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声,还是笑声。杨家岭人从未像现在这样开心过。5月14日,在“七大”旧址附近宽敞明亮的村党员活动室里,支部书记朱益明向前来采访的记者介绍村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情况时,不时发出爽朗而自信的笑声。
朱益明怎能不笑呢?他们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上赫赫有名但又以贫困闻名的村庄,如今变成了延安地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1260万元,是1990年的50倍;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是1990年的5倍。
说起杨家岭昔日的贫穷,现年57岁的朱益明,用轻松、幽默的语气微笑着讲述自己年轻时三次谈对象两次告吹的经历。到了第四次,对方看中了他这个人,才不再计较他的贫穷。成家后,岳父不断接济他,他也常常步行60余里从岳父家往回背口粮。那时,朱益明就发下宏愿:如果我当上村干部,一定要尽快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不久,朱益明真的当上了村主任,后来又改任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实现脱贫的夙愿,他带领党员、群众,数年艰苦奋斗闯市场,终于使全村人过上了富裕生活。当地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以后,杨家岭村党支部、村委会更加积极、更加自觉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村干部在群众中威信也更高了,真心实意维护群众利益的意识更强了。朱益明常常告诫自己和支部一班人:为村里办事,要像给自己家办事那样全心全意,但又不能像有些家长那样个人说了算。多数人反对的事坚决不干。
2001年,朱益明得到许多人到延安渴望住窑洞的信息,很想建石窑宾馆。为此,他先召集“两委会”成员协商。得到赞同后,又去向镇领导汇报。镇领导表示支持,他当天便召集全体党员开会,第二天又开群众大会,广泛征求意见。得到普遍赞同后立即动工。
朱益明怎能不笑呢?总投资1100万元,共有8层、268孔、将达到三星级标准的杨家岭石窑宾馆马上就要建成交付使用了,革命老区注定经济落后的偏见已被他们亲手打破了。站在高高的石窑宾馆顶端,他向记者描述着杨家岭未来的美好前景,他忍不住又开心地笑了。
(原载2005年5月25日《光明日报》,与练玉春合作)