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希望和思维又扑了一个空。我们希望富翁捐款。当我们听富翁诉苦时以为他有牵累,以为他是因此而推诿,这么想下去,富翁确有隐衷并非为富不仁,这是一扬。不料我们的思路马上被富翁轰毁,想不到他竟是这样一个毫无同情心、公共心的人,这是一抑。抑扬的碰撞,令人惊奇,在这则幽默背后,我们也看到了某种世态某种人物。
3.真相大白
有一个算命先生自称“铁嘴神算”。据说,他不需要人家开口,就能知道吉凶。
一天,一个老头来算命。“铁嘴神算”看他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就说:
“我看你家境不好,经济困难。”
老头摇摇头。
“是晚年丧妻吧?”
老头又是摇头。
“那么一定是儿孙不孝?”
还是摇头。
“铁嘴神算”连猜不中,有点发慌了,又一口气说了许多不吉利的事情,但是老头子还是摇头不止。“铁嘴神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不得不恳求老头子说出为什么要来算命。老头子这才告诉他:
“三天前我得了个摇头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治得好。”
这个答案太出人意料了!猜测与真相的反差太大,悬念之弦绷得太紧,结果却全是另一件事。幽默往往在真相大白之时产生。
一个乡下人的妻子病了,他从城里请了医生来替妻子治病。
到家以后,他把医生请进里屋,自己则坐在门外等候。
不久,医生探出头来。问:
“有铁钳吗?”
乡下人听了很不安,但还是找了一把铁钳递给医生。
一会儿,医生又探出头来,问:
“有镊子吗?”
乡下人听了很紧张,但还是找了一把镊子递给医生。
又过了一会,医生满头大汗地走了出来,他又问:
“有铁锤吗?”
乡下人吓坏了,急忙问:
“我妻子到底得了什么病?”
“还不知道,”医生不耐烦地回答,“我的药箱还没打开哩!”
担了半天心,原来真相如此。
中午时分,突然一阵大雨。行人被淋得如落汤鸡一般,躲在街边的商店里避雨。大家七嘴八舌,咒那鬼天气。只有一个秃头绅士虽然浑身无一处干燥,却依然乐呵呵的。
“先生您真是乐天派。”—位妇女对他说。
“是,”绅士回答,“我是做雨伞生意的。”
怪不得那么高兴。
当我们的猜测扑了一个空,我们会发现自己面对的像是一个智力游戏,虽然并没有给予正确解答,但从真相中无疑受到了一种智力的启发,我们会莞尔一笑。在这会心的微笑中,幽默产生了。
4.跌入陷阱
有时,我们一不留神扑空了,还会跌进陷阱,这就更狼狈了,也更可笑了。设置陷阱,也是造成幽默的一种方法。
设置陷阱也能造成衬跌扑空。在这里,陷阱往往就是悬念,就是人们的期望。我们试图解开悬念,试图实现期望的时候,正是一步一步往陷阱走的时候。当悬念解除,期望来到时,我们也跌入了陷阱。
在美国某城市的繁华街头,贴着这样一张广告:“如果谁给我寄100元,我就告诉他赚1000元的奥秘。”
有人真的寄去了100元,得到的回信是——找十个像你这样的傻瓜!
原来如此!
原来广告是一个诱惑,是一个期望,是一个悬念,但更是一个陷阱,它诱惑我们去实现期望,结果却让我们上当受骗。在这种期望与真相的偏离中,幽默产生了。
报童在大声叫卖:“惊人的诈骗事件!受骗者已达83人!”
一个人赶忙跑过去买了一份报纸,但是,看来看去怎么也找不到诈骗事件的内容。
这时,报童又在大声叫喊道:“惊人的诈骗事件,受骗者已达84人!”
人们平时总是沿着思维定势进行思考,聪明的报童就把陷阱设置在人们的思维定势里面。当我们听到报童叫喊“惊人的诈骗事件!”时,我们想到的是报上的新闻,这是思维定势使然。殊不知报上并没有诈骗事件的消息,而卖报本身却是一起诈骗事件。我们买报,就是被诈骗了。
设置陷阱,让人跌落,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多么光彩的行为。
但是,如果是因为上当受骗者固守思维定势一意孤行的原因,却可以产生一种喜剧的幽默效果。我们在窃笑别人的愚蠢时,别忘了自己。
5.误解人意
请看法官与小偷的对话:
法官: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我不想再在这里见到你了。
小偷:怎么,先生,您要改行了吗?
法官的意思是希望小偷改行,小偷却完全理解反了,他的疑问令人捧腹。
一次,一位医生在给一个小孩看病时,想测验一下他对身体器官的了解程度,就指着孩子的耳朵问:“这是你的鼻子吗?”
孩子听了,马上转身对陪他来的母亲说:“妈妈,我们最好还是另找一个大夫。”
医生未免低估了小孩的常识,小孩却误会了医生的意图和水平。
汤姆:妈妈胆子真小!
父亲:为什么你会这么想?孩子。
汤姆:我们穿过马路时,她总是把我的手握得牢牢的。
一妇女同她丈夫在一家饭店里吃饭,吃完饭走出来,她发现缺了一副手套。她请求丈夫等一会儿,急忙返回到桌子跟前找寻,先在桌上找,然后在桌子下面找。
服务员看到了这情景,连忙跑过来。
“请原谅,夫人,”他殷勤地说,“你的丈夫就站在门口那儿。”
这些都是误解人意的例子,读来令人会心而笑。
对比矛盾法
对比和矛盾能制造幽默,因为它们常常把人置于几种不同的环境中,突显出人类的弱点,令我们惊讶、羞惭、深思,让我们觉得有趣、可笑、意味深长。
对比和矛盾能制造幽默,还在于它们常常能揭示出生活中一些荒谬的现象和有趣的哲理,使我们在貌似正常的现象中看出不正常的现象,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东西。
对比和矛盾是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比不一定有矛盾,矛盾不一定有对比,但对比和矛盾也常有重合处,所以在标题上我们把它们列在一起,下面则分别讨论。
1.正反对比
俗话说:不比不知道。对比能使我们在平凡中发现特异,在正常中发现荒诞。对比还形成了差异,造就了矛盾,如果把人生比作舞台,对比使我们看到了不同人对自己角色的演绎,看到了同一个人在不同场景中的表演,我们在观看演出时,常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一次应邀到广播电台发表重要演讲。途中车出故障,他从路边招来一部计程车,对司机说:
“载我去BBC广播电台。”
“抱歉,我不能去,我正要赶回家听收音机,听丘吉尔的演讲呢!”
司机说。
丘吉尔非常高兴,马上掏出一英镑给司机。
司机一见有那么多的钱,也很高兴,他叫道:
“上车吧!去他妈的丘吉尔。”
这两幕场景的对比或许会使丘吉尔尴尬,但我们却觉得非常幽默。
爱因斯坦在未成名时衣着寒碜。一次,有一个熟人在纽约街上见到他,便问:
“你怎么穿得这样破旧?”
爱因斯坦回答说:“这里反正也没有人认识我。”
过了几年,当爱因斯坦一举成名以后,那个熟人在纽约街上又碰到他,惊异地问:
“你怎么还穿得这样破旧?”
爱因斯坦笑着回答:“反正这里的人都已认识我了!”
在这里,对同一个问题,两个相反的回答构成了对比。在对比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爱因斯坦的潇洒风度与幽默感。
有一天,八仙之一铁拐李从一座小桥上走过,这座桥是用两根木头拼成的,一根高一根低。铁拐李走过,正好凑合他那一长一短的瘸腿,比走在平地上更平稳。于是,他满口称赞:“天下的桥,就算这座桥修得最好了!”
几天以后,铁拐李往回走。这一次走的方向恰好和上一次调转过来,所以桥上那一高一低的木头就不凑合他的腿了。长腿走在高木头上,短腿走到低木头上,比平常瘸得更加厉害了。他发火了,连声骂道:“天下的桥,就算这座修得最坏了!”
对比总是在人们的心理中造成一种落差,而我们往往会在这种落差中感受到幽默。
2.相关对比
所谓相关对比,是将两个相近似的对象加以对照,从而发现出其中的趣味性、荒谬性与哲理性。
“上星期,一粒沙子钻进了我太太的眼睛,看医生花了三块钱。”
“那算什么!上星期,一件皮大衣钻进我太太的眼睛,我花了三百块钱。”
男人的抱怨在这种相关对比中得以“升级”。
一个妇女在宴会上炫耀自己家境富有,她说:“我常用温水洗钻石,用红酒洗红玉,用白兰地洗翡翠,用牛奶洗蓝宝石,你呢?”她问身旁的一位太太。
“哦,我根本不洗!”对方说:“只要这些东西沾上灰尘,我就把它们扔掉。”
美国军队有一条规定,军人一律不得蓄长发。而黑格将军担任北约部队总司令时,却蓄着长长的头发。
有一名被禁止留长发的美国士兵,看到画报上登载着长发的黑格将军像,便把它撕下来,贴在不许他留长发的办公室的门上。为了表示抗议,他还画一个箭头,指着总司令的头发,写了一行字:请看他的头发!
少校看见了这份别出心裁的抗议书,没有把这个愤愤不平的小兵喊来训斥一通,而是将那箭头延长,指向总司令的领章,也写了一行字:请看他的官衔!
少校这样答复小兵的抗议是很幽默的。
3.巧换词序
巧换词序也可以造成对比,因为其方法的特殊性,我们把它独列一节进行探讨。
语言的次序,往往都是按照一定的习惯排列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常会有这种现象:说话人有时只要把原有的话语词序调换一下,不另增添新的词汇,就能产生出新的意义,在原有句子的映衬下,显得造语新奇、意境深远从而给人留下幽默的印象。
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钱钟书,以小说《围城》及学术专著《管锥篇》
饮誉海内外,一些青年作家向钱钟书先生请教,他语重心长地说:“要想自己的作品能够收列在图书馆里,得先把图书馆安放在自己的作品里。”这里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想自己的学业有所成就,必须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方能成一家之言。但钱先生没有用那些套话,而是通过词序的变换把这个意思很精练地表达出来,由于独辟蹊径,幽默风趣,令人过耳不忘。
邹韬奋先生有一次出席公祭鲁迅先生大会,轮到他演讲,他说:
“今天天色不早了,我只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此语一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邹先生深谙调换词序的魅力。他要赞美鲁迅先生“战而不屈”的精神,但却先提“不战而屈”,造成词序上的变换,从对比中更显其意义上的截然对立,以宾衬主,有力地烘托出鲁迅先生坚韧不拔地与黑暗势力顽强抗争的伟大人格。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一次向群众演讲,他说:“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是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多年来,这句话成为美国公众的座右铭,影响很大。究其原因,在于肯尼迪借助于巧换词序,言简意赅地阐明公民应为国家分忧解难、承担责任和义务的道理。
在日常说话中,注意运用巧换词序这一技巧,可以使我们的言语充满幽默感。
4.自相矛盾
主观与客观反差太大,或互相矛盾,容易产生幽默的效果。且看——一个男青年给他的女朋友写信,信中写道:“亲爱的,为了你,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跳入深渊;为了见到你,我会克服任何困难……星期天我准备到你那儿去,如果天不下雨的话……”
信誓旦旦地说要克服任何困难,一场雨却能使他止步,言行不一致造成的矛盾令人捧腹。
皮埃尔是巴黎的画家之一,他以前卫派自居。
有一次,他在塞纳河畔开了一个画展,把自己的作品都张挂起来。
有个五十多岁的妇人从旁边走过,见了他的画,说:
“哎哟,这画可真有意思。眼睛朝那边,鼻孔冲向天,嘴是三角形的呢!”
皮埃尔对老妇人说:
“欢迎你来参观,太太。这就是我描绘的现代美。”
“哦——那太好了。小伙子,你结婚了吗?我把长得和这张画一模一样的女儿嫁给你好吗?”
老妇人的一句问话,使皮埃尔陷入双重标准的窘境。
这种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矛盾,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形成一种幽默的氛围。
在夜总会,一位舞女问中士:“你们机场有多少飞机?”
中士严肃地说:“难道你不懂军人应该保守军事机密吗?一个士兵怎么可以随便向陌生人透露我的机场有五十架轰炸机呢?”
口口声声要保守机密,却仍然泄露了机密。
妙喻双关法
比喻和双关常能有幽默的效果。因为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双关使语言意味深长。下面我们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探讨。
1.精心设喻
并不是所有的比喻都能有幽默的效果。比喻也有新奇与陈旧、巧妙与平庸之分。有一位作家说过,第一个用鲜花比喻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鲜花比喻美人的就成了庸才;第三个用鲜花比喻美人的,简直就是蠢材。同样,只有新奇与巧妙的比喻才能造成幽默。
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是经典名著,小说的语言非常幽默,令人回味无穷。原因之一在于小说中有大量新奇巧妙的比喻。且看:
张先生跟外国人来往惯了,说话有个特征,喜欢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字。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汪处厚)胡子又稀又软,挂在口角两旁,像新式标点里的逗号,既不能翘然而起,也不够飘然而袅。他两道浓黑的眉毛,偏根根可以跟寿星的眉毛竞赛,仿佛他最初刮脸时不小心,把眉毛和胡子一股脑儿全剃下来了,慌忙安上去,胡子跟眉毛换了位置,嘴上的是眉毛,根本不会长,额上的是胡子,所以欣欣向荣。
她(沈太太)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眼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
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小孩子出过痧豆,就可以安全长大,以后碰见这两种毛病,不怕传染。我们出过洋,也算了了一桩心愿,灵魂健全,见了博士硕士们这些微生虫,有抵抗力来自卫。
学国文的人出洋“深造”,听来有些滑稽,事实上,惟有学中国文学的人非到外国留学不可。因为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经济、法律等等都是从外国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正好像中国官吏、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外汇,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
两个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正如两根树枝相近,蜘蛛就要挂网。
物价像吹断了线的风筝,又像得道成仙,平地飞升。
这些精妙的比喻,句句读来赏心悦目,开怀大笑。它们设喻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而且妥帖严密,毫无故作惊人之语、哗众取宠之意,带人进入一个机智幽默的崭新天地。
2.以喻代论
比喻,是语言艺术中最美丽的花朵。比喻,能把精辟的论理寄寓于摹形拟象的描绘之中,化抽象为形象,既给人艺术上的美感,又给人哲理上的启迪。往往寥寥数语,就能言尽理之深蕴,这就是比喻的魅力和功效。
有一次,子禽问他的老师墨子:“老师,多说话到底有没有好处?”
墨子说:“池塘里的青蛙,整天整夜地叫,弄得口干舌燥,却从来没有人去注意它;雄鸡只在天亮时叫几声,大家就知道天亮了。”
墨子没有对学生讲一句抽象的道理,而是把说话多少与好坏的关系,寄寓于青蛙鼓噪与雄鸡报晓的生动比喻与鲜明对比之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