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没法拍你最好的一面,你把它压在椅子上了!”希区柯克讥笑地说。
女明星一时语塞,威风开始收敛了。希区柯克只用一句幽默的妙语就击溃了对方的傲气。
美国好莱坞米高梅电影公司的创办人,大制片商高德温有意买萧伯纳的剧本改拍电影,就版税问题和萧伯纳讨价还价。
制片商说:“您想想看,您一答应就有几百万人有机会欣赏您的作品,您不答应,他们就无此荣幸!想想看,您对世界电影艺术的贡献有多大呀!”
萧伯纳回答说:“问题是您想的是艺术,而我满脑袋装的只是钱!”
精明的制片商为了出最低的价钱买到剧本,就想用给萧伯纳戴高帽子的方法,使萧不在意钱的问题。而萧看透了这一点,以机智而锐利的语言回敬了他,不仅使商人没沾到一点便宜,而且有力讽刺了他的虚伪与利欲熏心。
演讲的幽默
1.幽默的语言使演讲深入人心
演讲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对众人所作的一种带有鼓动性、说服性、抒情性和表演性的讲话,但是,不能因为它比较正式,演讲人就一定要端起架子,板起面孔,作枯燥无味的陈述。所以,造成幽默轻松的气氛是使演讲易于为人接受的一种高明的方法。
许多优秀的演讲者都善于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使听众在会心的笑声中与他产生共鸣,从而比较容易地接受并牢牢记住他的观点。
阿伯拉罕·林肯在竞选总统时发表了这样的演说:
“有人打电话问我有多少银子,我告诉他们我是一个穷棒子。我有一位妻子和—个儿子,他们都是无价之宝。我租了一间房子,房子里有一张桌子和三把椅子,墙角有一个柜子,柜子里的书值得我读一辈子。我的脸又瘦又长,且长满胡子,我不会发福而挺着大肚子。我没有可以庇荫的伞子,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你们。”
这样一番绝妙的演说,使林肯成功地为自己在公众面前树立起一个清廉诚实、平易可亲而且极其幽默的形象。谁能抗拒这种演说的感染人心的魅力呢?
孙中山先生也是一个擅长演讲的人。有一次,孙中山在广东大学(即现在的中山大学)讲民族主义。由于礼堂较小,听众又很多,天气又热,有些人在听讲过程中打瞌睡。孙中山见状便穿插了—个他在香港读书时听到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卖苦力的工人用辛辛苦苦积蓄的五块钱,买了一张马票,牢牢记住上面的号码,把它藏在平常用来挑东西的竹杠里。等到开奖,竟中了头奖,他欢喜万分,以为领奖后可以买洋房、做生意,这辈子再也不用这根挑东西的杠子过生活了,就把竹杠狠狠地扔到大海里。不消说,连那张马票也一起扔了。因为钱没到手先丢了竹杠,结果是空欢喜一场。”听到这儿,大家笑了起来,倦意一扫而空。孙中山很快归到本题:“对于我们来说,民族主义就是这根竹杠,千万不能丢啊!”
2.幽默的开场白
演讲的开场很重要,它可以奠定整个演讲过程的基调。就演说者来说,如果他一开始讲话就很严肃,那么接下去的演讲就很难活跃起来。而演说者与听众的关系一旦在开始就是疏远和隔膜的,以后便不好拉近。
所以,开场时幽默一下是有好处的。它可以使演讲者和听众都处于轻松的状态,缩短双方的距离。
而且,在演讲的正文开始以前,逗乐有充分的自由,有各种各样逗乐的题材和方式。
美国有一位黑人先生约翰·罗克在面对白人听众作关于解放黑人奴隶的演说时,他的第一句话是:
“女士们,先生们——我来到这里,与其说是发表讲话,还不如说是给这一场合增添一点‘颜色’。”
这是一个自嘲式的开场白。意思是他的出现使全场皮肤的颜色在白色之外添了黑色。听众大笑起来。这一笑就冲淡甚至消除了由于种族差异而造成的心理障碍,使种族问题这一敏感和沉重的话题变得轻松起来,有利于他为自己的观点争取更多的支持者。
大文豪高尔基的幽默开场则别具一格,富于才气。1935年,高尔基参加会议时,代表们要求他讲话。他上台后,与会者长时间鼓掌。
掌声停息,高尔基灵机一动,微笑着说:“如果把花在鼓掌上面的全部时间计算起来,时间浪费得太多了。”
全场报以会心的微笑,大家都很钦佩高尔基的谦虚和机智。
美国著名外交家基辛格也有关于掌声的出色发挥。有一次基辛格应邀讲演,等主持人介绍后,听众马上站立,长时间鼓掌。掌声停歇后,听众慢慢坐下来。基辛格开口说:“我要感谢你们停止鼓掌,因为要我长时间表示谦虚是很困难的事。”
这一风趣的开场白表现出基辛格杰出的语言才能!比起连声说“谢谢!谢谢!谢谢诸位!”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
3.幽默的结束语
演讲的结束语多种多样,幽默式是其中较有情趣的一种。演讲在笑声中结束,能给演讲者和听众双方都留下愉快美好的回忆,也是演讲圆满结束的形式化的标志。
鲁迅先生在结束《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的演讲》时说:
“以上是我近年来对于美术界观察所得的几点意见。
今天我带来一幅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请大家欣赏欣赏。”
说着,他一手伸进长袍,把一卷纸徐徐从衣襟上方伸出,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幅病态丑陋的月份牌,顿时全场大笑。
鲁迅先生幽默的反语结合着恰到好处的动作表演,使演讲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而且使听众在笑声中进一步品味先生话中的深意。
4.幽默的一句话演讲
并非凡是简短的演讲都能取得好的效果。它除了短之外,还须精彩,有分量。下面介绍几个奇特而幽默的只有一句话的演说。
后来担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1948年至1950年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时,经常应邀出席各种宴会。在一次宴会上,几位名人作了长篇演说,可是主持人最后还请他讲话。艾森豪威尔一看时间已经不早,决定删去他已经准备好的演说内容,站起来即兴发挥:“每一篇演讲不管它写成书面的或其他形式,都应该有标点符号,今天晚上,我就是标点符号中的句号。”大家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后来他对别人说,那是他最著名的演说之一。
1948年,外国著名演员珍惠曼因在《心声泪影》中成功扮演了一个聋哑人而获奥斯卡大奖。她获奖时的致词也只有一句话:“我因一句话没说而得奖,我想我该再一次闭嘴。”
5.以幽默应付临场意外
有时演讲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听众寥寥无几,有人故意捣乱,听众提出刁钻古怪的问题,听众反对演说者的观点,等等。
遇到这些情况,千万不能气馁、动怒、粗鲁对待,那样会使演讲遭到惨败。而优秀的演说家能以幽默的方式沉着机智地应付各种意外事情的发生。
有一次林语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授中国文化课,对中国文化大加赞誉。一位女学生不服气地发问:“林博士,你是说,什么东西都是你们中国的好,难道我们美国没有一样东西比得上中国的吗?”
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如果演讲者反过来赞扬美国,不利于演说的主题;如果严肃地表示美国不如中国,会引起在座学生的敌意。
林语堂只是轻松地回答:“有的,你们美国的抽水马桶就比中国的好嘛。”
他的话引起哄堂大笑,气氛活跃而和谐,发问者对这一回答也无话可说。
在演讲中遇到听众有不同意见,不可漠然视之,如果不予恰当的处理,后面的演讲将难以顺利进行。
有时演讲者还会碰到恶意的攻击或咒骂,如果演讲者勃然大怒或与之对骂,将损害演讲人的形象,使捣乱者的预谋得逞。
英国首相威尔逊有一次在民众大会上演讲,遇到一些激烈的抗议,一名抗议者高声骂道:“垃圾!”威尔逊镇定地说:“先生,关于你特别关心的问题,我们等一会就讨论。”
他巧妙地将抗议者的谩骂转为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为自己解了围,并使会场气氛松弛下来。他的被动处境摆脱了。
30年代,美国政界要人凯升首次在众议院发表演说时,打扮得比较土气。一个议员在他演讲时插嘴说:“这位伊利诺伊州来的人,口袋里一定装满了麦子呢!”众人听了哄堂大笑。
凯升不慌不忙地说:“真的,我不仅仅口袋里装满了麦子,而且头发里还藏着许多菜籽呢。我们住在西部的人,多数是土头土脑的。”
他的自嘲式的坦率赢得了大家的好感和敬意,接着,他大声说:“不过我们藏的虽是麦子和菜籽,却能长出很好的苗子来!”
众人对这位不卑不亢的演说者鼓掌赞赏,他的演说成功了。
谈判的幽默
谈判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当我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获得某种利益,而需要和有关方面达成一致意见时,就要和对方进行商谈。这种商谈就是谈判。
谈判的技巧有多种,在此我不想面面俱到地谈那么多,只想和您一起欣赏一下幽默语言在谈判中的妙用。
1.以幽默语言回敬对方的无礼和攻击
谈判的双方要相互尊重。不管双方代表在个人身份、地位上有多大差异,他们所代表的组织在力量、级别等方面如何强弱悬殊、大小不均,一走到谈判席上,就都是平等的。
但是,有的谈判代表自恃地位高贵,或背后实力强大,在会谈中傲慢无礼,对另一方挖苦攻击,试图在气势上压住对方,迫其屈服;也有的代表自身涵养不好,谈判不顺利时恼羞成怒,对另一方侮辱谩骂。
在此类情况下,如果要不辱使命,不失气节,又不致激化矛盾,使谈判破裂,被攻击的一方可以使用幽默语言回敬无礼的一方,煞住其气焰。
战国时代,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在接见他之前先侮辱他一番,以此来挫一挫齐国的威风。楚王派人把城门紧紧关闭,然后在城门的边上凿了一个仅能容一人通过的小洞,让晏子从这个小洞钻进城内。换了别人,也许会大发脾气或怒而返回,那样就难以完成使命了。
晏子只是轻蔑地一笑,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去,现在我是出使堂堂的大国楚国,怎能从这样的狗门进去呢?”楚王听说后无言以对,只好命人大开城门把晏子迎了进去。
楚王接见晏子时,看他身材矮小,就挖苦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随口应答:“齐国首都临淄大街上的行人太多了,一举袖子就能把太阳遮住,流的汗像下雨一样,人们比肩接踵,怎么会没有人呢?”
“既然有这么多人,怎么会派你这样的矮子为使臣呢?”
“我们齐王派出使者是有标准的,最有本领的人,派他到最贤明的国君那里去。我是齐国最没出息的人,因此被派到楚国来了。”
晏子面对楚王对自己的人身侮辱,从容反击,他顺着楚王的话贬低自己,抬高自己的国家,同时有力地奚落了楚王,说得楚王张口结舌。
晏子以自己的机智和雄辩,打击了对方的嚣张气焰,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从而为后来的谈判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而铺平了道路。
当年基辛格访华时,在会谈中向周总理提了一个带攻击性的问题:“我们美国人都昂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却喜欢低着头走路,这是为什么呢?”他的话里明显地带有优越感,含着对自己国家文化的夸耀和对中国人的轻视挖苦。
总理哈哈一笑,从容答道:“那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是上山,走上坡路,你们美国人是下山,走下坡路的缘故。”
周总理巧妙地换了一个角度加以解释,赞美了我国人民的建设事业,得体而有效地维护了我国的尊严,显示出总理杰出的外交才能。
2.轻松而坚定地表达己方的意见
在外交场合,老练而有素养的谈判代表常用一些委婉含蓄的辞令来暗示出自己的意见。这些暗示语的真正含义往往指向关键性问题,而用这种表面温和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使会谈气氛显得轻松、文雅,从而使实质内容的尖锐所造成的紧张情势得到缓解,不致出现僵硬的局面。谈判代表得体运用这种语言,表现得幽默从容,文质彬彬,既交流了意见,又不伤了和气。
1969年9月,美国总统顾问基辛格就越南战争问题与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会谈。会谈进行期间,尼克松总统给基辛格打电话来,基辛格接电话回来后对多勃雷宁说:“总统刚才对我说,关于越南问题,列车刚刚开出车站,现在正在轨道上行驶。”
老练的多勃雷宁机智地接过话头说:“我希望是架飞机而不是火车,因为飞机中途还能改变航向。”
基辛格立即强调说:“总统是非常注意选择词汇的,我相信他说一不二,他说的是火车。”
苏美两国在对越南问题上有尖锐的冲突,两位外交家表面上好像在轻松地谈论是“火车”还是“飞机”,实际上隐含着水火不容的矛盾,是在就重大的问题进行伤脑筋的较量和争斗,双方都坚持各自的立场,互不让步。
1984年秋天,我国外交部副部长周南与英国代表伊文思就香港主权的收复问题再次举行会谈。谈判开始时,周南笑着对英方代表说:
“现在已经是秋天了,我记得上次大使先生是春天前来的,那么就经历了三个季节了:春天、夏天、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周南表面上是就英方代表来华的时间,做关于自然现象的闲谈,但对话双方都明白,此话暗含的意思是:谈判已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是得出明确结论的时候了。周南这番话讲得自然得体,既融洽了气氛,又表明了我方的意向和决心。
3.以幽默语言取得讨价还价的成功
在商业谈判中,价格问题是最关键的一点。双方常常在这个问题上争执不休,相持不下,都想最大限度地争取到有利于己方的价格。
我们来看两个以幽默的方式取得讨价还价成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