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的东南麓。它背靠五老峰,面对鄱阳湖。由于四面环山,俯视似洞,唐代江州(今九江)刺史李渤曾在此隐居读书,养一白鹿自娱,故名白鹿洞。这里山峦起伏,溪水曲流,古松参天,鸟语花香,亭台楼阁鳞次栉比,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庐山五老峰下白鹿洞
白鹿洞书院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景观,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旅游胜地。
五代南唐昇元四年(940),南唐李氏朝廷曾在这里建立“白鹿国学”,文人雅士接踵而至。一时间,这里书声琅琅,琴音悠然,成为与秦淮河畔“国子监”齐名的高等学府。
北宋初年,“白鹿国学”改为“白鹿洞书院”。南宋淳熙六年(1179),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任南康(治今星子县)知军,振兴白鹿洞书院,自任洞主,亲自讲学,制定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这个学规成为我国古代后期700余年教育的法规和准绳。白鹿洞书院在元、明、清均有兴废,最后一次停办是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民国后期失修。到新中国成立时,仅存几栋破烂房屋,断碑残垣,满目荒凉。1954年,人民政府组织力量抢救散落在荒山野岭中的历代碑刻,建成碑廊。1959年被公布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归文化部门管理;1988年1月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1月开始聘请顾问、教授,重建白鹿洞书院。1996年12月,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为“世界文化景观”,白鹿洞书院为其重要内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拨款对白鹿洞书院进行全面维修,使白鹿洞书院的建筑初具规模。现在实行的是“文物管理、学术研究、教学、林业管理、旅游接待”五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千年书院开新运,再集儒生细论文。”“潺潺溪水静长流,滚滚松涛播九洲。”白鹿洞书院再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通过林荫夹道,幽路曲径,步入神圣的儒学重地,明代江西提学副使、文学家李梦阳手书的“白鹿洞书院”石匾门楼映入眼帘。书院建筑共分五组。中轴线上有棂星门、礼圣门、礼圣殿。棂星即文星,以它命门,即所谓人才辈出之意。棂星门为石构建筑,六柱五间,建筑古朴宏伟,雕刻粗犷豪放,初为明代成化三年(1467)南康知府何浚所建,后郡守周祖尧易以石柱,这是书院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棂星门内有一水池,名泮池,据说泮池内曾种荷莲,寓意“荷莲中空外直,出淤泥而不染”,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池上有石桥,原名泮桥,现名状元桥。过泮桥就进入了礼圣门,又名大成门。礼圣指对圣人行之以礼,大成则是取宋徽宗尊孔“集古圣先贤之大成”之意。门上高悬“正学之门”匾额。进入礼圣门,可以看到礼圣殿重檐九脊,斗拱交错,灰瓦白墙,鸱尾饰脊,巍峨宏丽,气势磅礴。“生民未有”匾额高挂大殿正中。后墙正中有至圣先师孔子行教立像,人们见到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都会肃然起敬。此像原为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所绘。圣像左右两侧有朱熹所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康熙皇帝手书“万世师表”悬于梁上。颜回、曾参、子思、孟轲四圣石刻线雕像列于殿中两旁;十二贤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石刻线雕立像在东西两边肃立。他们都是“德高望重”、儒士以为楷模的圣贤,受到人们的尊敬。
西边有朱子祠、丹桂亭、报功祠。
朱子祠,又名紫阳祠或先贤祠。朱熹知南康军,劝学教民,兴利除害,振兴白鹿洞书院,功绩显著。朱熹离开南康后,白鹿洞书院的学生为他立生祠,朱熹知道后,写信要求撤去。宋开禧元年(1205)改为三贤祠,祀朱熹、周敦颐等。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南康知府张象文因康熙皇帝赐朱熹“学达性天”匾额,而修建朱子祠。祠中有朱熹自绘石刻线雕立像以及朱熹制作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石碑,并有朱熹生平事迹陈列。朱熹像侧有对联——列嶂成垣,永护考亭之遗迹;环溪作泮,遥通泗水之真源。
朱子祠前有“丹桂亭”。亭的左右花坛中有两株桂花树,中有一石碑,上书“紫阳手植丹桂”。紫阳是朱熹的别号,传说朱熹曾在此植丹桂,原来的桂树已不存,现树为后人所植。金秋时节,桂花盛开,满园飘香。桂花为书院“院花”,它象征着“书香千载飘,翰墨万年长”。报功祠在朱子祠之西端,明代南康知府翟溥福建,祀李渤等历代有功于洞者。祠内现有“白鹿洞书院史展览”。
礼圣殿的东边有御书阁、明伦堂、白鹿洞和思贤台。
御书阁:康熙二十年(1686)御赐十三经、二十一史和《古文渊鉴》《朱子全书》等书,南康知府周灿建阁珍藏。这里是白鹿洞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御书阁上下二层,歇山顶,翘角挂铎,鸱尾饰脊,中立宝珠项,朱栏画梁,斗拱托檐,庄严宏伟。阁外柱联: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阁前有两株桂花树,干粗叶茂,传说栽植距今已有300余年了。强烈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斑驳驳的光圈,风吹桂树,光影摇曳,煞似湖波荡漾,甚是醉人。
御书阁还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从事过革命活动的地方。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刘少奇同志来到白鹿洞书院,思索着救国救民的真理。1959年8月“庐山会议”结束后,刘少奇同志又来到白鹿洞书院,回忆曾经的艰难岁月,欣赏白鹿洞书院的美景,流连忘返。
明伦堂:又名彝伦堂,初为明正统三年(1438)南康知府翟溥福兴建,明弘治十年(1497)江西提学佥事苏葵重建。这里原来是书院讲学的地方,名师出高徒,一代代文人从这里培养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
白鹿洞
白鹿洞:在明伦堂之后,洞呈半圆拱形,用花岗岩条石筑成。白鹿洞原本无洞,明嘉靖九年(1530)南康知府王溱在这里开山凿洞,嘉靖十四年南康知府何岩雕一石鹿置于洞中,石鹿雕刻线条简练,四肢蹲跪,凝视前方,安闲自得。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江西省参议葛寅亮认为这样做太俗,便将石鹿埋入地下;1982年维修礼圣殿时,石鹿又重见天日。它是白鹿洞书院现存唯一的艺术宝物。
思贤台:在鹿洞上,又名云章阁或文昌阁。王溱辟山为洞,筑台于其上。明嘉靖三十年(1551),江西巡按曹汴在台上建思贤亭。他认为“仰止高山,景行先哲,安得弗思,名以思贤”。“思贤者,谓考亭(朱熹别号)为大贤也,儒之宗也,履斯地,登斯亭,学斯洞者,而思其贤。”明代南康知府李淳有《登思贤台》诗:“此日凭高处,天风吹我襟;鹤盘松露重,鹿隐洞云深。气象开前代,絃歌续旧音;举头看五老,幽意欲投簪。”此处为书院最高处,站在这里,美好风景尽收眼帘。
院中有东西二碑廊,收集历代碑刻140余方,有名人的游记、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有达官贵人的修复碑记,有名人教学的讲义、教规、学田的刻碑。它们是书院的瑰宝,是书院的“档案”。明代紫霞真人的《游白鹿洞歌》,诗格跌宕不拘,书法飘逸有致,运笔矫若游龙,笔锋庄重遒劲。明代正统元年(1436),南康知府翟溥福率僚捐俸维修白鹿洞书院,由国子祭酒、太子宾客胡俨撰文的《重修白鹿洞书院记》和王阳明书写的《大学古本》《大学古本序》《修道说》更是极负盛名。
书院前有一小溪,名贯道溪,溪水自五老峰的凌霄峰奔泻而来,汇入鄱阳湖。在溪涧的巨石上有宋、明、清历代名人墨客的题刻。沿着“白鹿幽径”靠溪的小路,首先来到鹿眠场。这里格外幽雅安静,溪水潺潺,野草山花清闲,松树杂木参天。溪旁一小洞,有明代的李梦阳题“鹿洞”二字,传说当年李渤养的白鹿就睡在这里休息。东碑廊
绘有白鹿洞书院风景的光绪瓷盘(90年代收集)
从鹿眠场向前走几步就看到了朱熹题刻的“漱石”二字。经过千年的“漱磨”,“石”漱光了,朱熹和他振兴的白鹿洞书院显得更加光彩夺目。在悬崖上有朱熹的手书题刻“钓台”二字。溪水很浅,没有大鱼,小鱼则悠然自得,明人刘世扬在旁题“意不在鱼”,道破了朱熹曾在此思索哲学上的一些问题,他要钓的是哲学上的大鱼。
贯道溪上原有多座石桥,现仅存“枕流桥”。此桥是进入书院的必经之路,首建于朱熹。桥下溪水奔流,大石枕之,石上有朱熹手书题刻“枕流”二字。明代正德年间李梦阳有“枕流桥”诗描述这里的美景:“峡急岂有心,临桥石相激;暮惊桥上听,夕阳人独立。”
继往开来,任重道远。白鹿洞书院这所千年学府,现在生机蓬勃,成为开展文化交流、学术研究、教学活动、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也是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
白鹿洞书院历经1200余年,是李渤隐居之所,是儒家文化传播场所,有名人的游记,有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还有众多的碑刻、摩崖石刻,内容极为丰富,文化积淀深厚。由于时间久远,众多的游客对白鹿洞书院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总有一种扑朔迷离的神秘感。我们编写这本小书,目的就是阐述白鹿洞书院的历史,介绍白鹿洞书院的文化渊源,揭示白鹿洞书院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