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这节课实际上是我蓄谋已久的,只不过这几天正好找到了一个借口而已。
很久以前就想过,能不能让学生上讲台试着讲一讲课,让作为学习主体的他们体会一下从老师这个角度是如何去落实学习内容的。同时,也让他们体会一下做老师的感受。甚至还有我自己也说不上的理由。
这一段时间嗓子一直不适,让我正好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就在昨天快要下课的时候,我对学生们说,明天的课我因为嗓子不好不能上,你们中间有没有人能替老师分担一些任务,替我上一节课啊?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好像没有考虑过,有一个班没有人敢于接话,另外一个班级的学生就不约而同地大声说“课代表”,我笑着说,你们真大方,把课代表贡献出来毫不客气啊!学生们笑成一片。等他们笑完了,我就说,那好吧。既然没有人乐于替老师分忧,看来也就只有不幸的课代表了。课代表一会儿到我的办公室来一下,我先把明天的任务给你讲一讲,明天这节课就交给你了。
按照进度,这节课的任务就是处理修辞这一板块的练习题。一共有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高考体验,就是高考试题练习,另外两个部分是模拟练习题。
两个班的课代表来到我的办公室,一个是女生,一个是男生。我先看了两个人做题的情况,女生基本上做完了,男生还没有做。我就先让那个男生回去做了再过来:你还没有做,怎么给别人讲啊?
给他们两个强调的内容主要有三大点:一是知识点,一个是试题本身应该强调的重点,还有一个是学生在做这一类题时容易失分的地方。然后又把答案交给了他们,让他俩回去先看一看,准备明天的课。这两个学生也基本上没有说什么就接受了。只有女生问了一句:老师,明天上课的时候,你还来吗?我说:我当然要来的,但是,我只是学生中的一员,只负责听你讲啊!两个学生就认真地准备去了。
下午第一节上课的铃声响起后,我就拿着书本来到了教室。语文课代表正好看到我,我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了一下,暗示她上讲台开始讲课。
女生还算是大方地走上了讲台,把麦克别在前面。刚开始的时候,语速是有些快的,尽管要点清楚,但是,个别地方阐释地不是太明确,下面就有学生在小声地议论。我看了看后面墙上的钟表,20分钟以后,她的讲解就比较好了,没有刚开始那样紧张了。当讲到有一个不太好讲清楚的试题的时候,我走了上去。在她还在讲解的同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白居易的一句话: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是针对一道仿写题,我以前给学生们讲过的一句话,用在这里很恰当,我简述了一下。在讲到一个对联时,给的原句是,夏日炎炎,方知甘泉可贵。有一个学生对了一个“寒冬腊月,才知棉袄暖和。问课代表,这个答案对不对?课代表有些不太好回答。我就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对号,又在后面写了一句话,太直白。学生们有些不是太明白,我就又直接在直白后加了一个注:老土也!学生们都笑起来了。这个女生课代表讲得总体还不错,在后面的讲解中,她还能自主地对一些试题进行了归类,对同一类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到了快要下课的前五分钟,我看时间有些来不及,就让她下去了:讲得不错,很好!然后,我用了五分钟的时间,把后面的几道题处理结束,让学生们在笑声中结束了这节课。
另外一个班级的情况也差不多。只是这个男生课代表在讲解的时候,基本上是以提问的形式进行的。但是,对被提问者给出的答案没有评价,也没有让被提问者坐下,课堂略显得冷清些。后来,提问的时候,就没有人回答了。他就在讲台上弱弱地问了一句,有没有人做这些题啊?不过,这个男生对问题的分析还是比较到位的,而且重点也比较详细,还不时地把答案抄在黑板上。只是后来有了一个小插曲,一个学生在对“闻鸡起舞”这个对联时,对了一个“对酒当歌”,课代表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是对还是错,想了几秒之后,忽然问到,你为什么这样写啊?课堂上是笑成一片,有些做倒伏状。被问的学生反而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这个课代表无奈地说,这个问题等一会儿让教师来解决吧。整个内容的处理基本到位,还有学生主动站起来,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一直到了快下课的时候,和那个班级一样,我看还有五分钟的时间,就上来将几个学生不太清楚的问题进行了阐释。正好下课的铃声响了,给这节课画上了一个句号。
课后,我在考虑,如果我不在班上听课,只是让学生们自主地进行,又会是一个什么效果?可惜这个想法目前还无法印证。这节课,形式上是相对做了改变,学生对这节课的感觉如何,因为没有来得及调查,还尚不得知,不过,对于课代表来说,可能是一节不太容易忘记的课。而且,学习的效果大概也要比我讲课他在下面听好一些。
但是,如何能做到让所有的学生们都能产生像课代表一样的学习效果?这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能不能让学生走上讲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还是给了我一些启示的。教学的方式不能一成不变,要敢于思考,敢于打破原有的习惯框框,才可能有教育教学的革新。
(郭力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