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试着做“老师”,就是家长试着鼓励孩子回到家里当小老师,由孩子向家长解说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也许当家长追问孩子在学校所学知识时,他只能说五分之一,而让孩子主动当老师,主动把知识讲给家长,他能说出四分之三,而且家长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些提问,让孩子从中领悟更多的东西。
在学校里做学生,回到家做小老师,由学生到老师的这种角色转变,孩子会非常乐意去尝试并在愉悦中温故而知新。同时让孩子当老师,极大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尤其是在自己的家中,他们面对的是自己的亲人,心里没有任何负担,会表现得更好,甚至“发挥超常”。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成长,不仅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整个家庭也充满了和谐的气氛。
以前放学回到家中,小海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视看动画片。每次都是在爸爸妈妈的再三催促之后,他才去写作业,写完了,也不主动检查,这样学习成绩总是得不到提高。妈妈无奈之下找到了老师,老师觉得这个孩子很聪明,就是学习喜欢草草了事,不求精。他建议妈妈,让孩子做做父母的老师,把每天学的东西复述一遍,不但可以强化学习内容,而且在讲课中孩子也会更加理解老师。妈妈听后,半信半疑。
晚上回家后,妈妈开始实施计划。她故意说:“小海帮妈妈补习一下英语吧。因为妈妈小时候没有学过英语,现在英语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口语,你来帮帮妈妈行吗?”小海非常意外,“妈妈,让我给你补习英语?不行,我懂得不多!”“行的,在学校,老师教你什么,你回家就教我什么,我保证上课认真听讲,绝不搞小动作!小海老师,你不相信妈妈吗?”妈妈央求道。小海犹豫了一会,说:“那我就教你学单词好了。”妈妈暗自高兴,说:“那你也得教我日常用语,要不然妈妈学会了单词,却不会对话怎么能行呢?”“好!那我学什么就教你什么,你可别笑话我!”小海说道。妈妈信誓旦旦地说:“老师放心,不会的!妈妈一定争取做个好学生,绝不让老师失望!”
小海很积极地做起了小老师,周末还专门给妈妈准备了作业本、笔记本,还买了小黑板和粉笔。就这样每天做完作业后,小海把当天学的英语内容给妈妈讲一遍,还给妈妈布置了作业。渐渐地,虽然小海的任务比以前多了,但写作业再也没有从前磨蹭。一个月下来,小海的英语成绩竟有了明显的进步。
案例中聪明的妈妈试着让孩子去做小老师,帮助自己补习英语,一改孩子被动消极的学习习惯,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英语的热情。现实生活中,家长也可以试着与孩子一起学习,让孩子做老师去教家长。为了使“学生”明白,“小老师”会深入地学习并抓住学习内容的要点,这一环节对于其自身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正所谓“教学相长”,为了当好老师,孩子会努力克服贪玩的惰性,全力以赴,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还会更加主动地寻求答案。
爱心指导让孩子学做“小老师”的几点建议
1.家长应该充当孩子的第一任“学生”,同时给孩子提供较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比他小的孩子做他的“学生”,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知识。或者让孩子和其他孩子互为老师,互相指导,互相安排教学课程,共同进步。让孩子在成就感中培养自信,并增强学习与教学的兴趣。
2.家长要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引导孩子,不要直接讲出让孩子当老师,对于一些比较羞涩的孩子,他会感到有压力,继而产生抵触心理。这时家长最好说“这个问题还是没搞明白,你看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我弄清楚呢?”“这个问题我没有你学得好,你能帮我讲讲吗?”等启发孩子去思考如何更清晰地表达和更准确地演示。
3.对于孩子在教授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家长不要当场打断孩子,责备孩子,说一些比较伤孩子自尊的话,如“自己都没搞明白还教别人,自己先弄清楚吧!”“你把话说清楚啊,怎么说得乱七八糟的呢!”“你这个小老师,简直是误人子弟。”家长应该在孩子下课后,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者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办,和孩子讨论一下如何改进孩子的授课质量。在提建议时,一定要记得先肯定和表扬,再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