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改革开放的雄风,林县的建筑施工大军正冲出山门,在国内外许多重大建筑工程中一展风采。北京亚运会工程中凝结着4000名林县人的智慧和汗水;正在施工中的北京西厢工程,又留下了林县能工巧匠的足迹;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540栋花园式建筑的招标中:林县的建筑队伍以较强的实力,赢得了客户的青睐……
现在,林县人已具有敢接第一流工程、敢揽第一流工艺、敢创第一流水平的气魄,这样的评价不夸大:几年来,林县人承揽的工程创优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北京市评选的80年代十大优秀建筑中,林县人参与了八项;他们的2200多个建工队分布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并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不仅如此,他们还登上了科威特、南也门、美国、独联体等国高层建筑的脚手架。
12万建筑劳务输出大军,占了林县农村劳力的三分之一以上,每年带回劳务收入3亿多元,占全县人均收入的57%,使一向贫困的林县一跃而成为富裕县,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储蓄为河南省第一。
建筑业已成为林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林县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每年还为国家上交利税1000多万元,为乡村提供各项建设资金1500万元。这就是地处太行山区的林县人创造的奇迹。
提到林县,就不能不提红旗渠。
今日的“十万大军出太行”是60年代“十万大军战太行”的续篇。60年代,林县人民用了10年的时间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一条总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显示了林县人的建筑才能和群体威力。滔滔漳河水按着人的意志流入了水比油贵的林县大地,从而改写了林县的历史。然而,修建红旗渠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林县县委书记马成山深情地说:“修建红旗渠的伟大创举,锻炼了林县人民,培养了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应该说,修建红旗渠,还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工种配套、技艺超群的建筑队伍,为此后林县建筑业的崛起奠定了人才基础。
自80年代以来,林县县委政府大胆改革管理体制,把建筑业从“副业”提高到支柱产业的地位,并经过自发起步、全面发展、改革完善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12万大军出太行的壮观态势。
(原载1992年7月19日《光明日报》,与谷文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