可是,借助网络的学习,思考过程却被忽视了,取而代之的是直接获取结果。有的学生甚至从网上抄袭现成的答案,并没有经过修改、消化和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这是不是一种快餐文化的表现呢?

四、思考能力的培养

由于很多资料分析描述了思考方法及其重要性,本书仅简单归纳介绍笔者的理解和看法,供读者参考。

(一)思考的重要性

对成大事的人来说,思考真可谓是太重要了。说到其重要性,很多人想起哈佛的一句谚语:“一天的思考,胜过一周的蛮干。”美国著名的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说:“思考能够拯救一个人的命运。”舒天戈:《思考能拯救一个人的命运》,《读书文摘》(青年版)2005年第9期。还有人指出,“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倾向:我们把自己思考成什么样,就真的会成为什么样子”。

在读大学之前,每个人都主要靠学习知识提升自己。也许某人能凭借其天赋获得好成绩,受到更多的关注。然而,从大学、研究生阶段到走向工作岗位,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商对你受到关注的影响度越来越小,提升自己主要依靠拓展思维、开阔视野。正是思维和视野决定了你的思考能力。

同类推荐
  •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本书以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带来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的变革为背景,以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数据介绍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实施的内容、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等内容来探索当下中国的权利救济机制无法适应多数普通群众的低成本权利救济需求,以及基层政府建立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面临的一些问题,如队伍建设问题、提供权利救济服务的权限来源问题、具体机制建设等诸多问题。
  • 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

    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胡适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二十多篇,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胡适的读书治学观点和方法。
  •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树立坚固的爱国意识(插图)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树立坚固的爱国意识(插图)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而古老的历史。中华民族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很早就繁衍生息在神州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并以勤劳、勇敢、执著和辉煌的业绩著称于世,她有着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充溢着智慧的创造力。今天她正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迈向新世纪。
  •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大陆记者看台湾

    大陆记者看台湾

    书中收录了作者出行台湾的采访纪实和对台湾风土、文化、现状、娱乐以及选举情景的所见所闻,大陆人眼中的台湾,大陆人最贴近台湾时的感受,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好的镜头。三个月的时间,让我们一起看台湾。
热门推荐
  • 天亮以后你才爱我

    天亮以后你才爱我

    林溪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嫁给了一个恨她的男人。婚后两年,她日夜守候,费尽心思地讨好,却换来他一句:“离婚,你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她被他赶出家门,意外得知怀孕三月,满心欢喜地想要跟他分享这个好消息,却撞见他和别人翻云覆雨。那个被她放在心尖上的男人,亲手将她推下楼梯……她失去孩子,如他所愿地在他眼前消失无踪,那个曾经对她厌恶至极的男人,忽然像是疯了一般,满世界地找她……
  • 刀锋女王的崛起

    刀锋女王的崛起

    【本文不酸不甜不宠溺,风格偏于黑暗血腥,女主冷艳狠辣,性格偏激,还稍稍带点神经质,行事手段不拘一格,绝对有反派潜质,但心和手都是红的,怕黑、晕血者慎入】
  • 枪神痞子兵

    枪神痞子兵

    一代枪神冷枪在一次行动中不幸负伤,而对于老对手却始终不肯退休。因此他得到了培养新兵的资格。痞子叶小天本是一个无业游民,为何却偏偏被冷枪看上。他的人生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看他如何从痞子历练成枪神。
  • 我的后青春时代

    我的后青春时代

    街道上的人群熙熙攘攘,路人个个神色匆匆,他们在喧腾中找寻着自己的方向,或许,他们的目标只是这座城市里的某一个单元,可是我呢,我只是这偌大的城市里一粒微不足道的微尘,飘飘荡荡没有方向。我点了一根烟坐在马路牙子上用力吸着,想着儿年前自己还雄心勃勃地站在这里大言不惭地侃大山吹牛皮,那时候连统治全人类的心都有。现如今,在经历了人生最滑稽的离散与背叛后,我变得一无所有。我以为自己是一艘迎风起航的船,承载着自己的梦想勇往直前;我以为自己是一只振翅高飞的雄鹰,用丰满的羽翼保护着自己最心爱的姑娘;我以为自己是最完美的情人,最重情义的兄弟,最上进的社会青年,其实,我什么也不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医萌妃之王爷宠上天

    神医萌妃之王爷宠上天

    〖1vs1甜宠文〗来自二十一世界的医学女博士顾揽月,因为一场车祸而穿越到大楚朝同名同姓的顾三小姐身上,她又怎样在这封建的大楚朝生活下去呢?巧遇腹黑王爷后一段爱情奇缘开始:“王爷,王妃打翻了你最心爱的青花瓷瓶。”“人没事吧!没事在去寻一个更好的让她砸!”“王爷,王妃烧了你的院子!”“人没烧着吧!没烧着赶紧去帮王妃烧院子!”“王爷,王妃要杀了四公主!”“愣住干什么!准备好剑,本王亲自去帮忙!”
  • 九转仙魔决

    九转仙魔决

    一次偶然的穿越,秦浩来到了未知的大陆。没有丹田的他,如何走上巅峰?被所有人认做废柴的他,自创的《九转仙魔决》又能带他走到何种地步?是凌驾万物,还是走火入魔?前路漫漫,哪里是尽头?且看秦浩闯荡三界,笑傲苍穹!
  • 暗流之门

    暗流之门

    我到底想写什么呢?大概是众生相吧,所以到底谁是主角也不是太重要。得到穿越之门的人们肯定不能再安于贫穷和半开化状态,但却也会在懵懂的野蛮碰撞中走出自己的畸形道路。是的,他们的文明将如同曲柳怪松。
  • 凉心人

    凉心人

    “你不是要我的心么。”少年露出惨白的微笑,虚弱地靠在她的怀中。“我不要了!我不要了!”她嘶吼着,血瞳闪烁着微弱的光。“我给你。你要好好地活着。”少年眼神空洞,仿佛听不见她的嘶吼般。“不要...不要...”她抱着少年痛哭着。“我先走了,就当为了我活吧。”少年深情地注视着她,断断续续地说出最后的几个字。“啊——”一声嘶吼划过天际,只留下淡淡的泪......
  • 异域时代

    异域时代

    这书只是笔者的闭门造车之作,不看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