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后直奔主题
销售人员:“早上好,张先生,很高兴见到您。”
顾客:“你好,有什么事吗?”
销售人员:“张先生,我今天来拜访您的主要目的是给您带来了我们的最新产品——智能A200型设备。我知道,您一定很希望您的企业生产成本降低,收益提升。”
顾客:“是啊,但你们公司的产品性能怎么样?”
销售人员:“张先生,这项设备是引进德国的SA技术,它的制造效率是普通设备的2倍,而且比一般设备的单位能耗要低20%。另外,这款产品的操作平台非常人性化,操控性能很稳定,安全性能也非常好。还有就是安装了自检系统,这样就不需要经常安排大量人工来检查,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您觉得怎么样?”
顾客:“不错,那这款产品已经应用在哪些行业呢?”
销售人员:“主要是挖掘机制造、油田开发等领域。”
顾客:“这套设备大概需要多少钱?”
销售人员:“仅需要20万元人民币。”
顾客:“是吗?我知道了。这样吧,你把资料放下。我先了解一下,回头给你电话。”
销售人员:“张先生,我们公司的设备曾荣获国家设备制造金奖,每年销售量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呢。”
顾客:“我知道了。我们领导班子需要研究一下,才能给你电话。再见。”
销售人员:“唔……”
这是一个拜访客户的典型个案。销售人员第一次拜访顾客,他希望顾客对自己的产品感兴趣。这位本分的销售人员遇到一个愿意参与对话的顾客是非常幸运的。但不幸的是,他的行为印证了推销泛滥的时代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销售人员形象,最终他失去了机会。
美国一份关于公众对销售人员评价的调查报告显示,人们最讨厌的销售人员的形象就是:一见面就喋喋不休地谈自己的产品与公司,千方百计想向顾客证明自己的实力与价值。
销售人员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往往就是这种情况——被顾客控制了局面。在整个会谈中,顾客成功地控制了会谈节奏,并最终轻松地摆脱了销售人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销售人员一直在说。在人际沟通中,尤其在和陌生人的沟通中,是说得少的人控制局面还是说得多的人控制局面呢?显然,是说得少的人控制局面。
本案例是首次拜访,销售人员希望通过陈述自己的公司和产品有多么好来吸引顾客,谈话的焦点一直在自己身上,顾客被置于次要的位置甚至被完全忽略。这样做的结果使顾客心理产生了巨大的购买成交压力。为了释放或抵抗这种压力,顾客会本能地采取质疑的态度,全神贯注地关注销售人员陈述中存在的缺陷。销售人员的陈述一旦停下来,顾客就会开始反击——提问,提出主观的甚至幼稚片面的问题与异议。当然,顾客几乎会本能地问到销售人员最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价格,而价格恰恰是顾客拒绝销售人员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就这样,顾客赢得了对话的控制权,轻易摆脱了销售人员:顾客主观地得出“不需要”的武断结论,或者干脆以“先考虑考虑”“再联系”之类的话来推托。
那么,是不是不要给顾客提问的机会呢?当然不是,只是当顾客还没有认识到销售人员的真正价值,没有解除心理抗拒时,就让顾客来提问是很危险的。如果销售人员保持沉默,让顾客说又会怎么样?因此,一个聪明的销售人员既不会冷场,也不会一直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个不停。
说了不该说的话
在销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因一句话而毁了一笔业务的现象,如果能避免失言,销售员的业绩肯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许有人认为不说实话是虚伪,但有时候实话不实说并不是虚伪。话是说给他人听的,销售员的话可以使客户心情舒畅,也可以使客户情绪一落千丈。使客户心情舒畅,于己于人都有好处,销售员何乐而不为呢?
小娟是一名服装销售员。一天,一位穿着一件旧外套的客户走进了店门。看着他身上的破旧外套,小娟就想卖给他一件新外套。小娟心里在想:“这人怎么还穿这种破衣服?这还是好几年以前流行的款式,他居然穿了这么多年,这衣服早该当抹布用了。”当然,小娟心里可以这样想,但嘴上却不能这样说,如果实话实说,那肯定会离销售成功越来越远。
如果是一名汽车销售员,当客户问,他那辆旧车可以折合多少钱时,销售员心里想的也许是:“这辆破车还能值几个钱?”这可能是大实话,那辆车也许确确实实就是一辆不值钱的破车,它的轮胎也许已经磨损得不像样了,它烧起汽油来也许比柴油引擎还要多,车里的气味也很难闻,总而言之,它就是一辆破车。但这种大实话销售员绝对不能说,因为这是客户的车,客户可能很爱这辆汽车,毕竟开了这么多年,多少总会有点感情。即便不喜欢这辆车,也只有客户自己有资格来评价这辆车。如果销售员先开口说这辆汽车如何如何糟糕,这无疑是在侮辱汽车的主人,不知不觉中已经伤害了客户的自尊心。这样,还能向客户销售吗?想想这些,销售员还敢说客户用过的东西不好吗?
有时,客户会说自己的东西不好,比如说:“这辆车太破,想买辆新车。”这时销售员也不能跟着附和:“你这车确实够破了,早该换辆新车。”特别是在谈及孩子时,当客户说他的孩子太淘气时,销售员若顺着客户的话说:“是够淘气的”,那销售员就休想让客户买产品了,销售员可以说:“聪明的孩子都淘气。”所以通常情况下,销售员在与客户沟通时,不能说以下的话:
第一,直接批评客户。
这是许多销售员的通病,尤其是刚从事销售这一行的,有时讲话不经过大脑,脱口而出伤了客户,自己还不觉得。虽然销售员无心去批评指责,只是想打一个圆场、有一个开场白,而在客户听起来,感觉就不太舒服了。人人都喜欢听好话,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不然怎么会有“赞美与鼓励让白痴变天才,批评与抱怨让天才变白痴”这一句话呢。在这个世界上,又有谁愿意受人批评?销售员从事销售,每天都是与人打交道,赞美的话应多说,但也要注意适量,否则,让人有种虚伪造作、缺乏真诚的感觉。
第二,攻击性语言。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同行业里的销售员用带有攻击性色彩的话语攻击竞争对手,甚至有的销售员把对手说得一钱不值,致使整个行业形象在人们心目中不理想。多数的销售员在说出这些攻击性话语时,缺乏理性思考,却不知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的攻击语言,都会造成客户的反感。作为销售员应尽量杜绝,攻击竞争对手,这对销售会有好处的。
第三,过度吹嘘。
不要吹嘘产品的功能!这一不实的行为,客户经过日后的使用,终究会清楚销售员所说的话是真是假。不能因为要达到销售业绩,就夸大产品的功能与价值,这势必会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纠纷产生,结果就很难圆场。有些销售员确实会这样做,例如;明明是69岁时的保单现金值,却说成是65岁;某种耳疾的治愈率只有72%,但却说成92%。
任何一个产品,都存在着好的一面,同样,也存在不足的一面,作为销售员理应站在客观的角度,清晰地给客户分析产品的优与劣,帮助客户“货比三家”,唯有知己知彼才能让客户心服口服地接受产品。给销售员的忠告是:欺骗与夸大其辞的谎言是销售的天敌,它会使销售员的事业无法长久。
第四,个人隐私。
与客户打交道,主要是要把握客户的需求,而不是一张口就大谈特谈隐私问题,这也是销售员常犯的一个错误。有些销售员可能会说,我说我自己的隐私问题,这样总可以吧。就算只谈自己的隐私问题,不去谈论客户,试问销售员推心置腹地把自己的婚姻、财务等情况和盘托出,能对销售产生实质性的帮助吗?
第五,不雅之言。
每个人都希望与有涵养、有层次的人在一起,不愿与那些“粗口成章”的人交往。同样,在销售中,不雅之言对销售产品必将带来负面影响。诸如,在销售寿险时,最好回避诸如“死亡”“没命了”此类的辞藻。不雅之言会使销售员的个人形象大打折扣,是销售过程中必须避免的。
妄自贬低对手
“同行是冤家”,在销售中遇到竞争对手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这时你很可能为了竞争而贬低对手,不过奉劝你千万不要这样做,因为贬低对手只会让客户降低对你的评价。
某公司的董事长正打算购买一辆不太昂贵的汽车送给儿子作为毕业礼物。福特牌轿车的广告曾给他留下好的印象,于是他到一家专门销售这种汽车的商店去看货,而这里的售货员在整个介绍过程中总是在说他的车比“菲亚特”和“大众”强。作为董事长的他似乎发现,在这位销售员的心目中,后两种汽车是最厉害的竞争对手,尽管董事长过去没有买过那两种汽车,他还是决定最好先亲自看一看再说。结果最后,他买了一辆“菲亚特”。
不贬低诽谤竞争对手的产品是销售员的一条铁的纪律。做一名合格的销售员一定要记住:把别人的产品说得一无是处,绝不会给你自己的产品增加一点好处。
销售员除了赞扬对手之外就不应当提到他们。万一客户首先说起竞争商品的情况,你就赞扬它几句,然后转变话题:“是的,那种产品很好。但现在还是看看我们的。”完全回避竞争对手,就不会导致客户再去考虑别的商品。销售圈的座右铭似乎应当是:“各卖各的货,井水不犯河水。”自然地就会把客户的需求转入自己一方。
不幸的是,按这种观点办事常常不是最佳战略。一个竞争厂家的牌子可能早已在准客户的脑子里占据了重要位置,用回避的办法是难以将它驱除的。可是,有的客户并不愿意主动谈论他们内心宠爱的另一种产品,因为他们害怕销售员会指出他们的偏爱有问题。所以,保持沉默便可平安无事。
这样,如果销售员决心要对付竞争对手,首先就必须设法让客户把心中喜欢的另一种商品讲出来,并听听他对其产品的看法。精明的汽车销售员在刚一开始谈生意时,就要探明竞争对手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为了搞清客户都见过哪些汽车和最喜欢哪一种,应这样问:“到目前为止,在您见过的所有汽车当中您最喜欢哪个牌子?”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为洞察力很强的销售员提供大量信息。如果客户的回答是“赛车”,那你再向他销售稳稳当当的轿车就是对牛弹琴了。绝大部分汽车销售员都害怕跟头一次买汽车的人打交道,因为销售员们知道,不管你给这类客户提供多么优越的购物条件,他们仍会认为有必要先转一圈看看再说。聪明的汽车销售员都喜欢等客户看过了其他牌子的汽车后再接待他们,这时就有成交的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