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3日)
“企业严格管理为什么这样难?”《经济日报》就“三角六”问题展开的讨论很有意义,意义就在于如何看待企业管理。现在讨论告一段落,在讨论中许多同志发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见,有些看法不尽一致也是正常的。
某些职工因为违纪程度不重而被开除,看起来似乎严了点。问题在于,不严不能统一思想,不严不能扭转某些企业纪律松弛的局面,不严不能改变我们的企业管理落后的现状。我们许多企业制度定了,但执行起来松松垮垮、形同虚设。《经济日报》的讨论由一件小事引发,这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大题初破。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我们一贯提倡的工作作风。“三角六”是小事,但不从小事抓起,如何建设我们的队伍,提高我们队伍的素质?难道非等到由小发展到大再去抓?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少数职工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根源。
办企业就要严格管理。首钢职工上班迟到一分钟就要扣除当月全部奖金、安徽蚌埠烟草总公司职工偷两条烟就要开除厂籍的做法就是严格管理、从严治厂的具体体现,值得各地企业学习借鉴。现在我们许多企业,在管理上松松垮垮,纪律松弛已成时弊,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企业是办不好的,我们的队伍也是带不好的。
一、严格管理、从严治厂是当前一项迫切任务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企业管理工作如同各条战线的工作一样,取得了可喜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变化,认识到了我国企业不仅技术落后,而且管理更落后,从而发现了管理的重要;二是领导工作上的变化,管理被提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议事日程,各级政府部门都有领导人负责抓管理工作;三是企业管理协会这种自发性的群众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上而下,普遍建立起来,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企业管理网络,抓研究,抓培训,抓信息,抓咨询,促进了企业管理的改善和加强;四是管理工作的变化,“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日益深入人心,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企业已经逐步摆脱传统型的经验管理,开始转变为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涌现了一批管理现代化的企业标兵;五是《企业法》、《破产法》等企业法规已经或即将出台实施,标志着我国企业管理开始从人治走上法治的轨道,这是我国企业管理史上的一个根本性的转折。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企业管理的落后面貌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突出的表现是,许多企业松松垮垮,人浮于事,纪律松弛,出工不出力,很多制度不能严格执行,浪费严重,事故频繁,劳动效率低,经济效益差。据日本企业管理专家三上辰喜先生的看法:若把日本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作为100,那么,欧美国家亦为100左右。中国只有10,也就是说,中国现有工厂、企业的生产效率只及日本的1/10.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设备方面的因素,但至多占二三成,主要是管理不善、工人素质太差等软件因素造成的。许多外国企业家对中国工厂进行考察后都有这个印象。低效率的现象可以说比比皆是,只要在管理方式和提高工人素质等软件方面稍加改进,生产效率即可提高2~3倍,甚至5~10倍。不光外国企业家有这样的看法,我们中国企业家也有此看法。首钢是承包搞得比较早的,最近公司董事长周冠五写文章讲光搞承包不行,还要加强纪律性,进行严格管理。因此,我们说,严格管理、从严治厂是当前一项迫切任务。贯彻实施《企业法》,深化企业改革,开展企业升级,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劳动效率无望,提高经济效益无望,四化建设无望。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二、严格管理、从严治厂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严格管理,从严治厂,不是由哪个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也不是动辄就训斥打骂的家长制管理,更不是旧中国时代的把头式管理,而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严格按照厂规厂法办事的科学管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企业分工细密,生产具有高度的连续性,技术要求严格,协作关系复杂,必须有集中统一的领导和生产指挥,必须有高度严格的组织纪律。严格管理,从严治厂,正是以这个科学理论为基础、为指导的。通过建立健全适合现代企业特点的各项责任、规章制度,并把企业和职工的行为约束到责任、规章制度、标准化的轨道上来,在企业中形成紧张有序的工作生产秩序,保证生产效益的稳定增长,这就是严格管理、从严治厂的全部意义所在。实践证明,哪个企业这样办了,企业就办得好,经济效益就高,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就大;反之,就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对社会有害无利。在此,我仅举两个例子,希望对大家有些启发。
人们都熟悉的我国大庆油田,就是遵循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严格管理、从严治厂的光辉典范。从60年代初期到今天的近30年间,大庆油田的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头顶青天,脚踏荒原,发扬我国工人阶级的传统美德,坚持“三老四严”等优良作风,为我国石油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不愧为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先进典型,不愧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铁路是具有半军事化性质的单位,原来一直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长期以来管理也是比较好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可是,最近一个时期,却接二连三出现火车相撞,车毁人亡,令人痛心的严重恶性事故,不仅给个人、家庭,而且给单位、国家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损失和极坏影响。这里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有些区段抓得不紧,管理不严,纪律松弛,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
这一正一反的典型,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三、严格管理、从严治厂是厂长与职工共同的责任
严格管理、从严治厂是厂长的责任,还是厂长与职工共同的责任?目前一些同志对这个问题持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严格管理、从严治厂是厂长的责任,与职工没有关系,甚至说,“厂长管厂,职工管干”。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我们的企业是社会主义企业,厂长与职工同样都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兴衰与厂长、职工息息相关。光有厂长的积极性,而无职工的积极性相配合,严格管理就只能是空中楼阁,企业也是注定搞不好的。因此,我们说,严格管理、从严治厂不光是厂长的责任,而是厂长与职工共同的责任。只有全厂上下同心协力,严格管理、从严治厂才能落到实处,企业才有可能办好。
就厂长来说,严格管理,从严治厂,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首先,要从社会主义事业出发,敢于严格管理,正确行使国家赋予的决策、经营、人事和分配权,果断地在企业内部进行机构、人事、劳动、分配等方面的改革,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化劳动组合,把职工收入与劳动成果挂起钩来,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度,尽快解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平均主义、纪律松弛、浪费严重、效率低下等问题。其次,要增强民主观念,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要组织职工直接参加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经过全体职工充分讨论。厂长把职工当作主人,职工就会自觉尊重和服从厂长的领导和指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再次,要注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严格管理,从严治厂,只讲物质利益、奖金和规章制度不行,当然,光搞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那一套也不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走出一条新的路子,包括关心、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加向心力、凝聚力。最后,厂长本人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这一条非常重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只要领导带了头,就能带出一支好队伍、一个好厂风。
就职工来说,严格管理,从严治厂,应当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首先,要树立主人翁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尊重和服从厂长的领导和指挥,积极投入企业改革,圆满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任务;其次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建设和发展,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第三,要主动关心和监督他人遵纪守法,敢于同一切不良现象作斗争。正气上升,邪气自然就没有了市场。
四、严格管理、从严治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企业是社会的基层经济组织,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企业管理不严、管理不善,除了自身的原因以外,社会环境的影响,外部条件的不具备,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原因。一是整个社会法制不健全,尤其缺乏实行科学管理的具体章法,而各企业自己制定的厂规厂法又往往得不到社会的公认,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上怎样做才合理合法,没有一个为社会公认的准则;二是有些执法部门执法不严,尤其对企业内部的事,往往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以致“不捅刀子不到场,不出人命不抓人”;三是得不到社会舆论的支持,少数职工与企业领导“对着干”,明明闹得无理,却还能得到不少人的同情,似乎谁能闹谁有理;四是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或某些领导人插手干扰,往往使企业左右为难,不敢放手管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由此看来,严格管理,从严治厂,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以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综合治理。因此,要进一步落实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强化厂长负责制,尽快拟定《厂长法》,真正使企业和厂长有权有威;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要支持企业按制度办事,不乱插手,不横加干涉,更不走后门为自己的亲友、熟人护短;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执法部门执法要严,社会舆论部门要为企业严格管理鸣锣开道。总之,只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严格管理、从严治厂的目的一定能实现,企业振兴一定会指日可待。
当然,宽与严是管理工作中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今天我们着重讨论的是严格管理的问题,至于什么事情当严,什么事情当宽,什么时候当严,什么时候当宽,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是领导艺术问题,不仅需要从理论上探讨,而且需要在实践当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