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9200000019

第19章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2)

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我再次发现,那些经典的美是经过千百年确立、筛选和检验的,它们亘古未变。所以,一提到中国的经典,有人就会推荐“屈李杜苏”和诸子百家,还有鲁迅等。这似乎有点令人失望,怎么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闻所未闻的作家作品。这怎么可能?经过漫长的时间筛选出来的那种经典,我们无法遗忘。这就像阅读外国经典,不可能不提到英雄史诗,还有普希金、托尔斯泰、雨果和歌德他们一样。他们是在更大的时空坐标范围确立的。我们无法与之隔离。正如涂又光先生所说:“在基督教世界,每个人都要读一本书——《圣经》。在伊斯兰教世界,每个人都要读一本书——《古兰经》。我们中国呢?我看知识分子至少要读两本书《老子》、《论语》。”后来,任继愈先生也有类似的说法。

看来,经典著作一定要看,不读不行。经典是什么?经典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历史赠予后人的精神礼物。正如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在201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所说:“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它是人类文化科学发展的积淀,在于它所包含的超越时空的精神理念。”读经典与读一般的畅销书是不一样的。现在一些畅销书很是吸引眼球,但不一定是经典。经典名著之于热门畅销书,恰如恒星之于流星,时间是最好的见证。作家张炜在《时代的阅读深度》一文中有这样的观点:“要在一百年的坐标中找作家、作品。”意思是说,唯有百年的创作空间,唯经百年的阅读筛选,作品才能沉淀为经典。不可否认,时下的畅销书中也有一些好作品,但论文化内涵、厚重程度,绝大多数无法和经典著作相比。真正的好书,是具有范式意义的,它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都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特别是一些经典作品,不同人能够从不同层次去欣赏。欣赏者不同,欣赏的层面也不同。如《红楼梦》,有人看到了爱情,有人看到了官场,有人看到了服饰,有人看到了建筑,有人看到了历史……这就是经典作品,无论读者的学识水平如何,无论读者是精英文化的审美,还是大众文化的审美,都能找到自己想要、并且能够欣赏的部分。

那么,当代作品中有没有经典?从内容上讲,经典有古代的经典,也有现代的经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经典的标准,不能用几十年、几百年前的标准来套现在的作品。“今天要在新的世界性文学、中国文化自我更新、中华文学自我创造的语境中来理解,才能产生经典。”

经典阅读是一种精品阅读。据说,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很喜欢读书,可他却调侃自己读书三十多年来有“惨痛教训”——读“时人之书”太多。当年以求知若渴为荣,如今回过头来看却是年少气盛。如果多留点时间给经典,该有多好。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尚的心灵对话中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这不仅是词汇的限制,同时又是智力和想象力的限制,是知识和思想贫乏的表现。”略萨对阅读经典的真谛作了深刻的诠释。因此,他呼吁:“在新媒体时代,更要留点空间给经典阅读,因为只有经典才能给你带来智慧。”在他看来,读书倘若不是为了功利,而是为了享受,最终的追求就会落在智慧的汲取。就像一把盐洒在汤里,你找不到摸不着,却能尝到它的味道。智慧是生命中的盐。但我们现在喝的多半是清汤,没有味。智慧是一个整体,是一种融通,是知识上的知识。由此,我想起了商友敬先生曾经说过的话:“知识由两个层次组成,浮在上面的是‘信息’,它能为你所用,而不能沁人心扉;沉在下面的是‘文化’,它积淀而为你的修养、思想、观念。”实际上,他是在告诉我们: 读书切忌浮躁、功利和盲目。功利的读书人读到的是“信息”,修身的读书人读到的才是“文化”。

何谓“文化”?文化和科技是不一样的,文化本身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人们的言谈举止,就是人们潜移默化的一种价值理念。从整体上讲,或者说大文化,它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棵自然生成的树,一块藏之于地下的煤,不是文化。当人们去认识它们、利用它们,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搭界,就成了文化。所以有人说,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就是以“文”化人。人能从动物人变成社会人,从野蛮人进步为文明人,从低级文明人发展为高级文明人,靠的就是文化。人是文化的第一载体,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有了这样一个视角,我们才认识到: 人类一切的创新都是从文化创新开始的,而一切文化创新又是从知识创新开始的。文化的载体是知识,知识的载体至今主要仍是书本。知识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西方哲学家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现在看来,这句话不十分确切。如果从反面讲,“没有知识就没有力量”,这就对了。没有知识这一载体,就没有文化,但知识并不等于文化。

针对这几年的国学经典热,有一点必须指出,读经典,在乎内容不在乎形式。现在有些地方,让孩子穿上古装去读经典。穿古装,做个表演,搞个活动,都无可厚非,但还是不要追求形式。让老师穿上古装,拿根戒尺,我觉得既完全没有必要,也不符合中国思想文化的精神。不仅如此,现在有一些人认为,我们应该恢复私塾,让孩子不要去上学,在家里读“四书五经”就是了,读到十六七岁,再学其他东西。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也是不科学、不现实的。要知道,读经典是提升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但它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

二、 读书是有境界和品位的

读书,要讲一点品位。所谓品位,就是通过阅读使你的心智达到一种境界。有境界,则自成高格。那么,读书究竟有哪些境界呢?愚以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读书有三境界: 一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晏殊《鹊踏枝》);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三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其一为登高望远,要有远大目标;其二为呕心沥血,要有坚忍不拔之志;其三为心旷神怡,得到成功的快乐。读书能达到王国维所说的第三种境界的人并不多。许多人在达到第二境时,由于不堪忍受身体与心力的“憔悴”而打了退堂鼓。

其次,今人辑毛泽东词句也把读书分为三种境界: 一为“此行何处,赣江风雪迷漫处”,二为“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三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此“三境”,同王国维相似,但更侧重读书时风云激荡的内心体验。

其三,童道明先生在文章中提出“读书的三境界”(《中华读书报》,2005年5月25日)。在他看来,读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是马克思、鲁迅式的读书境界。他们读书不仅为自己,更为天下。马克思读了书写成《资本论》,让天下有革命志向的人生出实际的革命理想;鲁迅读外文书译外文书,有为中国人“盗天火”的神圣感。这个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只有一代伟人或哲人才能达到的。

第二境界是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曹禺1930年进入清华大学后利用三年的时间读遍了清华园图书馆中从古希腊悲剧到奥尼尔的所有世界戏剧的经典名著,之后,也是在清华园图书馆内于1934年写成了《雷雨》。这种天才式的读书境界,一般人也是难以企及的。

第三境界就是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实在是一种难得的境界——悠然,从容,恬淡,还有自由。这个境界,我们自觉努力之后是可能达到的。重要的是,要“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理解为不要“死读书”,这样就能“会意”。据说,陶渊明先生不会弹琴,却买了一把无弦琴,高兴的时候就闭上眼睛认真弹上半天,高山流水,小桥人家,窗外的鸡儿鸟儿就是最好的知音。种豆,饮酒,赏菊,看书,实在是人生的大境界。所以陶渊明的不求甚解绝对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走马观花,而是和弹奏无弦琴相映生辉的一种人生态度。读书,又不是死读书,把书中的意境真正融会贯通,滋养成自己的东西。

宋代苏轼读书的境界也很逍遥: 安静的夜里,一本好书,一壶好酒,读到尽兴的地方,就喝一口。整个夜晚就是在酒香和书香的融会贯通中盛开成一朵美丽的赤壁浪花,于是才会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胸襟,才会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柔肠百结,也才会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还有,《红楼梦》里写林黛玉读《西厢记》,“嘴角不禁生出缕缕的清香来”。

当然,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与古人不同,也没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的从容、恬淡、雅致。但无论多忙,无论多累,每天都不要忘了随手翻书,流连其间,体验一下书中的快乐和忧伤,也不失为一种修身养性、恬然自得。

其四,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有一个著名的“人生境界说”,他把人生的境界分成四种: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在自然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顺习”的,也就是顺从自然来发挥自己的才能或遵循自己已有的习惯。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为利”的,做事情都有他们所确切了解的目的。在道德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行义”的,其行为所及的对象是利他的,是有益于社会公益的。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他不仅要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我以为,读书也有这样几种境界: 一是自然的境界;二是功利的境界;三是生命的境界。

可见,由于书不同,人不同,读书的目的和方式不同,读的结果和成效就有了不同,读书的境界也有雅俗、高低之别。这其中最高的境界,就是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没有功利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身心疲惫的时候,都有困惑的时候,都有需要温暖的时候。这个时候,书店就是最好去处,读书是“抱团取暖”的最好方式。赫尔岑说:“一个人通过阅读体验了时代。”而我要说,我们还应该从阅读中看到未来和希望。

三、 读书永远不能等

说到读书的客观条件,不用解释,我以为当今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条件;而从另一个方面讲,其实读书是不需要什么条件的,不读书却有很多借口。小时候听过一首打油诗,其大意是: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来身乏不堪受,冬雪飘飘等来年。

这一首“不学调”,视读书为畏途,以各种借口逃避读书。今天,对那些在学习上想偷懒,不肯下工夫读书的人来说,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人生在世,似乎每一天都不难找到推脱的理由,却不知这样的借口越多,人生一事无成的几率越大,终生碌碌也就无可避免。事实上,无论升学考试,还是结婚生子、评级提干……若要走得顺利、做得好,离开读书是不大可能的。我的意思,不是说不读书就无法生活,不读书固然也可以活下去,读了书则可以生活得更好。这一点,我想大家都会认同。

“读书永远不能等”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一是要趁早,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黄金时段,记得快,忘得慢,这时多背一些经典,非但不会感到困难,还会有乐在其中的感觉。《学记》有云:“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等到了成人的时候,即使费上大于儿童几倍的时间,也不可能达到儿童背诵的效果。著名作家、学者王蒙曾说过:“读书要趁早。越是年轻时,读书印象越深。”经验证明,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倘若没有养成读好书的习惯,以后再要培养就比较难了;倘若养成了,则必定终身受用。二是要挤出时间去读。一般来说,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尤其是读书,要等有时间再去读,可能永远没有时间。

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栏目发起的“到现在为止对你影响最大的书”调查结果显示,前3位分别是《红楼梦》、《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排在第6位,这本书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路遥,他历时六年完成此书。回忆起自己的创作经历,他这样写道:

在《平凡的世界》进入具体的准备工作后,首先是一个大量的读书过程……那时间,房子里到处都搁着书和资料;桌上、床头、茶几、窗台,甚至厕所,以便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随手都可以拿到读物。

同类推荐
  •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无错不成书”的说法听似有些夸张,其实这是读者群对书报刊等出版物(广义上含广播、电视、音像制品及网络上的用字用词)极为中肯的评语。同时也是鞭策和激励出版人应该更加辛勤努力,让面世的出版物完美无缺,把各种可以避免和应该避免的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直至消灭殆尽。然而现实却是许多出版物上差错依然屡屡出现,这不能不使众多出版人感到困惑、不安和忧虑。
  • 播音主持艺术10

    播音主持艺术10

    本书不仅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也是全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编者虽对来稿有所选择,但书中论文作者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或编委会的看法。我们将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欢迎全国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来稿,对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也欢迎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来稿,就播音主持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 教育,诗意地哲思

    教育,诗意地哲思

    本书是由多篇散文式的教育随笔编辑而成,以一线教师的视野审视教育,在行云流水般的笔触中倾注笔者对教育的理解。书稿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散文,第二部分是教育效应,第三部分是心理反思。书稿为随笔原创,随意洒脱,有别于一般的教育论文,有一定的可读性。
  • 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我们用“教育是促进人的主体发展的活动”的定义来代替“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的定义。后者是我国教育理论中广为流行的看法。
热门推荐
  • 星际女老板守则

    星际女老板守则

    正经版文案:一次意外让于子清来到了遥远的未来,一个神秘的系统,一个个所谓的任务,伴随而来的是未来乱世中的一个个巨变,而她不知不觉在那个群英并起的时代留下了神秘女老板的传说。逗比版文案:于子清是21世纪正直好宅女一枚,谁知某次在某宝上的一次网购让她一下子来到N年以后。做为一名称职的好宅女她决定开家事务所混吃等死,反正宅女这种生物只要有屋子和网线在哪不是一样?可惜天不遂人愿,穿越附赠的系统君不干了,强制性的硬塞了升级任务给她。好吧,做任务就做任务吧,宅不了就做做任务坑坑人赚赚钱吧。但她怎么总是莫名其妙卷入了家族斗争,星际战争,种族矛盾。别装死,我知道是你,系统君!还有,前面的美男,给我让开!
  • 古穿今之萌喵诱惑

    古穿今之萌喵诱惑

    一句话:傲娇大侠穿越到21世纪化身萌系猫耳少年在卖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将一去不复返的历程。轻松温馨卖萌文,甜蜜养成系,一对一,结局HE,不虐,欢迎跳坑,喜欢的就收藏一下吧简介:同样是穿越到21世纪,为何那姓楚的魔头仍然人模人样的,他沈雁回却变成了一只猫?不止如此,他还要被那家伙捡回去当宠物养着,这实在有损他沈大侠的一世英名……好在那家伙还算任劳任怨,沈大侠自然要做一只称职的猫,誓将饲主欺压到底!只可惜有一点沈大侠还不知道,他口中的楚魔头其实早就对他存了别样的心思,于是……大侠,请保重哟~>▽<
  • 本宫36计:邪皇宠妻很缠绵

    本宫36计:邪皇宠妻很缠绵

    “看你还有什么法宝?”邪魅的男人一把抓住女人,将她压在身下,轻轻地撩起她的秀发。木槿坏笑,“三十六计,美人计!”夙思羽,冷酷邪魅残酷霸道,运筹帷幄,将世人玩弄,却忽略了他身边隐藏的炸弹。木槿在他身边横行游走,铲除挡在她前面的所有敌人,包括他的老娘,大小老婆,还有他儿子......等她想拍拍屁股走人的时候,夙思羽却抓住她的小屁股,邪魅道:“你铲除我身边这么多人,总该赔偿我点什么吧?”木槿笑道:“那又不是你亲娘,你感激我还来不及?你大小老婆没了,再找不就有了吗?至于你儿子嘛......”“那你就为本帝君生一个好了!”木槿,“......”【推荐《皇上去哪儿:回来种田》请加群:363290192】
  • 薄荷苏半夏

    薄荷苏半夏

    “永远都是一半一半,那么就一半现实一半虚幻,一半幸福一半残忍,好不好?”站在一半夏天的阳光底下,苏半夏抱着那盒大大的冰淇淋,泪水化开了里面的绿色薄荷。周末站在那面紫罗兰花架下,轻轻地说:“苏,那个时候,我跟你一样,现在换我陪你,好不好?”冰凉的指尖抚上干红的眼,苏半夏终于哑着声音,“措措,我再也找不到沈煜了……”
  • 日常番中我的万能黑影兵团

    日常番中我的万能黑影兵团

    穿越了,我成为了高坂京介,竟然拥有黑影兵团
  • 我要和你过一生

    我要和你过一生

    他被戏称为“成功男人的典范”她是当之无愧的“家庭主妇”当不速之客出现时,她觉得末日要到了,可她不知道的是,那才是真正幸福的开始…
  • 傅先生可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

    傅先生可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

    小奶茶,你己入我瓶中,怎能放你离去!傅逸看着红着脸的女人甚是满意,兴味的挑起她右侧的发丝撇向耳后,慢慢的俯下身去。“夫人喜欢看的话,那便回家了,继续看,细细看。”傅逸戏谑的声音突然传来。
  • 吾血浇玫

    吾血浇玫

    求推荐!求点击!求好评!求票子!暂停更新一个月。2020年随着冰封亿年病毒的苏醒.。直到这一刻,人类才终于知道,自身那无限扩大的欲望终究会使他们自掘坟墓,作茧自缚;厮杀、感染、死亡、异变、恐惧、黑暗大自然那积累千万年的力量以及仇恨,能使它像上帝一样呼风唤雨,像精灵一样使用风暴、冰雪、病毒等极具毁灭性的力量摧残着我等.。在神的面前,我等唯有像蠕虫一样卑微地蠕动着.。
  • 陆先生的掌心宝

    陆先生的掌心宝

    帝都陆家的继承人聪明绝顶,商业才能更是了得。但为人手段毒辣,对商业对手更是毫不留情。大家都知道他有一个神秘的女朋友,但除了他自己圈子里的朋友基本没人见过。而陆少自己也是低调得很,虽然每场宴会聚会名单里都有他的名字,他却鲜少参加。有一天,网上一条标题为[这种级别的帅哥,连我们学校的秦校草都不够看了]的微博一举冲上了热搜榜。不久之后,数家财经娱乐新闻的官方账号都纷纷转发了那条微博,配字[帝都陆少的神秘女友终亮相。]“若若,和好吧。”胜大女生寝室楼下,陆时湛把宋初若抱在怀里,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青春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青春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